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读后感

时间:2024-08-29 09:25:38 林强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围炉夜话》读后感(通用16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炉夜话》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围炉夜话》读后感(通用16篇)

  《围炉夜话》读后感 1

  最近读了清代文人王永彬所著《围炉夜话》。《围炉夜话》这本书的得名是王永彬围着温暖的炉火,对子女亲属进行儒学教育时,留下的生活笔记。他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王永彬先生在《围炉夜话》中的一些词句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摘自《围炉夜话》)。每个人的智商有高有低、学习基础有好有差,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为师者尽职尽责,善于引导学生勤学好问,并予以悉心辅导,学生就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取得良好成绩。作为教师,在目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也会遇到新知识、新问题,只要为师者能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积极钻研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虚心向他人请教,凡事求个所以然,我们就一定能掌握新知识,解决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做好新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社会经济极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住有最好的房子,出门有豪华的汽车,穿有名牌的衣服,吃有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工作有优美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人的美好愿望,有此愿望也无可厚非,但这些都能如自己所愿吗?

  如果自己无视现实盲目要求非此不可,那只能徒增烦恼,若自己能正视现实,不好高鹜远而有知足之心,随遇而安,就一定能快快乐乐地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然而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自己不正视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满足于已有知识、安于现状,整天抱着“知足常乐”的观念去对待学习,那么将落后于形势,不适应于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最终为形势发展所淘汰。这也许就是“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围炉夜话》读后感 2

  昨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粗读了一遍《围炉夜话》,读后感觉每句话都有道理,但是都不让人印象深刻,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都美,可是真想企及,却是无处着手。总结起来基本就是:勤学好劳、亲贤远佞、教育子弟、谨言慎行、勤俭节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都非常符合儒家正统思想。其中也有一些比较新的思想,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大概是偶然得之,没有深思吧。总之,没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也许将来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回过头来再看看可能受益匪浅。

  全文比较通俗易懂,几乎全篇都有对仗的意思,颇有打油诗的味道,很多我们熟悉的'道理用这种方式说来也别有风味。不过对于我这种通读的,可能记住的就不会很多了。摘抄几条印象深的: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

  对圣人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我以为,交朋友是一种感觉,对胃口就好,但是如果顺便能够留心到朋友的优点,向他学习,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做起来难度还是不小的,比如怎么发现,怎么判断,怎么学习。后半句当然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还是那句话,想到容易做到难。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我以为,稳当话,应该说的是不夸海口,不随便承诺,而不是聊闲话,唠家常的意思。当今社会吹牛是一种风气,开开玩笑可以,但是时时都这样,未免会失于虚浮。另外,忠言逆耳,这忠言肯定不是稳当话,但是有些时候还是要说的,这个必须有。下半句对自己比较有警示作用,一定要本分,不要好高骛远,有时候做一天计划不如认真学习两个小时。

  《围炉夜话》读后感 3

  听闻围炉夜话四个字,脑海里立马出现一副在寒冷的雪夜里,火炉烧的通红,大家围火炉而坐,听父亲讲一个遥远的发生在雪夜里的故事,妹妹在母亲腿上打盹,哥哥屏着呼吸瞪着眼睛竖着耳朵一动不动,完全忘记了窗外冻僵的雪人。围炉夜话就是一家人在寒冬腊月其乐融融的景象,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正是这样的一副温馨的家庭画面。

  寒夜围炉,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善写存在,题曰《围炉夜话》。

  虽然作者谦逊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是人生大学问,包含了修生养性的处世之道。而这本作家榜经典文库的《围炉夜话》还包含了八大山人的61幅经典画作,水墨之美尽染书页,真正的书香之美。放置床头,每每翻上两页,都是人生的大智慧。

  与朋友交友,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到大,有多少朋友从我们的世界里淡去,又会出现多少新朋友,而和朋友能保持多长久的友谊,不仅需要志趣相投,而且要互相学习,真正做到“近朱者赤”,方能有用。

  当读书成了一种“秀”,好多人都乐意去“读”上个几百本来晒,而真正忽略了“读”,几百本书,有几本的圣贤之言对自己有益有启发呢?又有几本有过启发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有影响呢?短短两句话,道尽了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精进,如何成长,如何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不管以什么身份处于什么地位,尊重他人都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但是反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一副趾高气昂,高高在上的姿态,尤其是对弱势群体,毫无尊重可言,在物质丰富的社会里,为什么我们反而会丢了最基本的谦卑心和尊敬心呢?良好的品德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丢失了品德,我们又是谁呢?

  在物欲横流、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里,那些快速走红的流量大咖让我们心向往之。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有很多的小朋友长大的理想是网红,而不再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科学家和医生等职业,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网红的号召力如此强大,究其原因,还是网红这项工作的“名利双收”,不用吃得苦中苦,已是人上人。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更加觉得机遇的重要,当然,在人的一生中,机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前提是自己要准备,要努力,而不是心存侥幸心,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

  《围炉夜话》中处处是这样的生活哲学,在充满快餐文化的'当下社会中,我们需要这样引人深思的话语,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做一个“美丽新世界”中的“娱乐至死者”。

  没有美术细胞的我还是被八大山人的画所吸引,几笔简单的水墨,就是一只慵懒的小猫或是一株轻盈的水仙,惊叹于这样的美。将这样的美穿插在《围炉夜话》中,又是另外一种韵味和美。

  初秋时节,坐于图书馆中,突然窗外雷声大作,大雨瓢泼,一忽儿,又是天空几净,后桌的同学窃窃私语,读上一两句《围炉夜话》,这样的秋天本就是一种美好。

  《围炉夜话》读后感 4

  《围炉夜话》,这样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情景感。在眼前仿佛立刻出现了一个画面:寒冬雪夜,窗外飞雪似撒盐,窗内珠帘半掩,三五文人墨客围坐火炉边,烫着黄酒抑或烹着香茶,讲述着一个清明世界,一个文人对这人事修为的审美情怀。

  温书、夜话,在隽语流淌的瞬间将一字一句清晰记录汇集成册,仿佛是刘禹锡所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学问里有小情趣,简单道理里有大人生,随手拈得的故事中是大格局。然而事实上,这本书虚拟了一个文人围炉夜谈的场景,想象着和三五好友谈论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点滴的联系。作者的笔调宛若邻家书生锦心绣口长吁短叹,又娓娓道来,让人读起来也亲切自然。

  如果不是《围炉夜话》这本著述,也许作者王永彬的德行事迹就真的无从考证无人得知,他会如诸多芸芸众生一样被时代被历史进程碾压过去,无人记忆无人了解。据王永彬的后人记载,其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帝王,经历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王永彬或许看不到历史趋势的真正走向,或许不能明辨真正的潮流是非,但他的内在始终怀以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诚如他书中所言:“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这是一个不爱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他没有太多欲望,从不喜奢华,早年随家人不断迁徙,最终在湖北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落户。在一个以科举为读书人第一营生的封建社会里,不追求功名不爱参加科举取士的人该被视为不识时务的怪人吧。但王永彬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不仅自己不喜欢,还在教学时不令自己的学生以科举应试为第一目的。究其原因,并不是王永彬有像《儒林外史》中那般沉痛的科举经历,也不是看破红尘,视追求功名为黄粱一梦的避世思想。他对科举的拒绝,用现代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任性!他为何如此任性?在《围炉夜话》中我们兴许能够找到答案。

  书中虽以虚拟夜谈的形式记录,但字里行间均可渗透出一个“教书匠”为人师表的理想。例如全书开篇就点明:“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全文意思是: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育人先育己,正直仁爱并非天生,可以明了作者并非赞同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天性论,而是更重视后天的培养教化,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反省。

  王永彬的后人有过这样的记载,在王永彬候选教谕教育子弟的过程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了解了王永彬的生平,人们可以说他好为人师,喜欢指指点点,一个人怎么可能改变社会改变风气走向呢?但王永彬并无所畏惧,无论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和看法,他都坚持本心,以纠时弊,不为功名利禄所诱,凛然正气在一个有信仰的儒生身上,实现着君子理想的传承。

  这本书被评为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的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之际留存的重要经典里绝对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将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精华、读书方法、为人处世的良正态度都用片言只语的谈话方式记录成册,贡献了独到的观点,以自身为实验纠正着世风日下的衰败状况。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作者为人们展现的是一个更为宽广和长远的人生,一个基于精神境界和品格精进的人生。譬如书中所言:“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欲念与享乐能满足人一时的欢愉却换不来内心的平静,功名的荣耀能彰显一时的地位荣宠却难以造福于世,利欲熏心反受其害。

  我们常常看到文艺青年时时将“不忘初心”的字眼挂在嘴边,发在朋友圈,却未见几个人真的如王永彬一样,终其一生履行着这样的格言。如今,鸿哲远去,文化乡愁的灯火已阑珊,古典的清韵已被日益现代化的都市文明所取代,高效和便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产值、效率、竞争勾起更多的功利,我们再难以传承的名义坚守或发展些什么,尽管有不少人还在提倡这些,但能成事者却寥寥无几,也就难以出现《围炉夜话》这样的经典,它是用实践和真识,实现历史的链接与信仰的传递。

  据记载,《围炉夜话》于清咸丰甲寅二月,在“桥西馆”的“一经堂”完成。这堂名可见王永彬对万法归一,化浊为清,守直敬古的精神家园的迷恋。世态在变,作者成书时正是中国近代史的初期,是中国最离乱动荡历史的开端,文人的忧患无以名状,王永彬用他的方式警醒着时代,他的呐喊或许微弱,或许不能改变根本,但他看得长远,在变换中寻找着持久的道理。隔着几百年的光阴,我们还是能在该书的片语里感受到宁静和纯真。攻心之作大抵如是!

  《围炉夜话》读后感 5

  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围炉夜话》营造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吧。而我却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进了这个大雪纷飞的世界,一感围炉夜话的氛围。

  《围炉夜话》这本书的得名是王永彬围着温暖的炉火,对子女亲属进行儒学教育时,留下的生活笔记.他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王永彬先生在《围炉夜话》中的一些词句使我读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人的人品提不上去,总是因为自己的利欲看不破;做学问的学问没有进步,总是因为自己过不了懒这一关。在我看来,人必须要分清楚“利”与“义”的关系。在《治水必躬亲》这篇课文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有海瑞的躬亲治水,还有他的清正廉洁,正确对待“利”与“义”的态度。在古代,有许多治水的贪官,他们的利欲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前途与名声,还夺走了许多老百姓的生命。而海瑞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正确对待利欲,最终做成了水利,还赢得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在学习上,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使人们的学业没有长进。韩愈的《进学解》中有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古至今,懒惰都是使人们荒废学业的第一要素。“利”与“懒”是人生的两道大关,愿我们都能成为骁勇的战士,破关而上,拥有幸福的一生。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挫折,在这时,我们是否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总是过分埋怨外界因素的影响,却从未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平时考试时取得了较差的成绩,总是埋怨题目出得难,老师教得不好,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听得不够认真;与朋友交往时产生了矛盾,总是认为朋友不懂自己,不珍惜这段友谊,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这段友谊中付出了什么,有没有说什么话伤了朋友的心……自知和自省,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正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惟有自省,才能使自己进步。

  围炉一好茶,夜话人静时。《围炉夜话》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人生的感悟,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追求。希望自己既能在车马喧嚣中正确对待“利”与“懒”,做到自知自省,追求自己向往的未来,又能在心中拥有红泥小火炉,伴以好茶清酒,夜话一番风味人生。

  《围炉夜话》读后感 6

  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叫《围炉夜话》。说的是饱暖难有为,饥寒能任事。书中用朴实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我们从小励志,不畏困苦。

  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教育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人人都想过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但有时会使人产生很大的优越感。从而精神松懈。人人都不想过贫困的生活。可贫困和艰苦能够使人刻苦努力意志坚强。

  我们现在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努力学习,做事认真不要三心二意。是我们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事要一心一意,培养自己的毅力,刻苦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围炉夜话》读后感 7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劝世之作,它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一起被后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自其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人们案头的必备之书,深受世人的推重而闻名遐迩。

  而作者王永彬,我只能查到他是清朝咸丰时人,生平不详。

  据《围炉夜话》的序言可以得知,此书是作者王永彬“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最后成书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围炉夜话》是中国古代众多劝世之书中的一种,它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的格言体之作。文辞浅近明晰,言语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如同一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群后辈围着火炉,娓娓而谈,品味人生,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颇有启发性。书中的许多话语虽以劝诫为主,但读来却无艰涩枯燥之感,反而觉得生动平实,将本来会令人觉得比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人容易为其所感染而产生共鸣。全书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随笔的形式阐发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事、持身立业、读书立志、安贫乐道、济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节义、为官执政等等。书中体现出作者身上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烙印,他在本书中以大量的语言文字阐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旨,揭示了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能适合当代社会的要求,但瑕不掩瑜,本书仍对现代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围炉夜话》不失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劝世之作。

  我拿到的这本是2020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最新版,看到封面上八大山人的绘作我就爱上了。翻开书发现还随书附赠了两张八大山人画作的明信片和书签,真是意外收获。

  《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中国传统文人是快乐是超逸,抑或痛苦、压抑,现在难以说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时,心中也常存在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的忧患意识,而在陡遭不测、倾家荡产时,又能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

  就像作者在书开篇序里写道的那样: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自己从未想过把这些话记录下来能在后世流传下去,这份淡然的态度,也是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了。

  处事要代人着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书里的金句,大多如此,也许年轻气盛的人读来,觉得没什么用。书这个东西,也是寻求一种共鸣。在你处世感到困惑时,希望这场跨越百年的围炉夜话能够帮到你。

  《围炉夜话》读后感 8

  《围炉夜话》是清代学人王永彬的代表作,他在书中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情境。全书总计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10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教导年轻后辈要从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不能没有忧患勤劳和警戒砥砺的修为。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童年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会塑造他的人格,影响他的人生,往往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必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现代心理学家提出了才能递减的法则,即教育开始得越早,越能培养卓越的才能;而才能增长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会迅速减少。这是零岁教育的理论基础,意味着教育要趁早。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早,更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获得,也要重视品德、气度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光明磊落的人格和正直宽大的胸怀。倘能如此,那么孩子长大以后,无论面对何种境况,他都能泰然处之,从容应对。小而言之,现代职场拼的是情商,是胸怀。

  熟读国学文化经典,让我们更近距离地感受古圣先哲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有民族文化精神的底蕴,开启深远博大的人生,成为人们修身立业的常备读本。

  《围炉夜话》读后感 9

  近日,隆化站参加“道德大讲堂”活动,获得了两本由一线职工代表赠与的《围炉夜话》,我站职工积极阅读学习,并相互交流讨论,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来与同事们分享。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劝世之作,它与《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作者以深夜围炉相坐,一家人畅所欲言,家长为众人讲解道理的形象,用轻松、言简、通俗的话语,阐述修身、处事、治学、读书的'道理。

  中华学问博大精深,先人的智慧源远流传,细细品茗《围炉夜话》,使人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功夫。”此说为《围炉夜话》最后一则,统领全章,振聋发聩。“做好人”这一词,让想到了《白鹿原》中朱先生为其最得意弟子题的最后一幅字“学做好人”,做好人,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囊括进了人生中最大的智慧,还有能什么比做好人更确切的修身、处事之道呢?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道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远离怨恨的办法,只相信自己、不信他人,太过刚愎自用是会导致失败的。此乃处事安身之法。“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立身处世应本着自己的良心,不做亏心事,与人相交留有余地,不要求全责备。这样别人对你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听从你的建议,你就会容易和他人相处,先做人后做事,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思考,思虑周全,不要导致以后后悔。对于家庭纷争,要有广阔的胸怀和气度,适时劝导,不要伤及情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意想不到之事,需要冷静审慎,多加考虑,妥善处理。和人相处,要宽容大度,有同理心、为他人着想,常记吃亏是福。

  《围炉夜话》中佳句还有很多,作者洞察世态、见微知著、见解独到、意境高远,每每畅读,必有所悟。品读好书,感悟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天纬地,时时学习、参悟,知于心而后践于行,让我们随着阅读走上一个新的境界。

  《围炉夜话》读后感 10

  寒夜围炉,是一种温馨;顾篝思悟,是一种境界。咸丰甲寅年间,须髯飘飘的王永彬未曾想到,当年自己与家人于岁晚休闲中围炉夜话的所得所录,没有仅止于为“家人消永夜耳”,而是惠人无数,广为传颂,被后世奉为修身养性的宝典,继续播撒哲思的种子。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的格言集,与《菜根谭》、《小窗幽记》齐名,并称为中国人“处世三大奇书”。书中共有格言221则,短小精悍,分别从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阐释了“立德、立功、立言”的要旨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可能正如书中所言: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书中富有哲理的佳句妙言,着实值得参悟,以悟促读,意味深长中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这本书形式上以格言取胜,短小精辟。而它真正吸引我的,不只是那些“安身立命”的话题,还包括作者在阐述这些话题时显现出的神闲气静的境界、务实求是的胸怀以及博学豁达的智慧。

  先说境界。

  一本薄薄的格言集子,从简短的《序》开始便自有一份平凡境界,安静空间。“寒夜家人围炉,在尽享天伦之乐同时,一家人或围炉夜话,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这是此书的《序》,言简意赅,亲切自然,不但令人感受到一份朴实的融融之乐,还透露出作者的那份神闲气静的境界。书中的格言警句亦是如此。“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告诉人们内心澄净就自然明澈,品行高洁就能自然脱俗,远离俗世。作者也非常赞同北宋理学家程颐教人以心静,因为“静者心不妄动,静能延年”。作者认为,人不能持静,则“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也就是说性格不平和,就会浮躁,无论做学问还是干事业,都不可能上进而有所成。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态不好。好的心态也像空气一样,只有内心安静,才能“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沧海悟其浩瀚,俯仰可见其境界。”

  其二是胸怀

  除了书中那些劝导做人要有“宰相肚里好撑船”、“得饶人处且饶人”、“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的气量胸怀之外,也说“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功夫”,指出为人要有浩然正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襟怀。古时候,立言、立德、立功作为人生崇高理想,被称为“三不朽”,也是儒家子弟的人生奋斗目标。作为一个传统文人,作者劝导人们立言处事要公正:“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福祸;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意为人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公正心,不要考虑是否给自己带来福还是祸,著书立说则更要以公平正直为准绳,十分值得当代为官做事的人思考。而且,作者的.思想中还有一种批判意识,比如他对当时世道人心之险、道德日益沦丧有着深刻批判:“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他还批判权势,意识到“忠有愚忠,孝有愚孝”,这在以忠孝为大的封建社会十分难能可贵。

  其三是智慧。

  书中经典之语俯拾即是,在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理想境界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无不体现出作者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人生智慧的超然卓越。他这样解“仁”字:仁字从人,义字从我,告诫追求仁义的人不必舍近求远,只需从身旁做起讲仁讲义的人。而且,作者善用比喻,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出世间道理。比如,他以莲花朝开而暮合,明示富贵之人需知晓约束身心;以草春荣而冬枯,激励穷困陌路之人要振奋有志。他还用“墙上芦苇草,风吹两边倒”形象说法,说出做人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有自己的个性、立场和原则,而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位古代文人的智慧还在于拥有一颗淡泊的心,时常保持一份淡然心态,应对俗世种种。他说“和为祥气,骄为衰气”,“淡中交耐久,静里寿绵长”,并告诉晚辈他自己最喜欢明代思想家吴与弼的《草庐日录》中的那句:淡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让人感受到他的淡泊的智慧,平和似徐徐春风。

  世易时移,时代更迭,历经岁月淘洗而经久不衰反愈加焕发出神采的,均是前哲先贤的大智慧。“好光阴,莫错过”!虽然时代的背景已无“炉”可围,但只要你内心深处的那份安静还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足以安放你的一小块时间和求索的心灵。

  《围炉夜话》读后感 11

  《围炉夜话》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以其短小精悍、富含哲理的语句,深深吸引了我。全书分为221个条目,围绕“安身立业”这一核心主题,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多个方面,深刻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道理。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如“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浮躁和不耐烦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而学会吃亏、踏实做事则是修身的.良方。这不禁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否过于急躁,是否应该更加耐心和踏实。

  此外,“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这句话也让我深受启发。它告诫我们,自私自利只会让路越走越窄,而能够甘居人下、忍耐等待的人,终将能够脱颖而出。这让我明白,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多一份宽容和谦让,少一些自私和计较。

  《围炉夜话》读后感 12

  《围炉夜话》不仅是一部修身养性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充满为人处世智慧的书籍。书中许多语句都富含哲理,如“但责己,不责人;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这句话,就深刻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多信任自己,但也不要盲目排斥他人的.意见。

  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同时,他也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

  另外,“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实”这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诚实和朴实是最基本的品质。一个虚伪和狡诈的人,或许能一时得逞,但终究会被人识破并遭到唾弃。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待人以诚、做事以实。

  《围炉夜话》读后感 13

  《围炉夜话》作为一部古代文学品评著作,其语言亲切、自然、易读,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冬日拥炉畅谈的情景之中。然而,这并不妨碍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本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和人生智慧。它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围炉夜话》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书籍。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阅读这本书、学习这本书、感悟这本书中的智慧和哲理。

  《围炉夜话》读后感 14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的一部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经典之作。读完此书,我深感其言简意赅、哲理深邃,仿佛置身于一个寒冬雪夜,与几位智者围炉夜话,畅谈人生哲理。

  书中最为打动我的一句是“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这句话揭示了浮躁与踏实之间的深刻对比。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因为琐事而心生不耐,殊不知这正是内心浮躁的表现。而王永彬则告诉我们,学会吃亏,脚踏实地,才是为人处世的良方。这种智慧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更加明白了踏实做事的重要性。

  此外,书中还提到“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私自利只会让人越走越窄,而甘居人下、懂得等待时机,才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这种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正是我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不断修炼和提升的。

  《围炉夜话》读后感 15

  《围炉夜话》不仅是一部关于处世之道的经典,更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立德立功的宝典。全书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多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王永彬的儒家思想所感染。他强调“忠孝”二字的.重要性,认为“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这种对忠孝的崇敬和追求,让我更加明白了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书中还提到“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这让我意识到,保持廉耻之心、讲良心、守底线,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此外,书中关于教子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王永彬认为,幼年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子弟言行坦荡、胸怀开阔的举止气概,并强调父兄长辈应以身作则。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更加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为我将来如何教育子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围炉夜话》读后感 16

  《围炉夜话》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温馨和暖意。它让我想象出一个寒冬雪夜,三五好友围炉而坐,畅谈人生的画面。而书中的内容更是如同这温暖的火炉一般,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它告诉我,人生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坚持。同时,它还教会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读完《围炉夜话》,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和步伐。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和收获,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围炉夜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围炉夜话读后感04-25

《围炉夜话》读后感07-28

中秋夜话04-29

停电了,夫妻夜话散文04-30

秋夜话题作文05-01

深山夜话散文04-27

小河夜话抒情散文04-27

除夕夜话题作文04-25

围炉浅说曹操作文300字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