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慧的教育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00:17:1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进智慧的教育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读后感

读了《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一书,给我带来了启迪和快乐。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的孩子们以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并非是我想象的那样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个智慧的光环,他们只是我们中的普通一员,不过是比常人多了一点细心,少了一分浮躁,添了一丝奉献,他们不是凌驾于众人之上的神人,而是根植现实的智者。 当我们囿于一片狭小的天空中,蒙蔽了眼睛,堵塞了视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蚀了意志,泯灭了思想,把教书工作当作一种生存的形式,把教育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没有丝毫激情的状态下工作生活,这或许就是一般的教育者,而真正的教育家是把教学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去完成。一位教育家说过:人要想做出成绩,必须以“心甘情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无怨无悔,全心投入,也才有可能将事情做好。他们用无私的爱关心每一位学生,他们用巨大的热情去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他们用执着的精神去克服教学中每一个困难。出发点的不同,心态的迵异,使教育家在平淡之中闪耀光芒,在平凡之中成就伟大。这或许就是教书匠与教育家最本质的区别,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思索,让我们去体会来自教育家给我们带来的答案。 李镇西,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说:“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我们不能通过形式主义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我们的活动不能成人化,而应该充满童趣,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最让我感触的是他说的:“一个班级50多个孩子憧憬着50多个未来,而我们常常却用一个未来来要求学生,这是很残酷的。这种教育是可怕的,剥夺了孩子的憧憬和梦想。”他还道出了教育的真谛:“爱不等于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不是我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我。关键是老师能否感知学生的爱。爱只能在爱中去培养,爱心不等于教育,只有加入民主的内涵才是完整的。专制的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这不是有民主精神的爱。班级建设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民主启蒙的重要手段。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和学生一起成长。”说得多么好啊!对于后进生的问题,他说:“名师不仅要靠教优秀生成为名师,还有研究后进生,后进生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一个老师爱优生不难,但从心底里爱差生才是真爱。”我一直认为:爱不爱学困生,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为优秀教师的试金石。他告诉我们转化后进生的五个原则:1、建立感情,2、充满信心,3、降低要求,4、允许反复,5、集体帮助。 顾泠沅教授,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正体验着古代禅师青原惟信所说的人生旅途的三个拐弯:首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后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见山依旧是山,见水依旧是水。”他认为,改革应是管理者、专家教师的共同体来承担。不要把改革交给单一人群,每位实践者的通透理解和熟练掌握是最后的保障。要讲究研究主体的合理结构,多种背景的人组合起来才有可能获得突破。他大力提倡并大规模推进的行动研究、课堂观察、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案例分析、行为跟进、反思性实践和教学研修范式是我们新课改力求追寻的行为模式。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是研究的趋势,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所以,我们校本教研活动中,研究课堂无疑是重中之重。“行动教育”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共同经历原形为阶段、新设计阶段和新行为阶段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永远铭记,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一个办法:打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持续改进!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将智慧家的思想和经验传承给每一位老师,当我们阅读智慧,用智慧武装自己时,我们也在智慧自己的人生。“教育需要智慧,智慧需要理智、阅读、实践和思考。只有智慧地化解各种教育问题,创造性地投入工作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和欢乐。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或者说,这个‘奉献’本身也是收获,收获成长!教师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学生的成功之上,也应该有自己的成功。 让关爱多一点无私,让教学多一点探索,让课堂多一点激情,让工作多一点坚持……用梦想作基石,用行动为桥梁,我想,彩虹就在不远的前方……    

【走进智慧的教育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读后感】相关文章:

智慧教育家长心得体会09-05

智慧教育心得11-18

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智慧读书心得12-05

智慧的教育心得体会06-17

教育智慧的三个基础02-08

智慧的说说06-12

智慧的作文12-31

说服的智慧02-22

智慧的境界09-17

智慧的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