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范文(通用39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曾国藩传》读后感 1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人成长的递进过程,可见修身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和根本的作用,为此我想,修身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读了《曾国藩传》从中又一次受到深刻启迪。在此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共勉。
在读《曾国藩传》中我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一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一个知人善用、广培党羽者,一把创立军队、运作官场的好手,一个读书人统率军队攻城掠地成功的典型,一个军事家,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一个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觉得是当今社会少有的,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之后才能做聪明人。
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糊涂”一点时,它往往却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吧。
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忍辱负重,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成小的时候,很想看看家人对他有多么重视,吃饭的时候就躲到衣柜里,他希望看到大家焦急找他的结果,然而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等大家吃完饭,他才从柜子里爬出来吃那些“残羹剩饭”,从此他发誓: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你会大失所望的。
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这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国士大夫的圣人标准,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封为近代最后一个圣人,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品质和修养。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二是做事要“慎独”。
“慎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样就能问心无愧,对得住天地良心,饭能吃得香,覚睡得安稳,故能心安理得,心态平和,是可笑对苍天,下可孝对父母,中可和对同事。对工作、对朋友、对亲人只一个“诚”字,不欺暗室,不阳奉阴违,做到心口如一。其实我们为人处事要的不就是“以诚相待”吗!
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三是为人要“主敬”。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人常讲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与主敬异曲同工,人在遇到危急生死存亡时刻都会高度集中精神,然后就会化险为夷。主敬是指一种厚重,专注,严肃认真的精神状态,曾国藩经常要求他儿子曾纪泽说话要慢,走路要慢,举止要庄重,通过这些
日常琐碎的行为习惯来培养“敬”功夫。这就要求人要有静气,少说话,话多伤神,注意养气,控制自己的心情,气若不动则心不动。心要静,若不静,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都是浮的。人若心浮气躁必然会影响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所以当人面对重大事情和各种突发情况时要有静气,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这样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这也是普通人向成功人发展的重要过程。当然这跟人的个性和成长环境有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砺后获得的,如果平时经常注意养精蓄锐,面对意外情况时尽量让自己头脑冷静,做到谨言慎行,对事情不草率做决定,而是深思熟虑,时机不成熟时要学会先把事情先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后事情会明了些,到时做决定会容易些。
这就是我读《曾国藩传》得到的感悟,希望喜欢的朋友有时间也可以去借来一读!
《曾国藩传》读后感 2
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堪称理学的精髓所在,而在数百年后将其贯彻至今的却是一名不喜理学但却足够伟大的清代官员。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讨人喜爱,但他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他便是曾国潘。
近日读了由萧一山先生呕心沥血所创作出来的《曾国潘传》后,令我感慨万分,对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刮目相看。此书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影响,同时也概述了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征。除此之外,萧一山先生还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并重点记述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过程,同时还系统客观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作用,是第一部全面评述曾国藩的历史著作。
那么曾国藩究竟何许人也呢?曾国藩在181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热爱书文,后来只身一人进京赴考,凭自己的才华斩获进士之名并且在京师任职,年仅37岁便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留下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美誉。在我看来,陆游的这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便是对曾国藩一生最好的评价了。本是胸怀大志的一代鸿儒,却因硝烟四起的国土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当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肆虐华夏大地之时,心怀天下的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战斗中磨炼自我,逐步掌握了用兵的精髓所在,最终得以崛起,为平定动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兢兢业业的他却被皇上所猜疑,借口曾国藩汉人身份而将已然许诺的`王位贬成了"毅勇侯",他忠实的将士门为其抱打不平,甚至一致拥戴曾国藩自立为王。熟读史书的曾国藩焉能不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呢?但"君为臣纲"的儒家思想已然融入了曾国藩的骨肉之中,他的内心不准许他作出这样违背道德的事情。所以在如此巨大的权力诱惑之前,他始终不忘初心,不存半分怠慢之心地服务于当朝圣上,可谓是无愧于国家了。
而曾国藩之所以能有如此令人侧目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严以律己的高尚品质。而除了对自己严格之外,曾国藩对于自己的后辈更是有着诸多期望和劝诫。他所作的《家书》中不仅有着:"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国之中,廉则兴,贪则败。"这样的话语,更是有着:"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这样的教诲。他让我了解了为人处世的三个最重要的地方,一是读书之勤——唯有专注才可以有所作为,富贵功名只是过眼云烟,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才是最为重要的;二是为官之廉——要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作为为人处世之道,将廉字时时自惕;三是做人之谦——天地间唯谦谨是载富之道,要时时刻刻将谦这一字牢记于心,鞭策自我。可以毫无夸大地说,他用他一生的积累教会了一代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得不说是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他对于国家,对于民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他的《家书》不止是对其后辈有着深远影响,更是令我们这代人振聋发聩,警钟长响。毛主席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如此高的评价,可见曾国藩在为人处世,治学为官以及齐家治国等方面成就斐然了,让伟大的毛主席都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而中国作为拥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曾国藩便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之一,他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可谓是给我的前路指明了方向,让我很是感慨。
身为一名铁警后辈,曾国藩有太多太多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我们铁警需要秉持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样的道理,不骄不傲,持之以恒,在铁警这个岗位上不懈地奋斗下去,虽然前方道路迷雾重重,但我相信谦逊和努力定会冲破重重阻碍,不负韵华,抵力前行,为我的从警梦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曾国藩传》读后感 3
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
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
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传》读后感 4
《曾国藩传》这本书,在上高中的时候已经读过了,大一时又看了一遍。
这本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探究了其内心的负荷与无奈。里面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彻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与作用;同时又历史地科学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作用。
在阅读了《曾国藩传》之后,我首先感觉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典型中国读书人的特质,那就是修身,齐家和治国。尽管他服务的是那个腐朽的满清王朝,但是抛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那份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人的爱仍值得我们尊敬。曾国藩是个真正的学者,从他二十三岁考取秀才,到三十二岁致力于朱理学,再到三十八岁编成《曾氏家训》,贯穿了其不断拜师不断学习各家流派的前半生。他后半生虽不断征战,且经历坎坷,但是仍不忘自律与学习。每日坚持写读书笔记,检讨自己的行为,并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曾家虽屡次封侯,但曾国藩对子女要求很严,教育子女更是中国近现代的典范,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在教育上选拔和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其攻克金陵之后,首先组织修复江南贡院,招贤纳士。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先后提拔了赵烈文、黄翼开、薛福成等一批对日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幕僚。不仅如此,曾国藩也是识才的伯乐。他的很多门徒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他重新创建了金陵书局,不仅翻译和出版国内经典典籍,还翻译了一大批国外的科技著作以及文化、政治思想书籍,为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在攻打平天国之前,他深知,要打败强大的太平军,靠政府那些懒散无能的绿营、八旗兵是不行的。于是就立即另起炉灶,在湖南筹办湘军。他非常重视对军队的训练,不惜重金加强军备。由于湘军在军费上没有政府来源,曾国藩便克服重重困难,四处筹款建军。在军还未训练完毕时。它不轻易出师作战,这也为他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后来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在军情紧急时也毫无畏惧,数次抱定必死之心写下遗嘱。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曾国藩另一个可敬之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他购买国外仪器设备,雇佣外国专家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虽然最终他发起的洋务运动没能突破封建统治的重重障碍,没有达到自强的目的,但也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有这样一句话,叫“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中国有多少包括毛主席等在内的政治家、政客都把《曾国藩》作为官场的圣经,同时也把曾国藩本人当作中国官场的教父。的确,从一个普通的湘乡子弟,走到官居一品的大学士,曾国藩是一个仕途上的成功者。他的挺,他的忠,他的严,他的谨,的确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僚之极,也正因此他才能坐到中国封建官位之极。
纵观他的一生,我觉得曾国藩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最后我想用四个词来形容他:睿智,坚守,严谨,忠贞不渝。
《曾国藩传》读后感 5
今日读了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传》堪称学习、励志的典范。成功诠释了一个普通人成功成才的秘诀——自律、有恒、志向高远。
一、自律
曾国藩“出身平常,天赋堪称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身体也很差。”“年轻时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差。”单是一个秀才就考了将近十年,以致成为湘人的笑柄。尤其是道光十二年,不仅落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成了“文理欠通”反面典型,全省“出名”。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回家后一头钻进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找出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通关和整体气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三年当他再次踏上科举之路,果然中了秀才。“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又中了举人。并顺利一路进入翰林院”。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不仅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还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正因为尚拙,他认识到笨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进入翰林院,这里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他和人家一比,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说一口难懂的方言、视野狭窄、观念庸俗、吸烟、浮躁坐不住、爱去菜市口看杀人等。这更坚定了他的自律信心,坚持每天写日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以达到自律的目的。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直到晚年,仍然每日照常工作,每天清理文件,见客,阅理学著作,核改信稿等。
二、志向高远。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记录。”他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为什么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第一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强。第二目标高远。他在三十岁提出“学做圣人”的目标。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矩: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12、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曾国藩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有延续了六十年。他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
三、有恒
曾国藩从开始考秀才之举就能看出其恒心。不然怎么会连考近十年?怎么会在成为湘乡笑柄、全省反面典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科考。相反没有恒心早就放弃了,清王朝女历史就应该重写了。
再看进入翰林院后他发现同事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自己有太多陋习,怎么办?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并以记日记的形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直到暮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省中,每天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六十二岁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依然和他三十岁时一模一样。他用三十天戒了烟,然后用三十年戒掉他更难戒的毛病。“晚年的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并不好,但她还是在每年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书。有时眼晴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直到生命的末尾,仍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他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实心实意的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也可以成为一个超人。值得后人借鉴、崇拜。
我也是一个普通人,要想成功,那就开启自律、有恒、目标高远之舟起航吧!这是通往成功之门的最直接途径。
《曾国藩传》读后感 6
近日,在翻看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时,心中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愈加明晰、深刻起来,那便索性花点时间记录成文字。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著名重臣,而他的书信集《曾国藩家书》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可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位成就不世之名的先贤,年轻时也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有着每个人都有的性格缺陷和满身陋习。
曾国藩与他的父亲曾麟书是科举湘乡考场上的一对"名人",而得名的缘由却是双双屡次名落孙山,曾麟书连考了十六次,连个秀才都没中,被时人戏称为"老童生"。而曾国藩本人也是到了第七次,才在榜单的角落里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的文章甚至还曾被公然作为反面教材来批驳。文人面对如此挫折和羞辱,若是没有足够的'韧性,怕是早就弃了仕途,从此一蹶不振。哪怕是牢记"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祖训的曾国藩,也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虽有满腔的雄心与进取心,可奈何没有与之匹配的聪明才智。可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服输,而是越挫越勇,愈发地勤勉刻苦,在考中秀才后,马上"联捷"成了举人,又入了翰林院,而后平步青云成了"天子近臣"。
我常暗自思考,面对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人生路,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走过每一步,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过好眼下的每一天?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总归来讲人生在世当有目标,并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去努力达成,哪怕荆棘铺路、困难重重。苦难和敌人,在人们的想象中,往往被无限地放大。当你真正提起勇气,直面正视它时,也许就会发现它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很多时候,你最需要战胜的也许就是自己的陋习,有些性格缺陷甚至深入骨髓,与血肉融为一体,想要驱除难上加难。以曾国藩的经验论,光靠短期的猛火狂烧大多无济于事,而应温火慢炖在日积月累中悄然改变,如能再佐以亲友、师长的外力监督,定可药到病除。
一生所愿,唯内心的宁静与相对的自由。我明白这不是愿望,而是奢望,想要内心宁静,需亲人安康、生活无忧、诸事顺遂,还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心境;想要相对的自由,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将爱好发挥到极致并以此为生,从容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顺应时代潮流,而非被裹挟着前行。
在世俗洪流中,能够坚持本心,面对名利场的诸般诱惑岿然不动的大圣人算得上凤毛麟角。可作为普通人来说,也该坚持内心的原则,切不可在冲刺目标时迷失方向、不辨西东。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赶路的人,为了远方的目标,无意留心沿路的风光。许多其实并不比你追寻的东西逊色的路边风物,被你轻易地忽略过去了,待我们多年后明白过来时,已追悔莫及。而当你把赶路的心态换成散步的心态,你就会发觉,得到有味,失去也有味;富有有味,清贫也自有味;成功有味,失败也有味;热恋有味,失恋也有味;青春有味,衰老也有味……这时候,你才会恍然明白,你梦想中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路上……"
祈盼自己在往后余生中,能够珍惜时光,做到坚持本心、不卑不亢,遇见自己的乐趣所在,并温火慢炖坚持下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 7
最早把这本书列到必读清单里面,是受到白岩松的影响,白岩松的一段话令我非常好奇。他说:“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让我看到了最为复杂的人性,有让我最为尊敬的曾国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也有钻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因为我也想了解一下,人性到底是怎么一个复杂法?
读完《曾国藩传》,对我启发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曾国藩的“笨功夫”和“死磕”精神。他通过超人的努力,走通了科举之路,曾国藩本人的天资连一般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聪慧,秀才就考了7次才考上,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最扎实彻底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做人讲究“拙诚”,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依靠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逻辑思维创始人罗胖每天以60秒死磕自己,我们很多007学员,都是以日更来死磕自己。
吴军说“人的成就,都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结了多少次尾”。我们通常定计划容易,开头也很多。但能够有恒心的,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愿意下笨功夫,不愿意死磕到底,所以你就只有开头,没有结果。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智商。自己也是没有恒心毅力的人,所以才加入007,来死磕自己。
二是:曾国藩善于自省。年轻时,曾国藩也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并且知识面很窄,眼界见识也不高,他通过写日记天天自省,高度自律,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再一次证明了人的能力和自我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官场的`失利也让他痛定思痛。写信给各位好朋友,让大家给他多提意见,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来了一场中年变革,为后面的事业奠定了基石。
我看得到上的朋友以及我们007的战友,很多人坚持冥想,也都是善于自省的人,自己也在坚持写“”每天三件事”,里面有一个小确幸,让我提升了自己对生活的幸福感,还有个昨日收获,让我反省了自己很多需要改进的缺点。
曾国藩也是在自省中了解了人性的复杂,明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行事过于放荡的人,表面上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真正的强者,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最后曾国藩用诱之以名,拢之以利,网络天下英才,扩大巩固湘军,完成了他的“中年变法”。
对这一点我感触最深,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也一直是曾国藩说那个方刚之人,做什么就凭着自己的直性子,自以为是的观点。在工作上,不喜欢公司那些讨好领导的人,觉得任何时候以实力说话,以至于在职场中一直磕磕碰碰。在家里,也是暴脾气,和家人有事商量一言不合,就脸红脖子粗,说话声音也很大,方刚之气溢于颜表,很多时候,也让家人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是:曾国藩对于诋毁自己,谩骂自己的人态度。
文中说到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左宗棠每见一个人都要谈论他与曾国藩的前前后后,然后每次谈论都必大骂曾国藩。跟部下,朋友吃饭也是顿顿破口大骂他。
对于左宗堂的不断攻击,他做出的反应是,第一,要求朋友们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避免火上浇油,反而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
第二,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回答。
每次都有人听不下去了,告诉他左宗堂是如何骂他的时候,曾国藩都是不温不火,你可以说他达观,也可以说他淡然,也可以说他幽默,他相信自己的拙诚,终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费精力与左宗棠争这些口舌。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么坦然。对别人的辱骂,误解,我们总是要和他辩一个高低,争下这口气,更有甚至还会撕破脸。
最后,以曾国藩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传》读后感 8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很高。
他出生平凡,资质平平,身体素质也不好,一生与多种疾病相伴,除此之外他性格中也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浮躁,坐不住,爱闲逛串门;为人傲慢,修养不好,经常和人发生冲突;还有虚伪,顺着人情说好话;还有一个大多男人都有的嗜好,爱看美女;总之长于湖南乡下的曾国藩,身上的缺点比优点多得多。
曾国藩意识到自身最大的缺陷就是笨,笨到什么程度呢?曾国藩和父亲第六次并肩去考秀才,而曾国藩也考了将近十年,这对父子的赶考经历在湖南湘乡都已经“出名”了,成为了乡人的笑柄。然而这一次,他父亲考中了,曾国藩还是落榜了,不仅如此,他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考卷被当成反面典型: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悬牌批责”相当于在全省示众,这下曾国藩不仅在湖南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这次对曾国藩的刺激也是极大的,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找出屡战屡败的原因。
虽然,曾国藩有着雄心壮志,但上天赐予了他一个不相匹配的.大脑。解决自己的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他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只要从这方面去下功夫就可以了。
道光30年,曾国藩再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一次,曾国藩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静坐思考半小时,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果然,这一次曾国藩摸对了考场作文的门路,中了秀才,一雪前耻。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他又中了举人,最后曾国藩一路考进了翰林院。
考学之路的不顺利也是曾国藩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从小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曾国藩的仕途之路也并不顺利,一没背景,二没靠山,只能靠自己苦心经营,但正是因为有之前的这些经历,他面对将来的困难也并没有那么脆弱,一次一次从磨难中站起来,最终到达自己人生的巅峰。另外一点,曾国藩知识自己天资并不高,作为一个笨人,他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失败比赢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漏死角。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就是走不远。
可见,在人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的挫折教育是必须的,不然长大了也是颗玻璃心,遇到点事儿就不堪一击。
、另外,做事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凡是不要想着耍小聪明,走捷径,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事,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可能把事情做的圆满。
《曾国藩传》读后感 9
今天终于看完了度阴山写的《曾国藩传》,初次了解曾国藩这个人,是无意间看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里的一期节目,提到了他,当时说了曾国藩儿时背书,小偷入门偷盗的故事,这么笨的人后来成为了半个圣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勾起了我对他的兴趣。
于是开始关注他,但迟迟没有行动。在团委实习时,借了一本讲他传记的书,但是你看几页因为要去团省委实习就还了。再后来去支教,在初二的历史教科书上“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都提到了他,我觉得他真的很厉害,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对清朝有再造之恩。刚好那段时间超爱看书。所以后来下定决心花了100多大洋买了《曾国藩全集》,看了几页又停下来了…因为全是半古文看起太烧脑了…再到后来买了kindle,下载了度阴山写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不记得从哪天开始看的,反正到今天终于看完了,也算是系统的了解了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了。其实,当你开始关注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觉得生活里到处都是他…
看完全书,他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完美,他有他的缺点,但是很真实。曾国藩天资笨拙,但是为人正直、信念坚定,运气也不错。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他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和他很像,但是他遇到的挫折比我要多。他考试考了八,九次才考上,甚至连秀才都算不上,但是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穆彰阿。是曾国藩从政生涯的'起点。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并不招人喜欢,因为为人处世过于刻板。
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应该是他的父亲过世,应清政府的邀请,再次重新出山,组建了湘军,后来成为灭掉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他这次出山之后,大改自己以前的脾气,坚定了“不为圣人,便为禽兽”的信念,严格的要求自己,后来还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经过长达14年的斗争,终于灭掉太平天国。但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千疮百孔,慈禧也担心他会造反,然而此时曾国藩却信用了苏轼和王安石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样淡泊的话进行回应以及表示他作为儒家学派的忠心,随后弃武从文,解散湘军。
曾国藩一生的辉煌就是组建了湘军,最大的遗憾就是解散湘军。当时曾国藩为了自保,解散湘军,谁料到之后还有捻军、天津教案…他的晚年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他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但是他的一生将诚字贯彻到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做到了的。“不信书,只信命”,也许是他晚年的哀叹吧…
有人说,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读完全书,我觉得曾国藩官场成功有四点:一是贵人相助、二是义无反顾的坚持、三是识大局懂得功成身退、四是会带人无论是家人还是士兵。“树大招风”,是我从他和慈禧、咸丰的相处中看到的,权利和利益的冲突…
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很多,我们不曾身居高位,也没有涉及权贵。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曾国藩一样,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坚持坚持再坚持,养成好的习惯、修身、克己、齐家......
《曾国藩传》读后感 10
以史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关键是学到领悟了什么,而不要为了一个死人而去计较,陷入我执和法执。一个人本来就是毁誉参半的,除非他成佛了,但即使是佛祖也被人陷害诋毁过,耶稣也被人背叛过。而且孔子说了“一个人如果所有人都说他好,那这个人有问题,是个乡党。”
所以,有人骂曾国藩是鹰犬,有人说曾国藩是完人,是正常的现象。前者可能从阶级立场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所得,后者可能因为情感,比如我倾向于佩服曾国藩的志向“不为圣人,便为禽兽”,而却被后人指为鹰犬,因此心里好不难受。由此看来说到底我还是个凡人。
我个人还比较倾向历史是过去的政治,历史为现在服务,所以现在没必要喷孔老二,而是要建立很多孔子学院为荣;也没必要喷曾国藩为鹰犬,因为满汉一家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学历史人物的优点,比如马丁路德金有与美国开国领袖华盛顿一样的待遇——作为美国节日,但私生活实在不堪,但这不影响他《我有一个梦想》的伟大。
即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都是假的,但还是不影响其伟大。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人对其苛刻咬文嚼字,有的人对其宽厚不求甚解,但都有所得。
古希腊神话是揭示人性恶的,中国神话是崇尚人性善的,这是文化传统。但这个传统断了,总的来说对古代先贤,我们的敬畏心不够,不过我并不排斥故宫卖萌产业链的发展,也不排斥“杜甫骑马漫画”,但我就是排斥“鹰犬”这样恶劣的字眼,为什么不能换着用温和一点的字眼表达观点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左边两点水右边中,意思是前面说到的“万物负阴抱阳”的阴阳二气,要像水一样融合在一起。要想完全理解一个人,就是成为他的一部分,像一粒盐融入海洋,与海水融为一体,它因此全然觉知了海水的咸度。从这角度来讲,我们谁也没资格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而且对一个死人单一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本人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法律是可以律人,可以律己的,但道德最好只拿来律己,不要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场上要求别人,康德说“头顶灿烂星空,心中道德准则”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别人的错误的纠结是对自己的惩罚,何况本来也没什么真的对错。——清明节记
《曾国藩传》读后感 11
最近读张宏杰著《曾国藩传》颇有感触,此书描绘了士大夫代表人物曾国藩由科举入仕到出将入相的宦海沉浮,祖祖辈辈平民出身到完成立功、立德、立言的成圣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曾国藩耀眼的个人魅力,笔者将摘录书中最获益的几句话谈下观点。
1、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认为办事笨拙的人反而靠得住,更值得信任。他本人智力水平很平庸,秀才考了七次才考上,第六次的答卷甚至作为文理不通的典型被通报批评。但任何时代都不缺聪明人,更不缺自以为聪明的人,这些人往往都很讨厌,却又喜欢苦口婆心的劝别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好。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要因干扰而自乱阵脚。
2、曾国藩为什么把日记给朋友看呢?因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
曾国藩在三十岁这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圣人”,方法论就是写日记,几无间断的一直写到去世前,而且要把日记装订成书请好友传阅并监督自己。这里有三点,其一是超强的自省、自律,二是要求监督并能改过的执行力,三是说话可对一人言就可对万人言的坦荡。而今网络工具很丰富,但是一件事不说坚持一辈子,能坚持一年的.我都没见过。不过平心而论,我在公众号写文章,如果没有催更的声音,估计我早都放弃了。
3、晚年,曾国藩在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的成熟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不着急是因为人生很长、不懈怠是因为每天很短。曾国藩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精神丰碑。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如果真的实心实意自我完善,胸襟、见识、气质将会完全不一样。
像这样的语录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方法论还有很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读起来仍然会带来很多思考,难怪毛主席会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传》读后感 1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功、立德、立言,大巧若绌,大智若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反身而诚。
文正公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末期儒家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真正的实现了每一个儒家传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愿景,在风雨飘摇的王朝后期硬生生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一甲子。
文正公一生功名赫赫,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叛乱,追剿捻军,兴办洋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公费派遣学子留学,家书谆谆教诲,一言一行影响后世。
文正公的.成功,很好的佐证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很好的阐释了“空疏无用”等指摘,于今人也是莫大的鼓舞。我们亦当如文正公一般志存高远,并时时反省自己,不虑人人如龙亦当做一个有为之人。最后以其最杰出的弟子——李鸿章之评价来结尾: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曾国藩传》读后感 13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作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 14
《曾国藩传》让我有幸结识了曾国藩这么一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国士大夫的圣人标准,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封为近代最后一个圣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作为一个行政助理最重要的两条处世之规——慎独与主敬。
“慎独”,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一名行政助理,在完成工作任务、管理同事时,对上应该做到不阳奉阴违、不欺暗室,对下应做到心口如一、以诚待人,如王阳明所说:我心光明,夫复何求?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语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主敬”反映的是一种庄重、专注、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作为行政助理,在遇到客户到访需要接待时,首先应仪态端庄,以体现公司的`良好形象;其次应内心纯净专一,让往来的宾客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公司的文化底蕴。面对日常繁琐的工作,要有静气,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气若不动则心不动。谨记:凡事心要静,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心平气和、稳重稳妥地去处理问题,让所有的事情都得到最完美的解决,这才是工作的王道。
《曾国藩传》读后感 15
敬慕曾国藩的生平成就、为人处世由来已久。前几天,翻开梅寒所著的《曾国藩》传,其中精彩,诱人神往,竟至欲罢不能,直至卒读之。读毕全书,有点不舍,就像和一位聊得甚投机的睿智老友于某个岔路口就此拜别一般。思来想去,遂凝练几许浅浅的感悟,以资记忆。
“二四秋举二七进,八六升迁六一人,三生有幸壮门庭。”这是传闻曾国藩呱呱落地时候,门口经过的一和尚的没头没脑的谶语,有点类似衔玉而来的贾宝玉,日后注定不凡一样。其实,这三句话,却也确乎地概括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十四岁中举,二十七岁中进士,在京做官八年,连升六级,寿命止于六十一岁,一生中经历三次自杀,皆被救起,终成一代名臣,显壮门庭。
回顾曾国藩起落有致的一生,其言其行不仅耐人寻味,更给后世之人留足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透过曾国藩功成名就又起起落落的一生,我们或许能窥探出关于修身治学,关于为人处世,关于依势进退,关于后代教育与家族运势绵延的几点思考和启示。
关于修身治学。曾国藩不算聪明,但却有难得的坚韧和可贵的自律。书中最让我拜服的表述是:其一生都保持着天未亮即起,开始忙活一天事务的习惯。严格的修身自律,加上超乎常人的坚韧不拔和超强意志,使天资一般的曾国藩不断走出更远更广的天地。湖南程朱理学和经世致用的文化环境给年少的曾国藩以极大极深的影响,使得他不仅饱读古代诗书文选,成为大儒;更学以致用,成为后面洋务运动办厂的开创者和派遣第一批留学生30人到欧美留学的促成者。在修身治学方面,曾国藩的勤俭有道,发奋治学,虚心求教等优良特质,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哪怕时代的车轮已前行很远很远。
关于为人处世。在为人处世方面,从征讨太平军初期的湖南办团练,募湘勇,奋御敌,到太平军征战后期及北上剿捻军,曾国藩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转变。前期,曾国藩经历了几次官场升迁的时来运转,恃才傲物,张扬跋扈,凡事不给同僚留以余地和情面,致使后期战斗中与各大将领心不齐,隔阂、摩擦不断,最终使自己落入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境地。到后期,其为人处世的棱角慢慢被磨平,开始懂得更加圆润与众官僚处理好关系。每逢大的.战斗,必修书与朝中要员,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地提建议、说策略;而且,每到一处新官上任,必拜访当地权贵,以期和他们打成一片。就如其朋友所言,后期官场上的曾国藩更懂得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也更加圆滑世故,全然失去了年少时候的直言敢谏和铮铮铁骨。但是,不可否认,曾国藩在为人处世的勤反思,懂反省,能适时收敛毕露的锋芒,确实也助其走上了更大的历史舞台,建立了更大的功业。
这其中的道理,或许仍有深思的必要。每个人生来带有棱角,年少的狂傲就像刺猬身上又长又尖的刺一样,等到真正出了社会,融入了群体和团队之中,身上的棱角和芒刺,难免需要经历一次动态的调整。毕竟,人,到底是趋利避害的。这处世的哲学,确乎是一辈子都要修行的学问。
关于依势进退。曾国藩在依势进退方面,确实处理得真有几分高明之处。当其弟弟曾国荃率领日益壮大的湘军攻破太平军首都天京后,面临着朝廷的浩荡洪恩和各种追加赏赐,曾国藩难能可贵地看到“机”中蕴含的“危”,及时自剪羽翼,适时示弱,以免功高盖主,加深清廷对曾氏兄弟的疑忌和排挤。这其中的智慧和格局,自然是常人难及的。
细致想去,曾国藩是一个很会依势而动的人。依势而动,借势打力,从来都是历史上有谋略之人的常用之策。世间万物,真如太极八卦上的阴阳两面,不断动态地依存流转,好坏相依,互证互转,互相借力。这或许也是乐极生悲这个朴素道理的由头吧。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凡事给自己,也给他人留有一定余地,不是圆滑,而是圆融之策。唯有这样,你才能有游转之地,而不至于全盘堵死。
关于后代教育和家族世运。关于后代教育方面,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已经给我们展露了其睿智和长远的眼光。不管是对其带兵打仗的胞弟曾国荃的关于“不骄纵,需勤廉”的殷切叮嘱,还是每逢落魄和大病之际给其儿的期许和告诫,都一览无余地展现了这位晚清大儒和一代名臣的廉洁奉公、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好作风和好家风。
对曾国藩一生的是非功过,历来褒贬不一。而其生命最后几年,在天津处理“天津教案”的所作所为,又为其打下了很浓重的人格污点。但,综其一生,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依然吸引着后人去追思,去借鉴。
每个人都活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社会环境,就像树叶荣枯于不同的节季,我们着实很难用“常绿”的标准去苛求每一片树叶的功过荣辱。但,“人活一生,草木一春!”只要你在自己的位置合理合德地绽放过,谁也不能否定你绽放时曾经给周遭的世界带来的生机与光彩。
或许,这是我们读《曾国藩传》的最大意义,也是我们洞悉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最大价值。
《曾国藩传》读后感 16
本周我又成功读完了一本书,那就是《曾国藩传》,这本书并不是曾国藩自己写的,而是现代作家梅寒写的。此书逐年逐事讲透曾国藩61年人生的无奈、复杂与挣扎。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经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本书要讲晚清重臣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为了挽救晚清政府而鞠躬尽瘁,然后成为了一代重臣,深受皇帝的喜爱,可是最终这个为晚清朝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却只落得了个毁誉参半的结局。我个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清廉的官,他没有因为皇上喜欢他就不务正业,而是一直努力想要将他带领的军队培养好,只是一开始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他创建了湘军后,接连吃败仗,甚至有一次绝望到投江自尽,只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查找原因,最终他终于扫清了叛军,解救了晚清局面。
曾国藩,一个出身卑微,资质平平,却刻苦读书,学习,做官,从乡下秀才走到了权力顶峰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曾国藩传》读后感 17
如果说出不出兵的纠结,是曾国藩迈入大清国艰难的第一步,那么以后都是步步艰难,步步惊心啊。
咸丰四年(1854)一月,曾国藩带着皇帝的期望从衡州出发了。岳州首战,船毁人亡,退守长沙。以此来看曾国藩之前的多次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湘军建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曾国藩湘军退守长沙时,本该是上下一心团结时,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公开嘲笑他无能无用,有人公开建议解散湘军,就连湖南巡抚骆秉章态度也不能不热。这种境况,在出征之前就想得到的,哪知现实比想象更艰难。
初次带兵,求胜心切,难免缺乏经验,曾国藩连细作也分不清,在靖港,水师遭遇太平军,再次遭遇惨败。曾国藩气急交加,该如何面对寄予厚望的咸丰皇帝,该如何面对湖南官员的冷嘲热讽,该如何面对支持他信任他的人,唯死而已,爱将江忠源如此,恩师吴文镕如此,于是曾国藩跃身入水,好在救得及时。
兵败如山倒,幸好在未倒之际,陆师取得了“湘潭大捷”,暂时拂去了靖港战败的愁云。这次胜利,挽回了一些名声,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官员也不敢小觑,就连湖南巡抚的态度也转变了。
如果战争一劳永逸该多好,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岳州首败,靖港惨败,湘潭大捷,曾国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整顿的湘军,规模不断扩大,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咸丰四年八月,湘军再获佳绩,夺取了太平军据守多年的重镇武昌,连咸丰帝都表扬曾国藩:“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朱笔一辉,就赏赐了一个湖北巡抚之职。哪知刚发出谕旨,咸丰皇帝就反悔了,最终赏赐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兵部侍郎衔,还被咸丰皇帝警告“严行申饬”,不等湘军修整,就急促命令东下剿匪。
有功受赏,理所应当。国难当头,满清需要汉族官员,但又要防他们觊觎大清的江山。曾国藩这次夺下武昌,应该算是湘军出道以来的一次小辉煌了。他虽然没有得到湖北巡抚这一实职,但他在大清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夺回武昌,而后田家镇再次挫败太平军,湘军渐生骄愎之气,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醒居然以沉默作答。
咸丰四年十二月,湘军水师在湖口遭遇出征以来的致命打击,就连曾国藩坐的船都被太平军俘获,什么管驾官,监印官都被敌人杀死,什么文策卷牍也丢掉了。太平军重新夺回武昌,曾国藩数年心血毁于一旦,再次投水自杀未成。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湖口战败,武昌又失,皇帝推责,爱将塔齐布病亡,罗泽南离开,胡林翼升迁离开,重建水师......这些困难重重叠叠,就像一道道千山万壑把曾国藩当成一只猛兽团团困住。
进,太平军锋芒正盛;退,江西官员的挖苦和断饷威胁。无论进退,都让曾国藩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收场。
如果说训练湘军还未成功之时,曾国藩经历了忠孝的两难选择;那么出征之后,曾国藩经历成败荣辱的高光与暗淡时刻,而此时,正在经历进退失据的艰难处境。这种艰难和尴尬又该如何化解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 18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曾国藩生在一个湖南农村家庭,而且曾国藩自身也没有什么天赋和过人之处,但是最后却能名垂青史,这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我非常欣赏曾国藩的屡败屡战的品质,这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据说毛主席非常仰慕曾国藩,我认为不只是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而且并不骄傲的原因。之所以曾国藩能够最终成功,我认为这是曾国藩能够清晰认识自己身上的错误,并且能够迅速改正。在曾国藩传这本书中,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不自律,傲慢的曾国藩形象,几乎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每一个我们有过的错误他都有,但是他与我们的不同可能就是它能够在犯错误之后能醒来,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像曾国藩说的一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不仅如此,曾国藩立志做一个圣人,为人民,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自己做官,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另一个原因。他的官位虽然很大,但是曾国藩的家中却是没有多少钱财。曾国藩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而且他还具有广阔的胸怀,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曾国藩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特别欣赏曾国藩的这一点。
然后曾国藩还特别严于律己,每天坚持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一直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除此之外,曾国藩具有广阔的胸怀,以诚待人。曾国藩这一生结交的朋友,教育的学生有很多,有点学生成长起来反而对他怀有敌意,有意刁难曾国藩,但是曾国藩都是尽力忍让。以德报怨,真可谓曾国藩是真有圣人的品质呀。
曾国藩身上还有一点令我佩服的就是曾国藩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从来都不投机取巧。曾国藩都是打好基础,心态沉稳,然后再行动。如此一个能够脚踏实地做事的人真的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曾国藩总是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地更新自己认知的知识,提高自己办事的'能力,我想这就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没有人能够一直能适应时代,只有我们不断的更新我们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这里曾国藩为我指出了一条明路。
曾国藩是以“诚”字为先,在那个普遍鄙视洋人的落后时代,他首先发现了洋人处理事情还是很守诚信的,所以反复教导学生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还是以“诚”字为先,说清楚自己的底线,不能退让的绝不退让。而不是像别人一样“打太极”。这个字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上也是一直遵循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人评价他“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不为过。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一生忍辱负重,为国家付出了全部这也正是国家的脊梁。
曾公是我一生的榜样与明灯,我希望在自己人生路上多多反思,时时自省。每每遇到物质和道德底线冲突时能够想起他来,给我与力量,光明前行!
《曾国藩传》读后感 19
曾国藩其人,“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爱之者言——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通过阅读,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首先要有历史之同情,在保有时代的分析。
近年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和讨论,不断热议。热议人身历程的励志、热议他一封家书“保全”曾家一段时间的繁荣、热议到诸多名人伟人的赞赏。
阅读,并非简单的看看古人是有什么故事,阅读是希望能汲取他人的经验,完善自身。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我回顾了曾国藩的一生,了解到这个先天“不聪”的顽童,一路荣至天下重臣。其中故事自然精彩,但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曾国藩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早年他给自己定了修身十三条,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他对于人格的淬炼归纳核心为:“诚、敬、静、谨、恒”。这放置当下依然有很优秀的现实意义。
“诚”——为人表里如一,依信守诺。这也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8个字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个人价值要求。“以诚立人”、“依信为人”是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敬”——既是尊敬的态度,更是敬畏的心态。我们应该有对人尊敬的态度,平等的思想,这是为人的基本态度。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是最为恐怖的。敬畏不是怯懦,是自律。为人应敬畏道德,以道德为身准则;为事应敬畏法律,以法律为为事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规矩放在心间”才能真正做到“有凭有依”有章可循。
“静”——理解很多,我理解是一种冷静和从容。“静”只是表象,其后是对人对事的深刻准备。只有为人做事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冷静的因对,只有在事情发生时,冷静处理才能做到最好反馈甚至在危机时创造价值。“从容”不同于冷静,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为外事烦扰,不为繁华所遮掩,仅守本心。
“谨”——通常理解是谨慎,但谨慎本身其实也是有双重意义的。“谨”指严谨、认真。这是工作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慎”是“三思而后行”做事考虑周全。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
“恒”——只有一个要求“持之以恒”,我认为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所谓“恒”本质是一种“不忘初心”的追求。唯有坚守本心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我们现代的社会,诱惑太多,我们反观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坚持”。
人其实无法再有生之年看尽所有风景,获得所有知识。但阅读能使我们尽可能的获得体悟。曾国藩能臣严吏,可回顾其一生,他的成功归功于时代的选择,更归功于自身的人格,“诚、敬、静、谨、恒”只是他人格的优秀点之一,一个优秀的人格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曾国藩传》读后感 20
我们组本月同读一本书的书籍曾国藩传的读后感,有几个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来说呢,平常因为我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总是能舌灿莲花,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面对这些人,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内心也有时候会感到沮丧。而曾国藩这本书让我看到,我们刘总也曾经提出过:只要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一天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改进,时间会给你回报的。这本曾国藩传,讲述的就是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曾国藩,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做圣人”。
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不断的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自己有为所欲为的`想法的时候,就自我谴责自己。当自己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向着自身完美不断地努力。他一直都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曾国藩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也成为了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中看曾国藩,说到底他也是凡人,并非“完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以做湘军统帅;不虚伪,不足以在腐败的官场立足。但即使他身处时代洪流,依然严于律己,勤学于思,时刻反省,而这也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他讲到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让我明白若想以礼治人,必须要先自治。
他讲到的“执两用中”,让我明白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他讲到的“持盈保泰”,让我明白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才能够保持的住。
他讲到的“刚柔相济”,让我明白刚强的和柔和的需要互相补充,才能让自己做的恰到好处。
他还讲到了“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还有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让我看了又看,反复的思量。
他让我明白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还有“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
《曾国藩传》读后感 21
信仰,一股精神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间,流向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流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公元1825年的腊月里,一个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一户人家的屋子里头,有一个14岁的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房梁上蹲着一个小偷,他打定主意等这个男孩背完文章,熄灯上床睡觉了就下来干他的工作。但这个男孩特别笨,这篇文章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后来,以至于小偷都会背了男孩还是背不出来。眼看,天都快亮了小偷实在忍无可忍,“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来了。男孩看到从房梁上跳下一个人呆若木鸡,然后那个小偷满腔怒火劈手把男孩手里的书夺过来,往桌上一扔道:“瞧你个笨样,这么简单的文章都背不下来”。紧接着,这个小偷很顺溜的将这篇文章背了下来,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背完袖子一甩,满腔激愤的扬长而去。大家知道这个笨小孩是谁吗?他就是晚清中兴的第一名臣曾国藩。
总以为如曾国藩那样的一代大家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曾国藩传》却告诉了我,他小时候是一个特别笨的笨小孩。那这样一个笨小孩后来怎么就成就了非凡的功业?难道真像刘德华那首《笨小孩》里唱的那样是老天成就了笨小孩吗?就连国学大师梁启超的《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中说:“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顿挫”指的就是曾国藩。像这种数九寒天的夜晚,最幸福、最温暖的事应该是在被窝里。而对曾国藩来说,在这种夜晚点灯苦读已是一种常态,是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呢?《曾国藩传》给我的答案是信仰。
当奋发图强的曾国藩中了进士之后,参加朝考,成绩极佳,列一等第三名,顺利地进入了翰林院,在京为官十年。咸丰二年六月,咸丰帝阴差阳错当下旨令曾国藩投笔从戎,领兵打仗。从初到长沙办团练,到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从造就了拥有天下杰出人才,所有人才几乎都在他的曾幕府,到开办江南织造局、倡导洋务运动,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寿命又延长了六十年。是什么让他去这么做呢?《曾国藩传》给我的答案,是信仰。
“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为官以不要钱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八本八宝”是曾氏家训的代表。其中六条齐家格言之一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这一条,我最为钦佩。俗话说“穷则思变”。他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儿孙们只好自己去拼搏、奋斗。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付出所得到的满足才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在于拼搏、在于奋斗。尝遍酸甜苦辣,经历风风雨雨的人生,才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那是什么让他呕心沥血去写这样一部充满着教育智慧的家训呢?《曾国藩传》给我答案是信仰。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影响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儒,传统儒学之所以延续他是一个关键。在生活中他还能够对自己,对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生活中的不足缺陷,所有的方面都能够认真地切实地反思、反省与学习。那是什么支撑他有这样一个平常人不具备的优点呢?《曾国藩传》给出的答案仍旧是信仰。
在曾国藩的晚年,曾经有一个谜团。至今让我们这一代人争论不休,那就是在大家看来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的情况下,在无数人的殷切期望之时,他为什么没有选择推翻腐败的清政府,没有造反呢?《曾国藩传》中他的两首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告诉我的答案依然是信仰。
那是什么造就了原来只是一个笨小孩,后来却成为了一代大儒,同治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是什么造就了一手开辟了洋务运动使得中国近代史从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跨进的曾国藩;是什么造就了拥有天下杰出的人才,所有的英才几乎都在他的曾幕府,拥有神州第一幕府的曾国藩;是什么造就了呕心沥血写出了千古第一家训教育智慧泽被后人的曾国藩。是信仰,那他内心的坚守信仰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在他那个年代应该是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处在当今我们应该引以自豪地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前段时间,我因在中考的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所犯的两个低级错误而与我一心向往的那所重点高中擦肩而过。考分出来后我心情非常沮丧,但父母没有责备我。尤其是处处给我树立着榜样的父亲。我想,我不能因为这次中考没有考好就否定自己,而是要坚守自己的信仰,认真地过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努力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目标。
信仰,一股精神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间,演绎着历史的真谛。我愿化作这股精神的清泉,滋润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田!
《曾国藩传》读后感 22
虽曾湘潭大胜,对于靖港之战,曾要求其每一次的失败都要吃透,常说“悔生吉”,总结反省失败,自省后决定严厉整顿,凡临阵脱逃一律不再录用,并且将表现并不好的'弟弟赶回家乡,大公无私。
接着,曾国藩反思后把保卫长官作为一项制度,这也是其优于绿营军散漫无力,上下不齐的一大策略。保住长官,才有个人发展的机会。
悔生吉,失败后反思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众多战役生活工作中凡是相互影响,激励战斗,上下亲睦,各护其长背后必定有严格的原则或制度。我们也需要学习善于用制度解决一些用道德解决的问题。
这项制度在后来的城陵矶之战中也发挥作用。两名都是猛将军官,危急关头,互不上下,然曾军的亲兵抓住机会在其军官危观时机,保护长官,刺伤对方军官,赢得战役。
《曾国藩传》读后感 23
我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杀人如麻的暴君,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他是很多人的信仰。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好人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会被指责为坏人,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会被认为是好人。现在回想起来不由觉得有些讽刺。
当我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自己的一生该怎么做,而且他能让我感觉到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也肯定能做到,就像他当初励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过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并非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脚踏实地,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学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体文章主骨作对比,终于打通了关节,领悟到文章怎么写才能体现自己见解,怎样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的普通,从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粗鄙。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把交友当做生活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六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于是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加谦和,更能委曲求全了,他更能和光同尘了……
纵观曾国藩一生,他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可这些苦难和挫折却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每一次的跌入低谷,让他又一次铆足劲弹到高峰,他成功用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即使天赋平庸,也可通过真心实意的锻炼,陶冶变化,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可见曾国藩的早年励志和内在精神信念在他的一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曾经说过:“天下是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我通过这句话明白了自己在学习生涯中不尽意,一方面是因为不不自律,没有恒心,另一方面是太佛系,对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向曾国藩学习,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错误,用努力和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 24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曾国藩生在一个湖南农村家庭,而且曾国藩自身也没有什么天赋和过人之处,但是最后却能名垂青史,这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我非常欣赏曾国藩的屡败屡战的品质,这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据说毛主席非常仰慕曾国藩,我认为不只是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而且并不骄傲的原因。之所以曾国藩能够最终成功,我认为这是曾国藩能够清晰认识自己身上的错误,并且能够迅速改正。在曾国藩传这本书中,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不自律,傲慢的曾国藩形象,几乎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每一个我们有过的错误他都有,但是他与我们的不同可能就是它能够在犯错误之后能醒来,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像曾国藩说的一样,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不仅如此,曾国藩立志做一个圣人,为人民,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自己做官,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另一个原因。他的官位虽然很大,但是曾国藩的家中却是没有多少钱财。曾国藩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而且他还具有广阔的胸怀,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曾国藩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特别欣赏曾国藩的这一点。
然后曾国藩还特别严于律己,每天坚持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一直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除此之外,曾国藩具有广阔的胸怀,以诚待人。曾国藩这一生结交的朋友,教育的`学生有很多,有点学生成长起来反而对他怀有敌意,有意刁难曾国藩,但是曾国藩都是尽力忍让。以德报怨,真可谓曾国藩是真有圣人的品质呀。
曾国藩身上还有一点令我佩服的就是曾国藩能够脚踏实地的做事,从来都不投机取巧。曾国藩都是打好基础,心态沉稳,然后再行动。如此一个能够脚踏实地做事的人真的是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曾国藩总是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地更新自己认知的知识,提高自己办事的能力,我想这就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没有人能够一直能适应时代,只有我们不断的更新我们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这里曾国藩为我指出了一条明路。
曾国藩是以“诚”字为先,在那个普遍鄙视洋人的落后时代,他首先发现了洋人处理事情还是很守诚信的,所以反复教导学生李鸿章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还是以“诚”字为先,说清楚自己的底线,不能退让的绝不退让。而不是像别人一样“打太极”。这个字在他一生的为人处世上也是一直遵循的。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后人评价他“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也不为过。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一生忍辱负重,为国家付出了全部这也正是国家的脊梁。
曾公是我一生的榜样与明灯,我希望在自己人生路上多多反思,时时自省。每每遇到物质和道德底线冲突时能够想起他来,给我与力量,光明前行!
《曾国藩传》读后感 25
- 1 -
攒了很久的银子,买了《曾国藩传全册》,这是我这个张扒皮不锈钢公鸡今年唯一一次大放血行为,但是——值!去了解曾国藩这个人,实属机缘巧合。在白岩松的访谈节目里,他说: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面对人生的态度,乐观的人一定比悲观的人走得远,走得更好,虽然人生的真相更值得悲观。这就是曾国藩给予我的启示。
- 2 -
白岩松对曾国藩简单的几句评价,跟中学历史书给我留下的印象绝然不同,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随即买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来读,看完之后,结果让我非常诧异,原来曾国藩是这么一个“愚笨”,沉稳,坚韧,宽厚的圣人。所以忍不住又入手了《曾国藩传》,他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笨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出伟大事情的希望,也可以称为传统意义上成功人士的希望。
- 3 -
我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总是能舌灿莲花,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面对这些人,你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为优秀的他们,内心总是很沮丧。而曾国藩让我看到,我们这些笨人,只要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一天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改进,时间会给你回报的。虽然这条坚持努力的路,也如此的艰难!
- 4 -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会不一样。对于曾国藩,他给出的答案是“做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而他做圣人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写日记。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要持之以恒,不断完善和提高,再叠加上“时间”这个神奇的元素,进而达到立功立德立言的境界,曾国藩最终也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号称“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 5 -
《曾国藩传》,以时间顺序对曾国藩的一生做了描述,整本书在大的方面按照曾国藩的身份转换为主线,科举入仕打开升迁之路,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封疆大吏处理内政外交。而每一次的身份转换中,他都经历了很多次精神上的转变,每一次都向圣人这个目标一步步靠近。每一个阶段,作者以曾国藩碰到的问题作为开端,以曾国藩思考并解决问题作为主体,以最终的结果作为结尾。而一个个的阶段性前进或者转折,最终将曾国藩推进到了“圣人”的终极目标。在每一个阶段,作者对曾国藩处境以及时代背景的详细描述,让我更容易体会当时大环境的艰难,以及个人抉择的不易,这样也对他最终的选择更加的钦佩,对曾国藩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通透。
- 6 -
总体来说,《曾国藩传》中对曾国藩的描写,以积极赞美为主要基调,即使一些关于他的缺点的`描述,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他能够实现“圣人目标”的艰难,所以作者基本上实现了对这位“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倾情打造。如果想要更加多维度的了解曾国藩,还是推荐再去看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可以多一个维度去了解这位圣人。
- 7 -
社会上曾流传着一句“立业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读《曾国藩传》从字里行间体会他的专注,感受他的耐心,学习他的智慧。即使你无法像曾国藩一样有一番作为,但你的品性、你的人生必定会因吸收本书的思想精粹后,有所改观。
- 8 -
他谦和内敛,以退为进,韬晦有术,从不张扬,没有半点文人的狂傲之气。在清政府的猜忌、地方大吏的排挤中求生存,在多重势力的夹缝中求发展,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小慎微,“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简而言之,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我们从他身上要学习的太多太多,大家可以考虑看看,绝对值得!
《曾国藩传》读后感 26
支部安排的读书分享活动,免费赠送书籍,我也拜读一大部分,因为时间原因还在继续阅读中,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曾国藩踏实认真,以诚相待的为人处世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下面就我的读后感分享如下:
一、自我教育。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在早年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笨拙木讷,也有一些急躁、轻浮。
包括他早年间去北京做官的时候,每天都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啊,串门逛街,喝酒等等,甚至也非常的好色,有一次觉得朋友的媳妇儿特别漂亮,为了多看两眼的他就经常去朋友家,名义上是和朋友谈事情。
因为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回来以后就会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就开始扇自己大嘴巴子,反思说自己太轻浮了,后来是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呢,就是他在京城拜访了一个名师,名师也是告诉他,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圣贤?其实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呢,就是要记日记,要冥想静坐,这两点他也是听进去了。
每天不停地都会记这个日记,反思自己的功与过,得与失,自己记还不行,还会把自己的日记,让同事让亲人朋友传阅,请他们提出批评的`意见,那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包括我都不能做到,我只能做到说记日记、周记做复盘来反思自己。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他就是找到一个空荡荡的小屋,让士兵把守在门外不许任何人打扰他。
那在这样的静坐冥想的过程中,他也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思绪,包括在围困南京的时候久攻不下,再加上皇帝在一直给他下命令让他进攻,但是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那就这样他处于这种内外交困,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也是通过这种冥想来找到了方法进行调节。
曾国藩在平衡洋人和朝廷的关系,平衡朝廷,跟老百姓的关系,平衡老百姓跟洋人的关系等等,一切都做到了游刃有余,你真正的做到了是一个圣人,立言立功立德。
二、对于家风的重视。
这个我也是感触特别深,曾氏家族在近现代绵延不绝、人才辈出。
在曾国藩之前,曾家500多年世代务农,而自曾国藩开始至今,曾氏一族每一代都涌现了知名人才。
曾国藩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家庭成员人人孝悌。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
三、他非常有领导艺术。
曾国藩门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比如我们都很清楚的,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这些洋务运动的名人都是出于他的门下。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曾国藩是权谋的代名词,感觉他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甚至老奸巨猾。
这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我研究曾国藩以后呢,就发现他待人的原则并不是权谋,而是真诚。
他有一句名言,他说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所以他在处理湘军集团内部关系的时候,就是以拙诚为原则,就是尚拙尚诚,讲究笨着,讲究真诚。
曾国藩对待部下第2个特点,它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你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你想要有所发展也要给别人制造发展的良机。
另外呢,他在保举下属方面非常的努力,他曾经对皇帝说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说李鸿章才大心细,人才难得,要知道李鸿章在安徽混了好多年仕途一直没有起色,直到在曾国藩这儿待了几年以后才出掌一方。
你凡是涉及利益一定要注意与人共分,你有好处啊,也要给别人一些好处,凡涉及名声,也一定要与人共享,不能自己垄断。
所以有句名言就是说“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这就是曾国藩能够吸引一大批人为他所用,并最终成就自己事业的根本原因。所以说曾国藩在自我教育,在家风治理,领导力方面,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在工作生活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曾国藩传》读后感 27
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如何步步升级,脱胎换骨?当代人从曾国藩的身上学习到什么?读完《曾国藩传》,我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这么受欢迎,我们应该从他身上找到自身的弱点,而他的人生之路指引我们走向强大。
曾国藩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个历史人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胸怀宽广,海纳百川。他除了自我反省,也常常会听取别人的评价,而且能够接受别人不好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后面能够迅速对外国人、外国事做出超前态度的重要一点。一个人要有平静看待万事万物的心,才会遇事不慌、决定不乱,才会待人接物,友好相处。
他苦心学习,以“结硬寨、打呆仗”的方针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同时,他也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火炬,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曾国藩也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偶像,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而我们现在也在书中潜移默化明白了他的坚持他的故事他的精神。
《曾国藩传》读后感 28
终于耗时一年,磕磕绊绊的才读完这部密密麻麻写满1200多页纸的长篇小说。这么久才读完,并非全部因为妈妈说的那样,读的仔细,并时有笔记。诚实的说,这两本书大部分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到很少读了,因为有更多急需去读的东西。
这本书是老爹强烈推荐。他如此强烈的推荐,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天天谈话不离《曾国藩》,搞得我甚是抵触。我对于这个事是这么看的:《曾国藩》这本书与它的`主人公确实在历史长河中名流千古,读一读确实有必要,也一定有益于修生养性。但除了《曾》就是《曾》的这么劝,只能说明……我换一种委婉的说话吧。比如,偶然有一次,我吃了一次肯德基,美味可口,便深信肯德基的烤鸡是世上最棒的烤鸡,所以我每次吃饭都推荐人们去那吃;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来了澳大利亚,各式各样的烤鸡数不胜数,我便惊醒,以前那么强烈的追逐的东西,也不过是茫茫美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远了不说,与曾文正公同时代的豪杰不胜枚举: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文正公同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们每个人都各领风骚,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都值得学习。而固步于曾文正公一人,无疑将对于史集认识的局限和粗浅暴露无遗。读完《曾》只是很平凡的一步,没什么好炫耀的。我读了,不代表我就能功成名就;我不读,也不至于就一事无成。希望老爹能对我的话有个深刻的认识,以后不要再看完于丹就“建议”我读《论语》(悉闻于丹在北大被学生们哄下台,心情极为爽朗),看完易中天就“建议”我读《三国演义》,自己读完《曾国藩》就马上如获至宝般的“建议”我也赶紧读……您不也是将近知天命之年才重新又读的么?我能鄙视一下而立之年却没有读过《曾国藩》的小王同志么?我不能,因为那时候有那时候读的书。曾文正公有许多关于教育晚辈和齐家治国的思想,这对于一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我,显得很急切么?读完了这本书,我反倒希望老爹能从中获取许多对待自身、亲人和朋友的领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曾文正公说,“正人先正己”,就这么一句,就够王主任您回味无穷的了。
《曾国藩传》读后感 29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面的坏人,现在,我知道他是多数人的信仰。对于个人明明就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以圣贤自期,却也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活一辈子。他的风雨飘摇的一生,浩浩荡荡,也给我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具体说不清是什么,但是我觉得似乎离我们的理想很近,离我们的初心很近。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可爱,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别的。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乎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昨天看了白岩松的“对白”他说“自由即自律”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更是要自律,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养成规范。未来的日子,我就试着做更好的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 30
经过一个月的断断续续的晨读,我读完了整本书。曾国藩的奋斗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视他为我的偶像。让我分享一下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
1、强烈的使命感
曾国藩六次科举落第,第七次才考中进士。此后,他年年通过高中入学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他面对学业的目标;坚持下来,30岁的他制定了重生计划,一直在践行“学成圣人”。在京为官的十年间,也广访贤才,继续深造,并晋升十品。这是他自律、求精的目标;他创建湘军时,遇到了太多困难和阻碍,从未放弃。后又创办安庆内兵工学院江南制造总局,处理天津教案,派学生出国留学,救国救国。保卫国家的目标;回顾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他有强烈的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做、做好。事实证明,这些事情对于当时的社会乃至后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面对困难:从失败中寻找出路
六年科举落榜。由于笨手笨脚,曾国藩苦读求道,终于第七次考上了。 43岁,他帮助组织团训,并外出练兵。他得罪了湖南官员,差点被痞子兵杀了。前往衡阳,他掉牙吞血,徒手创建了湘军。湘军的创建过程非常艰难,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支持。在困难的`情况下,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首战失败,差点投河自杀。好在湘潭大获全胜,挽回了面子。后来户口战败,他第二次自杀,被解除兵权。他在家待了两年,自我反省,完成了“重生”。之后,他在“与光和谐”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理其他事情的方式也比以前多了。面对困难,他总是总结反思,认真分析问题。他采取的方法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有很多甚至是愚蠢的。方法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却很实用,而且缓慢而稳定。
《曾国藩传》读后感 31
曾国藩出生平常,智商平常,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我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四:
其一:善于反思
第六次科举考试落榜,被学台“悬牌批责”,深深的刺激了曾国潘。回家之后,就开始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后,在道光十三年,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曾国潘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后,在蛰居老家两年,不断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
其二:严于律己
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其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坚持到去世每天写日记却是非常难,而曾就做到了。
其三:目光长远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了落后观念,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去世前,还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其四:独特的人格魅力
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的逸闻趣事:贼入房梁背书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 32
初识曾国藩,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那时候对他的认识只是一位被写进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人物,是清代高官,是用兵高手。后来无意间接触“慎独”的概念,方才知道这一理念其实就是源自曾国藩,更加好奇他的一生。
《曾国藩传》有好几个版本,我选择作者是张宏杰版,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作家。所谓“历史感”,是指能够通过别样的角度,穿透历史云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实。书中描绘了曾国藩科举入仕到出将入相的宦官沉浮,祖祖辈辈平民出身到完成立功、立德、立言的成圣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曾国藩耀眼的个人魅力。粗读全书,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笨”,一个秀才考了七次,遭受他人的嘲笑讥讽。他身体禀赋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生平常,祖上几百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不仅智商平庸,在性格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常人常见的缺点和毛病。之所以能抵达很高的高度,关键在于他持之以恒的努力。曾国藩一生中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他在写给几位弟弟的信中说:“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在以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要持之以恒。很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中的,要想彻底改掉它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磨砺,慢慢化解,这是一个终生的事业。
二、“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
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颗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底长得万丈高。”曾国藩得修身过程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
三、“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节庄敬”。
曾国藩在江西数年之间步步荆棘,处处碰壁,树敌无数。他反思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特立独行,做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他意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是弱者。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边土地上生存的必要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曾国藩经历坎坷大悔大悟之后,平心静气,做事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地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更成更敬。凡事从风险角度考虑比较多,遇事做加法。
曾国藩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一个榜样,精神力量的存在。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在学习上的孜孜不倦,还有他对一件事的剖析能力,做一件事的耐心和思考,打好基础,如果失败也要在其中寻找经验,自己做对得起自己的事,问心无愧。
《曾国藩传》读后感 33
梁启超认为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因为他是儒家学说的开山鼻祖,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等影响中国的教育理论,他创办的私学也打破了富家子弟的垄断。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的传播,孔子的儒家,思想传播到了日本、韩国等地,对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亚洲文化,却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个就是王阳明作为新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对中国的思想解放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他也帮助朝廷镇压宁王之乱。我这办一个就是中国办为什么称他为圣人,看完了他的传记,我就明白了一切。
曾国藩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毁誉参半,骂他的人说他杀人如麻,喜爱他的人说他平静了太平天国起义拯救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又是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带领中国走向了近代化今天,我们要彻底探讨一下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圣人的原因。
首先每个人有优点必有缺点,我们就来一个先抑后扬,先说说他不好的一面,曾国藩小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笨大家都曾听过一个故事,曾国藩小时候在背《岳阳楼记》这时候一个小偷在房梁上面,等他们都睡了以后就下来顺手牵羊,可谁知过了许久醒来以后发现曾国藩还在背第一句话。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大骂道你这个笨样,我听你背都背下来了,说完就立刻流利的背出了全文便走了。这个故事我们不能看出曾国藩小时候是真的笨,他第6次考试的时候不仅名落孙山,还被学台“悬牌批责”,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小时候他真不是个读书的料。
长大之后,他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但他仍有许多不足: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虚伪和好色。等他当上了地方官以后,又立重法,百姓被杀,无数人送外号曾剃头。并且他的烟瘾也很重。
先抑结束以后,我们来说说他的优点。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曾国藩虽笨,但他却很勤奋,即便没考上,他也丝毫不气馁,分析出了自己为何落榜的原因,最后进行恶补。天道酬勤,他最终也考上了举人的进入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为了备战翰林大考,他也是制定了一张详细的计划表,并且坚持按照这个行动。在后面的大考中,他也获得了第6名的成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役中,他三次失败想过三次的自杀,但是他都坚持了下去,并且之后结束了太平天国起义。所以勤奋并坚持的人都可以获得成功。当他面对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他立刻深深反省自己的做法,这就是他第二个优点自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曾国藩深受曾子的影响,每当他发现自己的不足,他就会写日记,告诉自己要改正这些不足,久而久之这些不足慢慢就消散不见。开始写日记的第21天后他又发誓戒烟,虽然戒烟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他依然坚持了下去并且成功将烟瘾戒掉。曾国藩的日记也可以看成他的检讨书,日记中他立誓“夜不出门”,但他还是经常与朋友一起出玩。如道光二十二年的12月16日,菜市口要杀人,别人邀请他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但在路上他突然意识到这种热闹都要去凑,实在是人心丧尽还谈做什么圣人。徘徊良久,他最终还是回了家。虽说,曾国藩立誓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性,但是他还是有破戒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足的时候,但是关键看你是否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曾国藩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还有就是他是一个仗义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他的朋友妻子去世后,他为朋友办理丧礼,并且帮助他寻找乳娘,抚养朋友一岁的孩子,竞选朋友之一在观察了他也提交了不少达官显贵但当其中一些倒台后,文正也没有受到牵连,只有他的原则:交友可以,保持距离。朋友虽多,但是文正也和许多人反目成仇。这文正这时候就表现出了一个作为圣人应当有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忍让。左宗棠和曾国藩是老乡,这两人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时也互相帮助,但是左宗棠富有才华为人傲气,现在也瞧不起曾国藩,说曾国藩的坏话,但是曾国藩也并没有生气,反而经常提拔左宗棠。忍让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备的品质。
这些也许就是曾国藩被称为半圣人的原因,但是仅靠个人性格方面无法证明。他的所做出的贡献也能证明出他的伟大。在面临国家危难时刻,他一挽狂澜镇压农民起义,挽救了清朝的统治;在面对国家主权被受到侵犯的时候,他提拔李鸿章等的一众干将进行洋务运动,虽然无法拯救清王朝,但也让中国走向了近代化。国藩对兄弟,对孩子们所写的家书,成为中国的家庭教育的典范。曾国藩也对儒家精神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都引用张宏杰先生的几句话来做结尾:国藩身上的儒学精神是有活力,有弹性,有容纳力的,和那些愚顽浅薄的官僚不同他掌握了儒学的真精神。他做官非常成功,他善于进退,一身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跌挫,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成功的并不多见。曾国藩事君至忠,事亲至孝,对于兄弟护剑肺腑,毫无芥蒂。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感情深挚。对于儿女,他既慈爱又严格,能够尊重孩子人格,教育孩子总以鼓励为主,没有传统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作风。曾氏家族数代以来,直到今天依然人才辈出,这和他树立的良好家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他被誉为“古今文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万世千秋”。
但是他的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中国的衰退,所以曾国藩的一生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失败的,他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然而在垂暮之年,他猛然发现自己一生的奋斗竟然如拔刀斫水,并没有影响水之东流。虽然他以圣贤自期,然而他遵循圣人之道,一丝不苟的苦学苦修并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无论如何,曾国藩用一生捍卫了他自己真实的文化和信仰。曾国藩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的意志力也是有限的。他的努力在人类的精神征途中,了一座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生丰碑。
《曾国藩传》读后感 34
作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家喻户晓,声名显赫,读过《曾国藩传》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理解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了。作为一名从草根出身成长起来的普通人,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成功的,从一个湖南湘乡县白坪村里的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权倾一时的晚清名臣,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能助他成长、成功呢?
我个人以为,第一个特质是“韧”。这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学业上来讲,他的求学之路可谓坎坷不平。太爷爷立志家里要出个读书人光耀门楣,爷爷辈积累了一些财富后从县里请老师给家里教学,爸爸资质平庸,也可以说是比较笨,考了十七次才考中举人,轮到曾国藩本人,也是资质平平,每次关键考试都是后几名,勉强过关,但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一直能够坚持下去,我想这与他在幼年时期看到的父亲的坚持、爷爷的支持肯定是分不开的,坚韧向上的家庭环境对他影响深远。到了工作以后,经历的无数次艰难困苦、身临绝境都能坚持下来,与他身上的这股韧性更是息息相关,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无数次身处绝境、孤立无援,他都坚持了下来,坚韧的信念及品格让他受益终生。
第二个特质是忍。在京工作的九年,性格倔强让他吃尽苦头,刚愎自用的秉性使他与同僚关系形同水火,尤其是在湖南创建湘军时,与整个长沙官场格格不入,使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工作无法开展,甚至导致事业几近毁灭。丁忧在家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总结教训,深刻反思,再次出山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处事圆滑,懂得变通,无论对上级下属同僚,还是亲人朋友敌人,都能够谦虚谨慎,虚心求教,极力改善自身的官场微环境,面对他人的嘲笑讥讽甚至背叛,他都能够淡然处之,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就。
第三个特质是忠。从历史的定位来讲,我认为他是充满争议的,他是封建的卫道士。他维护的是大清朝的统治,维护的是自身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可以说在民族大义方面是有极大欠缺的。在面对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两方面的威胁时,他会优先选择对付太平天国,因为英法联军不会推翻大清王朝,而太平天国会,而大清王朝是他的生存基础,曾家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必须极力维护大清的统治。可能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追求事业的'忠诚。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不会存在如此艰难的选择,但对于自身事业的忠诚还是需要而且重要的,只有忠诚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投入,只有投入才会成功。
曾国藩的一生是集苦难、挣扎与争议的一生,对于他本人是成功的一生,对于历史他是值得分析研究的人物,在他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值得摒弃的也不少,也正是因为不完美才会让人觉得他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
未来,我还会继续深入地了解他,从历史中不断学习,汲取营养,照亮现实。
《曾国藩传》读后感 35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世界上有谁不向往神仙自由自在的生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炼丹修仙?又有几人真正修成正果?凡人想成神仙,却也有不凡之人人一心追求圣贤之道,曾国藩便是其中一个非凡志士,更是极少数终成圣贤的伟人。即使不想成为圣人,纵观他的修圣经历,对于我们的为人处世也有极大启发。
曾国藩有志向。他在无尽的学海行舟时,志向由一心苦读考取功名升华为当圣贤。立志也非简单的事,首先,你不能是一条不想翻身的咸鱼,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井底之蛙,时时当对自己保持不满意,虽然会痛苦,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啊!其次,志向不止是一个想法这么简单,立志不是随便立下一个远大目标就好,需要考虑到实现途中可能经历的一切困难并做足心理准备,怀揣必胜之心。就如“十指连心”是我们想想都害怕的酷刑,然而实现大志的路上经历的大难未必比这轻松。然而“立志”也仅是修得正果路上的第一步而已。
曾国藩很自律。暂不提他在现实为官之中所遇困难,单论他在为人处世上的困难就是极大,他认为自己性情浮躁、为人傲慢、虚伪、好色,于是开始记日记反省自己,定下自我管理的十二条日课严格执行。它通过自律克服了性格上的缺陷,战胜了一大困难。自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比登天,直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广泛又持久的话题。就如我们现在锻炼健身,一天跑两千米不难,坚持两天容易,但想要连续一年就真的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了——没错,圣人不一定多么有学识,圣人应当是做自己想做的',所做的一切自己回想起来都不后悔,这样所达到的从心所欲、淡然的人生境界。然而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必然承受巨大心理困难的。曾国藩承受巨大痛苦戒烟,只因多看了几眼漂亮女人就在日记中痛骂自己为“禽兽”,甚至连宴后多看了几盘棋都要悔恨自己的不自律。正是他如此蹂躏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成就圣人之名。
曾国藩坚守自我。在晚清浑浊的官场中,官官相护,无人不贪,皇帝昏庸,清官不受待见,他受着同僚们的鄙夷陷害,仍然坚守底线,一心为国,不厌其烦地上书,后来来到湖南,不顾其他贪官,严整土匪流氓,建立了强大的湘军,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算不在晚清时期,想在一个混乱的集合体中保持清白也是难事,尤其是曾国藩保持廉洁正值的代价可能是生命。这正需要通过自律锻炼出来的钢铁般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宏大志向,这正是圣人所为啊!
我们不求做圣人,不强求事事尽善尽美,只求一辈子过完觉得值了,这也需要像曾国藩一样立志、自律,要保持自己的底线操守,不管资质有多平凡,也能做自己心中的圣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 36
曾国藩崛起于晚清,一生功绩出众,乃晚清的一代名臣。从他的人生历程之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会到“拙”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尚拙”成就了曾国藩,这种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思想、作风、行动。在晚清的历史上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我想说的是,尚拙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毋庸置疑,“尚拙”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它具有巨大的优点即所谓踏实彻底,待人至诚。曾国藩一生做事,总有尚拙之意在其中。他科举考秀才时,六次未中,时人讥笑,但在第七次时终于考中。之后连捷,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基础牢固,一旦开窍,自然厚积薄发。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众多,但却从不攀附私人权贵,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斜道。在当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时,朝中权臣肃顺对他多有支持,但曾国藩也末与其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其家中搜出一箱私信,其中却没有曾国藩的信,因此“太后叹息,褒为第一正人”由此可见,“尚拙”的好处是巨大的。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巨大助力作用。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曾国藩就是因为本人不聪明,才“尚拙”,若他也聪明机敏,恐怕就不会“尚拙”了。诚然,曾国藩本人的确十分笨拙,他自己也承认“资质之陋,众所指视”。但我想强调的是,聪明机敏与否,与尚拙精神并无冲突。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给自己14岁的妹妹送了一本大学天文学教材作为礼物,妹妹很疑惑说:这我怎么看得懂?费曼跟她说:“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下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后来,他的妹妹,琼·费曼,果然成为了一名天文学家。同样道理,韩国棋手“石佛”李昌镐在他的作品《人生如棋,不得贪胜》中也表露出了同样的“尚拙”思想,单论聪明机敏的'程度,费曼与李昌镐毫无疑问是站在人类顶尖水准的,连他们都如此推崇“尚拙”,由此可见,尚拙与个人智力、能力并不相违背,而是相辅相成,它更像是一种处世准则,如山岳般厚重,如水滴石穿般持之以恒。
现在的我们都崇尚“尚巧”。办事越巧妙,越走捷径,越受推崇。盲日追求高效率却不曾关注自之走来的一步一步中,有多少留下了痕迹,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曾国藩曾说:天下工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只有根基足够稳固,才足够可靠。文正公一生尚拙,正如重剑无锋,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胁。尚拙精神,无疑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无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它的作用空间都很大。正如一快磨刀石,缓缓磨去我们身上的瘕疵,最后成就的,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非同凡俗,起凡入圣。
由此看来,尚拙精神实乃我国思想文化的一大瑰宝,亦是无论在即个时代都值得推崇的准则,象征着中华民族对于质朴无华的追求,对于脚踏实地的追求,对于勤勉努力的追求。用“尚拙”磨砺自我,才能让未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用“尚拙”洗涤社会,才能让社会上盈满质朴真诚的习气;用“尚拙”激励国家,才能让国家永保和平。这方才是“尚拙”之用。
愿“尚拙”精神永存你我心间!
《曾国藩传》读后感 37
虽是囫囵吞枣式读完第一次,却也是获益良多。以前了解甚少,读完却被曾文正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无论从学识、人品、性格还是格局,都深深被折服。感触最深之处有五:一是其立志做圣人之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自省自律;二是对于左宗棠,真正做到了相忘于江湖,相比于左,足现其胸怀;三是对于大局的思考以及当前形势的预判及把握,足见其格局;四是其开放的心态以及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五是其与家人及朋友的'联系,书信的往来,也让我佩服。
喜欢读人物传记,正是喜欢从别人的人生阅历,去提取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读完已经深深地被曾文正公所折服,这是值得多翻阅的一本书。不过读来可以觉察,作者写作中的个人感情色彩还是很浓的。
最后,也发现了历史的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切入,正如这之前对于太平天国的了解就知之甚少,只有历史书上学到的,只知道被镇压而失败,所带的感情色彩都是偏向太平天国一方。而从本书所处的角度,却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读本书最大的一收获。
《曾国藩传》读后感 38
曾国藩其人,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年轻时有志匡华夏,总是失策亲虎狼。马关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吐命,死屈背骂名。爱之者言——中国现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作家、湘军创始人、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后人称曾文正。
通过阅读,我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首先要有历史同情和对保留时代的分析。
近年来,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和讨论不断热议。热议人身历程的励志,热议曾家一段时间的繁荣,热议许多名人和伟人的赞赏。
阅读不仅仅是看古人的故事。阅读是为了吸收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我回顾了曾国藩的一生,了解到这个先天不聪明的顽童,一路荣获世界重要大臣。故事自然精彩,但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早年,他为自己设定了十三条修身规范行为规范。他对人格的淬炼总结的核心是:诚、敬、静、谨、恒。这在当下仍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诚-表里如一,依信守诺。这也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个人八个字是爱国、敬业、诚实、友好,诚实是社会层面的个人价值要求。以诚立人、以信为人是共同的社会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什么都做不了。这也是人的基本要求。
敬-不仅是一种尊重的态度,也是一种敬畏的态度。我们应该有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这是人们的基本态度。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是最可怕的。敬畏不是懦弱,而是自律。人要敬畏道德,以道德为准则;为事敬畏法律,以法律为准则。没有规不成方圆,只有把规矩放在心里才能真正做到有依有依。
安静——理解很多,我理解是一种冷静和平静。安静只是一种外表,然后是对人和事的`深刻准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冷静下来。只有当事情发生时,我们才能在危机中做出最好的反馈,甚至创造价值。平静不同于平静,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打扰外事,不掩盖繁荣,只保持心。
谨慎——一般来说,理解是谨慎的,但谨慎本身也有双重意义。谨慎是指严谨和严肃。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世界上没有困难,只怕有心的人,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谨慎是三思而后行。谨慎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倾向。深入、仔细地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找到信息,咨询专家,然后再做。
恒——只有一个要求是持之以恒,我认为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所谓恒质是一种不要忘记你最初的愿望的追求。只有坚持我们的心,我们才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的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诱惑。相比之下,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唯一的共同点是坚持。
事实上,人们不能在他们的一生中看到所有的风景,获得所有的知识。但阅读可以让我们尽可能多地理解它。曾国藩可以是一个严格的官员,但回顾他的生活。他的成功归功于《纽约时报》的选择和他自己的个性。真诚、尊重、安静、谨慎、坚持只是他个性的优秀点之一,一个优秀的个性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曾国藩传》读后感 39
十几个日夜眼前过去,说中那本厚厚的《曾国藩传》也终于翻到了封底。我从曾国藩的世界中抬起头,也许是因为低头太久,抬头时眼前蒙上了一片阴影。我仿佛看见了曾老先生就在我面前站着,慈眉善目。
人作为渺小的个体,很容易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前行,但有的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站定,铸就一座座丰碑。曾老先生告诉了我三个字:“学”、“恒”,还有“家”。
“学”,不仅仅是丛书本中学习,更是从过错中学。“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曾国藩决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少布衣之士都深谙的官场之道,他在数次因得不到乡绅支持而战败以致回家赋闲后才恍然大悟。经历了江西的惨败,他才习得“自己不是带兵指挥的料”这个道理。所幸,他学得后便将所学牢记在心,在朝廷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局势之间创建、整顿、扩充湘军。
“恒”,这似乎一直是古人弥补先天条件上不足的主要办法。明有宋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清有曾国藩的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这对现在的我们是最有启发的。曾国藩的父亲科举十七年方得一秀才的名号,曾国藩在官场上起伏十余载处处碰壁的处境才得以改变。
反观我们中学生,常常学习几个星期后就丧失耐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当遇到看似坚持不下去的困境时,再咬咬牙,或许下一瞬就看到了曙光。
“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家庭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曾国藩那股坚韧不拔的劲就是受父亲近二十年科举的影响;在官场上不管多失意,他也不会忘了写封家书;在战场上,九弟曾国荃更是他的得力助手。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亲情的陪伴,有人说它是孤独的挣扎着,并不然,当他因签订条约而被国人怒斥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的灯,星星点点,为他而亮。可能也正因如此,曾国藩才会在晚年留下千古名作《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一个人代表一种“又慢又笨平天下”的精神,代表一整个晚清。61载春秋,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农民起义被大大削弱的局面,更有遗泽百代的曾国藩精神。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7-08
曾国藩传读后感01-20
<曾国藩传》读后感04-24
曾国藩传读后感11篇02-07
曾国藩传读后感(精选22篇)11-13
《曾国藩传》的读后感(精选11篇)07-18
《曾国藩传》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07-08
曾国藩箴言06-13
曾国藩语录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