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源自于比较”的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17:38: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认识源自于比较”的读后感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kx1a.html 读后感:认同前半部分,不认同后半部分的知觉部分。 我想你所说的知觉,应该可以用思维来替换。 思维进行工作的基础就是通过人体感知系统,对能感知到的有区别的可比较的事物进行命名操作。也就是你所说的弄个符号出来做个标记,做标记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与同类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就是语言、文字。比较现代的说法就是对物质世界制定统一的编码、解码标准。 那么根据上述内容,我对思维的定义是: 思维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标准的下定义方式,下面是简要的说明) 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为思所用,人才能思考,或者说有名方能思;无名,则实无所指,思无所用,也就无法转换成言语来表述。 可以怀疑感知系统感觉到的是否都是真实的。 但是我们拥有的仅有眼耳口鼻、肉体这一套感知系统,我们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对这一套工具的使用基础上的。它所感知到的一切,没有是非对错的区别的,就好像这个地球上还没有人的时候,是没有是非对错的一样。 在我们怀疑感知系统感觉到的是否真实的时候,却不必幻想其他不存在的感知机能,至少也要等到人类进化出更高级的感知体系再说。 我们既然感知到了“雪”的“白”、“凉”,当然,老外感知到了“snow”的“white”&“cool”,也就感知到了这个物区别于其他物的不同,虽然命名中外各有所好,但是通过翻译我们可以互相沟通。也就等于认识了这个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思维本来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当我们先辈创造这些命名、创造这些语言、文字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是结果,但并没有说明思维的过程,我们坐享其成的懒惰,使得我们很少有人愿意返璞归真的去思考:我们为什么可以思考,因为我们都没有经历这一过程。

【“认识源自于比较”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成功源自坚持作文02-19

成功源自坚持作文02-18

人力资源自我评价04-25

人力资源自我评价04-25

品性源自磨炼作文(4篇)12-07

人力资源自我鉴定12-24

品性源自内心_800字05-02

品性源自内心_1000字05-02

品性源自内心_750字05-02

比较经典的说说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