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6-18 10:27: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推荐,才有幸读到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到了鄂温克族在原始森林的狩猎生活,令人心生向往。简单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一切都很简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故事也很简单,而这一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他们的一切都很简单,简单生活是传承,是积淀,在他们信仰的神庇护下,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一直都生存在山林中,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顶多是交换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从小到大与驯鹿为伴,积累了足够的生存经验,才让生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饮酒欢畅,直到天亮。看完这本书,会对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恐惧,不胜其烦,很容易对那种生活心生向往。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适应那种生活的,在那种环境下,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享受那种生活了。

  读这本书,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不断地有人死亡,而这本书中讲故事的'人,大多数故事都与死亡有关。面对生命,面对死亡,他们虔诚而又豁达。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死亡的豁达,才是这本书令人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生与死总是那么动人心魄,生死之间有大秘。死亡一直笼罩在鄂温克民族的头顶,生存环境虽然风景优美,但是生存状态恶劣,大人小孩随时都在经受着死亡的考验,虽然他们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存,但是再多的经验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一次狩猎都能平安归来。

  书中给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个女人,从她小时候直至生命的尽头,把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她有一团火,是她出嫁的时候,她母亲送给她的,这团火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老去。火是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的火苗,预示着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她在周围的石头上画了很多画,那些画我们没有看到,只能根据描述想象,但正是这种想象,反而让那些画变得鲜活起来,那些画上的驯鹿,蹦跳着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也让我们更加渴望身临其境去欣赏那些画作了。

  最后,他们部落的人大多数都下山了,定居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描述鄂温克族人生活和历史的书。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鄂温克族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在这个民族中,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也拥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传统的生活习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智慧和坚韧。他们在极端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鄂温克族人的宽容和善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除此之外,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逐渐远离了大自然,但是自然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感动的书。它让我更加了解鄂温克族人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每一个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尊重自然。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在这本长篇巨著里,作者讲述了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的成长发展历史,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现状。

  作品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抗争和文化变迁。“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越来越稀疏,它们就像我身下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痕迹……”,这是它的第一个句子。这些比喻的、完成式的、叹息着的句子有一种来自命运本身的苍茫意味。有时低吟浅唱,有时大气磅礴,简约、直接使忧伤与诗意洋溢而出,为整部作品确定了基调。

  整部作品充满忧伤悲悯与同情,同时也表现鄂温克人民的.善良坚韧不屈。这个民族在冰天雪地的祖国大北方生存,一条额尔古纳河隔成了中苏两个国度。这脉坚强的鄂温克民族,在右岸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以饲养驯鹿为生,以獐狍野鹿灰鼠为食,他们不忌生冷,敢于生食野兽的心肝脾脏和生肉。这是严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这一脉人民,试想,冬季里漫天大雪,风沙茫茫,千百里地渺无人烟,他们不生吃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等着饿死?

  这里的环境和严酷的现实生活条件,造就了这个弱小民族的衰败!

  饥寒交迫,野兽袭击,疾病瘟疫,缺医少药,都是对这个民族最大的威胁。“许多生在冬天的孩子,常常由于严寒而夭折。我有一个姐姐,她出生时漫天大雪,父亲去找丢失的驯鹿,母亲特意搭建了西愣住,姐姐出生时由于风大掀起了一角,姐姐受了风寒而得病,只活了两天就走了。姐姐被装在一条白布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母亲因为失血过多,加上悲伤,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没有走出希愣柱,面色如土。所以,当组长提出这里灰鼠稀少,要搬迁时,父亲林可是反对的,并且把族长痛打了一顿。母亲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真让人生气,我们怎么能这样自私?!”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夫妻之间的恩爱,也从母亲口中说出了他们的善良和识大体,小家服从大家服从整体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监看发展生存。

  姐姐,从小被萨满跳神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有次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死了。可是,再一次迁徙途中被冻死在小鹿妈妈老驯鹿身上。

  达西的妻子被野狼吃掉,达西为了报仇驯养一只鹰,最终杀死了两只狼,达西和那只鹰双双被狼吃掉。这就是悲惨的结局。

  另外一个希楞柱来请萨满,原来是驯鹿得了瘟疫,萨满没有救活他们,回来时带回两头驯鹿,也带回来一场瘟疫,大多数驯鹿都死了,只剩下父亲精心挑选出来的三十几头驯鹿生存下来。

  父亲出去换驯鹿,遭遇狂风暴雨,被雷击死在茂密的森林里。萨满和族人把他风葬了。

  几件很简单的事情,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命运。

  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命运,他们风餐露宿,捕食野兽山鸡、灰鼠为生,现在啥也没有了,他们依靠打鱼烤鱼吃。

  作者通过一位老人的回忆,把她的幸福,她的快乐,她的悲伤,她的痛苦写出了,展现鄂温克族人民的坚强和特殊的生存方式以及与生活的抗争。从一百年前写到了现代社会,从鄂温克的第一个识字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清末的动荡、罗萨的侵扰、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二十一世纪的幸福安康,从生活在森林到搬迁到城镇的许多变化,从住的希楞柱到住在大瓦房里,这总总的变化,道出了这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的滚滚洪流,同时也寄托着作者对这一民族未来的希望与担忧。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记录他们崛起的坎坎坷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只能靠口口相传,而这些也只是在很少的一部分老人那里可以得到只言片语。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全国上下各地区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争先奔小康,这一民族的青年人也开始走出自己居住了千百年的深山,告别了他们祖先赖以生存的驯鹿,告别了他们引以为尊的萨满,走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所在城市的语言,可令人担忧的却是,他们出去后会不会忘记自己的母语。故事讲完了,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美好圆满的人生结局!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近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时候读完的,如同史诗般宏大叙事中,是一个个鲜活又沉重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的爱恨情仇似乎又融化在辽阔的森林中,消逝在清风明月中。读完之后我内心久久翻腾,又似乎透过森林的迷雾,看到了蜿蜒广阔的额尔古纳河。

  死亡在书中是那么的自然,困倦在雪地冻死、被河流冲走了、被雷电击中了、被狼袭击了、从树上掉起来了,被蜘蛛吓死,被蜜蜂蛰死,围绕篝火跳舞倒下了。几乎所有的死亡都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有关,但鄂温克族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痛恨自然。他们在自然中失去,在自然中获得。尼皓成为萨满之后,每救活其他一个人,就要以牺牲自己的一个孩子为代价。“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别人的。”这是使命,更是信仰。

  希楞柱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是尼都萨满对达玛拉无法安放的爱,姑姑伊芙琳爱而不得的憎恨,是老达西对饿狼复仇的.执念、是维克特误杀弟弟后的内疚自责、是拉吉米对女儿马伊堪的控制。每个阴郁、刻薄、愤怒、沉沦的背后都有个人无法消解的愁苦。这些暗流涌动,但却最终归为沉寂。

  鄂温克人和驯鹿亲吻着这片森林,他们搬迁会把垃圾带走,捕猎会顾及灰鼠的数量。他们的驯鹿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喝水时能看到这水里的鱼。冬天扒开积雪吃苔藓时,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而讲述者“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臣服啊。

  生命是脆弱的,但自然在四季轮转。时间会消逝,但是记忆却在文字中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同样突然间失去挚爱的故事多年后在我与第二任丈夫瓦加之间,我的第二段爱情。我们的爱情是以战争为媒。此时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我在贝尔茨河畔遇见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

  “那是正午时分,贝尔茨河水被强烈的阳光照耀得发出炫目的白光。河面上飞舞着一群蓝色的蜻蜓。清瘦的瓦罗加站在岸边,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气质。他下穿一条光板的狍皮裤子,上穿一件鹿皮背心,露着胳膊,脖颈上缠绕着一条紫色的坠着鱼骨的皮绳,脑后束着长发。我从他的头发上已经判断出他是酋长,因为只有酋长才会留起长发的。他的脸非常瘦削,面颊有几道月牙形的沟痕,他的目光又温和又忧郁,就像初春的小雨。他看着我的时候,我感觉有一股风钻进了心底,身上暖融融的,很想哭。”

  相遇十几天后,瓦罗加带着弟弟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向我求婚,我幸福地晕厥了过去。

  两个失去挚爱伴侣的灵魂的相遇就像大自然中奄奄一息的草木在冰雪融化后,在一场春雨的滋润下又都唤起了勃勃生机。

  我们的相遇和相爱,如初恋般美好。我在拉吉达怀中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缕穿行在山谷间的风;而我在瓦罗加怀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条畅游在春水中的鱼。如果说拉吉达是一棵挺拔的大树的话,瓦罗加就是大树上温暖的鸟巢。他们都是我的爱。

  而这段感情也终没能陪我度过余生,瓦罗加为了救电影放映员和马粪包惨死于黑熊掌下。我的'两段爱情,始于黑熊,终于黑熊。大自然馈赠我们美好,但在某个时候也会索取。也许,“轮回”这两个字才能缝补我内心的伤痛吧。

  这两段爱情都带给了我美好的人生体验,虽短暂却永恒。就像文中萨满对新人祝福时说的,“男人的爱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她快乐地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结语

  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那些相遇和分离,从来都显得漫不经心,它不刻意,没有人安排,没有人设计。

  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爱与被爱,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所以,在没有战争、瘟疫和饥荒的年岁里,如果你恰好有你所爱,就多一些温情和激情。因为,坚定而美好的爱情一定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买这本书单纯是被书名吸引了,当初以为是写蒙古族的一本小说,拿到书看了简介才知道是写鄂温克族的,然而我还是单纯的以为,鄂温克,不就是蒙古族的一支吗?现在想来自己是太单纯又肤浅,每个民族都有其存在的历史与意义,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去看待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只会被人耻笑,也算是提醒自己不要再做此类事。

  我不知道“好书”是怎么定义的,因为有些书你从头看到尾连连暗叫乏味,却总有让你如沐春风的句子,反复品味反复斟酌,忘了书里的时间地点人物,这句子却时时不能忘;有些书你一头扎进去竟不能停,吃饭睡觉都惦记着下面的章节,一有时间就要捧起来翻看,直到终于解开谜底,终于发现隐情,合上书喝口水润润喉,除了唏嘘感叹竟也说不出个甲乙丙丁;还有些书让你怀念童年怀念青春怀念一段恋情,通读起来都是些平常小事,却在细节上如涓涓细流,一点一点渗透你感性的一面……而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竟不知该把它归于哪一类,只好写篇读后感以示对它的喜爱。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大门,打开了我对上个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使鹿部落的认识,他们与冰雪为伴,与驯鹿为伴,与山川河流为伴,与神仙、眷侣为伴,与我所向往的一切为伴。我想摸摸达玛拉的羽毛裙子,看她在篝火旁跳舞;我想告诉娜杰什卡,日本鬼子不抓蓝眼睛的人了,你们快回到伊万身边吧;我想劝劝拉吉米,马伊堪是大姑娘了,她有心上人了;我想安慰尼都萨满,爱人她的.心里也装着你呢;我想在手里放一捧盐,让驯鹿舔舔我的掌心;我想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听木库莲悠扬凄美的演奏声,我想行走在那片土地,看看“我”和伊莲娜的岩画。

  虽然这只是本小说,但却那么真实,我总是在字里行间寻找一些与我和我的民族相关的点点滴滴,然而作者把他们分撇的如此干净,只有金德爱上了一个蒙古族姑娘,但是依芙琳和坤得都不同意,最后逼得他在与达芙琳娜的婚礼上上吊自杀。最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也不是蒙古族,而是汉族。我有些失落,我想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有那么多蒙古人,他们之间的交际竟然如此疏离吗?我有些担忧,在鄂温克族人被汉化,被迫离开山林去乡里定居的时候,我的同胞们在哪里呢?我承认自己又在以一个主人的姿态去提问,在“内蒙古自治区”这片土地上,我祈求了解更多蒙古人的历史生活,但是可爱的鄂温克人啊,他们就在那儿,生在那儿长在那儿死在那儿,额尔古纳河右岸,大兴安岭北部,世世代代为他们的故乡。

  翻开书舍不得放下,合上书又忍不住打开,提起笔写不出什么,放下笔又满心思绪,只有闭上眼睛,听一听歌,看着灵魂飘出窗外,飘向那冰天雪地的寒冷之乡,我看到了,他们向我走来,玛鲁王气定神闲,鹿铃叮叮当当,林克送我一身兽皮衣,达西在训练他的奥木列,娜拉送我一匹自己染好的布,哈谢要我喝上一桦皮筒的酒,而我,我只请求妮浩为我跳神,为我洗清一身的罪孽与世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这便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娓娓中夹杂着挚爱,平静中潜伏着激情。并无曲折复杂的情节设计,但一个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风雨“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一身所在。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书的时刻,都感觉身边的一切仿佛那么不真实。我们的所谓现代文明,或许是技术与物质生产的进步,但谁敢说不是距离我们的内心,距离人性中最初的真实,渐行渐远呢?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xx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那儿热烈的人情更使我震撼,谁曾想一个整日为生存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有一个女人,她是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有一个古怪的老头,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有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有一个妻子,为了和不爱他的丈夫怄气终身,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有一个青年人,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有一个老妇人,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结合中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我从未来过这片地,但我神往初秋飞舞在林中的黄蝴蝶,那种清冷的感觉,那么干净与淡然;夜间燃起的篝火,热烈的舞会,爱人间的心心相印;淳朴自然古老的生活,与鹿共处的宁静之道,那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不可触碰的梦境,又仿佛是一觉醒来就能到达的归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 从女儿到妻子、母亲、祖母、外祖母,这位九十多岁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用她目睹过的生死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他们以打猎,驯鹿为生,这个汉人眼中的“四不像”,在他们眼中却是神赐给他们的宝物,他们随驯鹿的生存环境而迁徙,营地中从未熄灭的`火种是这个古老民族的信仰。神奇的萨满文化又似乎让我看到了万物有灵,自然平衡的生命无差。他们被神灵之力保护,同自然对话,却同样向死而生,他们逐山水而居,仰望日月星辰,却也难逃被现代文明同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唯有山河湖海见证生命来过,唯有雨雪风霜看老了我。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木,还有一群驯鹿,一群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自然的灵性。自然的神奇。聪明的鄂温克氏族人。这是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直接的感受。我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种动物,驯鹿。他们随着它迁移。与它相依相存。他们这样评价他们的驯鹿。“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着水里的游鱼;冬天,他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怎么能跟他们相比呢”。

  我从来只觉得,什么焚香,不过是迷信而已,何况那里的萨满,只是跳跳唱唱。可当我看到,当那虔诚的萨满,跳了整整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把重病的孩子就好,让身上的伤疤瞬间消失时,我惊叹了。同时,对萨满那种奉献,妮浩临产前,拖着重重的身子,穿着厚厚的神衣,艰难的跳着,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坚持。最终,别人的孩子得救了,自己的孩子却没了。满身的鲜血。心里隐隐作痛。由此,我对这看似迷信的东西,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与慢待,更多的满怀深深的敬意。

  他们虽打猎,但他们更懂得生态平衡,他们从不砍伐新鲜的树木,只是摘废弃的干柴。他们敬自然,爱待自然,如同自己孩子一般。他们随自然的变化,随动物的.习性、习惯迁徙。驯鹿、树木、河流、清风、月亮、星星,他们与它们相依相伴。

  他们不喜欢,闷闷的刷满白墙的屋子,他们喜欢晚上伴着星星、月亮入眠。他们对大自然所寄予的一切,是如此的保有虔诚,如此的珍惜。

  林克打猎的场景,伊万巨人一般的力量,妮浩充满生机救人于危难之时的舞蹈,西班造的鄂温克文字,希楞柱里那团永远不灭的火,清澈的河流,成群的驯鹿,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或许,这样氏族的生活无法与我们现代生活各方面的便利、先进相比拟,但我想,当你最接近于自己心灵的那一刻,所有的便是最珍贵的。

  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或许是我们生活的节奏。但当你停下来,静静的倾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你或许会有时间,感叹时间的流逝,静静的欣赏初春的美景,道路两旁的树木已渐渐发出了嫩芽;静静的看老人拉着小孩,说着笑话,开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静静的看花开花落,一切无法比拟的美。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会想到希楞柱里那一团火,想到那晚上照进来的星星、月亮,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民族,鄂温克族,他们的聪慧,他们生活的种种。他们让我敬畏,保有深深的敬意……

  摘选:

  西班有两大爱好: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他一直喜欢讲鄂温克语,当他知道他说的语言没有文字的时候,就下决心要造字了。他对我们说,这么好听的话没有文字,是多么可惜呀。我们说,文字是那么好造的吗?西班说,只要我用心,就一定能造出字来。玛克辛姆的木工活儿好,西班就让他为自己做了很多木板,一摞摞地放起来。他喜欢坐在火塘旁造字,想好了一个字,先把它用圆珠笔画在掌心中,让我们看他造的字怎么样,等大家认可了,他才郑重地把它刻在木板上。他造的字很简捷,比如河水,就是一条笔直的横线;闪电,是一道弯曲的横线。雨,是一条断断续续的竖线;风,是两条波浪形的竖线。云朵,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半圆;彩虹,是一条弯曲的斜线。他的掌心因为总是描画着字,所以他洗手时格外小心,生怕把刚造好的字洗成了泡沫。西班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把我们的鄂温克语变成真正的文字,流传下去。

  妮浩拖着重重的身子,救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没了。她唱起了神歌,唱给那即将出世的孩子。他还没有看到世界任何的一点儿光亮就沉入了黑暗。他连被命名的机会都没有,是妮浩那些死去的孩子中唯一没有名字的……

  孩子啊,回来吧,

  你还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就向着黑暗去了

  你的妈妈为你准备了皮手套,

  你的爸爸为你准备了滑雪板,

  孩子呀,回来吧。

  篝火已经点燃,

  吊锅已经支上,

  你不回来,

  他们坐在篝火旁,

  就会觉得寒冷。

  你不回来,

  他们守着满锅的肉,

  就会觉得饥饿。

  孩子呀,回来吧。

  乘着滑雪板去追逐鹿群吧,

  没有你,狼就会伤害

  驯鹿那美丽的犄角。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用作者“我”的自述,“我”的第一段爱情是饥饿为媒。

  因去寻找逃走的娜杰什卡、吉兰特而意外迷路,在躲避黑熊追踪中跑进一片丛林,遇到一个悬在树杈上的靠老宝,靠老宝是鄂温克游猎民族搬迁时留下的“储存室”,不方便带走的食物和用品存放在两米高的树杈上,方便需要时回来取,也方便路过需要的猎民补给。

  此时的我裸着上半身(因为姑姑曾告诉我她遇到熊攻击时露出乳房,熊就不会攻击自己。我用这一招躲过了黑熊的第一次攻击,却也因此落下了自己的`上衣。)正巧撞见来取东西的拉吉达,狂乱中晕倒在他的怀抱里。

  热血帅小伙拉吉达接住了半裸的个姑娘,也决定要接住她的人生。这就是“我”与第一任丈夫拉吉达的爱情。

  “我把头埋进拉吉达的怀里,告诉他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温暖过。拉吉达对我说,他会让这种温暖永远伴随我。他亲吻着我的乳房,称他们一个是他的太阳,一个是他的月亮,他们会给他带来永远的光明。”

  美好的爱情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营造爱、体验爱、沐浴爱。直到有一天,拉吉达外出寻找丢失的驯鹿时,因为太累在马背上睡着,在睡梦中被冻死了。我体验了母亲失去父亲那般的痛苦。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自从去年从董宇辉老师的直播间买回这本书,一年了,我才徐徐翻开,这一翻,我竟沉入其中,久久不能离开,泪水不自觉溢满了双眼,它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惊叹和感动,我无法用自己匮乏的语言去形容,去描述。整部小说分成四个时段,清晨,正午,黄昏,尾声。以一个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阐述了这个游牧家族百年来的兴衰故事。故事充满了情节,文笔优美细腻到我每一句都想记下来!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看老了它们”。开篇第一句话我就感受到了沧桑,是一种醇厚的沉稳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强烈的画面感。我相信在这之后她说讲述的故事一定让人内心充满力量和感动。事实告诉我,在我读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感染力很强,在她的'笔下山林,驯鹿,河流,石头仿佛都有了灵性,但却没有丝毫刻意的修辞。每一句话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且舒服。能沟通过“我”明澈的双眼和纯净的心灵去和自然对话,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对大自然有些满满的敬畏。

  这个鄂温克氏族深爱着那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林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是神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我”漫长的一生中,迎来了许多人,也送走了许多人。许多人来时欢欢喜喜,走时悄无声息,甚至于那样突然,突然到我们没有预感也来不及道别。

  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不曾见过的驯鹿和堪那翰,我知道了鄂温克人生活的希楞柱,以及不被人所知的萨满……我感叹生命的无奈,人情的温暖与薄凉,惋惜生命的脆弱,痛惜命运的不公……一个家族四代人,近百年的故事在我合上书的一刻“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xx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我们总是在追逐高升的太阳,却忽略落日的余晖。——题记

  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陪伴她的只剩下有点愚痴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讲话,只好让雨和火来听她述说她们这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也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古怪的老头达西,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依芙琳,一辈子和不爱他的丈夫坤德怄气,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青年人金得,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母亲达玛拉,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老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他们而言,大自然不仅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世代依托的家园。现代文明是斧头,挥向生长在山上绵延千年的参天大树,攫取似的开发,杀戮性的文明……

  额尔古纳河沿岸再也没有住在希楞柱里的鄂温克人,如今他已成了一处旅游景点,静静向前去向探险的游人诉说着什么,像挂在大山深处的落日,迟迟不肯落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06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5-2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1-18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27篇)08-08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共15篇)05-2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24篇)10-27

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16篇)08-13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通用9篇)01-09

左岸,右岸04-26

左岸是冬,右岸是春作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