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时间:2023-03-02 16:24:33 羡仪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精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精选6篇)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1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一路上,中国的孩子连连叫苦,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给他们偷懒制造了很好的理由。中国孩子病了被送回了营地,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当晚7点,队伍抵达了目的地。大家支好帐篷。日本孩子准备好晚餐,请大人们吃,自己也狼吞虎咽起来。可倒霉的是中国孩子,他们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至少也该保证人人有份吧,可那只是童话。于是,有些饿着肚子的中国孩子向中国领队哭冤叫屈。饭没了,屈有何用?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存意识太差!

  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忙。可有位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在我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通过这次夏令营的较量,透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没有毅力、没有生存意识、不会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

  同样是少年儿童,可日本孩子面对困难不低头、乐于助人、环保意识很强。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是让孩子不受苦。但不知道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10多年过去了,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增加了许多培训班。孩子们的生存能力有没有提高呢?

  2004年8月,中、韩、日三国90名青少年组成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又一次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进行。正值北方罕见高温,行程十分艰苦。日本少年仍然身背巨大行囊,为野外生存作了充分准备。中国孩子却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都是在向家长诉苦。活动结束时,日本、韩国孩子对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赞不绝口,而中国孩子却只盼着早点回家。

  我认为这不光是孩子们的错,而是家长、教育、还有社会等众多的原因。孩子们没有锻炼的.机会,家长没有教给他们生存的本领。安全,把学生束缚住了。家长和社会不知还要培养多少温室中的花朵。

  中国的孩子们啊,再不加油的话,这个国家该怎么交给我们?我们又如何负担的起呢?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2

  暑假是漫长的,也是非常短暂的。在这个假期里,我过得既充实又愉快 。比如说观看了中国奥运军团在雅典的比赛,到广西桂林旅游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读了许多课外书,增长了不少知识,还考过了钢琴业余的第五级。

  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时文选粹》里的'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夏令营里中日儿童思想的较量。发现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分轻能,使懒惰、懦弱和自私成了儿童突出的缺陷。

  当我读到“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时。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每当我生病时,就什么事都不想干,不想上学,不想学习,不会自己主动去弹钢琴,更不会坚持着走过50公里的路。文章里令我吃惊的是,那位生病的日本小孩还说:“我是来锻炼的,我能挺得住,我就一定要走到底。”多么顽强呀,这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在不知不觉中,我读到一句“日本孩子将黄瓜、香肠、柿子椒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而中国孩子还以为有人会把饭菜送到他们的面前”时更是令我至今难忘。因为日本的孩子能自主自立,懂得如何生存。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呢?到了读大学的时候了,有的连洗衣服、洗碗、做饭都还不会,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试问,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不过,我现在还好一点,会洗碗,会洗衣服。但是,比起书中的日本孩子,我可就差远了,所以呀,以后得好好锻炼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还有一句话,也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那就是“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而中国孩子却一路走一路丢东西。”这又说明中国孩子对环保的意识远远不如日本的孩子。他们懂得不能乱丢垃圾,懂得环保。我们很多时候只会说不会做,要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保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希望我们也能像日本小朋友一样,环保,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夏令营中的较量》,让我知道什么是“磨练教育”。也使我懂得要成大器,必须从小进行磨炼,做自立自强的人。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3

  记得有一位社会学家曾预言过:若干年后,日本会再次侵略中国。当时我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今天,我读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文章,心情却不得紧张起来。

  文中讲了77个日本孩子与30个中国孩子一起去大草原探险。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是挺着走了下去。中国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呢?日本孩子病了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到底。特别是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我汗颜:“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老师和家长交代呢?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坚持到底!”中国孩子怎么就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呢?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却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了车。日本孩子能自己做饭并会与他人分享,中国孩子只会坐着等饭吃。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读完全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锻炼,不爱劳动,意志薄弱等等都一一表现了出来。想当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艰苦奋斗赶跑了日本侵略者。特别是那些少年英雄们,如:刘胡兰,王二小,小兵张嘎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穿华丽的衣服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咬住漂亮的房屋吗?他们像现在的孩子一样要吃精美的蛋糕吗?不!没有!他们有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只要是谁碰了他一下,豆大的事,有的甚至把家长都喊来。

  其实,中国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跟家长的责任是分不开的。家长们太溺爱孩子了!只要是孩子洗碗打破了盘子,家长就再也不会让孩子做了。家长们只知道让孩子上补习培优班,一天到晚都在说:“学习,学习,学习是最重要的,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真的.吗?学习比自理能力重要吗?学习比高尚的情操重要吗?学习是至高无上的吗?记得某报刊刊登过一则消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差,被迫退学在家。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这些肩负着祖国希望的少年们,将怎样去建设和保卫自己的祖国呢?

  家长们,孩子们,清醒一下吧!让历史不再重演!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4

  较量,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面对、如何行动。在人生的较量中,你会怎样选择?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并被这篇文章深深震撼着。

  这场较量是真实的,讲的是作者亲身所经历的事情。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孩子共同参加了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不同的是,这个夏令营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磨砺意志、增进体质、学会生存。因此这个夏令营很苦,设置了无数困难和障碍,面对这些困难,中日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们的态度和行为是怎样的呢?

  中国孩子一生病就马上回大本营休息,日本孩子生病了仍然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家长听说孩子病了,立即开车来把孩子带走,日本家长看见孩子发高烧,只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独自乘车离开了; …… 作者讲的这一切,是在警醒我们什么?

  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快醒醒吧,如果再不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那么中国的孩子不仅仅是在夏令营较量中输掉,还会在未来的国家较量中输掉,因为温室里的花朵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团队、不愿付出不愿吃苦、见困难就后退的一代人如何担当起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所以,作者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写下了这篇文章,他坚信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被触动。

  确实如此,看了这篇文章,再想想自己,真是觉得很惭愧。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才弹一会儿钢琴就嚷着累死了;早晨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做起事情来总是磨磨蹭蹭;日记是能不写就不写 ……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豪华轿车中扔出的果皮;走在路上边吃边扔的果壳;气势汹汹的吵架声;无所顾忌的吐痰声;闯红灯、翻栏杆、践踏草坪、乱倒垃圾 ……

  在这次夏令营的较量中,从身心素质到精神意志,中国青少年都是大败特败。一次失败不可怕,关键是面对失败我们该反思些什么?该改变些什么?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5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看到,它确实不一般,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读后心里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日本孩子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抗风险能力,是我们中国的学生所比不上的,这是中国式教育上的缺陷。而日本家长的所作所为则给我们中国家长敲响了警钟,一味的溺爱孩子只会害了他。

  说实话,我对这种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已经屡见不鲜了,也可以说中国教育不容乐观的情况是人尽皆知的'。

  中国式教育是什么?简单一点来说,中国式教育其实就是“分数”。不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这样的一句话已经充分说明“分数”在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难道分数就可以说明一个人吗?在中国式教育上可能确实是这样的,可这个问题早就有了答案了,它毋庸置疑是错误的。

  现在关于中国式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分”与“能”的关系了。我从没有否认过我不是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现在的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低分高能、低分低能、高分低能。高分高能的不是没有,只是因为太少了,万里挑一也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虽然正在实施着素质教育,名义上是为改革中国式教育,其实又有什么成效呢?仔细想一下,这样的素质教育本质上只是把百分制换成了ABCD而已,这样的教育变革有意义吗?只是一句空话吧。

  在将来的某一天,如果中国发生了危险,那么靠我们这一代能保护好中国吗,自己都保护不了吧。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 篇6

  十多年前,我曾读过孙云晓写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如今又重读此书,感受仍是非常深,非常强烈。

  要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来说明导致中日两国儿童巨大的差异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我们不能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说清楚导致差异的原因。也就是说这是非常复杂的。

  现在,我试图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中日儿童反差的原因。

  首先,这种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的。这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物质资源极少的国家,它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进口,这就导致了日本必需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提高素质,大力开发科技,才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众多的大国、强国中生存下来。而我国在前三十年宣传的是地大物博,物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真正意识到我们国家也是一个物质资源有限的国家,只是在近二十年才意识到的。国冨民强必须要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必须要与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相结合。

  其次,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中日两国虽同属亚洲,但两国之间由于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日本虽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但自从明治维新就已经开始了改革。他们实行的`资本主义政策,实行的是对外扩张的政策,所以他们在文化上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特别是日本在经历了二次大战以后,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做一个强国,才能生存下来。有一本名为《丑陋的日本人》的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我们了解日本人性格中的一些特点。而中国由于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到了长期的错误的思想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国家的强盛必须教育上,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上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就必须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大胆的教育改革。

  再次,这是教育制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在日本出版的《家庭教育手册》中要求家庭在培养孩子时,在家教、同情心、个性与理想、游戏等方面的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人在教育孩子时,与中国的家庭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日本人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有报道说,日本重视孩子的培养。在日本,跟随父母外出的孩子,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身上无一例外地背着他们自己背包,里边装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哪怕是象征性的,这对于养成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些对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值得去学习、去借鉴的。

  另外,在两国之间的人口结构、数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日本虽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然而,由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独生子女的人口政策,这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偏差。从《中日两国儿童的较量》这一事件中,便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由此可知,中日两国的儿童出现巨大的反差,也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无须惊慌,而应客观、理智地查找原因,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是一件好事,它提醒我们在培养与教育孩子时必须客观理智,必须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等方面下功夫。中国的教育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使我们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强大起来。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的应该是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都协调起来,统一起来。

【读《夏令营中的较量》有感作文】相关文章:

夏令营中的较量12-08

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02-01

沙漠中的较量_750字01-24

草原雏鹰-《一次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12-17

较量作文11-14

较量作文11-14

较量作文11-14

较量作文11-13

较量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