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时间:2023-04-24 22:3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转摘」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前段时间学位论文完成之际,博客上恰碰着一位老师,自己便发了过去征询修改意见。老师很快便回信给了修改意见,然没想到的是老师很快又写了一篇即兴评论。老师的“即兴”,让我尤其感动,深谢并引摘如下。 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     博客上结识的一位同学,前不久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电子邮件递给我,题目是《试论傅山对佛教思想的伦理阐释》,打算处理的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傅山如何将其鲜明的好恶是非之“意”——即其所“执”——带入到对“无相”、“无住”、“无执”之佛教盛行的读解阐释中,或者说,傅山如何将作为实相之“己意”相合统一于“无相”、“无住”、“无执”之佛教思想。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庸俗地说,涉及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一己之主观去读解先在的俨然“客观存在”的思想,而要达到客观的把握,又必须超越一己的主观。解决的方案之一,是把主观融入到客观之中去。我们各自的主观从哪里来?无论怎样的主观能动性都受到根本性的局限,就是生活和思想境遇的局限。天才及其创造总是有限的。继续追问下去,问题又来了:个体是如何受限的?具体的环节和过程如何?个体有限的创造性又是如何发挥的?创造性在多大意义上称得上超越?这些关乎个体和社会、个体和历史的问题,是解释个体时必须面对的。     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傅山对佛教思想的批注及解读关注”。“关注”二字属于多余吧,不过,对批注方式、读解方法和读解态度的探讨甚合我意。傅山的批注方式多种多样:     其一,傅山阅读批注《金刚经》为通篇逐字逐句注,几乎在每一个标题、每一句经文、甚至每一个词语的后面或旁边,都有较为详细的注解。     其二,在其他佛经批注中,傅山又用硃、墨两色笔,以封批、篇首批、眉批、旁批、尾批、栏外批等不同形式,对佛经原文及他人注解作了多种多样的批注。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止不住笑了。傅山如此,论文的作者又何尝不是呢?这不啻是作者的写照吗?梳理傅山的批注,就是一种重述,把傅山的批注分门别类,就是傅山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乃至于它的反思。作者描摹传神,她追随着傅山,把自己幻化为傅山,又站在傅山之外,打量他,剖析他,判断他,给他以历史的位置:     我们与其说傅山是在“批经注经”,倒不如说他是在“借经注我”,或可谓之曰傅山试图从“批经注经”的读解中察觉和完善己“心”,并试图从佛教文献中寻找与其本心相契合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依据。这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接近并契合了佛教伦理思想的本质——正信。   作者小心翼翼,惟恐打扰了傅山,误会了傅山。而傅山呢,静静地躺在他的文集中,他文集的字里行间中,或者页面的背后,甚至,他偷偷地溜出文集,躲在椅背后,悬在房梁上,窥视着作者这个女子,如何读解他的书,如何蹙眉,懊恼,恍然大悟,一挥而就:     在在傅山这里,本然之“心” 是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应然和本然状态,已然抽象化为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动不变的空寂状态;同时这种抽象化的本然之“心”又不能离世而存,相反它只能存在、实现且只应存在、实现于对万法诸相的鲜活的观照应对当中;没有对具体的万法诸相的关照,也便无从谈起由对万法诸相的关照而生的抽象的本然之“心”。  本然之“心”对应具体之“意”,傅山借此摆脱一己的坚执,达成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这篇论文的作者呢,也在“心”与“意”的对接中实现了对傅山之“心”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达成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认同。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否觉悟到作者的“心”,并最终走进傅山和佛教的“心”呢?作者说,本然之“心”实现自身必然要依赖具体之“意”接应万物,“意”是本然之“心”实现自身必不可缺的载体和唯一的途径。回到我们一开始谈到的主客观问题,也就是说,客观呈现自身必然要依赖具体的主观,若没有主观,客观也就永不见天日。     论文始终有一种散淡的格调,只是在结尾,结论的最后一段,特别是最后一句,忽然表现拘谨起来,更准确地说,迟疑起来:     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自己常常感觉想要完全准确地把握并整理傅山思想有诸多困难,甚至在整篇论文完成之时仍不免有单薄之感。不过也因此知道了自己工夫欠缺太多,但愿这又是督促自己沉下来继续努力的动力。在此,敬请各位导师批评指正并深深致谢。 · 这不是作者自谦,也不能理解为她的确意识到自己的肤浅。不,不是这样。我宁愿以为,这是作者的怀疑、犹疑、置疑。辛辛苦苦地梳理材料,提纲挈领,就这样掷笔打结,可是忽然,对传主对论题产生了疑虑,对这种研究的意义乃至研究本身,感觉彷徨起来,——这就是我所做的工作吗?我究竟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这样想,她一定有了大虚无、大空洞,心中一定有了大企图,冥冥中聆听到大召唤。或许尚不能明确自知,但的的确确,作者已经有了大的方向牵扯着她。     我相信是这样的。     我无意唯美地看待这篇论文。它当然是有缺陷的,譬如,对于中国的训诂、义理之学运用有限,对西方的阐释理论几乎无知,参考文献就暴露了这些欠缺。阅读的过程中,“理论功底”不时引发我的不屑。可是,有了理论又如何?功底深刻又如何?这只会让我们离傅山更远。一种理论就是一种视角,它会让问题凸显,观点集中,意义明确,但它也会让宽泛的、开阔的平台狭窄。正由于此,心性之学“抵制理论”有其特殊的正当性。     这篇论文把我们带到了傅山的家门口。作者一只脚站在门槛里面了,作为读者的我们还在外面。如此,我们已然满足。我宁愿独自进入傅山的庭院,无需导引。这样会更随意些。

【「转摘」硕士学位论文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评语09-18

硕士学位申请书06-10

摘桔子07-26

摘柿子07-26

摘柿子08-24

摘桔子11-28

摘草莓08-22

摘樱桃11-23

摘枇杷11-24

摘葡萄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