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明月落花香-《咏怀》读后感
五言一首 咏怀 春早 悄然斜日过,余辉挂西窗。 几只鸦绕树,一片冷云长。 酒卸俗物累,琴抚莫名伤。 坐久同谁问,明月落花香。 2011-1-24 咏怀 明月落花香——《咏怀》读后感 在此之前,春早先生有两首《咏怀》诗,一为“北望边村近”、一为“门掩荒村土”,我对两首作品都进行了单向度的解读,虽然这并未能将诗人注入文字中的情感与深意全面的衬托出来,但是,我的认知与经验也只能带我走到这么远,假如可以为读者提供一扇侧身进入文字的窄门,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发现意象背后的瑰丽世界,那么,拙文就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获得了崭新的意义和价值。假如将这首《咏怀》(“悄然斜日过”)与前两首并置观察,甚至将其视作“咏怀”主题三部曲的终篇,那么就可以看到诗人在这三部曲中蕴涵的情愫是越发深厚,不仅如此,随着文字的深入,可以看到作者在首篇中的欢快情绪,在第二首中已经消失不见,而到了第三首,全篇被一股挥之不去的忧愁和伤感气氛笼罩,将“咏怀”的主题推向消极的高潮。从诗人近年来的作品来看,诗人的“记忆”系列作品,主流基调是欢乐的、童趣的、明快的;而在那些反映现实的作品中,常见到诗人愤怒、悲悯、博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不仅有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和人文关怀,同时在这些情绪和性格上,可以看到诗人的公共理性,这些深入涉及公共事件的文字,同样是诗人面对自己置身的世界,所发出的普世呐喊,在这些文字中包含了诗人作为一名公民、一名启蒙者的用力和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就不能将这些铿锵文字单纯视作诗人私人情感的表达和爆发,它们同样在公共视野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言说地位。 但是,在这首《咏怀》中情况有些不同,这个系列都是诗人私人言路的抒发,在这个初衷上,诗人避开了公共话语的价值预设,在无限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中构筑诗意的王国;可以说,这样的诗风延续了中国诗歌的古老传统和形上意旨,而古代诗歌并不是公共空间的产物,也不具备普适性的审美标准,它是精英文化的高端产品,因此诗歌的作者和读者都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人不仅是文化精英,同时还可能是政治精英,在以诗为竞技或娱乐项目的历史中,并没有大众的代表参与到绵延千年的诗歌运动中去,直到“五·四”运动,才真正终结了诗歌的精英使命,以古汉语为依托的诗歌时代一去不返,诗兴在现代汉语的广阔天地中高歌猛进……而到了网络时代,诗歌,以及文学作品,在虚拟的世界中获得了无法估量的潜在作者和读者,每一个网民都在以文化制造者和传播者身份,续写着关于一个文化帝国的不朽传说,虽然,经典之作无论是以铅字还是数码的形式呈现,只占到一个时期全部文字总和的少数,而在一个博客时代,可以想象,这个比例还要更加悬殊;但是,文字,拥有了一个展示、传播、批评、回应的平台,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你现在看到的这篇,就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文字之一,而你的点评,就让这一可能成为现实(当然,这是一个比方,我很清楚自己文字的分量)。我想说的是,借助网络的优势,让更多向度不同的文字与读者见面,就像诗人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它很有可能在读者海量的浏览之中一带而过,从此再没有返观的机会,虽然有些可惜,不过,这也是网络阅读的必然成本;而另一方面,文字就像一种声源,它的振幅和旋律吸引着同样拨动心弦的读者,时间、努力和一点儿运气,作者一定会与他的读者相遇,假如以“知音”来形容毫不过分;当我们被一部作品深深吸引,就自然想要了解作品向读者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使得读者最终回到文字,回到最原始、古老的方块字,这是最后也是最初的一步,在这里,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襄助读者的解读,读者必须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穿越文字的边界;假如文字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缩小准入者的人群数量,那么,像诗人的“咏怀”三部曲,就为读者树立了一个难度颇高的标准;因此,为了不让有兴趣的读者在文字面前知难而返,我想提供一些尚可参考的阅读和审美支持,让文字背后隐匿的万丈光芒透露出一线灵犀,才不至于让文字中的那些日夜和心血付诸东流。 首联“悄然斜日过,余辉挂西窗。”诗人在诗篇开始就给出时间线索,又是一个黄昏时分降临,它的登场方式充满了韵味无穷的诗意,诗人用了“悄然”一词来追踪傍晚到来的痕迹,但是,它的身姿和行动似乎无从考证,它先是融化进时间的缝隙,然后汽化成流云、风、光线,在天地间慢慢增加渲染的浓度,让想象和意念显形,用庞大的修辞谱系完成对天空语法的改写,让诗人从他人或自己的文字中抬首时,才惊讶地发觉时间已近黄昏;太阳在渐渐倾斜,像是帝国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正在随着命运和时代坠入记忆与遗忘的山谷,它的光芒与热情消磨在无数的膜拜和景仰之中,像是一盏即将熄灭的灯火,燃烧着它最后的巡礼和火焰;天空中回荡的光线被夺走了喉咙,它安静下来,像是一块睡着的冰;光线先是从城市的高处撤退,从楼顶、塔尖、招展的旗帜上收回锋芒的触角,我不止一次目睹过它告别的身影,而在诗人居住的郊区,黄昏又是另一幅景象。 “余辉挂西窗”,不久前,我有幸和诗人一同目睹了天通苑黄昏的全过程,透过面向西山的窗户,一道余晖映照在我身后的墙上,它像是喜光的植物,从墙上慢慢爬到天花板上,在那里驻足片刻,然后隐去身形,成为视网膜上一块发亮的痕迹;当我寻找它的时候,它正贴上千百扇窗户,高兴地跑着、跳着、唱着歌,但是,它的声音渐渐微弱;群山的轮廓一时间分外清晰,那是余晖最后的使命之一;突然间,光芒蒸发掉了,世界,陷入一个无以自明的地段,光明已经消失,但黑暗尚未来临,正是在这个间隙中,就是黄昏驻足的时刻;天地间仅存的光的余屑还在风中飘荡,偶尔会停留在那些金属、玻璃上,放出如萤火般的信号;房间跟着陷入黯淡的混沌之中,傍晚,就这样从窗外走进屋中。 二联“几只鸦绕树,一片冷云长。”乌鸦是黄昏的常客,作为太阳的使者,乌鸦像是生长在天空的向日葵,它的翅膀如花盘一样朝着太阳的足迹挥动,在这个黄昏,我再次目睹了乌鸦的身影;乌鸦群从城市的阵地撤退,面对黑夜如潮的入侵,乌鸦无计可施,在生存的进化和神圣的使命中,乌鸦学会了等待,用栖息和沉睡等待黎明、抵抗黑夜,此时此刻,又是乌鸦回巢的时候了;诗人一定无数次目睹了这一不无悲壮意味的一幕:乌鸦在黄昏的余晖中飞过深沉的天空,然后集体俯冲、低飞,用储存光照的羽毛,围绕树梢展开黑色的叙事;乌鸦在枝头落足,它的身体很快与昏暗的背景融为一体,它的喙探进暮色,吸吮着余晖的汁液,让乌鸦的黑,成为傍晚时分最耀眼的光;那是乌鸦对黑夜的蔑视和反写,黑夜恼羞成怒,它动用黑暗的资源浓稠天空的密度,意欲封杀乌鸦振翅而飞的形上冲动;不过,精神一旦展翅,就不会有任何事物可以束缚它的起飞;乌鸦是矗立在黑夜与时间中的雕塑,它是冬天里枯树枝头结出的果实,它是黑夜的补丁;乌鸦用自己黑色的羽毛托起黑夜的黑暗,它是光明一派最后的战士;虽然,它通体的黑色,常常遭到来自同袍的质疑、猜度、误解,但是下定背负太阳飞翔的决心,就让必须完成一番常人无法理解的心史功课,因此,乌鸦是孤独的英雄,在英雄的谱系中,“孤独”,是一支稀有但出类拔萃的精英,即使乌鸦经常成群的出现在黄昏的天空,但是乌鸦这一种群,依然与孤独的宿命永远连接在一起;一如西西弗斯与石头的互证,乌鸦是光明与黑暗的互证;乌鸦在树间收敛了鸣叫,它们压低了头颅,在大地之上投下黎明的种子;世界在它们眼中被压缩成一个不发光的原点,沉没在浸透风霜的眼底。 横卧在天际的云朵迅速地褪去明亮的色彩,像是淬火之后的熟铁,正在吸干天空残余的光亮;我总是无法估量出云彩的高度与我之间的距离,以及云彩盘旋的正下方,究竟离我有多远。我曾经以为那是无限遥远,抑或是非常接近的地方,也许这两个答案都对,只是不曾证明,或不曾证伪罢了;直到今天,这仍是我许多未解之谜中的一个,只是在时光和现实的流转中,没有多余的心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也经常在想,远方的云朵之下,谁的目光正在穿梭天际,人们眼中的云朵,是否和我看到的一样?是否曾经飘过我头顶上方的云朵,在远方的了望者眼中,也有着梦的色彩和形状?而黄昏的云彩,默默地向黑夜输出预言和梦境,一旦超出了黑夜的载重,它们就像雪花一样轻轻落下,播洒在人们的心中和熟睡的眼里。 从这一联看去,诗人为下文营造了一个叙事的高度,通过诗人给出的意象展示,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被寒冷、孤独、荒凉、单调……紧紧缠绕、围困的黄昏,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正是到了诗人“览物之情”呼之欲出的时候了。 三联“酒卸俗物累,琴抚莫名伤。”假如将“咏怀”三部曲的第三联并置观察:“泥壶温润酒,短咏叹长声。”、“酒倩真情饮,书好夜深读。”就会发现,三首都用到了“酒”的符号,而且都出现在前句当中,而后句则各有不同:第一首的后句主题为“诗”;第二首为“书”;这一首为“琴”。可以说,酒与琴棋书画的艺术谱系有着普适且深入的联系,在灵光和酒的感召之下,那些挥毫、吟咏、弹奏被集合在时空的广场上,等待诗人和艺术家的检阅。而在这一首中,我看到诗人在思绪和酒中沉醉得更深,情感力度远远超过了前两首。 对于那些陶醉或独行于精神世界的朝圣者来说,如何抵抗和反击来自物质的全面封锁与疯狂阻击?如何在精神追求和尘世生活之间寻找一个自洽的平衡点?在生存和理想、糊口与创造、CPI和灵感……种种矛盾之间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恐怕除了那些功成名就或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幸运儿”,如我辈这样的草根写作者,必须时刻面对、辨析、解决这些问题,而笔下的文字,就是我们选择的结果,黑字是我们的心血和声音,黑字的颜色注定了它暗哑的命运,必将在这个“于无声处”的语境中持续下去;在这种“草根写作”的背景中,与其说这是文字与时代的角力,不如说是写作者与现实的博弈;结果已经一目了然,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垒,“草根”有何胜利可言?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明月落花香-《咏怀》读后感】相关文章:
《咏怀古迹》教案01-15
《咏怀古迹》教案13篇01-15
《咏怀古迹》教案12篇01-25
《咏怀古迹》教案设计02-11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04-25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抒情散文(通用20篇)09-22
花香的作文08-11
花香的句子02-09
《咏怀诗·阮籍》读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