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流三部曲》有感7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激流三部曲》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1
虽已读完了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我只是略知其一二而已,然而感触颇深,甚是感叹青年朋友们为从族权、神权中解脱出来曲折的诉求和斗争。
小说描述了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史,结尾孕育了希望,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它是以二十世纪初期四川成都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矛盾和爱情为线索,通过梅、鸣凤、瑞钰、海儿、慧、枚诸如此类的年轻生命的血泪悲剧沉痛的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深刻揭露了它的罪恶和没落,同时歌颂了年轻生命的觉醒与斗争。
读罢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首先不得不想起《红楼梦》,时常感叹为何封建大家庭外边看起来富丽堂皇,内在的可怜的人们去受着封建压迫、不得安宁。深入了解便知一二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以封建统治为基础的,自身便同样要以封建思想为准绳,以此也就造就了一个个血泪悲剧。在内容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更为直接、强烈、尖锐的指出封建的罪恶,结构上,两者出入并不大,都围绕爱情从一个封建大家庭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站在历史的尾巴上,我们应翘首以望的是那些鲜活的生命是何等的高贵、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了今天的自由、民主与平等,是他们拯救了整个民族!
在巴金先生的作品中,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最想谈的是觉慧,很许多人一样,通过对作者自身的一些了解,觉慧这一任务形象的确是以作者自身为原型塑造的,他们同样激进、爱恨分明、纯洁刚烈。只不过觉慧更敢于已死抗议封建专制,作者自身却有一些矛盾了,他的矛盾在于并非那么的肯定无政府主义,这也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吧。觉慧大部分故事出现在《家》中,脍炙人口,然而《春》《秋》中却及少出现了,作为逃离出封建家庭的他,已经暗示了青年的成功。
提及觉慧不由得想起了鸣凤,这个清新、单纯的女孩被封建制度无情的吞噬了,多么青春、多么有生命力、多么美好的事物……,对鸣凤与觉慧的爱情想必不需要细谈了吧,这却又让我想起了觉新、梅、瑞钰、枚、惠等等等等,真是那罪恶的“门当户对”“父母指婚”葬送了多少青春生命,归根结底,还是那可恶的封建制度在作梗,然而,今天,可悲的是今天!这种罪恶的源头延续下来了、那部分人,那部分亵渎爱情的人呢,醒醒吧,不要再去把这罪恶延续下去了,什么“门当户对”“父母指婚”,那是把束缚子女的枷锁。
在整个任务形象的塑造中,最让我难以忘却的要数觉新了,觉新所具有的性格的二重性甚至多重性,使他不得不在新旧势力间徘徊,作者对他的描写极具性格复杂度和深度。在看完《家》《春》后,总觉得他是最不幸的人,最让我恨不起来爱不起来的',最终剩下的也就只有同情了,一方面因父亲替他作决定,便把青春浪费在了操守家务和理财上;因继母原因他的爱情又没能顺利,逆来顺受,他也就没有了反抗的意志。另一方面他虽是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具有了自由、民主的意识,能够同情帮助姐妹们逃离封建制度的魔爪,但他最大的弱点也是致命的弱点是却反反抗意识,只是一味的忍受,以“孝”为先,被绑在封建制度之上。在读到《秋》中他的儿子海儿死时,再也禁不住留下眼泪,那么聪明、可爱、懂事的孩子完全就是他的命根,到这儿,我原以为觉新这一人物要销声匿迹了,他已完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他的忍让、怯懦、自我牺牲只是助长了封建势力的火焰。作为高家长孙,他还不得不去维持这个必然崩溃的结局,海儿死后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知他是凭着什么毅力挺过来的,但当看到他为觉民与克安、克定反驳时,我眼前一亮,觉新终于可以反抗了,终于想从封建专制束缚中解脱出来了,我觉得在很的程度上时海儿的死刺激到他了,他意识到了如此下去不会有出路了,很是为他的觉醒感动,一直到最终他能够与翠环结婚,让我恨激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封建家庭及其文化对年轻人的一种戕害,是一种灵魂的戕害,在现实面前,妥协与退让只会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尸走肉,我们应该做的是奋起反抗,将它一点点扼杀。
不想过多的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一种象征,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描述整个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以及必然走向灭亡服务的。
高家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度发展直至顶峰,同时却也揭示了在封建专制制度人所遭受的戕害之大,揭露了它的必然崩溃。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最为让人瞻仰的是他的故事情节的设定,对各种矛盾的斗争、反抗很是激烈。
读罢他的作品,梦里时常成为书中人,不知自己从何来,又要归何处,却总是目睹一个个凄惨的场面,很是心痛,看着那些年轻的生命岌岌可危,却无从救赎,由此深入看到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对青春生命犯下的滔天罪行。瞻望当代的民主、平等、自由,来之不易呀,相比较而言,我们还抱怨什么?
文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敢于吐真言反映现时的不幸才不愧于当下的文人,巴金先生做到了,他不仅揭露了现时的罪恶,孕育了希望,还教育了我们后代人要珍惜今天的人权,面对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2
寒假里,我读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这部著作讲述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由兴到衰的故事。巴金爷爷用生动细致的语言,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高觉民,出生在富裕的高家公馆。他个性耿直、敢作敢为,具有叛逆精神,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深恶痛绝。一次四婶嫁祸于他,说他打了她儿子,但觉民是非分明,勇于反驳,不因为别人有威势就服服帖帖;他也很重感情:爷爷给他订婚,但觉民一心爱着琴,极力反对家人给他定的婚事,未果,最后逃婚!可见他对琴的爱多么忠贞不渝!他入报社,办报刊……做别人不敢做、也不可能做的事!他是一个叛逆的人,但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勇于反抗封建社会的英雄!
高觉新,高家的长子。他身为长子,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他不敢恨,不敢爱,即使心中有喜欢的女孩——梅,也不敢违抗父命,最终和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结了婚。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整天面带忧郁。他对家人言听计从,不敢像觉民觉慧一样勇于反抗,甘愿做别人的受气包,家里人怎么训斥他,觉新都默默咽下。他被训怕了,因此一遇到什么抵触旧家庭的事他就会心情烦躁。虽然他很懦弱,但却情深意重。看着心爱的梅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日益枯槁,他心如刀绞。后来,梅因病去世,他参加了梅的葬礼。望着梅那平静的面容,觉新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攫住一样,撕心裂肺的疼。此时的'觉新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家庭变故,遭受着一次次的心灵撞击,觉新在分馆前最后一次争吵之时,终于不再唯唯诺诺了,他觉醒了!这一点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觉新,一个失败的人,最终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也不失为一个男子汉!
合上最后一页,我的思绪还萦绕在故事中,那些纯洁而年轻的心灵让我难以忘怀。巴金的这三部小说为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情形:有真情,有虚伪,有嫉妒,有仇恨,它让我们见到了人心的险恶,爱情的忠贞,真诚的温暖……尽管这是虚构的小说,但却生动逼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有书中人物的影子。这,难道不正是当前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激流三部曲》这部经典巨著像一股激流,在我心中奔腾着,成为我心中永存的记忆!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3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作者巴金。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家》。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去年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生活本就是一场悲剧!”
本部书展现了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罪恶、腐败、倾轧和迫害,还着力注重描写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的战争!也更加从一个家庭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腐败,这也是巴金爷爷所渴望创作的一部书的主题。据资料显示,写作《家》时,巴金27岁。书中的人物和他的读者一样年轻,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封教礼仪在崩溃的同时,仍然在摧毁年轻人的生命与青春,这样的悲剧从总体上来说,无疑正在成为过去,但是,他的《家》这幅作品中的人物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他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不断探求中,作品基调热情之著略带悲伤。
《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总而言之,这部书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作品!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4
有人说,人的生命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上面涂鸦着不同色调的块面。有一条线都勾勒着你的轮廓,它随年岁逐渐淡去,又随记忆浮现眼前。
也有人说,旧时代的人们,他们的人生也是一张空白的纸,只是他们没有调色的权利,制度帮他们添上几笔愁云惨淡胭脂粉底的苍白。
然而生命是不会屈服的,然而思想是会觉醒的。看完了“激流三部曲”,我只想说,风能吹走一张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服。在那个新与旧交织的年代,有多少血泪可以埋葬青年的渴望与追求。多少青年愤起抗争,反抗家庭,劈开混沌,努力在荆棘中踩出一条路来!他们痛恨那些捍卫者,他们痛恨家庭每一个愚老的生命,不因为他们的血浓于水,而是他们最终的屈服。那些被封建礼教、三从四德所摧残了的花季的少女,她们年轻时的眼泪能哭出一片湘妃竹,而到暮年,她们又不由自主心甘情愿颐指气使地加入到对下一代的摧残之中。跳入湖水的鸣凤,嫁入冯家的婉儿,跳井自杀的淑贞,生命纵使惊艳岁月,那个冰与火的时代,依旧要被命这个字所埋葬。因为命这个字,觉新接受了瑞珏,觉新抛弃了梅芬,觉新相信了除鬼,觉新同意了长辈施加的所有事情,即使他不赞成,他仍唯唯喏喏,用旧礼教安慰自己,用旧思想钳制自己,然而他收获了什么呢?瑞珏因为血光之灾搬进了低矮的屋子,当她忘声呼叫觉新时,觉新又痛苦又悔恨,却又拿旧礼教钳制自己,当梅芬死的时候,他又做了什么昵?他不过在家里张贴着梅画,直到她死后才涌出无限感慨的话……生命只有在失去时才值得珍惜,而得到时却任意挥霍。
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女子前仆后继,终止在小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有人反抗,然而那些曾经洒下泪水的人却正言辞色地劝她们。是的,她们也有青春,她们也有青涩,然而她们的灵魂,早己根深蒂固地被植入所有的程序,她们需要做的,不过确保这些程序稳妥、无差错地传送到下一代人手中。
是的,是该有人反抗了,是该有人牺牲了,是该有人振臂高呼了,愚老的躯体必须进到棺材里去,然而年轻的心灵需要最大限度的跳动,血液里所涌动的,不该只是一腔热血,而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而血液里所褪尽的,不该只是童稚的天真,还应是从骨子里所散发的陈腐的思想!灯光若隐若现,需要有人为它添上生命的灯油,然而它最终点亮的,是几亿人眼中欢欣的火苗呵!
春天是属于我们的,青春真是美好的东西!他们那个年代所唾弃的孔家学问,我们又重拾起来。因为那个时代需要激进,而现在需要反思。那个年代牺牲的所有青年,他们的`祖国梦将在我们的身上得以昭显。那个年代的婚姻,那个年代的礼教,我们不仅杜绝,还将它们永远埋葬。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依无靠,浪迹天涯。人亦是群居动物,互相倚靠,共创未来。我们孝,但我们不逆来顺受,我们仁,但我们不事事姑息,我们义,但我们不过激过火,我们信,但我们不任意盲从。
我看到新的土地上站起新的人们,他们的肩膀稚嫩,脸上却带着刚毅的表情,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又想起十年那些立在碎石瓦片上的人们了。他们衣衫褴褛,他们受尽屈折,但他们只要一站,就豪情万丈,气吞山河!
每一个日出都是新的开始,春天是属于我们的,青春给予我们无限的活力,是的,青春真是美好的东西!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5
抗争一直存在,不仅仅是那个年代。
1931年,是抗日的年代;21世纪以来,是抗命运的年代。生于长于父母之手的我们,需要与父母为我们铺好的路抗争;成长在激情与艰苦并存岁月中的长一辈,需要在而立之年还为着国事操一份心献一份力;而逃亡、呐喊于动荡年代的爷爷奶奶们啊,要与即将来临的死亡做斗争。所以在任何一个年代,看任何一本关于抗争的书恐怕都是振奋人心的。
在这三部曲当中,似乎没有我所喜欢的人。克安、克定我是绝不喜欢的,这也是作者所希望的。觉新是软弱的,觉慧是最初光说不练的,觉民是最初选择视而不见的,琴是始终只能安慰却无所作为的,淑贞是怯懦的,淑华是起初无知的,淑英自身是忧愁而不敢言的。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觉新在最后进行了反抗,觉慧早已离家,觉民和琴挽救了淑英的悲剧,淑贞、淑英在那个年代以大户小姐的身份走出了家门,虽然淑贞最后难逃悲惨的结局。在我读来,这些成长可以归结为他们开始抗争,不再陷入对命运的自怨自艾,而是以无畏的姿态向旧社会旧制度说不,说:“春天是我们的。”。
我已到了淑英的年龄,却没有她的千般万种愁思,于是蓦然意识到上世纪初中国女性的生活空间封闭而狭隘。我曾听闻女人是物品的论调,我明白母系氏族早已变为父系氏族,也知道在千百年以来不知有多少名人持有这样的态度,但是我恨,我恨为什么女子定不如男,我也恨淑贞那样卑微胆小,我恨她丢不开自己的三寸金莲只顾低头自哀。
或许是我偏执了,她生在那样封建落后的家庭,相夫教子便是她的本分。不,应该还得加两条:公婆在世时,任着他们打骂;自己成了婆婆时,变着法子折磨儿媳。这是她可怜可泣的.一生,这是中国数万万女性的一生。她们注定了幼时便要忍受缠足之痛只为将来嫁个好婆家,出嫁后还要忍受公婆丈夫精神与身体上的折磨,可是她们从未想过:“这真的是必须且必要的吗?这是我唯一的出路吗?”;可是她们从来只抱怨上天何其不公,到头来便百般刁难儿媳一舒心中不快。她们从未想过抗争,从未想过通过自己的力量从那死人堆里爬出来,可是琴做到了,淑英也做到了。
据说,巴金本想写一个灰暗的结局,但却在读者们的乐观态度中将其改为了合家欢乐的结尾。撇开对读者的尊重不说,我认为这个结尾带给人们以新的希望,没有美好的幻想,何来为之奋斗的力量呢?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6
终于忙里偷闲读完了巴金激流三部曲《家》和《春》、《秋》。所受感触颇多。
文章中没有太多优美奢华的词句,我却像像是身临其境地目睹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衰亡一般。睡里梦里都是书中人物的命运。
虽说只是读书,却像是看了一部长篇巨制的电影。里面人物所说的话,所行的事,就连那眉宇间的神情,甚至是他们的衣着装扮在我脑海里都有细致的勾画。
书中太多的人太多的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我只先说一人。
这人便是高家的长房长子,觉民、觉慧的大哥,梅表姐和蕙的大表哥,瑞珏的丈夫,海儿的爹——觉新。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家》中觉新、觉民、觉慧的人气的调查,数据显示觉慧占43·4%,觉民32·1%,而觉新仅有24·5%——大多数人同情他、可怜他、甚至厌恶他。
上世纪五十年代,巴金因不满于电影的改编,在文章中写道:“我习惯于通过人物来批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我的所有作品里面我认为有罪的事制度。”“真正的原因是制度毒害了他(觉新),而不是他应该被旧社会摧毁。”
高觉新是个沉重的人物,他沉默的性格造就了他沉默的命运,而他沉默的性格来自于腐朽的社会礼教。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觉新,“继续读着新思想的报刊,继续过着旧式的生活”很是恰当。他有理想、有幻梦,他信服新思想,渴望做个新青年,尽管环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青春,但是他的心里究竟还燃烧着青春的火。
可作为高家的长子玄孙,他担负着已故父亲和年迈的祖父的期望。他只得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全家的“和睦”(在他看来所谓的和睦)。
他不是没有反抗,只是他的反抗换来的是父亲的死不瞑目祖父的失望,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反抗。他不能像觉慧那样置一切于不顾地逃出家、逃往上海追求新的自由,因为他是高家的长孙。
他恨自己的懦弱,他惯常的'懦弱和“作揖主义”使他伤害许多自己珍爱的人,最后只有自己在寂寞中品尝自己酝酿的苦水,还被人否定。
觉新就是这样在多情与健忘中浑浑噩噩地打发着自己飘渺无奈的人生。
可我们应该认识到,他的懦弱是社会所赋予他的,是长子这个特殊地位赋予他的。我们说批判的应该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旧社会那些吃人的礼教,而非觉新沉默的命运。
诚然我不赞同高觉新是封建礼教的傀儡这一说法,但也并不认为他是怎样一个高大的悲壮的英雄。只是不满于某些对觉新过激的批判。
在没有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前,请不要乱碰他的人生。人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社会人。作文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7
听是细细的流水声!那声音时而远又时而近,我环顾四周,并没有水源啊,我疑惑不解……最后我和老爸终于发现了水的来历!
“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来了!”我开心的呐喊着。我们来到一座古老的寺庙里,这里历史悠久,我不经由衷的赞美。这真是我国一脉相传的古老文化呀。我东看看西看看,突然我发现了寺庙后面居然有一道小门,我的好奇心驱使我推开门,结果等待我的却是一片没有尽头的森林,正当我准备转身而过时,一阵清澈的流水声流淌在我耳边,我停下了脚步呆呆望向森林那遥远的尽头,这时老爸也被悦耳的`流水声吸引来了,他仿佛知道了我的心思,带着我去往森林的那端。
我们穿过泥泞的小道,走过铺满落叶的小路,走了一会儿我猛的定住了,眼前的一目令我惊呆了,这里竟然是一座暗藏的大瀑布,天然的泉水飞流直下,飞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犹如仙境一般!真是有一种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的感觉。
我的好奇心终于抵挡不住了,只见瀑布周围有一条石头砌成的小路,我二话没说,拉着爸爸走向那充满未知的小路,我勇敢的踏上了第一步,但实际可没我想象中那么轻巧,水花狠狠地拍打着光滑的鹅卵石,我咬着牙慢慢走向小路尽头,马上就到了,我高兴的叫喊着便加快了步伐,露出喜悦的笑容。可没有想到我的脚突然像抹了润滑油一般摇摇欲坠!我心里万分焦急,怎么办?我可不想和瀑布做伴呀!这一瞬间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也放弃了唯一的希望。顿时一只有力的大手把我托了起来。我模糊的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爸爸啊!我终于松了口气,但我依然害怕的牵着老爸走到瀑布尽头。我多希望时间能停在这温馨的一刻啊!
原来害怕的瀑布在现在却变成了一条充满爱的瀑布!里面是甘甜沁人的泉水,同时也是最疯狂的冒险。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相关文章:
读《激流三部曲》有感(7篇)12-07
激流三部曲读后感04-28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09-01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04-25
激流04-30
激流勇进05-01
(精选)激流勇进作文08-16
激流勇进作文【经典】09-14
高空激流与航空事故04-27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