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

时间:2023-05-01 03:45:51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也许每日只需扎进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常说,只要考进大学,就不愁没有饭吃。因而,那时的中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镜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挣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为熬过考试。

  可事实上,像这样学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半没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应变能力。经济体制一改革,“铁饭碗”被打破,他们就成批成批地失业了,只能再学习,寻找再就业的机会。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家长的观念陈旧,从未考虑创新的价值,认为只要死读课本就够了。事实上,中国现代150年来,正是这一思想作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体制的陈旧,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大扼杀学生的创新机会,以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第三,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认为好学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正因为这些,国家也看到教育的问题,大胆而及时地改革,“减负”出台,创新教育的推行,都反映出社会对中学生新的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创造性,要培养创新精神。事物的更新,历史的推进都离不开创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带来鲜活的动力,能扫除迂腐的陈见,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本是基础,扎实的课堂学习是孕育创新的摇篮。有了一些知识和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去思考去创造。每年,全国都有数千件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晶,且不论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创新意识正是社会大力提倡的。20世纪初,热血沸腾的中国青年发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我们处在2l世纪之初,应继承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创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们要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自主地去创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代言人”。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2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中华民族的习俗有很多,这些习俗也在悄无声息地在变化着。

  中国人过大年,是忘不了要拜访亲朋好友的,拜访亲朋好友的时候,是要拿上礼物的,这个礼物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前,春节走亲戚拿的礼物是“果子”,也就是一盒子“大薄脆”,盒子的表面有一个好看的贴纸,就像是一块大砖的表面贴上了红红的墙纸。“果子”送到了亲戚家,亲戚是不能够吃掉的,要拿着送来的“果子”回节,由于当年食品短缺,“果子”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美味,亲戚家在回节之前,是要拆开“果子”盒,拿出一些大薄脆尝一尝,俗称“拔毛”。春节过后,做为礼品的“果子”,大多只剩下大半盒。今天的春节,走亲访友也不再拿“果子”,替代品是高级礼品,“果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春节走亲访友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

  感觉今年的春节,放鞭炮的少了。以往过年的时候,由于娱乐项目比较少,人们把娱乐的重心集中在放鞭炮、放烟花上。的确,在那些缺衣少穿的年代里,没有多少娱乐的项目,到了春节鞭炮、烟花不仅能够烘托节日的气氛,而且可以让人们借助于鞭炮、烟花发泄情绪。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可以娱乐项目的多元化,鞭炮、烟花不再是唯一可以娱乐的节目,不再是唯一烘托节假日的项目,鞭炮、烟花的效用在减少。特别是人们逐渐认识到鞭炮、烟花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相信不久的`将来,鞭炮、烟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中国人过年,是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在经济紧张的岁月里,孩子手中难得有零花钱,只有春节了,孩子才能够得到压岁钱。那个时候的压岁钱,孩子宝贝似的放着不舍得花。今天,孩子们都能够得到很多压岁钱,据说有的孩子一年能够拿到上万元的压岁钱,太多的压岁钱,把孩子们随意挥霍,当心,太多的压岁钱压垮孩子,太多的压岁钱,对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民俗具有时代的烙印,民俗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相关文章:

与时俱进为话题的作文-高一话题作文04-25

与时俱进为提高本刊质量而努力04-26

与时俱进作文07-07

与时俱进的奶奶作文01-19

说与时俱进04-27

以乐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01-24

怀念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01-25

与时俱进作文(精选28篇)04-17

与时俱进作文[精选15篇]09-24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