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时间:2024-05-15 14:15:36 毅霖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精选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教育理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精选5篇)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1

  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学生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怀揣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提出了“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主张。他一贯重视学生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在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后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有幸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现就此谈谈一点体会。

  一、“活动”乃重中之重。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做”,“做”即活动。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学生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学生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学生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学生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学生“做”,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学生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学生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

  二、大量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学生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学生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学生走出学生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学生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学生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学校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三、突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学生的世界是学生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学生教学生”。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学生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精彩独到的思想是指引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前进的灯塔,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思路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我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完善,提升自我。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2

  踏入教育岗位之后,我拜读了大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方法》一文,阅后掩卷长思,不禁叹为观止,颇有心得。由大家的论着中,我转而想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中得到些启示……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教学一个时期以来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长久下来周而复始的后果是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纯粹是以被动的接受为主,主动性学习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由于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长期以单纯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导致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等一类的说法,现在来看,可以说是有着局限性的。这种评价方式并不适宜对学生全面的综合性的正确评价,因为学生作为单个主体,也是具有思想的“活人”,这个活就在于它是总是处在不断发展、活动、曲线前进的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确是应该改变观念,改变过去的单一评价方式为多动向评价方式,即把对学生的评价在长期动态的发展曲线上分多项评价指标,最后做出综合性的判断,这样就有利于保护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学校生活中既学到应学的文化知识、又体验到生活成功的经验和乐趣,然后把这种体验与思想转嫁到对人生的思索和审视中,必然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历程、人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等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作用。这就是陈先生所提出的“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热爱祖国、胸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抱负,把培养中华民族的下一代作为自己终生的远大目标。在他的思想当中他认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所有重任都将由他们来承担。由此他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的正确理念。在他的着述当中包括他的言行实践都一贯重视对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他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德智体都能从小好好学起。”他的这些教育理论、思想在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对后人影响深远,在对孩子品德教育、知识教育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陈先生的《活教育的方法》一文中提到了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给人的震撼是很大的。这一基本原则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恐怕就是“做”了。

  陈先生认为“做”在对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那么什么才是“做”呢?通过查阅词典可以看到对“做”的基本义是这样定义的:干,从事某项工作或活动,而后遍查其他义项也无不与动手、活动的意思挂钩。既然如此,那么在教育中“做”应该如何去做呢?陈先生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孩子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同样更要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

  “好动”是孩子的天生特点,除了有特殊疾病外,恐怕没有一个孩子与生俱来不是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去做的。孩子们天生对眼前的事物、周围的世界有着敏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会促使他们去“做”——去动手探知他所未知的事物,渴望得到一个答案,以此来解答开内心的疑惑。于是就出现了在家庭中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拆的七零八落、把好看的衣服弄脏、弄破却显得乐此不疲。而家长看到这一些后雷霆暴怒、气生呼呼,大声呵斥孩子、甚至动手打了孩子,孩子那双懵懂的眼睛里最终闪着委屈的泪花却不知所以然。而最终的后果往往是扼杀了孩子好动探知的天性,以后再碰到此类情况的时候,他们就会唯唯诺诺、生怕越雷池半步而触怒大人。于是乎,大人们洋洋得意了:“看,我的教育收到了多好的效果,孩子变得多听话呀”,殊不知,孩子就会因为这一点失去了探求未知世界的信心、失去了勤学好问的动力、最终会变得厌学、弃学,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呀!

  有一天,四岁的侄女到我家来玩,他一个人在我旁边玩玩具,我则捧书沉读,当我沉浸在书里人物的悲喜命运之时,耳畔忽然隐约传来了水流的声音。我下意识的赶紧放下书,转头一看侄女不见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客厅,眼前的景象让我非常生气,只见侄女手里抓着从鱼缸里捞出的一条金鱼已经气息奄奄,而另一条金鱼则在地上徒做无谓的挣扎……我看到这里直觉气冲脑门,刚想厉声责问,突然一个念头让我平息了胸中的气恼,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轻声的问侄女:“小露,你为什么要把鱼宝宝抓出来呀……”,侄女那稚嫩的面庞上洋溢的幸福而自豪的神情跟我说:“叔,鱼宝宝怎么在水里呢?我要救他出来……”。一切都明白了,孩子探知未知世界的心情就是这样迫切呀!于是,我尽量接近童言童语给孩子讲了鱼儿为什么要生活在水中,它们与人是不一样的道理……听后,孩子赶紧把金鱼放回到了水中……孩子的“做”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由此又收获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曾经有一次与同事一块聊天,一位老师说自己小学三年级时,一个冬天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同学们一下课高兴地疯跳着奔进了操场,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可是,更大的暴风雪还在后面呢!上课铃一响,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已经站到了讲台前,等同学们全都回班之后,黑板擦猛的一敲,每个人的心脏差点蹦出胸膛。只见老师声色俱厉的大声呵斥问谁刚才跑到操场上玩雪了,于是陆陆续续有人站了起来。没想到,这位老师接下来让没有出去玩雪的同学到外面捧着一把雪回来命令他们塞进了玩雪的同学的衣服里……这件事给了他极深刻的印象,以至终生难以磨灭,从这以后,他再也不喜欢这位老师了,他的数学本来是很喜欢的学科,可是再也不爱学了。想象一下,如果这位班主任当时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尽情的去“做”,享受一下雪中情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恐怕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了,可见,让孩子去“做”,保护他们“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多么的重要。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也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孩子“做”,他们就得不到学习的机会,有些知识学习起来就会迟滞一些了。所以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孩子去思想,去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反而我们要去了解和研究孩子爱动的特点,给他们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与外部世界、周围生活多接触,才能促使他们的身心、道德、智力、思维、智慧齐头并进。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3

  读《陈鹤琴与活教育》一书,其中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这个观点至今仍有实践意义。“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保持一致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对促进幼儿成长意义重大。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是幼儿园和家庭,而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对孩子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远胜于老师。家庭教育虽然没有学校教育的系统与规范,但是却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决定了孩子真善美等价值观的原始取向。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样,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可以使来自双方的学习经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在实现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沟通平等对话

  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切不可对家长颐指气使,而是朋友、合作伙伴,大家要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探讨育儿经验,建立起共同的育儿观念。

  二、转变观念积极配合

  幼儿教育是一项很系统很庞大的工程,它的.成功注定这个孩子的未来。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形势下,家园共育也要与时共进。家长们要转变落后的育儿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共同成长。

  三、创新沟通增强信任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信息化时代,拉近了家园之间沟通的距离,便于家园沟通。

  四、润之以爱点亮童年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

  五、了解内容家园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幼儿园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新的学年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工作行事例,让家长对接下来的活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其次幼儿园要及时发布学习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并作出相应配合;再次幼儿园要主动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及时地进行关注。最后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如陈鹤琴先生在书中提到的那样,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实现家园互动。幼儿园尽可能的组织父母参与教育,这也是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父母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父母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综上可知,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需本着平等合作、尊重的原则,更大程度上取得家长的理解,促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也增进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能力。古人云“亲其师,才会信其教;信其师,才会爱其教”,所以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期间,需要家长支持以及信任,树立家园共育理念,充分利用家长具有的职业优势丰富教育资源,组织不同活动,进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点亮童年。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4

  陈鹤琴老先生说,孩子是充满活力和成长的,有潜力和创造力,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成才,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所以记住了这句话。今后,我将以此为教学指导,通过生动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中,孩子应该被允许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没有哪个孩子不爱活动,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当他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与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有了实践的经验,他知道做事情的困难,从而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当一个孩子知道动手的好处时,他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想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他做事情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整个人就会越来越自信。

  “生教育”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别人说他的好话,也没有一个人喜欢别人说他的坏话。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可以用这种心理来鼓励孩子如何表现,如何学习。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露一样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面广,知识点琐碎,学生的教育可以从细节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入手。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有的同学成绩不好,但是声音条件很好,可以让他带同学去读课文。一些学生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他们在课前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但字迹工整干净,对于这些好地方应该及时表扬。

  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遇上一个好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孩子才是真正爱孩子的。

  《活教育》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值得仔细阅读。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 5

  本书的作者陈鹤琴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比蒙台梭利还要早近20年,他在儿童教育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至今仍影响着当代儿童教育。作为幼儿教师精读此书感动又敬佩老先生。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他确立了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教育的结果应该使人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能够团结合作、要有服务精神。“活教育”概念的提出,本身对应的是“死教育”,这样形容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联想到一些传统教育的内容,其实“死教育”的.说法并不过分,它针对的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呆板教条的教学内容、先生对学生毫无互动的灌输式教育,这样的结果只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识字的书呆子,这当然不是先进的教育的目的。

  “死教育”如同一滩死水,而“活教育”则是喷涌迸发的泉眼,是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如果说过往的传统教育是以“先生”为重点,那么“活教育”的核心则是儿童,即“一切为儿童”(这是陈鹤琴老先生88岁时候写下的题词),儿童是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为此“活教育”理念确立了儿童教育的十七条原则,这些教育原则在当代儿童教育中依然非常适用,说明“活教育”是十分具有前瞻性、未来性和超前的时代感的。如他书中所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不仅仅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还能从活教材中学到更丰富经验和知识。这又与当代注重素质核心教育不谋而合,越来越看重孩子的综合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考卷上的分数,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考试分数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一切。活教育理论摒弃的早前传统的“你说我听”的师生教育模式,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孩子才能对知识有切身的理解和领悟,将所教学的内容彻底“吃进去”,不会成为书呆子。“活教育”在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对儿童教材也提出了先进科学的看法,主张教材要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样对儿童的学习和成才更有助力。从而力求创新理念的启迪教育。

  教育的结果究竟是让孩子成为会考试的人,还是对社会、对自身有价值的人,活教育理念给了很好的解答。“活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是当代教育者应当认真学习和贯彻的。本书作为儿童教育的必读必学数目,值得细细研读,一读再读,是经典优秀的教育著作,对眼下的教育工作有极大的启迪。园所结合实际大胆开展游戏化课程过程中全面实施《活教育》思想是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回答在本书中。我们读书的目的在于引用其理念为向导破浪前行。

【“活教育理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理论学习心得08-19

生活教育理论对成人教育的启示04-30

体育教育理论教案(精选13篇)01-06

概念与科学教育理论的语言规范04-26

教育理论读后感09-02

教育理论读后感04-25

教育是件针线活05-01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03-07

创新教育管理论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