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行散文

时间:2023-04-30 02:54:1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岚皋行散文

  安康以南的岚皋,已经算南方了,且紧挨着秦岭、巴山,是为秦巴山脉。天气的湿热我心理上是有准备的,知道玩漂流、爬山、逛湖的安排,也知道听从叮嘱,要多带一套换洗的衣服,就是不曾细想为什么非得这样。过惯了和平生涯的我们,对于“大战”的来临,一点准备也没有,只是异想天开地憧憬着美丽的行程。

岚皋行散文

  漂流里的战事

  关于漂流,也不是一点概念也没有,大约有惊无险的时候多,及至看到漂流的江面地形,落差并不大,心里更加安慰,也许惊叫一下也是一种享受。何况有救生衣遮着大半个身子,理所当然地以为,没什么可担心的。拉拉杂杂地做好了准备工作,每个人还配有草鞋和极薄的雨衣,心里就更加安定了。

  第一艘艇上,身高一米八几的体育老师率先跨上去。我带女儿则跟着上了第二艘艇上。船头大学生与一位男老师并坐,中间是一对夫妻,后面则是我们母女。就在发桨的过程中,离我们最近的一号艇上的体育老师,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一个大白茶缸,谨慎地先泼了我们一下。引起一阵惊叫,很快,其它艇上的人也开始骚动起来,先有埋怨:为何不宣而战。就是打,不也得有个最后通牒嘛!再一想,不就是玩么,赶紧找家伙上吧。就在踌蹰寻找之际,旁边的老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我们成了最先受创的无辜受害者,全身已是湿淋淋的,不及多想,心中的愤懑和懊恼,迅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现在忽然理解了被突袭后受制于人的窝囊。战火在这种心理下必然会迅速拉开,我的脑子里不断地闪现以前读过的一些军事战例,但这些都对眼前似乎于事无补。在各种声音中,总有些冷静的分析,让我们明白了自身的处境。有的老师说:他的茶缸是从家里带来的,早有准备,他已经是第N次漂了。必然的“侵略”意图,让我们这些沉浸在浑浑沌沌中的人,才蓦然清醒过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看来我们的前景堪忧了。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手无寸铁”,击水的技术也极为落后,多数船只都没什么招架之力,不过只要任意两船一接近,立时水花四溅,形似瓢泼。众人组织战斗的能力,被快速地调动起来。大学生在歇战间隙,很快用刀子割了半只矿泉水瓶,成为我方强有力的突击队员。别艇的人也纷纷利用手头的东西作为武器,比如鞋,帽。虽然不怎么济事,总强过赤手搏斗。很快人群又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联合起来共同打击始作俑者,一派认为,没必要这么认真,能打则打,打不了躲着玩去吧。我们因为最早受创,整体队员战斗力不足,主张以“和”为贵。但一号艇时不时地追上来离间,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他居然拿出强有力的“挡箭牌”威胁道:“你们敢泼督导组老师坐的船,年终扣你们的分。”督导组专门检查老师的日常工作,但并非与老师们水火不容,因他素来爱开玩笑,众人边笑边战,并不手软。没过多久,四条船被水流隔开了距离。船员一齐用力划水,时时从微波之水过渡到沸腾的小浪中颠簸,每一个沸腾的水域,都让人兴奋欢叫。有时,我们需要齐心协力躲礁石,有时,则指点远方激战双方的窘态。各人的衣裤全部呈现萎靡状态,脚全部泡在水里。太阳、冷风、冷水作用在身上,忽冷忽热,两岸能看到一周前水位上升的痕迹,高出一米多。树枝上还挂着花花绿绿的塑料袋。

  经过两三回合之后,我们明显处于弱势。别的船上船工也在忍无可忍中一起参战,其中一个船工,拿出一只大大的长靴舀水反击。我们的船工什么也没带,明显就是被欺负的对象。这让我们从外援上进一步“奠定”劣势。加之随水漂流,任意东西,与前三条艇渐次拉开距离,我们有点儿庆幸,可不打必败之仗。于是,谈论起了三国时赤壁水战的谋划,还讨论了如何让桨击出更大水花的技术,拨水,刮水,同时在船上练习了一番,尽管这已是“马后炮”。小女是喜爱热闹不安份的,因不满低迷的作战情绪,便借水发泄,将水狠狠地忽到前排,试图掀起“内战”,被我及时制止。其后的水程中,一直远瞧着另三艇激战,作“壁上观”。他们不满我们沉缅于隔水观火,斗争不积极,专在岸上恭候我们。他们手持各种作战工具,在最后一刻将我们业已半干的身子再次淋了个透,我们就好似想躲一边看世界大战的美国,最后被日本猛击了一下。于是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求和是不可能的。想置身事外,始终难免一劫。

  经过这次水战,终于深刻理解了《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不算”的道理,但真的为时已晚。好在,这种假想式的战争,并不是真的,一场娱乐水战的最终结果,让每个人都成了“落汤鸡”,倒是称得上“圆满”。

  南宫云库*日全食

  第二天要爬的南宫山,原名笔架山,是巴山深处罕见的古冰川及火山遗址,北宋末山上始建道观。

  爬山是极好的有氧运动。从山底到山腰的二郎坪,上山的路一直都是极陡的石阶。上了山腰,轻松地观赏了“观音看海”,也不知什么人竟能将人造的大雕像,放在一块直立的峭壁上,令人叹为观止。途中的竹林,其幽其静其爽,消散了爬山途中的大量汗水。回路犹如新辟的栈道,宽而爽净,时不时有奇树怪石,山路似乎一直在各山腰之间回转,走不了多久,刚才的山就隔得很远了。

  在道观对面山上的凉亭里,是个绝佳的赏景之地。从道观左上侧的山间,仿佛存了一座云库,一会儿从里面升腾出一团云,说是云,更像是烟,渐淡之后,又像一个热锅里的蒸气似地再往上冒。因为伫立在亭上看道观,更有种仙家道场的气氛,是我在许多名山大川所未见过的。而正是这座道观里供奉着高僧弘一百年不腐的真身,样子还是圆寂时的坐姿,隔着玻璃罩,有点儿不真。旁边石碑上有徐山林题诗一首:问询弘一到南宫,策杖葱茏两千重。山中奇景识恨晚,今朝一览喜相逢。另一奇景是,一棵已枯死十多年的千年古树,现在又奇迹般地复生,身上还寄生着十多种小树,也在观旁峭壁上。还有一处海螺石,据说吹响后可以改变当地的天气,跃跃欲试的人吹了一嘴灰,于是众人转道而回。

  爬山的路并不好走。女儿一直在前面,起初会等我一等,后来就把我完全抛开。我的体力不足以追上,小心的话都没来得及叮嘱,心里只有惴惴地跟上去。上山的路途中,相当多的时候是我一个人在爬,爬得相当辛苦。只因为走得早,上山的人又极少,狼狈的样子无人看见。在歇息的空档,就打开相机拍崖壁上的红花。阶梯上也出现了许多诗句和花纹。以往爬山的经验也鼓励我,峰顶上一定有美丽的风景等着我哩。孩子已经下来的时候,我还有一段距离,她和大学生笑笑说,快点上去吧,上面挺好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们的笑容里藏着失意。于是,就嘱咐她下得慢些,在下面等我。

  终于上了金顶,居然没走几步,已经无路可走了。孩子刚才的表情,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太阳照过来,也没什么遮荫的地方,只有一处石板尖伸向峭壁外。站上去,四周全是雾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想了想,大约这就是烟气蒸腾的上方吧。如果此时有大风刮过,是不是就能看见下面的云库呢?但没有风,四周树叶纹丝不动。等了一会儿,确信真的无能为力,才转身下山。下了一两分钟,心有不甘,又往半中间的一块空场跑去,透过重重的树缝,看到了对面的山,像个蒸气馒头一样,不停地往上冒着云气。呀,这不就是天外仙山吗?半山半云,半烟半绿,脑子里的景象,后来转换成一幅自拟的对联:云蒸天地幻,山坐有无间。果然不虚此行。

  第三天,得知西安下雨,无法观看几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而这里天空晴朗,如无意外,应当能一睹风采。已经站在瀛湖边了,离上船恰好还有一个小时,站在一座长桥上,上面有个亭子叫“洗月亭”。天空渐渐暗了下来,能看见太阳周围的云,裂成一片片,但又像光芒般向外辐射。这里的日全食,完全与视频里的不相雷同。抬头看,天上一个太阳,耀眼夺目,低头看,水中一个太阳,好似大团鳞光闪闪。阳光,月牙,像弓弦待引。老天给予的惊喜和动人,全在地上临水,又是站在桥上亭边,如此而已。当时的兴奋,全在于没有看到别处的光艳奇特。

  瀛湖边的草甸,厚厚的,引人想沉在里面,岸边停着一艘小船,周围杳无人迹,一派诗情画意。岚河的夜,静坐在水边,隐约呈现氤氲的烟气。这些碎片一点点聚集起来,闪耀在美丽的遐思里,想起同事们对此次游历的评价:值得再来。我也有同感。

【岚皋行散文】相关文章:

早春彬县行散文04-28

平江行优美散文04-27

九洞行唯美散文04-27

天坑徒步探幽行散文04-27

沙海绿洲行优美散文04-27

历山风雨行优美散文04-27

丽州行的抒情散文04-27

岚皋林业产业发展思想新路子宽04-30

华阳古镇行之傥骆古道篇散文04-28

岚皋县农村经济技术进步研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