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08:20: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2010-8-2 星期一 晴   今天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前面的几章。这个德鲁克确实是管理学的大家。这可能跟他的管理顾问的职业生涯很有关系。因为是企业的管理顾问,所以他不是书案学究,不是个纯理论家,而是基于很多的实例事实,能够很深刻又很浅显地揭示事实的本质。因为他是顾问,所以他知道怎样写、怎样说才能让人理解。他的书既有先后呼应的严谨的逻辑,又有丰富的插叙,生动的小故事。讲道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道理本身可能太直白、太明显,以至于很难讲的引人注目。但这就是他的本事,能把简单的道理讲得有震撼性效果,让读者的头脑感受风暴的洗礼和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亮丽。   我读了前三章的内容,不敢一下读太多。这毕竟不是小说,这是一个理念,是一种思考,这不是什么可以奔流直下,畅快凌厉享受的书,这是需要理解,需要消化,需要润物细无声的体会和吸纳。   优秀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这些都是后天养成的。很多情况下,成为了这种角色,才开始学习和养成管理性的思维。并不是只有“官”才会“管”,职位并不是“管理者”的必须标签。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管理者,都会面对这样那样决定或作为,这就是一种管理。当然我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做好一个企业的管理者。   第一章告诉我们管理者必须要追求成效,而有效的管理者并非天生,是可以学习,可以养成的。看似毫无出奇之处的一句话,但在实践中却是最经典、最实用的一句话。原因很简单,很多管理者被自身的事务淹没了,他们位置越高,责任越大,管理范围越宽,就越被各类事务所累,不清楚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就更不要谈怎样才能有效。一个组织的成效,表现于它的外在成效,而多数组织的事务则来源于组织的内部。管理者的时间不属于自己,被事务缠身的管理者很容易忘却外在的成效。最后,在一张大网中,他不是那个织网的蜘蛛,而是受困的昆虫。因此,管理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就是这部书要阐明的重点。   第二章说的是时间问题。没有什么资源可以跟时间相提并论,时间是一切事务中的稀缺资源,它不可再生,不可买卖,不可存储,不可取代,没有弹性,最为珍贵,但却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大家总以为时间可以是无限的,各类缺憾,最后都可以用时间去弥补,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管理时间是作为一个有效管理者的入门,谈到管理时间,就要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具体就是记录、分析、消除浪费时间的行为。当一个管理者把他每天干的工作和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回过头来再分析这些时间是有意义的还是没有意义的,结果很让人震惊。1/3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的行为,1/3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务,还有不少是别人可以代为完成的工作,而自己必须要做的不可取代的工作只有1/6-1/4。管理者不光浪费自己的时间,还很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浪费别人的时间。做好这样的记录,做好这样的分析,才有可能不断地改进,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   第三章讲的是有效性。管理者的盲目、麻木或不正确的视角会对很多事情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惯性思维就是太关注自己,太关注职权,太关注专业、太关注要做什么,而忘记了做这个事情是为谁而做,工作应该达到的成果是什么。不能从全局的、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很多管理者的通病。上来就埋头做事,把事情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这样对吗?经常是有苦劳,没有功劳,因为评价成果的人往往不会是你自己,你的工作多数是为顾客服务,如果你做到即便是从专业角度而言,是最佳的,但是你没有提供顾客所需的,那你的工作依然是无效的。   关于这些认识我想现在的管理书籍中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但这本书阐释的让人那么有认同感,迫切感,认为需要改变一下。但知易行难,谁能知道这种初识真理的热度能够维持多久呢?有些是理念上的,闻道则死也不迟;有些是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的,这是一种修炼。世上想是修仙难,其实终此生,修好人,就已不易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02-0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08-19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心得体会04-26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02-22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03-10

学习《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心得体会05-2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3-20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4-28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0-1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