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武举楼散文

时间:2023-05-03 08:26:47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靖武举楼散文

  世遗土楼,是闽西南的瑰宝,更是南靖人的骄傲。而九龙江西溪上游的花山溪畔,有座砖石结构的武举楼,俗称“砖仔楼”,其规模与构造;材质与布局;以及它的历史渊源,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考证。

南靖武举楼散文

  沿九龙西溪逆流而上,紫荆山东南麓角的南靖县山城镇汤坑村的狭长地带,在公元1284年元朝初期,就有阮氏族人阮赞术,带夫人王氏,从山城镇下碑村(南陂)溪尾携大孙阮嘉猷,孙媳林氏来此开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已繁衍27代以上,人口五百多人。

  阮氏族人定居后,依托当地平洋地沃土肥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从内环圆楼大门两千多斤的石板门梁凹字“西畴献瑞”(西畴:指田地。献瑞:指呈现祥瑞。)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即可看出,阮氏族人十分重视农业发展。他们一方面大面积重视水稻为重点的粮食生产,以解决族人温饱问题;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如甘蔗、大青等。其中大青加工成染色颜料,出售给纺织行业,具有价值高、收入大、发展快等优点。

  正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阮氏族人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先民,至明中期,便开始大兴土木建设,以条石、大块青砖、巨杉与古瓦为原料,筑成双环三层圆楼,其中一层墙体均以数百斤重规整条石筑成;二三层用大块青砖砌就。现内环比外环高,是由于五百多年来,多次受到地震、火灾等的损坏,后人将外环第三层拆除,改建成如今的二层。最为神奇的是——内外环大门直接贯通,同为青冈石和大板石构筑,每块均在千斤以上,内外环大门共十一道门槛也各有数百多斤;内环墙体有1.3米多宽,按古人的说法“核仁是核桃的精髓”,如此的墙体,是能摆上“八仙大桌”,供神仙品酒津津乐道一番的;在内外环大门的左右门旁,各设一对斜射门外中心部位的火统炮眼,以防外患入侵;内环大门的顶端还设有火攻排水设施,以保护墩厚木质门板的安全。整座大楼有4195.8平方米,呈“东南朝西北”坐向,楼前山清水秀,有池清丽的小湖,湖前仍存有巨石举人旗杆。从高往下看,其蘑菇状规模淡雅清秀,上覆茶褐古瓦,古色古香,更是十分诱人。

  可以说,汤坑村阮氏族人,在元时开基;明时发展;至清时,已鼎盛为汤坑村九族中最富有的人家。有了经济为基础,他们便开始培育子孙后代,清时就出了九位贤人,其中国学生一名,庠生一名,太学生六名,最引以为豪的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阮耀丹一考夺得举人,成为我县清朝近三百年间为数不多(仅86名)的一名武举。于中国古代,秀才只是一种身份,举人才有资格当官,可并非每个举人都能当上官,但阮耀丹墓碑却存有“待赠云骑尉耀丹阮公”的记载,足见阮耀丹当时已官至正五品云骑尉,是朝庭所封赐,也相当于现在统领数百骑兵的营级军官!(清时“云骑尉”分两种:一种为世袭,大都为皇上亲属和有功大臣的后裔,这种只领俸禄,没有实职;一种为自己考上,并努力争取到,有兵权在握,阮耀丹就属于这一种。)因此,他的月俸应在白银85至90两间,按当时朝庭官员俸禄“双轨制”规定,他还有年俸禄(相当于现在的年终奖),所以每月应不低于白银100两,以购买大米折算成现今的人民币,清乾隆年间一两白银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50元,所以阮耀丹当时每年酬俸应相当于现在年薪30万元以上。足见阮耀丹并非世袭“云骑尉”的等闲之辈,民间就传有:他拳脚运刀自如;勾拳扣手厉似风雷;双手能托举四五百斤重的石臼。如此神功拳手,力大无比,是十分惊人的!倘若用这样的人来统领数百骑兵,一鞭令下,如策风云,瞬间即可望尘莫及,更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而据民国版《南靖县志》记载,汤坑阮氏“今传二五代,一五户,一一〇人”,即便有外迁族人,在清时人口也应不多,可他们却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贤达人才;明中期就建成如此之大的砖石楼,足见他们的智慧与力量是不可小视的!

  为进一步保护这座神奇的砖石楼,1999年南靖县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阮氏后裔也出于对先人的敬意和砖石楼的保护,都乐意将其称为“武举楼”。

【南靖武举楼散文】相关文章:

南靖土楼作文11-03

游南靖土楼作文05-23

南靖土楼导游词9篇05-01

南靖土楼导游词作文范文05-02

南靖土楼导游词600字作文04-30

气象要素与福建南靖土楼旅游环境探讨04-28

传奇之楼散文04-30

一座楼的传奇散文04-27

恨君不似江楼月散文05-02

日月楼中日月长散文随笔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