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散文

时间:2021-10-06 14:12:50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老朋友散文

  C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与我脚前脚后在一个月前成为江山会员——不同的是,他现在已经是江山的签约作者了。

老朋友散文

  与我这种在事业上碌碌无为在社会上默默无闻的人不同,C先生在业内有一定成就和名气——写了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无以数计,出了好几本文学气息浓郁的书。

  为什么C先生能成功而我不能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是C先生的脑袋比较聪明。

  C先生的聪明可不是深藏不露的,而是有着让人一看就知道他聪明的特点——就像俗话说的“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C先生是聪明“绝顶”啊!

  处在“不惑”年龄段的C先生,属于“贵人不顶重发”型,早早就进入了“低碳生活”,洗头时洗发精及其相关产品的用量那是微乎其微的,同时也不存在浪费水的现象——似乎他对地球淡水缺乏状况的出现未卜先知,所以他“从头做起”,预先进行适应性调整。

  什么事都是利弊共存的,对于C先生来说,“利”的是每次洗头会节约大量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以及事业上,所以他写作有名、事业有成;“弊”的是虽然他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但像什么“百年润发”“首乌洗发露”之类的产品是绝不会找他来做代言的,所以他得用他“聪明的脑袋”另辟蹊径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

  友人聚会时,C先生曾讲起自己的几件往事,颇值一哂。

  先人有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虽然C先生的这些往事没有上CCTV9纪录频道或USA《TIME》之必要,但记载下来给更多的朋友在茶余饭后过目,作为“不亦君子乎”的C先生估计不会开罪于我,因为我的目的是让朋友们“不亦乐乎”,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这些“名人轶事”都发生在C先生30多岁的时候。

  第一件:

  在刚到“而立”之年的时候,C先生曾就职于某个20来人的新办文化单位。

  为了庆祝单位“满月”,他们摆了两桌宴席。

  没有人规定哪个人坐哪个座位,但俗话说“鲫鱼找鲫鱼,嘎鱼找嘎鱼”,大家自动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

  C先生觉得自己在这个单位是年龄比较小的,所以就主动坐到了“青年组”这一桌。

  可是,但是,可但是,但可是……他们单位里最年长的一位老先生发现C先生坐在“青年组”这边后,走过来热情地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怎么和这些小青年凑合呀,快过来上咱们这一桌!”

  恭敬不如从命,C先生乖乖地坐到了“中老年组”这一桌。

  席间,C先生借机问了一下那位老同事的年龄。长着一脑袋花白头发的老同事看着头顶闪闪发光的C先生充满自信地说:“我还年轻着呢,刚69岁。”

  C先生当时差点儿晕过去,而这也成了他们单位流传甚广的一个经典“段子”。

  第二件:

  C先生某次路遇一位同学,那位同学正和自己的同事在一起。那位同学向同事介绍C先生说:“这是我同学×××。”他的同事应声说:“这是你老师呀!”C先生的同学又说了一遍:“这是我同学×××。”那位同事仍然懵懵懂懂地说:“这是你老师呀!”因为在他看来,一定是自己的同事一时口误,把老师说成了同学——换言之,在C先生同学的同事眼里,根本没把这两位同学“划等号”,连一星半点儿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就是认准了他们这是年龄差异较大的一对师生。

  第三件:

  10多年前的某个冬天,C先生乘公交车去一老干部活动中心办事,公交车的站点就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大门旁边。下车时,因路滑,C先生差点儿摔倒。C先生听到还未来得及关门的公交车上有人抛下来一句话:“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还出来干啥?!”刚才没摔倒的C先生,几乎要被这句“旁观者清”的评论给雷倒。

  同样是加盟江山一个月,我的拙作只写了6篇,已经觉得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而C先生发稿的数量竟然超出我10倍之多,您说这作文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他不是年富力强又是什么?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亮的”。看来,“群众”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因为我们的C先生,在看似“少年老成”的外表下,跳动着的是一颗比他的很多同龄人更年轻的心。

【老朋友散文】相关文章:

我的老朋友06-22

给老朋友的温馨留言02-09

老朋友聚会感言01-21

我的老朋友作文05-12

我的老朋友作文03-20

作文 陌生老朋友07-14

元旦给老朋友的祝福短信07-05

老朋友生日贺词06-23

以老朋友为题的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