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简史》读后感

时间:2021-08-30 14:05: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宇宙简史》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宇宙简史》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宇宙简史》读后感

《宇宙简史》读后感1

  时值暑期,正是充电的好时候。上网一查,100本书一字排开,再仔细一看,我的眼球立刻被一本书吸引了,那本书正是《宇宙简史》。茫茫书海独见一书,此书当然不同凡响。自己平时一直喜欢看一些科普类的书,对《时间简史》也早已有所见闻,适逢暑假,又恰见这本仰慕已久的书的姐妹篇,当然立即拍案决定购买此书。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科学巨着,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奥的宇宙原理。在不断汲取着新知识的同时,从书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其他的东西,这些已超过了知识本身给我带来的启迪。《时间简史》已给我带来了一轮强烈的冲击,而《宇宙简史》把这股冲击延续了下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漫步在知识的世界中。曾几何时,自己对于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幻想和渴望,想着天上的星星,想着天上的月亮。现在,我依然喜欢眺望星空,看着颗颗流星,看着五彩的星座。从书中,我了解了更多关于黑洞的故事,揭开了反物质神秘的面纱,知道了更多遥远星系的奥秘。从书中,我掌握了许多天文学的知识,让自己与遥远的未知更近了一步。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我从中学会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他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从书中,我感悟到的是那颗对科学执着严谨的心,那颗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心,那颗刨根问底的心。科学家们的不懈追求,为的是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外太空的探索,从不曾止步。所以读罢此书,我更感受到的即是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

  简练的语言,播撒着浩渺的知识;睿智的语言,体现着博大的智慧。这次的阅读,让我长了知识,增了视野,也让我学会了严谨的态度。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无价的至宝,因为他们将成为我得垫脚石,对我以后的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这一点一点的积累,如繁星般,无边无际地闪耀在知识的夜空中,广袤无垠地漫布在思想的宇宙中……

《宇宙简史》读后感2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书,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东西。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不管是老师、教授还是科学家,都需要读书来获取新的知识。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我读《宇宙简史》这本书的感受。

  一听宇宙简史这四个字,就知道这本书是讲宇宙的。这本书是大名鼎鼎的霍金先生写的。这本书先带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关于宇宙的构想。再讲宇宙是在很久以前的一次大爆炸中产生的,然后一直不断的膨胀下去。接下来谈一谈黑洞,说了黑洞是怎样形成的,掉进黑洞的人会怎样。还讲述了量子力学如何允许能量从黑洞中泄漏出来,黑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么黑。又讲到科学家们设想:时空可能在范围上有限,但没有边缘。然后解释这个问题:尽管物理学定律是时间对称的,但过去和未来为什么如此大不相同。最后讲科学家们正如何寻找一种统一理论。

  《宇宙简史》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我们读不懂,但多读几次还是能理解一点的。这本书中有许多图片,能帮助我们认知这个天体的样子,而且图片旁边还有字,可以让我们知道这个图片说的是什么。书中提到的某些词或者人物,书中的空白处也有写关于这个词或者这个人的资料。读了这本书,我又了解了关于宇宙的新知识,知识面更广了,我还要多读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宇宙简史》读后感3

  去年看科幻小说《三体》时,总想着如果读过有关黑洞、量子、时间等的科普书籍,应该会更容易理解些。霍金的作品《宇宙简史》恰好是这样一部书籍。

  这本书描述了霍金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他首先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宇宙的构想,从“地在下天在上,地是平的”开始,到亚里士多德“地球是圆的,星辰绕地球转”的地心论,再到哥白尼“太阳是静止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日心说,再到开普勒将哥白尼的圆形轨道修正为椭圆轨道,终于得到了一个目前看来最正确的宇宙模型。

  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恒星必定会互相吸引,在某一刻坠落到一起,为什么没有这样呢?原因是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膨胀的,如果它膨胀得相当慢,引力会使它最终停止膨胀,然后开始收缩。否则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在几百亿年前的某一时刻,宇宙是个密度为无穷大的小球,产生了大爆炸,这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

  当某个巨大的星球,或者更大的天体,受其自身引力吸引而不断自行塌缩,最后形成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星体,它产生的引力使得它周围的光也发生巨大的偏折,被它吸引进去无法逃逸。光消失了,它就变成了再也无法看到的黑洞。所以黑洞并不是个柱状的窟窿,也不是洞里空无一物,它是密度无限大、体积很小的.球状星体,只不过看不见而已。

  把光看成是由一个个成包的光粒子构成,这些能量量子在空间点状分布,这就是量子理论。霍金用量子力学证明了黑洞总是“热”的,像火炉一样放热,能量能从黑洞泄露出来,黑洞不像人们描述的那样黑。

  关于时空,爱因斯坦曾预言,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太阳会使其周围的空间发生弯曲,所以地球并不是在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下绕着太阳旋转,而是在一个倾斜的空间中行进,就好像弹珠在漏斗中滚动一样。由于这个弯曲,不仅行星要在轨道上绕着恒星转,就连光也发生了偏折,不再走直线。不仅是空间,时间也同样会发生弯曲,在高空中,离太阳越近的地方,时间会过得越快,在较低的地方,时间则过的较慢。如果一对双胞胎,一个住在海边,一个住在高山上,就会发现,住在山上的比住在海边的老得快一些。

  宇宙的开端发生了大爆炸,观测表明,越远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飞离开我们,整个宇宙处在不断膨胀的状态。《宇宙简史》虽然很多看不懂,还是让我多少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同时又浏览了《七堂极简物理课》,这本书更适合我这种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的人。科学越进步、知识越更新,我们越了解宇宙的广大,也越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们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曾经以为我们就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是如此智慧,我们与众不同,事实上,我们与其他动植物没有什么不同,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就如同一粒沙、一滴水,处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偏僻的角落。

  作者霍金是一个传奇人物,从21岁起,他得了渐冻症,慢慢的,他要很费劲才能抬起头来,他不能写字,只有三个手指和两个眼睛能够活动,即使在失声之前,他也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流,这种语言必须由长期陪他生活工作的人来翻译才能通晓。首次看到他的人都会对他的残废程度感到吃惊。但他最不愿意被当做残疾人看待,一直坚强地活着,直到20xx年去世,享年76岁。

《宇宙简史》读后感4

  《宇宙简史》这本书是由剑桥大学著名的斯蒂芬.霍金所写的。这本书中所讲的概括了现代物理学的诸多领域,如:宇宙的起源,大爆炸,黑洞......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是这本书是确实包含了许多精华。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写的内容十分真实,读着读着,我仿佛卷进了黑洞里面,但又好像不是,因为我看到了宇宙遨游在其中。我比较喜欢其中黑洞的部分,讲述黑洞的这个部分,用了两章,共33页,让我明白了黑洞的概念。曾经,我会在晚上,对着满天星星的天空许愿,我曾幻想:在我们这个世界外面有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我眺望星空,仿佛能看透这个世界。

  现在我看了这本书,眺望着星空知道了宇宙大爆炸,广义相对论,和宇宙的秘密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宇宙大爆炸呢?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霍金爷爷说:“宇宙原来是一个极其大的星球,因为其密度极高,突然有一天,它爆炸了,于是,它分裂出来了一个又一个行星和星云,但这只是猜测,我们还无从确认。

  开始,我读这本书是很不耐烦的,但是越读到后面,就越有耐心,霍金爷爷在研究问题时也是这样,尽管他身体是残疾的,可他仍然坚持科学,仿佛没有了科学他就没有了生活的动力。霍金爷爷面对病魔毫不害怕,不卑不亢。

  我从一个只会看星星的小孩,变成了一个了解宇宙的男孩。多归功于《宇宙简史》,你也来看看吧!

《宇宙简史》读后感5

  刚开始读《宇宙简史》的时候,觉得那些语言有点深奥,很难看懂,不过,那文字耐人寻味,当中蕴含着宇宙独特而神秘的魅力,在细细品味后才能领悟。

  这本书的作者是的霍金,他被称之为“宇宙之王”,还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他,是轮椅上的攀登者! 他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科学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我。

  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人类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宇宙简史》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

  《宇宙简史》用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讨论了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和时空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题,这本书引发了我探寻宇宙的秘密的渴望,我将试图勾勒出我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以我现在的年纪,对霍金这些深奥的宇宙假想认识还不够清晰透彻,尽管它意味深长,但不可否认,霍金轮椅上的着作《宇宙简史》在宇宙研究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这使我对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宇宙简史》读后感6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强烈推辞下,我用了整整半个月时间,认真地细读了这本书——《宇宙简史-起源与归宿》。

  这本书讲述的是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和空间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题。作者斯蒂芬·霍金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他靠着惊人的毅力,成为了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在这么多精妙绝伦的故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黑洞”这个话题。我以前一直认为黑洞是宇宙中的一个黑色的洞,看了《宇宙简史-起源与归宿》以后,我才知道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在进入到黑洞的最外层的边界内,便再无法逃脱,甚至目前传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逸不出。因此,看上去才像一个黑色的洞。

  读完了这一章,我不禁浮想联翩:如果人类成功穿越黑洞,看到的将会是怎么样的场景?是传说中的龙和凤凰住的地方?还是另外一个宇宙?总之,黑洞还有着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

  读了《宇宙简史》,我了解了宇宙已经被发现的秘密,也了解了宇宙还有更多的秘密值得我们去探寻。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更多的秘密,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宇宙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宇宙简史读后感01-14

宇宙简史读后感1000字01-10

宇宙简史读后感1000字01-01

《宇宙》读后感11-13

人类简史读后感09-20

《时间简史》读后感01-16

生命简史的读后感06-21

《数学简史》读后感06-15

未来简史读后感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