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之死读后感the death of t

时间:2023-04-27 04:03: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飞蛾之死读后感the death of the moth

这篇由伍尔夫写于1942年的飞蛾之死,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于当时更加热衷于直接描写战争中百姓生活的痛苦的作家来说,伍尔夫则更高一筹的避开了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一只微不足道的飞蛾从而间接反映出战争的阴霾以及它带给无辜人类的无助与死亡感。

为什么伍尔夫一定要去描述一只飞蛾的死亡过程呢?仅仅是博得人们的同情么?很显然这篇文章的意义要更加的深层次一些。我们的都知道这篇散文的主题是生命与死亡。现代人可能很难想象,但是当时身处战争的人,一定会将这只卑微却又崇高伟大的飞蛾联系到自己的生命上来。一只飞蛾尚且能通过跟大自然,跟死神的直接对抗来显示一个生命能拥有的价值,何况是一个人呢?这种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恐怕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

飞蛾之死读后感the death of the moth

现在牵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这只飞蛾从一开始的单纯的同情而逐渐升级到对这只飞蛾有着敬畏之感,并认为它的生命是非常崇高的呢?康德曾经定义过,崇高的情感是"间接产生的愉快,因而它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加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这种瞬间的阻碍应该就是痛苦,而痛苦本身是不会使人感到崇高的,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张残疾人的照片,或者看到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们脸上的表情时,我们最多拥有的情感就是同情,而不是尊敬。只有当我们看到那些为了生活,为了家人,为了事业,战胜困难,独立自强的残疾人时,我们的情感才会由同情上升为尊敬,我们才会认为他们的人格是崇高的。这就是所谓的强烈的涌流之感吧。文章中的飞蛾,明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敌得过自然的召唤的,但却依然与死神作着自己的抵抗,她的勇气,她的气魄,在我们人类的眼中变的越来越高大。这样的行为很明显的能够影响到人类对于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以及自己所能采取的行动的思考。这时候,人类的自尊感便开始起了作用。面对大自然,人类的确是渺小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屈服于它。我们要相信,自己能跟那只飞蛾一样,在理性上战胜大自然与死亡。死亡,其实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重生。精神才是永远存在的。伍尔夫的目的也就在此,用一只与人类毫无关系的飞蛾来引发人类的深思。

我们处于和平年代,生与死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像那些生活在二战时期的人们那样敏感。但是,当我们面对苦难时,面对挫折时,应该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是应该屈服于它还是勇敢的去面对它呢。我相信,当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也同样会受人尊敬,而我们的人格在别人的心里也会变的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