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2-09-30 12:11: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爱的教育读后感(集锦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集锦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

  假期里老师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家长读完《爱的教育》并写篇读后感。刚拿过这本书翻阅了一下没有什么感觉,自以为一个学生写的日常琐事会有什么内涵呢,没想到读了后却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所吸引,以致欲罢不能,一鼓作气读完。这本书能让人荡涤心灵,感悟爱的真谛。

  故事主要围绕作者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故事写的。作者的同学中卡隆是个正直善良慷慨正义的人,为保护弱者不被欺负不惜和别人打架,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致的好评和尊敬,在班级极具权威性。耐利是个瘦弱而且有些驼背的孩子,为此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他很坚强,卡隆就是他的保护神。有次上体育课需要攀爬攀登柱这种器材,妈妈忧心忡忡找到老师说明儿子因为身体原因可能不能参加这个活动,可耐利执意参加,在几个同学的嘲笑中他勇敢地往上爬,后来克服了困难终于爬了上去,为此他也换来了同学们的钦佩和加油声。这里主要说说波列科西这个孩子。他是个铁匠的孩子,他的父亲酗酒,经常打骂他,可是波列科西依然爱着他的父亲,他学习勤奋努力,并为此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后来校长把他的父亲喊到了学校,校长没有批评他的父亲,而是使劲表扬他的孩子是多么懂事、善良和人缘好,并且断定孩子会有个好前途的,说他应该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父亲很是愧疚,深情地拥抱着儿子并且以后真的不再酗酒了,工作也非常努力。

  我最为感动的是小作者“我”及其父亲。作者非常真诚、善良、乐于结交朋友、与人为善,从没有因为同学出身不好而鄙视他们,相反他还积极主动帮助他们,时不时邀请他们到家里来做客,给予他们很多爱。同时他也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失,始终与人为善。而深深打动我的是他的父亲,一位善良、正直、宽容而无私的高贵绅士,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爸爸宽厚而又慈爱,细心而又注意保护别人的自尊心。“我”邀请了小石匠的儿子到家里做客,他的身上的石灰粉粘在了椅子背上,“我”正要把它擦掉,爸爸伸手拦住了,过了一会儿趁大家不注意他才把它擦掉。耐利是个驼背的孩子,爸爸在获知他来到之前把家里一幅驼背弄臣的漫画摘掉藏了起来,他怕孩子看见了很是难为情和伤心。铁匠儿子波列科西来家里做客,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波列科西,当他看到波列科西非常喜欢小火车玩具时候,爸爸给作者写了个小纸条“波列科西很喜欢你的小火车,难道你不想个办法来帮帮他吗”。这里爸爸并没有直接命令儿子给别人小火车,毕竟儿子也喜欢这个玩具,爸爸委婉地建议使得“我”乐于送给好朋友这个玩具。波列科西非常开心,为了回报一家人的厚爱,邀请“我”和爸爸去他爸爸铁场看看,爸爸没有嫌弃那里环境,而是陪着儿子去参观,并且表扬和鼓励了波列科西的`父亲。

  爸爸还非常有爱心。“我”家楼下有个马戏班表演团,因为冷清没有人气,辛苦的孩子也挣不了几个钱,爸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偷偷帮助他们,在报纸写了篇稿子并配上画,结果使得马戏班人气大增,收入也好多了,这使得马戏团的孩子非常感激爸爸。爸爸还很爱戴老师。当他在报纸看到自己八十多岁的老师还健在的时候,决定带着儿子去看望老师。他极为尊重老师,陪着老师愉快地回忆过去;带着老师去餐厅吃饭并给老师切肉、夹菜。真是让人感动。

  爸爸是个宽容而又有爱心的绅士。他鼓励“我”和各个阶层的孩子尤其是劳动者的孩子结交朋友,并说区分一个人高贵还是卑贱,并不在于他的地位和金钱,而是在于他的能力,当然也不在于他所处的阶层,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只会以财产和阶层来区分人的高低贵贱,那他本身就是一个卑贱的人。爸爸的话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来说,应该是个警世恒言。

  除了这些,还有些使人感动的故事,比如政府奖励的是底层的劳动者;底层的劳动者不管多累,都要坚持晚上到学校去上课,学习知识。总之,这是一本有关爱的故事的圣经,它讲述了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祖国之间的爱的故事,读来使得心灵接受了一次大爱的洗礼。因此,作为家长的我们读来还是大大受益。

爱的教育读后感2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爱的教育》以四年级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令我记忆犹新感人至深的是第五卷二月《护士》(又《爸爸的看护者》)这一节,因为我读到后面是含着泪水,声音哽咽的,差点没读下去,说的是一位乡下叫西西洛的少年到那不勒斯市某医院找他去法国工作前日刚回国突发疾病住进该院的父亲。护士一时记不起他所说的姓名,根据他所说的`不久刚从外国回来的老工人,领他到长廊尽头病房尽头一个病人面前说:“就是这儿”,病人面部全变形,只是面部轮廓和眉间似乎还像父亲,病人一动不动,抬眼注视少年,又闭上眼睛,仍不开口,只是吃力的呼吸。医生说病人患了面部丹毒,病很重,但还有希望,好好照顾,对病人有好处,于是该少年一心照顾病人,“替病人整顿枕被,不时摸摸他的手,或者赶走苍蝇,或者呻吟的时候俯身看看,护士送汤药来时,他接过杯子或汤匙替为灌喂”而病人呢?“时时张眼看西西洛,好像仍不明白,不过每次注视他的时间渐渐地长了些”。就这样过去了四天。病人的病势时好时坏,反复不定。西西洛尽了心力服侍。

  第五日下午,西西洛听到室外脚步声和宏亮而又熟悉的声音,看到手缠绷带的父亲惊呆了,父亲也跑过去拥抱西西洛,说母亲来信让西西洛来医院,他等了好久没来正担心,正要出院,没想到医院搞错了病人,见到儿子西西洛,高兴的不得了,想拉儿子走,说今晚就可以到家,西西洛回视那病人,病人也张大了眼注视着西西洛。这时,西西洛却要留下照顾该病人:“不是,爸爸!请等我一等!我不能回去!那个爸爸啊!我在这里住了五日了,将他当做爸爸了。我可怜他,你看他在那样地看着我啊!什么都是我喂他吃的。他没有我是不成的。他病得很危险,请等我一会儿,今天我无论如何不能回去。明天回去吧,等我一等。我不能弃了他走。你看,他在那样地看我呢!他不知是什么地方人,我走,他就要独自一个人死在这里了!爸爸!暂时请让我再留在这里吧!”父亲决定不下,看看儿子,又看看那病人。问周围的人:“这人是谁?”“同你一样,也是个乡间人,新从外国回来,恰好和你同日进院。送进病院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话也不会说了。家里的人大概都在远处。他将你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儿子呢。”父亲就让西西洛留下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就安心了。西西洛仍旧从事看护,热心与忍耐仍不减于从前。递药、整理枕被、手去抚摸、用言语安慰,从日到夜,一直陪在旁边,直到病人断气。临去世时病人还紧紧握着西西洛的手。助理医生说他的虔诚的使命已经完成让他快回去,说有神保护他这样的人,并祝他好运;护士把窗子上的紫罗兰送给他当作纪念,他把花分开散在病床上说留下纪念这个可怜的死者吧!临走时还不觉脱口而出“再见!可怜的父亲!”

  多么善良的少年啊!如果说在这之前,西西洛认定是自己的父亲病重,父子情深,乌鸦反哺,悉心照料,无可厚非,可是,当他知道自己照顾的不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病愈出院,并没选择同父亲离开,却是继续一如既往的照顾一位如同父亲一样出国打工归来病重的陌生人,真是常人所不能及。要是一般人还不和护士拼命,浪费时间精力,精神损失费也不少。

  在这儿,我不说西西洛是多么的无私,善良和高尚,也不说西西洛让我多么的感动和敬佩,我只说大爱无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的教育读后感3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很厚,但我还是坚持每天20页的速度把它读完了。这本书里《我们的新老师》、《爱国的少年》、《英勇的小哨兵》、《打架》,还有《考试》这几篇文章使我记忆犹新,深受启发,下面就让我来总结一下小小的收获吧!

  《我们的新老师》这一个小故事讲的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背着老师站在椅子上玩洋娃娃,结果被老师发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打她骂她,而是和蔼地说:“以后不要这样了,我爱你们,也希望你们喜欢我,我不愿意批评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让我们拿出热情和真诚,共同建造美好的大家庭吧……。”这说明这位老师尊重学生的自尊,不是说只有批评,才能让学生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而是讲道理让学生明白:学生都要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孩子,老师是最爱自己学生的。我们都是学生,正值学习的`大好时光,要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用到学业上,上课做到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以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向家长汇报。

  《爱国的少年》讲的是在大海里有一艘法兰西轮船,在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途中。轮船里有一个衣着破旧的少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充满敌意的眼光看着大家,使船上的乘客很奇怪。原来是这个少年两年前在戏班学戏,但遭受了虐待。在他逃跑的过程中,得到了他人同情的帮助,但在听到这几个人侮辱他的国家时,他把钱扔了回去。

  作为一个国家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像这个少年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要把祖国看成自己的母亲一样,敬重她、爱护她。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都不惜人力、物力,慷慨解囊,团结一心,众志成诚,不正是体现我们中国人民都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吗?

  《英勇的小哨兵》讲述的是1859年,意大利和法国的军队为了解救被奥地利围困的伦巴第地区,双方进行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少年为了帮助骑兵军队侦察敌人所在地,爬到高高的树上。在被敌人发现的时候,还是坚持继续侦察,结果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英勇牺牲了。他的精神激励了所有的意大利人,为了国家的自由和独立而奋斗到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爱国,做人要勇敢,为了国家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应该不怕牺牲,要有敢于牺牲的精神,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希望,才能胜利。

  《打架》这篇文章讲的是勿兰谛被学校开除后,总是欺侮斯代地。有一天,斯代地接他在幼儿园的妹妹时,勿兰谛跟在了斯代地的后面,勿兰谛猛地抓住斯代地的妹妹辫子,妹妹吓得哇哇大叫,被斯代地听见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勿兰谛在抓妹妹的辫子,勿兰谛的个子和力气都要比斯代地大很多,但斯代地仍然坚持,结果还是打不过勿兰谛,被他摔倒在地。而且勿兰谛还不停地问斯代地服不服,斯代地很快又翻身爬起,坚决不服,继续战斗,既使勿兰谛拿出小刀。旁边的大人也不停地支持斯代地,结果勿兰谛狼狈不堪地逃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自己是正义的,不管他多么强大,多么凶狠,我们都不要畏惧、不要害怕,正义最终总是会胜利的。

  《考试》是斯代地他们进行的期末考试的一个场景,讲的是同学们害怕考试,父母、家长关心考试,其实也跟我们考试的时候差不了多少。每次考试前,我的爸爸妈妈都要在前几天就开始认真地辅导我复习功课,特别是语文,要我把所有学习的内容都重新过一遍,把所有平时考试完的试卷全部重温一遍,重点、难点都重新教一遍。遇到不太明白的,都会不停地重新出题给我加强练习,直到会了、懂了为止。到了考试那天,爸妈还会不停地交待:作答一定要认真,做完试卷要认真检查。还别说,爸妈的话真管用,有好几次考试都是在检查中更正了错误,不然真没法考好,不知如何向父母交差了。

爱的教育读后感4

  女儿这学期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课文,老师要求大家回家后能阅读一下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并希望家长也一起学习,为此我特意买了这本书,并认真地看了一遍。

  教育恐怕是最难的事情了,鲁迅早在80年前说中国少有合格的父母,到今天依然让人觉得没有过时,因此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教育子女的关键是父母要具备教育的资格,老师要具备教育的资格,可是不幸的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于是在"问题父母"、"问题教师"的教育之下,社会上批量生产"问题少年",面对这样的形势,许多人在焦急中束手无策。

  在《爱的教育》之《译者序言》里,译者夏先生把办学校比做挖池塘。他说,我国办学校以来,老在制度上方法上变来变去,好像把池塘,有人说方的好,有人说圆的好,不断地改来改去,而池塘要成为池塘必须有水,这个关键问题反而没有人注意。他认为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必须有感情,必须有爱;而当时的学校所短缺的正是感情和爱,因此都成了没有水的池塘,任凭是方的还是圆的,总免不了空虚之感。夏先生给这部小说的评价很高,说作者写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小说原名《心》,夏先生觉得这个书名不醒豁,不能表明内容,先想改成《感情教育》,最后决定用《爱的教育》。

  看了《爱的教育》后感受颇深,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爱的教育,“用正确的爱去滋润、培养青少年的成长,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爱,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具有爱的能力的健全人格的人。”这是一句极一般的解释。更有许多人说: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们来说,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这种教育又有多少实际效用呢?在这里,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词,那就是“正确的爱”。

  一说到爱,人们的脑海里出现的,总是那种要啥有啥、样样迁就的溺爱;管头管脚、包办控制的占有式的爱;或以满足物资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物化的爱。

  其实爱既需要慈,同样需要严,它是严慈统一的爱。如果对孩子不讲原则,没有严格要求,只能培养自私、任性、依赖、骄横的人。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也没有能力服务社会。这个不是正确的爱。

  爱也绝不能把活生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占有物那样去控制。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天赋、意愿,剥夺了他的自由思想和实际能力,这将使孩子不会自己走路,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独立的人。这不是正确的爱。

  同样,爱不是物资的代名词,人们可以通过物资赠与去表达自己的一份爱,但华服、美食、新车、豪宅绝不能与爱划上等号。爱更多的是情感的东西,精神的东西。在日常的生中,爱给人一种被肯定、被重视、被关注、被接纳的感觉。使人感到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爱包含四个要素:

  1、爱是关心。心中装着他人和集体,时刻敏感到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去帮助别人。如敬业中学韩老师班的一位好学生,一次考砸了,黯然地在操场徘徊,不知如何向对他期望值很高的父母交代。韩老师有意借倒垃圾,走近他身旁,轻轻地说了一句:“所有困难都要靠自己去面对的。”这句话竟成了这位学生日后的座佑铭,上高中后,他在一张贺卡中写到:“那个篮球场上的傍晚,是您为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回家的方向。”爱,有时并不要化很多时间,只要你时刻敏感到他的需要,就能及时为他的心灵作向导。

  2、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独立存在,尊重他的独立个性、情感、和特殊的成长规律,平等与之相处,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二期”课改强调以孩子发展为本,使“教师在学会倾听、解读中理解欣赏孩子”“教师在学会支持、引导中创设让幼儿互动的环境” ;“二期”课改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信任”,“更大的

爱的教育读后感5

  最近和我们家的小学生白宇凡一同读了一本书——《爱的教育》,书中是一个意大利的小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本书用质朴的语言记述了小学生的所见、所闻及所想,那发自内心的表白,充满爱和友情的情节,读后让人颇受启发。

  一直来,我们希望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心和友情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均衡发展;我想,作为象我们一样的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在孩子的教育上会显得不知所措;我们习惯于每天把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搞得紧张兮兮的,于此同时也把自己的压力无形之中传递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无法实现的一些个人愿望施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过早失去童趣。由于家庭的原因和成长的环境差异,不同孩子的个性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想做父母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开朗、身心健康、内心充满友爱、热爱学校生活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小学生形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讲述了众多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情感,那就是“爱”。这些“爱的故事”将真诚、友爱、坚强、善良、高尚的真情注入孩子们的心田,滋养着他们的心灵。通过读这本书,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孩子们丰富和善良的'内心世界,进而激发的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感化孩子。

  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要感谢社会,人在旅途,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而在旅程中,为你提供一切的,就是社会。它给了你家庭,给了你权利,给了你生活。总会有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只是人们缺少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沉淀出那么多的不满。我觉得感恩的心是一剂正确调整心态的良药。它告诉你:人们在感恩大自然的同时,也应该感激这个默默守在你身边的社会。

  还要感谢的是在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我觉的“感恩”是尊重的基础。是爱的充分体现。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读完了《爱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只有不断的去发现,去感恩,才能让人

  觉得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是一种人人都想要而得到的感觉。爱能够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大爱无形,大爱无疆。爱没有国别、区域、种族、敌我、恩怨等时间或空间上区分。这种博大的爱正是以宽容的胸怀,去爱所有的人或物,希望世间没有仇恨,没有猜忌、没有歧视、没有冷漠。希望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爱一个人,就要因对方的快乐而快乐,因对方的痛苦而痛苦!这就是爱!伟大的爱!博大的爱!纯洁的爱!无私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6

  大学时期,我的毛概老师,夏建华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至今感激。至今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一副慈爱的笑脸,带着先生特有的风范,走上讲台,他问我们:“同学们,你们都是大学生,算是知识分子了,那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知识分子?”在场的学生鸦雀无声,可能在在这之前,大家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陆陆续续有几个同学起来发言,具体他们说了什么,我也大多忘记。只记得最后老师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深沉的说:“古时候,我们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同学们,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多年来从未改变,到了你们这一代,也不要忘了。”那是我大学时期印象深刻的几堂课之一。记得那时候,上他的课我总是坐在第一排,课间他就会走下讲台,过来看看我看的什么书,然后给我推荐几本好书。他推荐我看《先生》、《大国崛起》、《南渡北归》、《傅雷家书》、《爱的教育》……其中大多我都在他的推荐下,认真看了。也正是这些阅读的积累,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不能说是优秀的.,但起码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大好青年。

  转眼六年时间过去了,兜兜转转,好几次拿起《爱的教育》都放下了,总觉得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日记有什么值得品读的,它最多能算儿童经典读物。但在我终于把它阅读完了后,我想告诉每一个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我们都错了。并且如果有一天,我能站在讲台上,我也有着自己的学生,我也会告诉他,一定要读《爱的教育》。

  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男孩的成长日记。其中记录的大多是他在校园里经历的点滴。但这个故事却并没有这么简单。《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十年创作完成。里面的内容,除了安利柯的日记,还包括安利柯父母、姐姐给他写的信,以及摘抄的每月故事。这些内容无处不在的向我们渗透着美好的品质和精神。关于爱、勇气、担当、责任…...

  本来想接着写几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但打开书发现每个故事都很值得看一看。索性给大家留一点阅读的空间吧。现在我说说我在这本书学到了什么,或者说我应该怎么教育下一代。不要爱慕虚荣,原来在所有人看来,虚荣心都是可笑和不值得尊敬的。要尊重每一个劳动者,不能嘲笑他们,哪怕他们偶尔风尘仆仆,也要记得这是他们劳动的痕迹,而劳动是光荣的。要勇敢,要向斯代地学习,不向恶势力低头,不收恐吓,正直正义,即使最后报复者比自己强,把自己打的鼻青脸肿也不后退,不低头。要爱父母,永远记住父母是多么无私的付出,好几个故事都在阐述,在人世间,父母大多看淡自己的生命,而孩子是自己唯一的牵挂,再大的困难,为了孩子,父母都能坚持下去。

  要热爱学习,铁匠的儿子斯代地,衣不裹体,经常挨饿,他的父亲常年喝酒,喝醉后总对他拳打脚踢,可他从未在同学面前吐露自己父亲的恶行,反而赞扬自己的父亲是好父亲,并且坚持努力学习,终于他连续获得奖章,他的行为感动了周围母亲的生命。还有善良正义的卡隆,慈祥仁爱的老师,还有安利柯通情达理、明辨是非的姐姐,他们都是那样的纯真与善良,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最后,我想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求孩子要坚持阅读,其实并不单单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更重要的,在书籍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善与恶。任何虚情假意,通过作者的描述,他们暴露在阳光下,都是那样千奇百怪的丑态。你会不由自主的反省自己,我是这样的吗?我是不是也是虚伪的,尖酸刻薄的,我有没有鄙夷他人的神情,我有没有时常说谎,时常暴露自己的虚荣心......我应该向那些善良的主角一样,坚韧、勇敢、有自我、并坚持努力。在每一本好书中,我们总能找到自己良师益友,并不断从他身上汲取营养,促进自己的成长。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们慢慢成为了我们。

爱的教育读后感7

  这个星期我用了五天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当我读完这本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好书,我深有所感。《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已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里面有许多作者的小伙伴,他们是可爱讲道理的孩子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但作者他从不计较,与他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并从开心和快乐中得到了教育,《爱的教育》这本书塑造出一个个貌似渺小却并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铁匠,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在许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认为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

  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我,一个泛泛之辈,有许多朋友,但真正的好朋友屈指可数,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读完《爱的教育》后我懂得了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很少的原因了,要做一对好朋友不应该分贫穷贵贱,更不能因为自己朋友的学习差了而认为他不是你的朋友,而作为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朋友困难是帮助自己的好朋友,这样才算是好朋友。正如我们班的张晟他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同学,因此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我真感到羡慕。我要向他学习。

  这本书还教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毫不后悔用我寒假里的五天时间来读完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令我收益匪浅,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爱的教育读后感8

  有一些好书曾让我感动,有一些片段曾让我铭记,有一些深刻曾让我思索。《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们宁愿葬送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这当中,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特殊,但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亲子之爱,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安利科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为什么呢?我思考着;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类是那么伟大,难道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获得的意外收获。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吗?在《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从别的岁月里飘进我生命中的云朵,不再落下雨滴,也不再刮起风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爱的色彩,挥洒于我蔚蓝的天空。四季的风吹动着岁月的风铃,奏响迷人的恋曲,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仿佛一首纯真的抒情诗、一支幽婉的小夜曲,荡漾在我心头。我感激上帝,谢谢他将我变成人类,这样我才有机会,体验爱的生活。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读后感9

  100多年前,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斯创作了风靡世界的“情感教育”读本《爱的教育》。自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成为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1924年,夏沔尊先生最早把《爱的教育》翻译至中国,他在《译者序言》里说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先生给这部小说的评价很高,说作者写出了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10

  在假期里,我读到了学校赠给我们教师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和我平常看到的专业教育类书籍不一样的书。它没有大篇幅的理论知识,作者也不是知名的教育学者,更不是教育专家。但是,它确是一本值得认真品味的好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比如,在《我弟弟的女老师》里,我看到了一个爱学生的女老师,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被学生和家长爱的女老师。看了这位女教师平日的种种事迹,我深深的佩服她。同时,在她的身上我也看见了我身边很多这样的弟弟的女老师们的身影。他们在学生生病后主动去家中探望;在学校不辞辛劳的教育不懂事的学生,可能还会因为教育学生被家长误会。等等这些,我们的老师都在身体力行的做着,却少有怨言。如果说教师是伟大的,不如说爱是伟大的。

  那什么是爱呢?引用《小王子》中的`一句话: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我想爱就是这样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水井,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爱要全面、公平,要像阳光雨露,浇灌花朵禾苗。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去户外参加野营活动,路过一片果园的时候,走在前面一位调皮的孩子,趁老师没回头,顺手在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偷偷塞进自己的书包。后面的孩子看见了,纷纷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摘。

  这一切,都没逃过守园老人的眼睛,但他并没有上前去阻止孩子的行为,而是若无其事地来到老师的身边,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她。老师闻听,也没有责备自己的学生,而是从守园老人那儿借来一杆秤和一个筐子,然后对着孩子们问:刚才摘了树上苹果的同学,请你们把它放到筐子里,等老师称称重量付完钱你们再拿回去好吗?

  孩子们知道再也隐瞒不住了,一个个把苹果从书包里掏出来,放到筐子里面。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老师的宽容而肃然起敬,同时也为这位老师的教育智慧而拍岸叫绝。在处理这个教育问题时,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成功的。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她的教育方法充满了智慧,这个智慧就体现在她将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充分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这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儿童。

  由此可见,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有不少老师仍然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动辄惩罚,甚至是体罚。这些老师在采取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不知他们想了没有,难道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吗?如果认真思考一下,精心设计一下,肯定能够将教育孩子与关心爱护孩子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充满智慧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充分发掘自身的教育智慧,探寻最佳结合点,将教育孩子与爱护孩子巧妙地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育过程,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自然也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爱的教育读后感11

  在区骨干教师培训上曾听谌启标教授的介绍,知道《爱的教育》是一本值得认真学习的好书。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作者以一个四年级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很小的故事,在故事中感悟到“爱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痕。听了谌教授的推荐,我真想一睹为快,意大利的小朋友为自己是意大利人感到由衷的自豪,而我们中国的学生有多少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感骄傲呢?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的主人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故事里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所以读《爱的教育》,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

  《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作者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其实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爱国者》这个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贫穷的意大利青年,从小就被卖到戏班子,受尽了虐待。一次,戏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机逃了出来。在意大利领事的帮助下,他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只,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达官贵人同坐在二等舱中。船上的乘客们了解了他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他,纷纷给了他一点钱。正在他庆幸有了这些钱就可以吃一顿饱饭时,他听到了那些给他钱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国意大利,于是那个小男孩就毅然地把这些钱愤怒的扔了出来,并高吼到:“我不要说我们国家坏话的人的东西!”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个小男孩宁可挨饿,也要维护自己祖国尊严的行为而拍手叫好。文章通篇都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慷慨的陈词、热情的话语表达了一位爱国者的高尚情操。读来使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我由此想到不少这样的爱国者。南宋名将岳飞,他少年时就立志“精忠报国”,坚持自己的立场,忍辱负重,含冤而死;边防战士,为了领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牺牲;不为名利,在科研一线默默专研的科技工作者;踏踏实实奉献在在各行业的工作人员,没有丰功伟绩,犹如一颗颗螺丝钉,却有自己内心的梦想执着和追求……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更应该用“爱”呵护每个孩子、教育每个孩子。爱的教育是具体和生动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关爱每个孩子,从小事抓起,做好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等爱国主义教育。

爱的教育读后感12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经典儿童读物)时说过的一段话。教育的爱,从广义上说,是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爱事业。从狭义上说,就是爱自己、爱学生、爱老师、爱学校。这种具体到一点一线一面的教育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爱自己”,不论从谁的角度来说都是自尊自强,有向上之心的表现。“爱学生”,是每个老师教育之本,俗话说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这恰恰是师爱最有力的表达。“爱老师”,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他们不仅有得还得有施,这里的施是指对老师的尊敬与关爱。“爱学校”,学校是教育场所,保护学校的气韵不被污俗所侵,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手记,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他提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应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他还认为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教育电影,讲述了一个八岁小男孩伊桑富于幻想却伴有学习障碍,这不是成人所关注的成绩和排名。当他惹出无数个麻烦后,被送到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他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库巴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传统教学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尼库巴发现伊桑并不快乐并找到原因,他发现伊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库巴对伊桑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正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看过的人一定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又不止这么多。

  国内外对于以爱和教育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它们所想表达的内涵无非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作品背景下,教育存在各方面的缺失,家庭、学校、教育工作者等没有用爱来教育孩子,从而影响孩子成长。相反的,若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是物质还有心灵),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一样很优秀。

  对于“爱”的剖析,我认为教师的爱是严格的爱,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光爱不严,师生之间打成一片,影响教师最基本的形象,学生会对老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 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严是指 “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厉”意味着老师态度的强硬、 武断和偏执,会使孩子产生惧怕、 退缩等不良心理。严是指“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要有分寸。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 教师的爱是宽容的爱,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爱。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三尺讲台不言累,一分一秒倾爱心。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让教育与爱同行,苦并快乐着!

爱的教育读后感13

  教学之余,我认真地阅读了意大利著名教育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闻名世界的教育界的巨作。“这是一本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检验的好书,这代教育名家推荐的好书”我觉得翻译者在书的开头说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我读过这本书,第一感觉,非常的亲切,因为书本里面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学校生活,讲述了小学生和教师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很早我就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曾把它推荐给全班学生看,这次看,已经是第二次,感觉更加深刻,就是在爱的教育的基础上,要学会感恩。这段时间,流行起一阵感恩之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在我国虽然没有独创的专门来表达感恩之情的节日,但感恩教育却是渊远流长。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讲的是对老师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知遇之恩。“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讲的是朋友间的诚信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告诉我们的哲理,就是感恩;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这些成语典故告诉我们的同样是感恩。饮水思源,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应该铭记在心,时刻不忘。而这些古训常常被人们淡忘。失却感恩之心,小则让父母失望、寒心,大则让世人所不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一个人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爱之美好,感恩花鸟鱼虫,感恩苦难逆境,就连自己的敌人,也不忘感恩。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丰富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希望在这个世界里面,大家都心存感恩之心,下面,我引用别人的一段话来结束我这时的心情:“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你我学会感恩,从今天开始。

爱的教育读后感14

  《爱的教育》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好书,是为人子女者,为人父母者,为人师长者一生务必一读的经典著作。该书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爱的教育》的副标题是《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学年日记》,通过小学生安利柯三年级的学年日记,歌颂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等做人的优良品德,歌颂了为他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对弱小和不幸者给予同情、不畏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书中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真切动人、淋漓尽致,大至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亲子情、师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纯真无邪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时时引人入胜,感人肺腑。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表现给我们看。这些日记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一、真诚宽厚的人际之爱。

  书中的主人安利克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读着这些熟悉、感人的画面,有时让我感动不已,感动的是自己正努力去做的,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们也努力地做;有时又令我惭愧万分,惭愧的是许多一百多年前同行做得到的事,我反而没有做到。

  二、崇高伟大的祖国之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育、启发恩里科。文章通篇都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慷慨的陈词、热情的话语表达了一位爱国者的高尚情操。读来使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并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读完这本书我感悟到: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学生更多地给予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点呵护、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我手写我心,把真心亮给学生看,把真情诉给学生听,把真心带给学生读,我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从中也会获取到无穷的动力与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15

  读着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的感想已盈满头脑并充斥着我的指端。

  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懂得感恩……这些美好的品质在我们的国家本是不缺少的,只因为。

  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何如书中一个个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故事所具有的教育力和震撼力!拿起它,教育我们的孩子吧!我曾试着把书中的故事一个个地讲述、分解给我的学生们听,然而我更多地从他们迷离的眼神和不屑一顾的反应中,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当代教育家刘彭芝在她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中写道:“何为人才?我认为重点有两条,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聪明才智。而高尚品德与聪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灵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聪明才智才可以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所以,高尚品德是‘道’,聪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

  《爱的教育》对上述观念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在“意外事件”这则日记里,三年级的罗贝蒂为救一个即将被车轮撞伤的一年级小男孩,“大胆地快跑过去,抓起男孩,把他放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的脚却被车轮碾碎,落下了终身残疾。一个三年级的少年就具有这样舍己救人的`品质,这源于他心中的爱。在“卡拉布里亚男孩”这则日记里,老师这样教育学生:“要爱护你们这位远道而来的兄弟。

  他出生在一片光荣的土地上,那片土地赋予了意大利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果你们当中任何人因为这位同学不是出生在我们省而冒犯了他,那么,冒犯的人在走过三色旗时,将再也不配从地上抬起他的眼睛。” 老师紧紧抓住这件平常的小事,用自己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向学生进行了一次富有激情的团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阁楼里”这则日记里,当恩利科扛着亚麻布和他姐姐、母亲来到他们通过报纸看到的那个贫穷的人家实施救助时,“我突然认出了科罗西(他的同学)的红头发和劣质茄克……”当恩利科轻声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的母亲时,母亲提醒他说:“看到你送救济品给他母亲,他也许会感到羞愧的。别跟他说话。”而就在科罗西转身看到恩利科时,母亲推了恩利科一把,“于是我冲他跑过去,拥抱了他。”多么细致的刻画!是什么让恩利科母子做出了这些反应?是爱心,是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具有同情弱小的情怀。

  再看父亲的教育。在“学校”这则日记里,父亲写到,“假如你没有去上学,你的日子该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啊!假如这场运动停止了,人类就将退回到野蛮的状态下。这场运动是进步,是希望,是世界的光荣……鼓起勇气来吧,孩子大军里的小兵!你的书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级就是你的连队,战场是整个地球,胜利就是人类的文明”。这种劝慰孩子好好学习的方式中饱含的是父亲真挚的爱,较之我们的棍棒辱骂教育,显得多么有力!

  再看母亲的日记“逝者的节日”。“你知道吗,恩利科,你们所有的男孩子在这一天都应当向逝者献上哀思,向那些为你们而死的人们——为了少年儿童而死的人们”、“带着感恩的心情想想那些逝者,你就会对所有那些爱你的、为了你而辛苦工作的人们更加友善、更加深情”。母亲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源自她心中充满着爱。试想,在爱的氛围中,孩子能不学会感恩,能不受到感动吗?

  再看老师让孩子们抄写和学习的一个个每月故事,在“伦巴第的小哨兵”里,一个孩子为了国家,在刺探敌情中牺牲了生命;在“撒丁岛的击鼓少年”里,一个孩子为了拯救军队,失去了一条腿;在“爹爹的护士”里,一个孩子面对非亲的病人,无私地奉献自己。等等等等,这种“爱的教育”就在这一个个的故事之中实现了。

  随着纸页在我手中一张一张地翻过,我的心灵受到了激荡。我们在

  我感触最深的那篇要数《卡罗内的母亲》。那篇作文体现了卡罗内的母亲是多么多么的疼爱卡罗内,可是,就在这时,卡罗内的母亲因病而死,卡罗内悲痛欲绝。在他来学校的前一天,老师告诉同学明天卡罗内来学校,你们不可以跟他开玩笑,不可以在他面前开怀大笑!第二天,卡罗内来学校,不仅受到了老师的安慰,还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卡罗内就这样渐渐好了起来。这个故事正体现了老师和同学同情弱小的心情!

【爱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与《续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15篇)08-17

为啥爱,爱为啥-爱的教育读后感01-05

爱的教育的读书心得读书心得《爱的教育》08-12

爱的教育作文05-20

“爱”的教育作文05-30

《爱的教育》心得03-11

爱的教育心得12-29

爱的教育的心得12-29

爱的教育经典语句06-22

爱的教育读后感:让爱住我“家”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