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

时间:2021-07-09 10:48: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看着悲惨的三毛,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我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爸爸妈妈不仅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还什么都为我考虑到了。可以这样说: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这样,我还常常对大人们发脾气,有时候会弄得全家人都不高兴。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妈妈把我路上吃的喝的都准备好了,而我还跟妈妈要零花钱,妈妈不给,我就哭鼻子耍无赖。现在想来我是多不应该呀!看着流浪的三毛,想到了他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他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维持生计。现在的我和三毛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冬天到了,妈妈早就为我准备了厚厚的毛衣,而三毛没衣服穿;晚上我睡在柔软的被窝里,睡梦中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而三毛只能猫在墙角里,瑟瑟发抖,冷不丁可能还有一盆冷水迎头泼来,夹着一句鄙夷的骂声“小瘪三!”;我不仅吃得好,还经常换口味,三毛常常忍饥挨饿;我天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三毛却不能上学。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想了很多很多。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所以我更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生活中,稻草人是用稻草做的,它被插在稻田的中央,用来驱赶叼稻谷的麻雀等。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走,不能说,不能动,和现实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有思想,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受伤害的人们。

  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怜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小荷作文网

  另一位妇女更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来到这河岸要投河自尽。稻草人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这位妇女,阻止她寻死。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处处、时时为别人着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为别人多着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稻草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稻草人读后感01-01

《稻草人》读后感01-15

稻草人的读后感01-10

稻草人 读后感01-12

稻草人的读后感08-31

稻草人读后感01-01

《稻草人》的读后感01-04

《稻草人 》读后感01-02

稻草人读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