山城印象之金木水火土散文

时间:2021-04-20 14:36:50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山城印象之金木水火土散文

  先生打来电话,说已经到了山城。一时,关于山城的记忆,诸如“五行”金木水火土等代表性的印象,都纷至沓来了。

山城印象之金木水火土散文

  ——题记

  【金:璀璨夜话】

  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

  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

  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

  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

  ——都说山城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是“巴渝十二景之一”;都说山城夜景可与香港夜景媲美,来到山城不欣赏夜景,那是虚了此行。

  那年初到山城,朋友已提前给预订了酒店,就在长江滨江路上。房间正对着长江的是落地玻璃窗,拉开窗纱,美仑美奂、流光溢彩的夜景就那样铺呈在我的眼前,令人眼花缭乱。脚下,一字排开的路灯蜿蜒开去,来来往往的车辆宛如游龙,拖着长长的光的尾巴;江对岸,南滨路上舞动着万千的萤火,再往上去,是依山而建的楼群,各色的灯光错落有致、星罗棋布,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玉树琼楼,疑是银河落九天;而江面,倒映着天上的星、地上的灯,静静泊着的轮船灯火通明,缓缓驶来或离去的灯火摇曳,波澄银树,浪卷金花……

  后来,听山城的朋友说,观山城夜景最好去南山一棵树观景台或是鹅岭公园瞰胜楼,也可参加朝天门两江游。由于工作忙,三者都一直没能成行。也有晚上出去的,多是在高楼林立的街道间仓促穿行,视野有限得很。好不容易在樱花烂漫的时节,我与朋友去了南山,本来准备白天赏樱花、品泉水鸡,晚上上观景台观夜景。谁知天公不作美,下午下起了小雨,整个山城笼罩在一片水雾当中,不得已只得放弃原来的计划。

  离开山城前,朋友终于满足了我的愿望。他开着他的那款越野车,放着舒缓的舒伯特的《小夜曲》,载着我满城地跑。我俯仰顾盼,目不暇接。一会儿在南滨路,对面两江环抱,双桥相邻,渝州岛金碧辉煌,成了灯火的海洋,“满江红”号则在海洋边游弋;一会儿又来到了朝天门、解放碑,美美、重百、大世界等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犹如现代美女身着镶满钻的华服雍容、高贵;一会儿在洪崖洞,雕花的楼阁依山而立,楼的轮廓缀着密密麻麻的小灯笼,飞檐上则挂着大红的大灯笼,宛如大家闺秀身着大红嫁衣典雅、端庄;一会儿又来到了观音桥,两旁火树银花、灯火阑珊、人声鼎沸、美女成群,恍如人间仙境、地上天堂。车时而徐徐往前,时而疾驰如飞,两旁的灯火时而明晰、静谧,时而流动、跳跃,比起静立在那儿看灯火,更多了一分活力,多了一分韵味儿……

  离别多年,暑假从川南返家,选择了山城为中转站。时间仓促,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脚和心,乘坐着地铁到处捡拾梦遗落的踪迹。

  簇新的地铁呼啸着前行,两旁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拖着绚烂的尾巴跟着快速奔跑,眼前便只有金色的光带闪烁。而当地铁钻出遂道上了高架桥,漫天都是星星点点的眼睛眨呀眨的,更为林立的高楼霓虹七彩瑰丽,拥挤的公路上则涌起了光的波光的潮。

  较之数年前的山城夜景,今日的山城之夜,气势更恢宏,更有底蕴,就像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和洗礼,不仅美貌不减当年,还更显得有内涵有思想有品味,让人神魂颠倒,为之沉醉。

  【木:磁器古镇】

  磁器古镇位于嘉陵江畔,古称龙隐镇,因清初盛产和转运磁器得名,曾是一个大商埠。“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曾是它辉煌的写照。如今,它位于高楼林立的山城一隅,显得有些破败、沧桑。

  “由历史的沧桑感引发人生的沧桑感”,受余秋雨先生的影响,我特喜欢到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走走转转。机缘巧合,那年我有了赴山城进修的机会,也便有了近距离感受古镇的机会。

  未到古镇正门,就见一溜排仿古的木制高楼。而正门上,“磁器口”三个烫金大字匾额高悬,两旁则是“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对联,一旁的石刻上有游览线路图,还有磁器口名字的由来及辉煌历史的介绍。

  过了正门,便是纵横的巷子。一色的青石板路,宽处三五个人可以并排行走,窄处两个人对过还需侧身;两旁全是高高矮矮的灰瓦木房子,灰头灰脸,却有着雕梁画栋;巷子的上空多是横着的竹竿,晾晒着衣服被褥,风吹来似万国旗帜飘飞瑟瑟作响。巷子里涌动的是人流,来来往往的有各地的国人,也有外国朋友。

  巷子两旁的木房子临街都成了铺面房,门口、屋内全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吃的有古镇三绝“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还有古镇鸡杂、麻花、玫瑰糖、姜糖、牛皮糖、大砸酥、臭豆腐、糖葫芦、麻辣烫、龟苓膏、碗豆粉、牛肉丝……甜的、咸的、酸的、麻的、辣的,应有尽有。在那里,你还可以观看大砸酥、姜糖、玫瑰糖、豌豆粉的制作过程,甚至可以亲手尝试一番。

  除了吃的,古镇上有许多小工艺品、纯手工制品,也有不少的画坊、古玩店。各式各样的项链、耳环、手链、发簪,还有烛台、灯罩等,自制的土布及土布服饰也不少。有一家店店面很小,卖的全是用当地的一种叫黄桷树的叶脉制作的书签、山水画,而山水画的主题多以“巴渝十二景”为主;也有一家专卖剪纸的,把“重庆十八怪”、新旧“巴渝十二景”等用古老淳朴的艺术表现了出来;在巷子的一头,有一家绣房,专卖各种手工绣品,又有一个二八年华的女子,身穿旗袍,或粉或黛,端庄秀丽地坐在店门口飞针走线;还有一家缫丝作坊,三五个婆姨在那里剥茧、缫丝,制作丝棉被、袄等,店里还有丝巾、睡衣、外套等丝制品。

  走累了,吃撑了,也有休闲玩乐的地方。在铺面之间,穿插有几家茶楼,丝弦乐总能断续飘来。在嘉陵江畔,也有画舫,可以边品茶边欣赏音乐及江景。

  记得第一次去磁器古镇,是刚到山城不久。一个人大着胆子,乘公汽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再经过一段蜿蜒的乡村公路,最后在桥头公汽终点站下车,到古镇一直游荡到暮色四合才踏上归途。

  后来,休息时,一个人或是与友人一起,曾多次光顾古镇打发无聊的时光。我们尝过几家毛血旺,数龙隐门旁的那家味道最地道;麻花据说“陈麻花”最有名,可是打着陈麻花招牌的太多,只不过有一家门口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那家最正宗。每次去的时候,我们也会寻着从巷子那头飘来的臭味儿,到一个中年汉子的小摊猛吃热臭豆腐,越咀嚼越香。然后再在隔壁来碗豌豆凉粉,一冷一热,满嘴酸辣,末了还来一碗龟苓膏,回味无穷。几条巷子逛下来,肚皮早就溜圆,用不着再吃饭了。

  也曾在大年初二,和先生一起赶上古镇一年一度的庙会。天气阴霾,各个铺子外面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木门木窗上贴满了大红福字,有的还挂着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舞狮耍猴的,说书唱戏的,捏泥人吹牛皮的,还有观赏游览的,人声鼎沸,直差把龙隐门掀上苍穹;也有虔诚的信徒,一早就到宝轮寺烧香拜佛,嘉陵江边的坡地上也插满了香烛,甚是壮观。只是人太多,不如平时玩得尽兴。

  后来跟先生躲进一家叫“深水井”的茶楼。由窄窄的石阶拾级而上,“深水井”三个墨绿色的大字苍劲有力;经过一个斑驳的木门,则是一口深水井,据讲明朝皇帝朱允炆逃难时曾避于此;再往里走是一个四合院子,里面全是木桌木椅。来了一壶“香渝春雪”,一碟兰花豆,一碟盐瓜子,再听着丝竹班子演奏的《二泉映月》、《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外面的喧嚣便都不复存在了,一磨就磨了半天的时光。

  今年外出游玩从川南返家,要到山城转火车。期间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空隙,而闪羊羊又没有去过古镇,便同先生一起带他去了。

  古镇一如当年繁华,正门外古色古香的木制楼房明显增多,都占满了街道的两旁。古镇内,熟悉的大部分店子都还在,做“大砸酥”的仍在挥着大木锤,做姜糖的仍在表演着把糖拔熟的过程,“陈麻花”门口依然排起了长队,臭豆腐的奇臭依然满巷子蹿。吃食也一样精彩,馋得闪羊羊都觉着胃不够大,吃了棉花糖、牛皮糖,又吃臭豆腐、水果冰沙,再吃羊肉串、鱿鱼卷,末了还来了一小只烤鸡,最后直喊肚子疼,望着两旁还有好多未尝的美食心不甘情不愿。

  只是,岁月还是给古镇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巷子内临河的房屋好多都成了危房,没有人居住了,甚至已经拆掉了;“张飞牛肉”门口那个沾着满脸胡子,全身上下涂得漆黑的“张飞”不见了;绣房前一针一线做着绣品的典雅女子没有了;巷子影壁上曾经一起照过相的龙头,也消失踪影了;曾经萦绕在巷子上空的丝竹声,更是没有耳闻了,原有的很多茶馆都改头换面成店铺了……

  就连伫立在江边的“龙隐门”,也是衰老、颓废了,一如一位苟延残喘的老人,在历史的风雨中,颤颤微微。

  【水:蜿蜒道路】

  翻开或是网上点开城市交通地图,很多城市,如北京一样,布局多是方正的,主要路线纵横都是规规矩矩比较均衡。山城却不一样,整个城市布局没有明显的章法,道路曲折错踪复杂,有的地方几乎没有路,有的地方路又盘曲如榕树裸露在外的虬根,甚至有像缠在一起不易解开的一团粗毛线。反正,给不了人一种豁达开朗的感官。

  那年初到山城,四十三度高温,军训结束后有半天假期,喜欢独来独往的我上了公交准备去百货大楼。上车之后,才知道山城的公交司机绝对可以跟汉城的PK,不管男女,是一样的彪悍。汉城司机彪悍还有他们的先天条件,毕竟路宽路面相对平坦;可在山城面对那样彪悍的司机,还是心生恐惧的。路窄得可怜,错车时都感觉得到旁边车呼啸而过带来的风和气的冲击,有时还多是单行线。路又随着山势起伏,亦或左右分叉,车跑起来就像是在玩漂移,似乎都能感觉得到车轱轳高速扭转的声响,也能感觉得到车屁股明显的晃荡和摇摆。

  就这样,眼看着车一会儿擦过路边的小摊位,一会儿挤过路旁伸出的小叶榕枝,一会儿绕过迎面而来的的士,一会儿又闪过突然穿路而过的行人……司机就像玩杂耍般掌控着咣当响的车子,在两旁高楼间的狭隙里狂奔。

  提心吊胆里,终于听到已到百货大楼站的提醒。提起包前脚刚落地,车子就一股烟儿地跑开了。当时也没多想,跟着指示牌下了地下通道,绕到了街对面的百货大楼,进去消磨时光,也蹭点儿空调的凉快。

  等意犹未尽地出了楼,准备回住处时才傻了眼,这里竟然是单行道,根本不像家乡下车后对面马路100米范围内准有返程车的站台。更要命的是,返程的车道根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一时如热锅上的蚂蚁,在百货大楼附近乱蹿,也没找到头绪。那时手机也不是智能机,没有导航功能。最后无奈,只能开口问路。按着人家的指点,在大楼旁边绕了很远一段小路,终于看到了另一条道,是双行道。也看到了站牌,可是在那儿看了半天,也没看懂方向,不知道是在这边还是对面搭车返回。

  眼见得天色暗下来了,作为路盲的我无奈之下准备打的回。真是城市大了什么都不方便,就连在百货大楼附近打的也要排队,是车要排队,人也要排队。大楼楼前那条路吧,有的士,却是相反方向又因为单行道不能像家乡那样随意调头。

  只得老实地排在那儿等,最后好不容易才上了一辆的士,等回到住处已是精疲力竭。自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再也不敢一个人出去瞎蹿了。

  那年大年初一,带着来山城陪我过春节的先生去磁器古镇玩。满以为自己会是不错的向导,也满以为两块钱两个人就可以坐着843公交悠闲地到达目的地,却不料,车刚刚过了喧嚣的闹市进得相对清静的郊区,就没了往日的狂奔劲儿了,渐行渐慢,时行时停。

  原来,还是信息出了状况,我没想到初一磁器古镇有庙会。前去表演的艺人,看热闹的游人,赚钱的小贩,烧香还愿的俗客,一拨拨,一群群;车自然也不少,大个儿的公交车,牛气的公家车,豪气的私家车,还有拖着锣鼓家伙几大件的卡车、小四轮……本来就窄得连错车都困难的山路,一时热闹极了。

  车走走停停,终于在喘着粗气艰难地挪了一小段路后彻底不走了,陷入了车流和人流的漩涡。而我也被磨得没了耐心,拉着先生的手随同样等不下去的人群下了车,开始了步行。

  已不记得到底走了好长一段路,只记得是走得腿都发软了,才到了水观音桥,沿着歪斜的石板上行到得古镇中的一条街。闻着麻花的香,豆腐的臭,听着茶馆的小曲,宝轮寺的佛音,一切的辛劳,便又是值得的了。

  说起山城的路,恐怕人们印象最深的也是最先想到的要算解放碑商圈那儿了。也是,自己去解放碑那儿逛不下十次,就没有一次是能正确找到公汽站返回的。

  有一次,跟着室友又去解放碑逛。想着人家两个都是山城本地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更是放心大胆地跟着瞎逛一气。

  三个年龄不一的女人凑在一起,逛起来都不要命。百货大楼、王府井、新世纪、美美、大都会、好吃一条街……一个地儿也没落下。后来不知是董还是霜提议,又带着我这个外来妹去了较场口,再转回来。

  穿梭在狭窄的街道小巷,两旁的高楼似乎在往拢挤往拢扑,莫名的压抑让人有些出不动气。我晕头转向,紧跟在她们旁边生怕走散了,小心翼翼地抓着霜的手。她好笑地说:“妹儿耶,安心耍,我好歹也是本地的蛇撒,咋能把妹儿给搞丢啰!”

  有些难为情,可无奈,谁让自己走到哪儿都是路盲呢?不过,还是按她说的放下了心,跟着试衣服,看小饰品,吃小吃,倒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等天色晚下来,也觉得累了,大伙儿准备撤。霜拍着胸脯说回去带我们坐地铁,说是又便宜又舒服。董便孩子似地欢呼,说是自己还没坐过地铁从渝中返回沙坪坝。

  霜带着我们七拐八拐,东穿西蹿。渐渐地,我们有些怀疑她能否真把我们带到地铁站口。她也有些郁闷,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明明记得就在这附近撒,咋个找不到了嘛”,一会儿又拉着我们的手说不对,要从另一个巷子出去才能到地铁站口,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次绝对没错。

  结果,跟着她说的路走,还是没有找到。前前后后找来找去找了好半天,都有些泄气,霜也不免自嘲地说:“妹儿们呢,姐今儿个没戴眼镜,看不清呢。走,我们搭公汽回吧,下次,姐保证带你们坐地铁回去!”

  还是董心直口快,直接嚷:“姐呀,你就饶了妹儿吧,脚杆都不是自己的啰,晓得你又会不会带我们找到公汽站哦,还是打的回吧,累死啰!”

  于是,几个狼狈的女人还是以打的回住处了事。自那后,霜再也不在我们面前说自己是山城本地人了,而是说她是江北人。

  在山城,路随山势走行,随河流走行,遇山开洞,逢水搭桥,也有随山势七曲八拐盘旋的,随水流延伸交织的。譬如:沿两江的长滨路、嘉滨路、南滨路、北滨路等滨江路的不断延伸和汇合;八一隧道、向阳隧道、鹅岭隧道、黄沙溪隧道、朝天门隧道等的建成、维修与使用;长江大桥、菜园坝立交桥、黄花园大桥、嘉陵江大桥等的建成、改造或是增加复线……又譬如,我们从火车北站到磁器古镇,坐地铁只需要转线路,就可以轻松到达杨公桥,然后再转公汽或是打的就行。等计划中延伸到古镇的地铁线修通,那将更加便捷。

  充分利用地面地形修路,设置单行道、双行道;开发利用隧洞资源,铺设地铁,向山里、地下发展交通;架起立交桥上下分层分流车辆减少相互干扰,架起高架桥铺设轻轨,向空中发展交通。山城这些形形色色的路,宛如汉城的湖泊水系,四通八达,密织成网,构筑了山城人而今红红火火生活的根本,也预示了山城人明日如水般永不腐朽的追求和思想。

  【火:麻辣火锅】

  俗话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不辣怕的湖北人我,在以麻辣享誉神州甚至世界的山城呆了一年,可以说是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

  在山城的日子,满鼻子里闻的,多是火锅麻辣麻辣的味儿;满耳朵里听的,多是吃着火锅行酒令的吆喝或是动情地放歌;满眼睛里看的,多是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火锅招牌:德庄、小天鹅、刘一手、苏大姐、巴将军、周渔府、龙湖鸭肠王、龙腾、骑龙、齐齐、奇……数不胜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招牌的霓虹就分外耀眼,店前就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在山城吃火锅,没有季节之分。寒冷的冬日,家人、朋友或同事,三五个一群,七八个一伙,凑在一起涮着火锅、行着酒令,再喝着“老山城”,人越多越好,声音越大越好,场面越火越好,图的就是热闹、暖和;炎热的夏日,同样是家人、朋友或同事,三五个一群,七八个一伙,凑在一起涮着火锅、行着酒令,再喝着“老山城”,人越多越好,声音越大越好,场面越火越好,图的就是爽畅、渲泄!

  在山城吃火锅,没有地方之别。奢华的大厅或是包间,考究的桌椅,刻意的装饰,训练有素的侍候人员,人们围成一团,举杯挥箸,吃喝、划拳、唱歌,声音可以说是震耳欲聋,也没人介意;简陋朴实的小店或是街头巷尾,几张桌子,几个塑料凳子,几个老锅子,还有粗手粗脚的大妈大婶,人们照样是围成一团,筷子忙着,杯子忙着,嘴巴更是忙着,兴起的时候,脱去上衣,赤膊上阵,还一脚踩着凳子,只差掀了桌子。

  在山城,火锅是涮出来的。一锅红艳艳、油花花的汤料,上面飘着麻麻的花椒、红红的辣椒;一碟碟的毛肚、鸭肠、耗儿鱼、鲳鱼、猪黄喉、酥肉、方竹笋、鲍鱼菇、玉兰片、鸡腿菇……依次排在锅的周边;一箱箱的“老山城”被拖了出来,掀了瓶盖,在座的每人面前摆几瓶,分明是不醉不归的谱儿。人们吃着炒豌豆,嗑着葵花籽,娴熟地往油碟里加盐、加醋、加味精,加香菜末儿,加香葱段儿。待到锅里的汤料上下翻腾咕嘟嘟冒泡的时候,一碟碟的冰冻耗儿鱼、鲳鱼等被倒进了锅里,筷子上则夹着毛肚、鸭肠,在锅里“七上八下”,即可夹起放到油碟里搅拌后入口了。又麻、又辣、又香,再灌上醇香的“老山城”,那真个是荡气回肠!

  在山城的一年,跟着朋友们去过“天下第一庄”德庄火锅店,也去过刘一手、龙湖鸭肠王、苏大姐、巴将军、周渔府等火锅店,只有“小天鹅”,因为值班的缘故,没有去成。在山城的一年,跟着朋友们在沙坪坝区吃,九龙坡区吃,渝中区吃,渝北区吃,江北区吃,甚至还到南岸区、巴南区去吃过,只要想得到的地方,他们都炫耀地带了我去品尝;也是因为他们,我知道了涮毛肚、鸭肠时,“七上八下”,东西不老不嫩刚刚好;因为他们,我迷上了“刘一手”的特色毛肚和“龙湖鸭肠王”的鸭肠,临离开山城的时候还不忘千里迢迢带回了几袋毛肚。

  临离开山城的那段日子,朋友们天天请我吃火锅,说是离开山城后就吃不到正宗的麻辣火锅了。我是吃得满脸疙瘩痘、满脸放油光。我决定回请这些热情似火的山城人,地点定在三军医大正门旁的“刘一手”形象店,因为那里的毛肚,也因为那里有无烟锅,吃完衣服上没有火锅的味道。

  老大要去上海开肝病会议,没能去;一线医生包括进修的,去了二十几人,住院老总也去了,给足了我脸面。大家热闹地吃着,热闹地喝着,穿梭地跟我碰杯,说着一些离别的话。菜换了一碟又一碟,酒拖了一箱又一箱,我们久久不愿散去。不知谁起了头,大家行起了酒令,会划拳的划拳,不会的用其他代替。于是,什么“哥俩好啊、五魁手啊”,“两只小蜜蜂啊、飞在花丛中啊”,“十五、二十啊”,五花八门,笑得人仰马翻;最有趣的,连“石头、剪刀、布”和“虎棒鸡虫令”都给搬了出来,一直闹到深夜才散去。待得我去结账时,好看的'山城小妹儿告诉我已有人买单了。原来,老大临去机场前已托人带了钱来。

  而今,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也有两家德庄火锅店,还有重庆仔儿火锅、齐齐火锅等。试着怀着回味的意思去吃了几次,失望得很!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味道全变了;更重要的是,没有那氛围。或吃得静悄悄,了无生趣,味如嚼蜡;或吃着火锅却喝着高浓度白酒,除了满嘴满肚冒火,没有一点儿舒爽感;或为了你我杯中的酒不一样多争来吵去久久不下肚,少了那份麻辣山城人的豪爽和大气!

  【土:土里巴人】

  “高高的朝天门,挂着棒棒的梦哦;长长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爬坡上坎脚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十余年前,一部名为《山城棒棒军》的方言剧曾火了大半个中国,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当我在山城生活了一年,亲眼看到形形色色的棒棒后,更是感慨万千。

  在我的印象中,帮别人运东西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用手拎的,有用背驮的,有用头顶的,还有用车、马等拉的……记得在我老家,是用背篓背的,累了的时候还可以歇在俗称“打杵子”的T型木架上,这样的人称“背脚的”;在泰山玩的时候,慢十八盘、紧十八盘上也曾见零星的用扁担挑日月的“挑夫”;在边境的茶马古道上,也有赶着马吆喝着前进的“马夫”……唯独在出了门便是山的山城,有一群靠一根棒棒求生活的“棒棒军”。

  其实,在去山城的途中,船一靠码头,也见过不少的棒棒,像巴东、万州都有。但最有味道的,人数也最多的还是山城的棒棒军。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有意思的是,没有山城本地的下岗工人,多是周边县市的农民,也有从川西来的。

  一根竹棍子,两截麻绳子,外加两片嘴皮子,这就是棒棒们谋生活的工具。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在朝天门码头,菜园坝火车站、汽车站,大学城,农贸市场,甚至是大街小巷,你随处都可以看到棒棒们的身影。或三五成群,耍着纸牌、侃着龙门,或一人独坐,抽着劣制香烟;眼睛却是盯着过往的路人,一旦有生意,立马围过来;一人谈价、成交后,其余的人则继续他们的等待……饿了,一包快餐面或是几个冷馒头;渴了,在就近的广场或是餐馆捧几口自来水;困了,背靠着小叶榕或是抱着竹棍打个盹儿……在第三军医大学的后门和西南医院老门诊部广场之间,有许多小叶榕,还有花坛。在那里,经常围坐着不少棒棒,尤其是学生开学或放假前后,那里的棒棒更多。每次上下班从那里经过的时候,总能见到他们。

  那年,流火的七月,因工作和家里的事,我只得提前结束进修返家。先生在南宁出差,接不了我。除了飞机,没其他的方式可以轻松直达家,只得选择把物品邮寄回来。其实最让我头痛的,是满满两箱一年来我在山城淘的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书。从居住的三生公寓五楼到高滩岩邮局,快速步行约20分钟路程,但要我把两箱书搬到邮局那是天方夜谭的事,只能求助棒棒。

  大中午,街上的行人、车辆都少得出奇,在第三军医大学校门旁的树荫下却闲坐着两三个棒棒。我随手一招,一个瘦小的年近五十的中年人一猫腰穿过马路过来了。我有些犹豫:“全是书,您吃得消吗?”他说:“没问题。”不知道行情,他说5元一趟,我想了想答应了。

  其实,从竹棍放上肩头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很吃力,更知道这一趟按重量只收5元他有些亏。他踉踉跄跄下得楼来,衣服已经湿透了。我有些不忍,叫他歇歇。他在一棵树下歇了,我在旁边的食堂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给了他。他没言语,接过喝了,又开始往前挪。一个撑着粉红太阳伞、身着蓝色碎花衣裙的女人,跟着一个衣服湿透、步履蹒跚的棒棒,在炙热的夏日午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途中,我从他口中得知他是为了供女儿读大学才在农闲的时候从老家出来当棒棒挣点小钱的。

  到邮局后,他帮忙将两个纸箱搬到磅秤上称量再搬到柜台后,才停下来。我给了他10元钱,没打算要他找钱。谁知他找了我6元,还说山城的棒棒是讲信用的,另1元是付的矿泉水钱。我只能目送他走远,湿透的衣服紧紧贴着他那微驮的脊梁……那些书具体重多少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平邮也花了我50多元的邮费。

  这就是我所见到的山城棒棒军。在那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到处是高楼,许多人忙于纸醉金迷。只有他们,一群土里巴人,仍在靠自己的体力和脊梁撑起一片天!

【山城印象之金木水火土散文】相关文章:

王即之先生印象散文06-13

迷情山城优美散文12-14

父母的山城之行优美散文05-24

秋之印象作文04-18

岳州山城,岳州山城张说,岳州山城的意思,岳州山城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掌心中的金木水火土散文06-17

冬雪印象的散文06-03

柳州印象经典散文06-08

独山印象的散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