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使徒行传读后感
使徒行传读后感2010级教牧班戴连军
通过这次学习《使徒行传》和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收获很多其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一:使徒行传中"三自"办教方针
中国教会实行自治、自养、自传"三自"办教的原则;在以前;我认为"三自"不属灵,没有圣经根据,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使徒行传中按三自办教的原则。
《使徒行传》记载着使徒时代按三自精神建立教会的事实
最早的耶路撒冷教会,使徒负责自传(徒:6:4)大家凡物公用,实行自养(徒:2:44-45)大家选出七个合格执事管理生活,实行自治(:6:1-6)
第九章31节记载:"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得平安、被建立"这给我们看到神的教会一开始就是按地方建立的
从第十章开始,福音向外邦各国传播,神兴起一位外邦的大使徒保罗,他在外邦各国工作,始终按着始终原则办教会,保罗没有把耶路撒冷教会的传统信仰搬给外邦教会,而且竭力抵制犹太门徒对外邦教会的自传方面的干涉,彼得、雅各支持保罗的正义立场,这就是自传精神。他在各地传了福音建立了教会选立了长老,就把他们交托给神,有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他特别提醒以弗所教会的众长老,在他离开以后要为全群谨慎,抵制外来的扰乱,并防止内部的混乱,这是自治精神。保罗还为教会树立了自养的榜样,他一面织帐篷,一面传福音,不但供养自己还帮助别人。教会应该"自治、自养、自传"这个口号近百年来才提出来的,但教会如何对待经济问题,在圣经众早有先例了,在保罗第二次外出传道过程中,正如今日中国教会的许多义工是完全奉献,担任教会的工作任劳任怨,不收教会分文补贴赵志恩《使徒行传研究》第170页。这是自养精神(徒:18:3,徒:20:33-35)
由此可见,在使徒时代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教会,她们都是圣灵所指引的,都是地方性的,都带有本地色彩和个不相同的特点,她们同耶路撒冷教会是互相支持的,但也是各自独立、互互相平等的、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父子或母子关系。
丁主教说:"三自爱国运动是正义的、合理的、必要的,它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更有重大的神学或属灵意义。"(《丁光训文集》第307页)三自神学或属灵意义在哪里《使徒行传》给我们作了全面回答。按三自原则办教会是正义的、合理的、是有圣经根据的。
二:适应性能力
斯托得圣经信息系列《使徒行传》第298页有一个词"适应能力",这让我眼前一亮,斯托得说:"使徒过人的适应能力,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主作工。无论是和个人或群众、犹太人或外邦人、虔诚或是不虔诚的、受过教育或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友善或充满敌意的他一样能够应付裕如。
通过认真查考保罗在《使徒行传》中的讲道,的确让我看到保罗是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一个传道人,从保罗的言词中让我们看到保罗在他的布道与牧养过程中非常注意方法和策略,并且在这些方面做除了一些必要的处境化的调整,适应不同的听道人群,例如:保罗在对雅典这座城市的知识精英布道时,使用了他们自己的语言在讲述,信手引用了他们自己的诗人与哲人的立场和看法。有人说:"这就是初期教会处境化"。
保罗向这些从未阅读过旧约圣经和从未听说过摩西其人的人进行宣讲,则完全不同于他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犹太人会堂里所使用的布道方式。在那里保罗所要做的只需要宣扬拿撒勒人耶稣确实应验了旧约预言,不信靠耶稣就将使旧约的预言落空就可以了。显然这种宣讲方式对于那些不懂希伯来圣经的人毫无作用。而保罗对于希腊文化、风俗、宗教、艺术和哲学等都有比较多的了解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见识广、学士渊博的人。然而正是许多人踏上这块土地都可能对雅典人的建筑、雕塑及哲学感到由衷的仰慕之时、保罗却"看见满城都是偶像"甚至在净白"未知之神""就"心里着急、这里保罗的反应并非是基于对世俗审美意义上的反对、而是出自对这种文化所做的基督教的分析。当保罗在亚略巴古宝讲时、他在其所要表达信息的措辞上确实是机智策略的同时有十分彬彬有礼、可以说保罗的这次宣道的处境是一个有着高度希腊学文化背景之中。
保罗这次讲道是没有引用旧约圣经、但保罗所传的信息、基本信仰并没有改变。这让我想到多少时候我的讲道常常引经剧典甚至对一些不信的人或者一些知识份子传福音时也是如此、其果效甚微我当效法保罗在各样的知识装备自己、使自己用道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传出时代、信息。
【使徒行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湘行散记读后感沈从文湘行散记读后感05-08
故乡行04-28
卧龙行04-30
泸州行04-30
大漠行05-01
黄山行04-30
沂山行05-02
行香子,行香子赵鼎,行香子的意思,行香子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的读后感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