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读后感

时间:2021-07-28 09:05: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七天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天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天读后感

七天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七天》的书,作者是马来西亚的许友彬。

  这本书讲的是一辆校车在雨天突然掉进地洞,和外界失去联系。车上载着四个同学——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四个同学与司机欧叔在一起,开始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下和地上历险。

  在洞里,他们吃了三亿多年前的总鳍鱼,这种鱼被人们断定早已灭绝,欣赏璀璨的水晶花园,触摸直升机般的巨型蜻蜓,叶如伞盖的大荷花,还有一位披头散发、奇怪的老婆婆是人是鬼,没人知道。

  这本书很好看,让我懂得一个人要具备友谊、但当、勇敢、还有意志和诺言。

  生动的语言,清新的笔触,给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我飞到神秘的森林,像是地心历险,新奇、惊险引人入胜!

七天读后感2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说一些题外话。

  余华被誉为当代最具苦难意识的作家,其实不管是《活着》、《兄弟》,还是《第七天》,都很好地践行着这一点。看到有人批判余华,说这三本书是在走下坡路,我不敢苟同。一个作家的风格总是在改变嘛,我看书从来不刻意去把它和其他的进行比较。喜欢一个人,就会为他改变,比如我喜欢韩寒,喜欢他青涩懵懂的《三重门》,也喜欢他现在放荡不羁的批判。另外,感觉这种苦难的书看起来好艰难,网上看到有人看的飙泪,我发现我很难做到,可能看一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什么的还有可能,但是这些苦难的,真心是没有经历多少,理解起来总是有种情感上的隔阂,只能将自己进行各种不透彻的代入。我也不知道现在这种状态对不对,不是以一种近乎病态的苦难悲观来看待问题,就是以一种异常天真格格不入的不在乎心态来对待。不管是哪种,似乎都是不适合我这个年龄的

七天读后感3

  我真的被《第七天》感动了。

  虽然是在一片争议甚至是骂声中开始阅读的,但之前的所有想象和假设并没有霸占我的感受。从开篇第一段话开始,我就被那种冷澈绝望的忧伤,紧紧地攫住了。但止于此的阅读感受,成为作品遭诟病的重点,有人说这次的余华除了给读者带来浅表的感伤以外,都是新闻事件叠加起来的串烧,“余华的工作无非是把这些素材原封不动地照搬到了自己名下,却并没有提供什么比新闻报道更高明的说法”。更有甚者说,“这是余华作品中最烂的一部”。

  平心而论,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因为评价总有个标准和范围,是把余华放在文坛中评价,还是放在有些读者建造的神坛上来评价?是按照真实的余华评价,还是按照读者、公众眼中的余华评价?如果在前者中,《第七天》是目前长篇创作中依旧保持了作家水准的小说;但如果按后者来看,就失去了标准,因为神无所不能,余华的能力遥不可及。但这个神坛,也许并不是余华自己心甘情愿站上去的,他被公众推上了神坛。

  在这个神坛上,公众们期望余华写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力作。而用这样的标准,《第七天》欠缺的太多,所以骂声四起。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是标准错了,余华只是他自己。

  对于一部作品,除了语言结构等基本功以外,我们经常使用的“好小说的标准”是:打动人的内心和作家的社会意识。用这样的标准衡量,《第七天》算是一部好小说。

  感伤悲苦是这部小说的根本,杨飞这样一个孤苦无依的魂魄,生前努力地存在,死后努力地寻找。在一个强势纷杂的外部世界中,小人物的挣扎努力无疑是令人同情的。作品营造的“死无葬身之地”里熙熙攘攘的无处安息的灵魂,更是给人荒凉之感。活在世上的小人物,生命是最终的底线,也是最慷慨的代价,任何一个看似偶然的小的变动,就能要了他们的命。突然被砸死的自己,自杀的前妻,因为一个山寨手机跳楼的鼠妹,车祸丧生的年轻人,被唤作医疗垃圾的二十七个婴儿……反倒是父亲,因为癌症而死,稍微给这些死亡增添了一些伦常的必然。

  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是余华一贯的坚持。《活着》是零度写历史,是个体在历史中的挣扎;《第七天》是零距离地写现实,是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只是这一次,他站到现实中间来了。也许是因为太近了,满篇都是现实发生过的激烈事件,人们才会说他“用新闻串烧来弥补素材不足”。

  在我看来却是作家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解读现实。当然,我们不能评价这部作品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力作,也不能将余华比肩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他不是那种可以用气势磅礴的宏大叙事来批判现实的作家,但他是余华,是用《活着》的艺术灵感来创作《第七天》的余华。他曾说:“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灵魂的诉说和新闻事件的密集,也许恰是对现实的一种荒诞表达。以前的生活和时代都朴素而单一,现实往往没有作家想象出来的生活更新鲜精彩。但是近几年,社会的巨变让我们惊叹:生活早就超越了想象。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生活中处处都是突如其来的荒诞。

  再说题材,小人物在现实中的挣扎,虽然并不新鲜,但却是传统写作最为关注、也是最容易上手的题材。同样的挣扎,在前几年的作品中,多少能让人看到些希望,比如福贵,虽然遭受了所有的灾难,他还活着。到了《第七天》,这些挣扎的尽头,都是绝望。杨飞,这个生不逢时、死亦不逢时的魂灵,在横向的社会层面遭遇、见证了所有极端的苦难。他遇到的所有人,都是草根,都生活在惶恐中。

  小说中最无争议的部分,是作者对父子感情的建构,这不仅是作品最大的情感支撑,也是被各方声音肯定的亮点。淋漓尽致地写父子情深,在历来的作品中,除了朱自清的《背影》,就数这对父子了。如果杨飞的生活中还有一点亮色,那就是父亲对他的爱。小说里满是对父子情深的各种描述,不经意间触动内心。“我乘坐的火车驶离车站时,他站在那里看着离去的火车挥手,虽然站台上有很多人在来去,可是我觉得他是孤单一人站在那里。”“第二天我父亲不辞而别,他走得无声无息,连一张纸条也没有留下,拖着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离我远去。”

  从对父子关系的建构上,也能看出余华不再是当年那个先锋派的旗手了,因为当年先锋创作中很重要的母题是:杀死父亲。如今几十年过去,父子讲和了。这些都显示了余华创作中温暖的内核,虽然满目疮痍,但坚信人性良善或者说是希望还在。

  读《第七天》,让我总忍不住想到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作品弥漫的也是同样的悲伤、压抑而绝望。小说结尾处写着:涂自强从未松懈,却也从未得到。这句话不只点了方方自己小说的题,也点了《第七天》的题,更点中了这个时代小人物命运的题

七天读后感4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余华在《第七天》一书中的最后收尾,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嘲讽与悲哀。《第七天》是一篇比《活着》更艰难的文章,是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像是在挑衅社会的底线,余华用他最锐利的武器——笔,再加上毫不掩饰的嘲讽,划开了当下那些看似光鲜实则腐烂的皮囊。

  《第七天》是余华最新的长篇小说,他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暴力拆迁,灾祸后瞒报死亡人数,医院将死婴做垃圾处理,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等等,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浑身发冷,也许是被作者冷峻的笔触所感染,以至于合上书时,还是久久不能自己。我不知道余华在写这本书时是不是也怀着这种情感。大都人都说《第七天》太过黑暗,把社会剖析的太过透彻,但这正是小说的意义啊,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说余华给这本书取名为《第七天》参照的是中国人死后的头七,他的这本书和其它的几部经典长篇小说相比,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但我却认为,这本书里说发生的故事却最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事件我们甚至见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长思。这本书连接了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我们用生前的视角去写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里依然有金钱权力的划分,但从中也有喜悦的分享,为寻见亲人永聚而喜,为死后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浊而喜,为得知真相不再误解懵懂而喜。也许社会有种种不公,种种不如意,但生活中总会有阳光温暖我们。

  文章用杨飞在人间最后七天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余华只是写这些事件就结束,那余华便不是余华了,除了这些事件以外,他还写出了这本书得到的提升的关键——人性。而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荒诞不经,冷酷残忍世界里存在的希望——爱。“我”是父亲在铁路上捡到的弃婴,却让父亲为了“我”而抛弃婚姻和自己的后半辈子去扶养“我”长大,“我”的妻子在现实世界里弃“我”而去,却在死后只承认“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发妹并不是真的想要跳楼,她的男友为了给她一个好的墓地而去卖了自己的肾,小餐馆的老板听说了“我”父亲的故事而每次点餐时都多送一个果盘。这一个个的故事,都写出了我们的良心,所以这社会并不是只有黑暗,还有温暖和爱。

  《第七天》展示了一个弱肉强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写出了乌托邦式的向往生活的七天,余华用大半本书构造了一个人道和平欢乐美满的世界。书很容易看完,合上书,我们开始向往另一个世界,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七天读后感5

  一辆校车在雨天突然掉进地洞,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车上载有四个学生——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其中,白荷和健云之间有着家族仇怨。四个孩子与司机欧叔一起,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地下、地上历险。

  这是一本温情、悬疑、爱情与仇怨并存的书——《七天》。这本书我百看不厌。它的情感丰富,内容复杂。

  第一次看时,我感到这书非常梦幻。写的这一切,仿佛是一个“恶梦”,有些地方变得模糊;第二次看时,自己好像身在其中,模糊的地方越来越清晰,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书中,这些孩子们在山洞里苦苦寻找出口。第三天时,他们早已精疲力竭,可他们放弃了吗?没有!他们找到出口后在森林里迷了路,他们退缩过吗?没有!他们再怎样的绝望,也比不过他们那颗坚强、勇敢、抱有强烈求生欲望的心。是的!坚持就是胜利,世界上没有征服不了的山峰。我们要坚强地面对困难。我从前没有坚持的事,历历在目:

  我曾学习游泳,因为怕水,退缩了。

  我曾学习骑自行车,因摔了一次跤,害怕,再也不骑了。

  我曾学习烧菜,怕火,连厨房都不敢进。

  我是多么懦弱啊!《七天》告诉了我:坚持就是胜利。于是,在假期里,我给自己订了个计划:今年,我必须把这三样全学会!要勇敢面对自己。

  “遇到困难,静下心来,冷静思考。”现在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记得有一次,布置墙报,我们需要彩打一些字,可校内不能彩打。怎么办呢?办法总比困难多!我静心思考。呀!对啊,我可以自己动手写哇!于是,我们准备了彩纸、画笔和剪刀,动起手来,自己做了美术字。这些字多美,比打印的还漂亮!

  人生的路上,不该与别人比,要比的人是自己。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坚持到底,战胜自己就是胜利。现在,我慢慢学会了面对困难,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我还是挺害怕,不过我懂得了,要用微笑来面对恐惧。我鼓励自己,只要坚持就会有回报。读《七天》让我明白了这些道理!

七天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七天》,《七天》主要写了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自私的君顺和汽车驾驶员欧叔这五个人在乘校车时,翻入了一个不知名的大山洞。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平常世界看不到的景物。他们食用早已灭绝的总鳍鱼,观赏直冲云霄的巨大荷花。他们还发现一个老婆婆——君顺失散多年的祖母亚兰。孩子们在这里艰难地求生。七天过后,四个人分别获救,只有白荷还没有走出森林……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我合上书,心里感慨万千:这几个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在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竟能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整整生活七天!七天,在平时看来也许只是短短的一周,可是在这些孩子看来,这每一天都像一年!这七天,他们不知遭遇多少困难;这七天,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思念故乡;这七天,他们多少次绝望,多少次放弃,又多少次站起来。我们应该敬佩他们,应该向他们竖起大拇指!他们和我们同龄,可是我们和这些孩子相比,他们更自立、自强!如果让我们也去体验这样的七天,我想,我们一定会不知所措,最后或许会和生命失之交臂。我们这些养育在温室里的花朵,应该也去体验风霜,这样才会真正的成长!

七天读后感7

  这个暑假,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好书,比如说,《帅狗杜明尼克》、《小学生巴金读本》、《茶花女》……但其中最令我感动,最令我惊心的却是这本《七天》。

  这本书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作者许友彬写的。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寻常了雨天,发生了一场不寻常的意外,白荷、建云、晓玲、君顺乘坐的校车突然掉进了地洞,白荷他们和司机欧叔一起进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历险。面对复杂的环境,他们必须首先找到食物生存下去,然后找到出口。善良的白荷和勇敢的健云一起,想方设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冒险中也有惊喜,他们发现了美丽的水晶花园,见到了生活在三亿年前、被认为早已灭绝地总鳍鱼……为了陪伴生病的君顺,白荷主动选择留下来,等待救援。七天过去了,晓玲、君顺、欧叔、健云、分别获救,只有白荷还在森林里生死未卜……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0章《三只脚的老虎》。这篇主要讲了在白荷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总有一只叫哞哞的老虎守护着她,给予她帮助,给予她温暖。为了帮白荷采摘可以吃的榴莲,哞哞不慎踩到了地雷,从此变成了三只脚的老虎。这一篇的老虎哞哞,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爱,为了帮助白荷不惜牺牲自己,我很敬佩它。

  其实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她就是我们的母亲。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无私的奉献。甚至可以牺牲她们自己的青春年华来换取我们的未来,她们总是守护在我们的身旁,像一棵大树一样呵护着每棵小树,她们愿意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你永远不要数母亲为你做的事情,因为它,数都数不完。所以请你们学会感恩学会不要再去责备你的母亲了,因为她们已经累了……

  《七天》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要去克服困难,不要向困难低头,勇于面对,还教会了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会感恩的人。

七天读后感8

  《第七天》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于20xx年初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主人公杨飞在七天内的所见所感,写出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一些现象,有房屋强制拆迁,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等等,大多数还是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一些很细微的事情,并从这些末梢中提炼出了很多东西,有爱情,亲情,社会情,当然,还包括一些很暧昧的,我们都说不清的东西,比如我们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还有很多,下面请我一一道来。

  以前我一直在寻找可以全面阐释21世纪社会的作品,现在,我找到了。 并且不负所望,这部小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所以从我读完这部作品,到现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我都在思考,我在想,我们社会的这些变化,还有相对应的我们个人的变化。我个人认为,余华的这部小说,阐释了三大主题:亲情,爱情和社会情。

  小说的开篇就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面对一个雾气朦胧的世界。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人出了车祸,有商场发生火灾,还有人跳了楼……然而,在这一片混沌之中,主人公杨飞回忆了他的养父杨金彪——一个朴实善良的铁路维修工人。他的生母在火车上意外产下了他,并从厕所掉了下去,而单身汉杨金彪捡到了他,从此他就养着这个孩子。把这个孩子放在自己胸前的肚兜里,给他喂奶粉,喂水,甚至于织毛衣。让我最感动的是其养父为了他放弃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这个善良的人不忍心把杨飞丢在河畔街,所以当他看见这个小小的人儿用树叶把自己全身都盖住,用来保护自己的时候,他反悔了,自责了。这种对良心的检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禁受的了的,可以说,这种品质,是弥足珍贵的。这种爱,是大爱。是只有亲情的力量才可以创造出来的爱。

  主人公还回忆了自己生前的爱情。李青是他的妻子,确切的说,是前妻。他们曾经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青是他们公司最善良最有气质的女孩。杨飞靠着自己的诚实,善良,正直的品质博得了李青的芳心,二人在一居室的房子里度过了一段很美好的,如昙花一现的生活。但李青终于为了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家,也离开了她唯一的爱情,跟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结了婚,她开始创业,开始变得大红大紫,可最后的最后,她同样死于自己的梦想。在死后与杨飞见面的时候,她说,我一生结过两次婚,丈夫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可以说,李青代表了这样一种人,他们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死。但我却反倒觉得李青一生最幸福的时候是拥有爱情的日子。你们觉得呢?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梦想,对我们和这个社会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者狭窄的说,是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它值不值得我们舍弃一切去追求?或许到最后我们才发现,不是生活太难,是我们太过贪婪,忽视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导致生活的不幸福。

  小说还写了一种爱情,鼠妹(刘梅)和伍超的爱情。伍超在一家理发馆门口看见了刘梅,那种感觉,用小说的话就是“我再也见不到比她更好看的人了”,所以伍超也去了理发店做了一名洗头工。他们二人都是生活在社会特别底层的一些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福利和保险,每天为了生存拼搏。这样两个男女相爱了,一起带着他们对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努力工作着,生活着。他们也是有梦想的。伍超在洗头之余还学习理发,梦想成为技师,这样收入会更多一点,生活就会更好一点。可还没等到那一天,梦想就破灭了。他们一起带着生活的尊严开饭了一家餐馆打工,这时,他们有了新的梦想——等伍超学会炒菜以后,他们就自己开一家小餐馆,幸福和睦的过日子。可之后的一件事,让他们的这个梦想也破碎了。顾客对鼠妹动手动脚,伍超出气不成反被打的满脸是血,这一次,是为了做人的尊严。就这样,梦想不断被打破,可他们没有屈服,即使要饭他们一样坚强的活着,这个时候感情是他们活下去唯一的支撑,当这个支撑破碎的时候,鼠妹就跳楼自杀了。原因是伍超骗了他,欺骗终于让他承受不了这样无望的生活。后来,伍超从老家回来后,为了给鼠妹买棺材,卖了肾,得病死了,去了什么地方呢,去了一个地方叫做死无葬身之地。

  伍超说:“她对我太好了,跟了我三年,过了三年苦日子,我们太穷,经常吵架,我经常发火,骂过她打过她,想起这些太难受了。我不该发火,不该骂她打她。再穷再苦她也不会说离开我,我骂她打她了,她才哭着说离开我,哭过之后她还是跟我在一起。”这就是鼠妹和伍超的故事。

  小说还提到了一种情——社会情。小说在看似无望的社会里,给我们提炼了这样一种价值观。比如主人公的养父杨金飚,生前兢兢业业,勤奋,努力的工作在铁路一线上,不求更多的回报,朴实地做人,做事。并且,在他死后,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自觉地当起了侯烧厅的工作人员,这时候,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所以,最后他是幸福的,是满意的。还有李月珍夫妇,也都是非常善良的人。李月珍奋力给二十七个婴儿寻找真相,她死后终于和这二十七个孩子生活到了一起。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读完这部小说,我们会思考,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有梦想,杨金飚的朴实工作的梦想,鼠妹和伍超好好过日子的梦想,李青的梦想,谭家鑫夫妇的梦想,这些人的梦想在生前的社会都得不到实现,或者说,即使实现了,对他们个人而言也是不幸福的,是没有价值的。在他们死后,到了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他们的梦想全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我们通过这些内容,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为什么,看起来很容易实现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这么难?到底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过错,还是个人的追求有偏颇?

七天读后感9

  自从我上了五年级以来,我就坚持每星期看一本书,从阳光姐姐写的搞笑幽默风,到许友彬叔叔写的温情悬疑风,每一本,我都认真阅读了好几遍。在图书馆看到《七天》时,一开始我是被封面上这“连续十七周位列《亚洲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给吸引住的,而事实证明,《七天》名不虚传。

  这本书既有童稚的视角,又充满成长的勇气。讲的是一辆校车在雨天不幸掉入了河中,进入一个神秘的地洞,来到了原始地区,和外界失去联系。车上载着四个同学——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四个同学与司机欧叔在一起,开始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下和地上历险。

  “七天风雨同舟、七天同甘共苦、七天誓不分离。”开始了精神的蜕变,战胜了自己的缺点。跨过困难危险后,他们终于回到地上,温馨的结局让人难以忘怀“我们一定能出来”!这句话支持他们度过不同寻常的七天。

  在洞里,他们吃了三亿多年前的总鳍鱼,这种鱼被人们断定早已灭绝,欣赏璀璨的水晶花园,触摸直升机般的巨型蜻蜓,叶如伞盖的大荷花……

  最令我佩服的是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故事里的七天,就像我的七天,每一天,我都想知道第二天的结果。饿了,用车上的鱼网,捕捉蝙蝠吃,渴了,喝山缝间滴下来的泉水。

  我爱白荷,爱她美丽善良;我爱健云,爱他知识渊博;我爱晓玲,爱她天真可爱;我爱婷婷,爱她反应灵敏……

  《七天》,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纯洁的友谊,什么是团队的精神,让我懂得一个人要具备友谊、担当、勇敢、还有意志和诺言。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收获了生存的本领。七天的时间,各位主人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虽然他们面临了很多的困难,但他们一起努力,勇敢面对,没有想过要放弃生存的念头。七天的时间,他们每个人都脱胎换骨。

  生动的语言,清新的笔触,随着情节的变幻,做出精辟的推理,黑色线团也有理开头绪的一天,新奇惊险,引人入胜!

七天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七天》的书,它是一本饱含温情,充满悬疑还蕴藏着幻想的书,它的作者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许友彬。

  本书围绕勇敢的健云,善良的白荷,胆小的晓铃,自私的君顺等主要人物来进行描述的。 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下大雨路面潮湿学生车车轮盘打滑,车子掉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的地底世界。在这个地底世界里有生活在三亿年前但早已被公认为灭绝的总鳍鱼,触摸到了直升机般大小的大蜻蜓,像电视机一样大的榴莲等,健云,白荷等人还发现了罕有的水晶和像各种动物形状的石笋。他们在地底世界中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离奇的历险……他们在椰壳一样的大厅中迷失了方向,有时也会因为找不到出口而陷入绝望,还有一个又一个不解的谜团困扰着他们:穿着欧叔衣服的女鬼,洞穴角落中的半个榴莲和欧叔从不离身的钥匙,为什么白荷身上会突然掉下一块布……最后,历经了千难万阻,他们最终放下恩怨,互相扶助克服了种种险境,在救援队和原住民的帮助下,走出了这个地底世界,与家人团圆,这段历程在他们今后的成长和生活中是永远值得珍藏和怀念的。 健云、白荷等人在困难面前互相帮助,舍己为人,互相团结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弱小群体,他们缺少正常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手,献出爱心。目前我们地球上有很多动物的数量在逐年减少,大面积的森林被恶意砍伐,照成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人还在违法的滥杀,我们要行动起来一起来保护大自然,给动物们生存的空间,不让更多的动物濒临灭绝,还地球一个和谐的天地。我们还要学会满足,爸爸妈妈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勤奋、努力地去学习,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在生活中遇到特殊情况和危险的时候,不要惊慌,当我们面对挫折时,要冷静,之后就必须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无论有多少困难都不成问题,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那时候,你的心情就会变得快乐,舒畅。读完这本书,我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在书中刘太太因为她女儿的失踪几乎都崩溃了。而晓玲在离开父母的这段时间里也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重要,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体谅,知道珍惜,付出回报。

  快来读读《七天》吧! 让它带你领略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开启你的想象之门!

【七天读后感】相关文章:

七天读后感01-10

《七天》读后感01-01

关于七天读后感01-13

七天读后感400字01-10

第七天读后感11-16

第七天猎狗读后感01-10

《第七天》读后感4篇03-02

《第七天》读后感(精选19篇)06-18

年假七天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