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壮家的七月节散文
今年的暑假,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决定要回老家与年迈的父母一同过“七月节”,而且这种意念是十分强烈的。也许是我工作以后的三十年来,只有两次在回老家过“七月节”的缘故吧。这一次是第三次,与上一次隔了近十年了。
家乡的父老们将“七月节”习惯地称为“七十四”。“七十四”的原意虽然是指农历七月十四这个节日,然而家乡人所说的“七十四”是整个农历七月所有的六个节日的简称,即包含了七月初七、七月十三、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七月二十这些节日的。
汉族传统节日里,农历七月只有三个节日:七月初七叫“巧节”或“七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鹊桥的日子;七月十四叫“鬼节”;七月十五叫做“中元节”。
我们壮乡那里的人家,将上述的六个节日统称为“七月节”、“七月大节”或统称为“七十四”。那里的人们把“七月节”看得很庄重,一因七月的节日特别多,二是七月节的祭祀祖先有很多的操作项目,非同一般的。他们说,七月初七是祖先开始回来的日子,祖先一直住到七月十六才回去,而七月二十十又是祭祀鬼王的日子。七月初七、七月十三、七月十四、七月十五这几天,都要举行家祭,用鸡鸭鱼肉糯米饭以及茶酒果品上供于家中的神台。七月十六这一天的祭祀活动就更加庄重和更具神秘色彩了,要烧纸衣送祖先上路回去的。七月二十祭祀鬼王,虽然不用烧纸衣,但祭祀的规格也不亚于前面的。这一天由于又有一番说法,使得这一天的节日更加庄重了。我想不明白,七月初七祖先就回来了,为什么只在初七、十三、十四、十五这几天祭祀呢?其它日子祖先们又如何打发呢?
我曾听说过,一些地区的汉族人过七月七,有“听夜语”和“接圣水”的习俗。所谓“听夜语”,就是在七月七的晚上,当月亮还在的时候,如在葡萄架下静静地等候着,不久就会隐隐约约的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深情的窃窃私语。我家从来没有葡萄架,这个趣事我就没有试验过,我无法说出我的体验来。我想,那些自称听见了的人,首先是相信有这回事,“信则有”嘛。其次是心理诱导的作用,就算真的听见了,那也是幻觉的原因。
所谓“接圣水”,就是用锅碗瓢盆之类器皿,接收七月初七那天的雨水,并把它称作“圣水”珍藏起来。据说这种“圣水”是“万能之药”,“包治百病”,这都是从那“巧”字上来的。最使我不解的是,七月初七那一天,为什么多多少少都会下一阵子雨的?人们传说那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下的眼泪。据我的回忆,好像每年七月初七那一天,真的都是有雨的,这又怎么解释呢?
壮乡那里的人家,也知道“牛郎织女会鹊桥”的故事,但他们不专注于此,他们一般也不把“听夜语”和“接圣水”当回事。他们更注重于“祖先回家”的传统观念,更注重于祭祀祖先的活动。
壮乡那里的“七月节”,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烧纸衣”了。七月十三日起就开始制纸衣了,人们用黑、白、紫、蓝、花等各色纸,剪裁纸衣,制作各种冥器。纸衣的幅面一般是“四开”,各家所制的数量不同,决定于自家祖先亡灵的个数,一般从高祖往后统计,一个亡灵备一份。这一份里面,有衣、裤、鞋、袜、巾、帽、碎布头、纸钱、元宝、包袱、行李袋等等。现在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衣、裤、鞋、袜一刀剪成,不像过去那样,先分别剪制,然后再粘贴起来。巾、帽、包袱、行李袋现在也都免去了。“碎布头”就是剪纸时被剪下来的纸屑。这一份一份的“衣物”,都被封装在“行李袋”或“包袱”里,男的装袋子、女的装包袱。袋子和包袱都设有担耳,以备装挑子,并用稻草扎制一个“仆人”,让他挑着上路,送祖先们到各自居住的地方去。
纸衣分男女两式。男式的近于长方形,正中置扣子,两只衣袋分居于左右下角;女式的略呈梯形,右侧置扣子,单只衣袋藏于纸衣右腋之内。一套纸衣有内衣和外套,内衣用白纸做成,不设衣袋和扣子。外套一般用黑、蓝或紫纸制作,内衣被置于外套之内。
“裤子”、“袜子”和“鞋子”,一般不分男女,并且这三者是一刀剪成的,也就是说这三者是不用粘贴就相互连结了的。若是有心思的人家,在剪制女式裤鞋袜子时,就特别地剪得小巧一些,以示区别。
每个纸袋或包袱上都贴上字条,字条上有几行字,写着收衣者(亡灵)的称呼和他的名字,在落款处还写着赠衣者的自称和名字,并注明年月日。例如第一行写上:“高祖父×××收衣”;第二行:“官衣×对,外鬼不得抢夺”;第三行:“玄孙×××赠”;第四行:“×年×月×日”。这一切操作,他们很认真地做,煞有介事一般。
最后,他们还要用稻草扎制一个稻草人,有一两尺高,四肢俱全,表皮用白纱纸糊好,其五官用笔墨点画勾勒。又削制一条小扁担,扁担两头挂着那些纸袋子、纸包袱,就让这个“仆人”挑着,准备上路。
七月十六那天,是壮乡人送祖先上路归阴的日子。中午就在堂屋的神台下摆上供品,无非是鸡鸭鱼肉、茶酒果品之类,让祖先们用中餐。到了下午,就在大门边另设供桌,同样要摆上鸡鸭鱼肉,茶酒果品之类供品,说是要给祖先们“饯行”。这时就将挑着担子的稻草“仆人”立在供台上,让他“吃饱”好挑担子跟祖先们一同上路。待香燃过半之后,由家主或家中的长者擎起稻草“仆人”,连同他的担子走出大门,在门外的火盆上焚烧这些纸衣、纸袋、纸包袱和稻草“仆人”。这时家中的其他人,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躲进后屋,不得观看。据说如果谁观看了,他就会被先人打招呼道别,他就会丧魂失魄而生病。
七月二十日,是七月节的最后一天,那里的人要祭鬼王。据说又是道公、师公们祭祀祖师的日子。祭祀的供品也是鸡鸭鱼肉、茶酒果品之类,但是没有纸衣等等纸制品。七月二十日这一天,更有“登高观月卜前程”的传奇说法。说是这一天晚上,要是人们感兴趣,可以爬上最高的山,观看东方月出的景像。据说各人的未来吉凶不同,所看到的景像就不同了。有的看见像锣鼓铙钹,这是吉相;有的看见像棺材、梭子,木船、织布机之类,这是凶相。还有看见像舂臼磨盘的,水缸蒸笼的等等,各有各的吉凶寓义。这些说法吸引着许多男女青年们,那天晚上他们成群结队,登山望月,以卜吉凶。从这个活动中倒也生出不少欢乐趣事来。
在七月节,当地人还有一个禁忌,就是说从七月初七到七月二十这一段时间里不得理发,谁理发谁就犯“防王”(壮音,不知何义)。说是谁犯了“防王”,今后的这一年里,他的头发就会经常脱落的。
对于这种做法和说法,我是打心眼里不肯相信的,但是为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我是不便悖论和批评的,更不必做出违背的表示或行动来。
这次我回老家过七月节,在县城、在乡镇,都可以看到满街摆卖着各式各样的纸衣纸裤、纸鞋纸袜、纸巾纸帽、纸钱和香烛等等冥品。见到老家的人们基本上还保留着这些传统的习俗,虽然也有许多细节是已经简化和忽略了。对于这种种现像和情况,我认为不能以“迷信”、“愚昧”和“落后”的字眼,一概给予否定的。
因为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那么所表现的方式方法就自然不同了。上述我所看到和听到的,应该是当地壮家人纪念祖先的一种形式。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都有纪念先人的风俗和习性,只是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我想,家乡人过“七月节”烧纸衣的种种行为,这与国家建纪念碑、献花圈、开追悼会、下半旗示哀等等的做法,不是一样的吗?
家乡的七月节,使我感受良深啊!
【壮家的七月节散文】相关文章:
可爱的壮壮11-09
写壮壮的作文09-13
小毛驴壮壮的故事04-26
《家》的散文诗06-17
家的味道随笔散文05-01
矮壮素04-30
壮游天下04-29
走进七月(散文诗)05-02
七月骄阳温馨和煦散文04-27
落日心犹壮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