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4高考作文素材题目:“朴与华”(2)
2、
朴与华
1965年初,绵延了一个冬季的大雪终于停了。
她一个人从家里带出了木叉大扫把,奋力扫开了戏台上堆积一季的雪。冰碴粘住了扫不掉,她就脱掉手套徒手去扒,直到双手冻得通红。
那一个冬天的夜晚,她站在乡村的戏台,全身上下,只有一件红袄看的过眼。戏台的顶棚只有几根粗糙的木梁,上面随意的铺着稻草。雪化开了,水从缝隙滴落下来,叮叮咚咚,伴着鼓点,有着说不出的味道。
她捏了一个指花,不着粉黛的脸上带着忧伤的神情。一边甩着不存在的舞袖一边唱了起来,是汤大师的游园惊梦。声音哀怨中透着华丽,情感饱满中透着真挚。
台下摆着几排破旧的木椅子,满满地坐着几十个村民。他们衣着朴素甚而破烂,表情却是渴求神往。看着台上的她唱着他们听不懂的戏,却被她真挚的情感打动,不时爆发出喝彩声。
一曲唱毕,人走的七七八八,留下的瓜皮果壳,她耐心地一一拾起扔掉。
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唱多久,只是觉得这样可以唱着昆曲的日子,华丽而充实。“能多唱一天就是一天吧”她想。
2012年初,她坐在新修的梅兰芳大剧院的观众席上,拿着一张价值不菲的门票。
可以容纳500余人的大厅豪华气派,墙壁上有着各式各样的扩声、隔噪器。身下的座椅还散发着特有的新家具的味道,柔软而舒适。
面前的舞台被各种高价灯打出的灯光的拥簇着,完美的背景前,站着华服的艺人。她们的脸上是厚厚的一层粉妆,堆砌得毫无瑕疵,服装繁纷复杂,十分考究。
年轻而有名的表演者按照既定的剧本演唱着,声音缠绵婉转、柔曼悠远。从扩声器里传来的声音带着点不真实感,却被机器处理得恰到好处。
“这杜丽娘……穿得倒花哨,声音不错,只是节奏和咬字差了些。”她像个老行家似的,细细品味着,不自觉说了出来。
旁边认真听着的人白了她一眼,好似她贬低了昆曲艺术一样。
自嘲地笑了笑,她起身离去。与其让人不快倒不如自得清净。
北京的雪下得猛烈,像刀子一样要将你的脸划开。她驼着背在街上慢慢走着,额上纵横的沟壑是岁月的痕迹。像碴子一样的雪飘散在眼前,随风摇起她的记忆。
她突然站定了,眼睛因怒气瞪得滚圆,手指不听使唤地捏了一个极不标准的指花,就要放声唱了,“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得先——”。
戛然而止,她愣怔了片刻,手无力地垂下。天际有些昏暗,她的背在夜色中显得更加佝偻了。
那一声苍老干枯的声音,已不再华丽,随飞雪飘散在空中。
点评:本文以一位昆曲行家为主角来写,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意境悠远,语言颇佳。主体部分写了两例,一是简朴中的华丽,二是华丽中的浅朴,——前后的“朴”与“华”不是同一内涵。结尾点题有些含混,如果改好,此文可进入一类卷。想想怎样改?得分:60分
3、
朴与华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生梦蝶
许多年后,仍有许多人会念及那对伶人兄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曲朴与华的霓裳。
人间,是抹了脂粉的脸,淡妆浓抹,深一眼浅一眼都是云烟。
华,是戏园里的人生;朴,是戏园上方的天空。每次抬头望天,他总是记起母亲临终前的那一句“善待阿妹”,这短短一句凝成蝴蝶,时常飘至耳边。他记得当年是他带着妹妹在寒冬腊月在戏园外跪了三天才进了园子。他替阿妹挨打受罚,阿妹窝在墙角静静流泪,那一段质朴无华的岁月啊!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转眼已是十年。当初的兄妹也成长为角儿。血色罗裙间拾级而下的白衣花旦,罗浮仙子素霓裳,他眼里流动的波澜,竟可叫人心醉。如今的奢华岂是当初的质朴可比?说来也怪,其实不过是些抑扬顿挫的曲子,添了几抹华丽的长短句,生生道来一出美丽到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戏文。角色里的帝王将相带来华而不实的快乐,可毕竟还是显出撕裂后破败的颓唐。
三教九流,戏于卑贱。生命是蝴蝶,盲目而华丽;是蝴蝶,却飞不过沧海。
1932年,日军袭击上海,一座歌舞升平的城市顷刻硝烟弥漫。
而于他,仍旧是血色的罗裳,风情的妆。他是要唱一辈子戏的,差这一场都不行。于是在台上唱他的独角戏,我便在千万麻木不仁或惊恐的眼中看见这双绝望的眼,疯癫了,沦陷了,叫人心碎了。终于,他不能忍受这样虚无的华,跪倒在地,泪湿了朱粉凝妆,垂死的光华,不要它又何妨。
繁华,果真是一掬细沙,总会从指缝中溜走。不如那当初的朴,苦涩却让人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阿妹在为他画眉梳妆,阿妹轻喃:“来生仍愿做你的妹妹,相依为命,执朴弃华。”他浅笑,这笑里一片斑斓,是爱,是悟,是舍弃戏园的不悔。在不用仰头寻朴,出手便可触到风之朴的清爽舒心。
自此,世上多了一双蝴蝶,蝴蝶的名字,叫朴。
点评:立意、落笔皆不凡。此文之序,微显其功力。作者将目光投诸梨园这一域,已显其素材之新。以“蝴蝶”为线,将“华,是戏园里的人生;朴,是戏园上方的天空。”故事婉转,扣题精巧,语言雅致,更难得的是作者将文章的人物的情感通过故事的表现而升悟为国家大义。着实让评卷者赞叹。
4、
朴与华
泊于秦淮河上,她是绝色娇娘;漫步于青石小巷,她是世间最羞涩的姑娘。
若想用一个字形容江南的美,无论是朴,或华,我想都是不合适的。想来也是,若能一言以蔽之,那江南就不能称其为江南了——这使人炫目、令人神往、复杂而又简单的江南。
秦淮河里流水的,不是水,是六朝脂粉。这胭脂溶在酒里,化在泪里,终汇到了河里。“我们醉,不以微涩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迎面的暖风带来的,是无尽的欢声笑语,是无尽的奢华。难怪杜牧会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感叹,江南的华丽已足以让她背负亡国之恨了。
然而,光靠华美的外表是不能吸引世人全部的目光的。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无数,都偏爱江南,在我看来,更是为她淡妆艳抹之下的清谈质朴所吸引。
蒙蒙烟雨将过客的思念在此刻唤醒,氤氲的水汽弥漫着江南宛如女子一般的雅气。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阿炳的《二泉映月》打破了水面的静谧,二胡的三个把位上回环着江南幽静的气息。在蒙蒙薄雾中,周围的一切,石头桥、巷子、小船,甚至自个儿,都渐渐地变淡,变淡,淡到已不可说,不可拟,且已不可想。一片的空灵宁静,再配以橹轻划开水面的“汩汩”声和船身轻微晃动的“吱吱”声,江南的质朴恬静之美显露无疑。
其实,若仅仅是奢华,江南也许会沦为一个花红柳绿的销金窟;如果只有质朴,江南也永远是个小家碧玉,不能登大雅之堂。而江南正是集两者之精华,成其这边独好之风景。
有时候,朴与华似乎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定,它们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融溶。华丽到了极点便归于质朴,质朴到了极致也便成了华丽。弘一法师有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或许我们也可以化用一句佛语——华即是朴,朴即是华。
行走在水乡,品味江南的朴与华。
行走于心灵,品味精神的朴与华。
评语:本文是质美兼具的优秀之作,文章将江南喻为女子,紧扣“朴与华”的内涵与关系,把江南的华丽与质朴演绎得惟妙惟肖。文章先写江南的华丽,然后笔锋一转,又写江南华美的外表之下深蕴着质朴的神韵,最后写江南是朴与华的完美统一,阐明两者的关系,层次清晰明朗。语言清新、细腻且富有感染力,字迹工整,字体美观。
5、
朴与华
揉碎桃花红遍地,关山倾倒再难抉。
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又偏爱打扮的出色,有着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尤三姐以她万人不及的绝代风华和倔强的个性,格外耀人眼目。然而,她那华美的外貌却给她带来了无数的灾难。
在贾府这么一个肮脏混乱的地方。尤三姐卑微地活着。在贾珍贾蓉的眼中,尤三姐就是一朵令人垂涎的野花。她必须是布偶,任其摆布;她必须是微尘,任其践踏。
然而在那华美的面容下却俨然藏着一颗倔强而又朴实的心。她不认为只要顺了他们,她就能得到荣华富贵,她所想要的知识一份平淡的生活。所以,她终于爆发。像火山喷发,像长堤决口,所有的隐忍的屈辱,积郁的不满喷泻而出。唇舌似剑,刺破了他们衣冠禽兽的堂皇外衣;厉言如鞭,抽打着他们无耻肮脏的糜烂灵魂。
然而,为了生存,那颗朴实的心被封存了。她以那华美的容貌去报复。可朴实之人终究朴实。她明白,金银珠宝买不来生活的希望,肥鹅肥鸭填不满生活的空洞,绫罗绸缎掩不住身上的污迹。她的痛苦,不只是来自最底层空间的压迫,更深的创痛来自于她对自己的谴责。她可以不在乎别人的侧目,却逃不开自己对自己的审判。朴实的她或许也只希望自己只有一幅朴实的面容。如花的年纪却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她华美面容后,到底还藏着多少辛酸的泪水。
贾府的生活就像一个深深的烙印,昭示着她是一个不洁的女人,没人相信她内心的坚贞自首,朴实无华。活着只剩下一副屈辱的躯壳,绝望中,她想到了鲜血,只有鲜血才能洗清她不白的女儿身,剑锋一横,那华美的面容伴着她朴实的心灵消逝了。
或许尤三姐是华美与质朴的矛盾体,却也是朴实华美的完美结合。在她华美的面容下永远藏着一颗朴实的心。亦或是朴实与华美本就是人生底色吧!
她是一朵花,就要绽放;她是一把火,就要燃烧;她是一柄剑,就要挥舞;虽然花儿零落了,火光黯淡了
【高考作文素材题目:“朴与华”(2)】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题目:“桥面与桥墩”04-30
高考作文素材204-25
高考作文素材-与唐朝诗人对话204-25
2022高考作文素材题目:经历就是财富(精选23篇)11-14
高考作文素材人生哲理句(2)04-25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精粹(2)04-25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05-20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