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精选10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1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寒假里我观看了《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讲述了精忠报国英雄——岳飞一生的传奇故事。看完之后,令我感触很深,久久不能忘怀。
岳飞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他少年时期,就跟着自己的老师周同学习箭术,两人的关系也很是亲近。周同生前还赠给岳飞两把自己最喜爱的弓箭,因此在老师去世后,岳飞非常思念他。岳飞家里比较贫困,于是每年岳飞都把自己的`衣服当掉去给老师买供品,以此悼念老师。我们要向岳飞学习,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朋友的善良友好。
岳飞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尽管有时在外打仗,但他时刻牵挂着自己的母亲。当家乡出事后,他就赶快派人去寻找母亲,终于在第十八次时找到了母亲,并把母亲接到了军营。每天不管有多么忙,他都要去给自己的母亲请安,亲尝汤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每日辛勤操劳养育儿女,我们更要懂得孝顺他们。
岳飞更是一个严格的人。自己的儿子从马上摔下来,他不仅没有安慰还训斥了他。平日里,他的孩子都要干农活,他的家人都要穿粗布衣服,他与百姓同忧同乐。在管理军队时更是严格要求,正是这样的品质,他才一生功绩卓越,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平时父母、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就是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更应该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岳飞的成长经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激励着我们,润物细无声。虽然他已逝,但精忠报国是一面永远不倒的爱国旗帜,昭示着一代又一代后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报效祖国。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2
在20xx年2月3日至7日,我观看了由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播放的《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通过观看节目,我了解了中国汉字的渊源和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之心。
甲骨文,大约出现在商王武丁时期。“跟着书本去旅行”团队来到了安阳文字博物馆,安阳文字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里面有上万片甲骨,极为珍贵。接着,“跟着书本去旅行”团队又来到了殷墟宗庙遗址,见证了先人的智慧与考古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岳飞,出生于1102年,祖籍河南汤阴,自幼习武,精通箭术与“岳家枪”,“跟着书本去旅行”团队这次来到了汤阴的岳庙。岳飞对他的母亲非常孝顺,对家庭管理非常严格,有极大的自控能力,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他有着不输旁人的坚强意志,也有着对人对事极大的责任心。这些美好的品质,造就了他对岳家军的英明指挥,也造就了他对国家的忠心。岳飞十几岁就从了军,并在1134年收复襄汉地区六州之地,1135年,岳飞收复大部分河南,1140年朱仙镇之战岳飞大败金军,直逼开封。1141年,胜利在望,此时投降派却突然签定和约,给了金军喘息的机会。1142年,奸臣秦桧、万俟呙、张俊诬告岳飞造反,并将岳飞、岳云父子与岳飞手下大将张宪逮捕入狱,不久,三人就于风波亭被残忍杀害。
看完之后,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岳飞的爱国精神产生了敬佩。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们应该像坚守在病毒前线的逆行者一样,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尽最大努力帮助国家,继承“精忠报国”的精神。让我们向坚守在病毒前线的每一位“普通人”致敬!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3
二月3号到7号晚上每天6点54分,我静静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跟着书本去旅行》这个生动有趣的节目。
(一)灵动有趣的甲骨文
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他们发明了能让人们交流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造字很有趣,老师把两个孩子一边一个搂在怀里,让同学们来猜这是什么字?猜对了!这就是“夹”字,一个大人旁边紧挨着两个小孩,多么灵动有趣呀!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象形字,真奇妙。画个太阳就是日,画个月亮就是月,画条小河就是水,画个火堆就是火。古人动手又动脑,造出汉字真奇妙。
(二)精忠报国的岳飞
少年时期的岳飞“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青年时期的岳飞被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他意气奋发,文武双全,一心为国家效力,立志收复大宋河山。可恶的金国人在中原烧杀抢掠,却也不得不承认“撼山易,憾岳家军难”。但赵构皇帝却听信奸臣秦桧的话,用十二道金牌召他回朝。回到临安的岳飞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在了风波亭,年仅39岁。他的《满江红》也成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报国无门又何妨,那不是岳将军所能决定的?他能有的就是一份赤胆忠心,有了这片赤诚,便足以告慰自己,其它又何妨?
跟着书本去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造字历史,缅怀英雄情怀,其乐无穷。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4
《跟着书本去旅行》使我们有机会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在2月3日至2月7日的节目里,我们来到了安阳,近距离认识了解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岳飞。
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戎马一生,战斗在抗金最前线。他以光复中原为己任,以收复失地为目标。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兵。他虽然被迫害致死,但他“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却永远存活在人民的心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样的诗句不正是岳将军戎马一生的'真实写照吗?
节目里一个个的小故事让岳将军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丰满。一次兵马行进时,长子岳云的马在下坡时,马失前蹄一下子从坡上滚了下去。岳飞非常气愤,下令要将岳云斩首,众军士拼命阻拦才把他救下,但岳云还是被罚了一百军棍。此时他不仅是一个严父,更是一位赏罚分明的岳将军。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岳飞一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身教”的最佳典范。生活中他戒奢从简,只穿粗布衣,与兵士一起吃住,同样也要求妻子和孩子吃穿住都与平民百姓们一样,他把对小家的爱融入在了对国家的大爱中。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以岳将军这样的英雄为榜样,从小树立爱国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5
世界如此之大,中国文化同样也博大精深,在观看了中央十台播出的《跟着书本去旅行》安阳篇后,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文化——甲骨文。
通过观看,让我知道了甲骨文的来历和意义。它是在我的家乡安阳被发现的,当时有个人在从药店买的一种叫龙骨的中药上,看到了类似文字的奇特符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通过研究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古代历史。在没有发现甲骨文之前,中国夏商以前的.历史都是靠人们的传说记载的,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而且也没有得到广大外国专家的认可。是它的出土,让我们打开了通往夏商历史的大门,让我国夏商文化历史有了有力的依据。是它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了我们祖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情况。它的意义在于,它不单单代表一种文字,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
它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我深信,中国历史文化会有更多的、更有意义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发扬光大!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6
风,温柔地拂过湖面,牵起了淡淡涟漪。
原来我生活的土地上有那么多的故事与传说!《跟着书本去旅行》仿佛给我打开一扇探寻邛海的大门。一个说法是地震形成了邛海。据《西昌县制》记载县,“云顶初地震,县隐为污泽”,意思是说,一次地震的时候,西昌被水淹没,形成了邛海。相传,位于西昌青龙寺的黄葛树下,曾有一个梓潼县城被水淹没。但是口说无凭,随着镜头,驻足四大碑林之一的西昌地震碑林,却未曾寻见有关这次地震的记载,这说法也就无疾而终了。
另一个说法“”交叉断裂说”,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并且有大量证据可以佐证这个论断。这算是掀开邛海神秘面纱一角了吧?
邛海历史很长,长到可以装下一个千年古都——邛都,可以装下来自宋朝的水;邛海历史很短,短到不见一季轮回,短到装不下一片枯黄的落叶。于邛都我是敬畏又好奇的。毕竟,谁能拒绝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历史呢?邛海的邛是什么意思呢?它既是一个古地名——邛都,也是一个古部落——穷部,又是一片水的称呼,也是一个山丘的名称。
由邛都到邛海,再到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凉山人西昌人。
经过历史的洗礼,它变了又变,邛海变成了四川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变成了换水周期长达861年的一个湖。我们爱这湖,爱它清澈得可以看见水下成群的鱼虾,随波浪舞动水草,还有激起阵阵浪花的孩童自在戏水的`一双双小脚丫……
我在这里长大,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和贯穿了整个童年的欢声笑语。在这里,没有任何的烦恼,因为烦恼都被风刮到湖水里去了,多美好啊!突然忆及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花朵,树木,鸟鸣,清清凉凉的湖水,还有温温柔柔的目光。
假如我变成了邛海,那湖中水的模样,我要牢牢记在心中:倒映着天上白云、岸边柳树和那往来不绝的飞鸟的影,还有波浪与风儿合作的一幅幅瞬息万变的画卷。那岸边络绎不绝的行人,无数动人的歌声,无数祝福的话语,以及满湖水都装不下的愿望,它们守护了我们千年之久,我们亦守护了它们千年,甚至更久。
邛海的水是文人硏的墨,邛海的人拿着毛笔,一笔一画书写了他们的历史。天地为卷,万物为语。
我们与邛海,从来都是守护与被守护,又从来都不是。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7
怀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心态,我观看了《跟着书本去旅行》------殷墟探甲骨,汤阴访英雄。看完后,我不仅了解了古老而独具魅力的甲骨文,还认识了抗金大英雄岳飞,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站在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边缘,我走近了甲骨文。在唐际根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市小屯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利用实物的形状、特征来造字,这就是甲骨文的由来。它不仅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出人们所要表达的东西,而且应用特别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充分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甲骨文不仅有美丽的`外貌,还有丰富的灵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中国文字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才发展成现在的方块字。文字的创造和演变令人肃然起敬。
学习了甲骨文,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岳飞庙。岳飞文武双全、知恩图报,为了去给去世的师父周侗买供品,把自己的衣服当掉。岳飞忠诚爱国,时刻不忘母亲所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四次北伐抗金,战场上英勇杀敌,以一当十,力拔山河,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岳飞对母亲始终是“孝”字当头,即使成为一代名将,也不忘把岳母接到营中,每天问安,悉心照料。岳飞对将士奖罚分明,爱戴士兵,对儿子岳云却不徇私情,严厉管教,严格要求。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岳云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被士兵们说:“受罚重于士,受奖后于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旷世英雄,在当时的黑暗背景下,悲愤写下了《满江红》一诗,被奸人所害,享年39岁,可谓壮志未酬,令人叹息!
岳飞的孝敬父母,精忠报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但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勤奋好学。他自己阅读书籍,无师自通,自学成才。我们现在衣食无忧,有书读,有师教,却比不上岳飞的一点点,难道我们不羞愧吗?
作为祖国的接班人,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珍爱生命,惜时勤学。我们要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以拳拳之心报效祖国!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8
《跟着书本去旅行》是中央广播电视台打造的教育节目,节目内容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朋友观看,我观看的是第20、21、22集。
第20、21、22集讲述的分别是《栓马桩》《草原》。在贾平凹的《栓马桩》的指引下,我们漫步在关中民俗博物馆内,领略古建筑的传统工艺,感受关中民族的魅力,还见识到了关中民族悠久的文化。在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来到了广阔的草原,欣赏着美丽的'大草原,与马为伴,见识了人与马的深切情感,蒙汉之间的关爱,感叹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看完这三集,我不禁对课本里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部纪录片不仅对课文本身进行了分析,还对课文背后的背景和各种知识进行了学习。比如在讲《栓马桩》的时候,就对关中民族的特色发展进行了学习。对于课本里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升华,实地实置讲故事,声临其境学知识,触摸历史,感知文化,让陈列在华夏大地上的优秀文化、非物质遗产活起来。
看完《跟着书本去旅行》后,我不禁感叹到:优秀的文化不仅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更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要继续学习,将这份知识流传下去。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9
黄河大铁牛于1998年考古发现之后,集浮桥设计、冶金技术、雕塑艺术为一体的蒲津渡遗址,作为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无价之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关于那八尊黄河大铁牛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跟随本期《跟着书本去旅行》一探究竟吧!
在小学语文第5册课本中,描述了一个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故事。在宋朝时,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可是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故事中有一个主人公名叫怀丙和尚,怀丙和尚利用浮力,把八只大铁牛捞了起来,一时间怀丙捞牛的故事传为佳话,至于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考古学家也无从考证,但是那八只大铁牛却是曾经名声显赫,轰动整个唐王朝的,看了这个故事,想必你们心中也有了许多的疑问,请让我们继续观看。
主持人小文姐姐和同学们一起出发去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口,来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参观穿越时空的铁牛吧。
由运城市文博研究员李老师为我们讲解,这里应该是怀丙捞牛的发生地,不过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到现在还是尚未可知的,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开元年间,八尊大铁牛拉起了横跨黄河天堑的蒲津渡浮桥,这座浮桥曾经耗资巨大,铸造工艺高超,政治、经济地位重要,在唐王朝声名显赫,全国瞩目,但是没有人知道黄河边大铁牛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的。
永济市考古队在蒲津渡岸边地下7米的地层中,挖出了四尊黄河大铁牛,这4尊黄河大铁牛的发现轰动一时,蒲津渡浮桥,尘风千年的面纱终于得以揭开,但是你们可能在想,不是有八尊吗?怎么只挖了四尊?原来因为现在的考古技术不太成熟,考古学家们为了更好的保存文物,所以才决定不挖的。
同学们为了验证怀丙捞牛时的方法是否可以成功,因此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成功了。这期节目就到此结束了,不知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我看完后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 10
《跟着书本去旅行》,让我从断壁残垣的土夯遗址穿越到气象非凡的大明宫。由气势轩昂的丹凤门踏进六百多米的宫殿广场,步行约七十五米曲折蜿蜒的龙尾道登上含元殿,站在含元殿上,看着它壮观的“基、础”,遐想起它的“柱、梁”想象出它金碧辉煌的景象,领略它曾经的雄伟壮丽,仿佛随它一起见证了大唐长安的兴盛繁荣。
大明宫是皇帝接受群臣朝拜的地方,大明宫群殿的'建筑空前盛世,展现了大唐的威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异邦万国的使臣一起向着皇帝跪见朝拜。诗人王维的诗句勾勒出了早朝的景象气势宏大,万国来拜,标志着大唐的鼎盛气象。更映衬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跟着书本去旅行,走进唐代大明宫宫殿遗址,更走进它承载千年历史的故事里,到了它的沧桑,触摸它的土夯就能意象到它的雄伟风貌。大明宫已成历史,但大国精神开放、包容延续至今。翻阅历史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祝愿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相关文章:
跟着地图去旅行优秀作文03-07
跟着书本去旅行观后感(通用13篇)08-14
跟着垃圾去旅行初中生作文03-09
跟着书本去秋游日记(精选31篇)10-11
跟着书本去秋游日记范文(精选11篇)10-11
小象巴巴去旅行04-06
中班教案:《旅行去》01-21
水果宝宝去旅行教案02-05
带上文明去旅行作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