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名校》有感

时间:2024-07-19 09:02:23 秀雯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名校》有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名校》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名校》有感 1

  好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好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的确需要这样。家里有个青春期的孩子,不能不让我这个做母亲的不断地去学习,去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智慧地陪孩子渡过青春期。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评论:“现在的孩子真难教难管呀!真难教育呀!”是啊,那些被“宠”着长大的惯宝贝,打不得,也骂不得,真是家长们束手无策,教师们更是叫苦不迭。《名校》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盼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之急切让人担忧。家长们“有门路的,走衙门走校门;没门路的,走山门走庙门”,不惜一切代价就为把子女送入重点学校。不管怎样,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替孩子把一切都想好了”。孩子的任务是什么?安心学习。孩子少了星期天,家长高价找家教,专科课没了,活动少了。可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孩子们集六位家长的爱于一身,一切享受最好,一切自我为中心,伸手要钱,出口使唤人,自私、冷漠,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可谓是“有智商,缺情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时时想冲破重重束缚,追求另类生活,以缓解来自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心灵重压。

  父母们替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越差;父母们越怕孩子吃苦,离开父母的孩子越要吃苦。正如剧中所刻画的:一个孩子在家都是妈妈给洗澡的,外出就得花钱请服务员给洗澡;尖子生苏晨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不惜请长假蹲到高中部的教室外啃着馒头就咸菜听课,回家好辅导孩子。原本属于学生的劳技课,成了父母、爷爷奶奶们的义务植树劳动。结果爱变成了债,感动变成了无动于衷。在孩子们看来,家长们这样做完全是应该的,不这样做才是不该。 犹如张一白老师所言:“我们全部的爱,在孩子身上变成了债;我们全部的爱,在培养杀手;我们全部的爱在断送我们最看重的伦理亲情。”既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做了岂不是多余?只有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值得自豪的。所以,孩子的路,请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吧。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成长环境,让孩子在点点滴滴中,学会做人,成长起来。”张老师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给孩子培育了怎样的成长土壤呢?用欧筱老师的话说,“我们的教育瘸腿了,只剩下教书本了”。这不仅引起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深深的思考,也为我们指明了现代独生子女教育的方向。

  我边看剧情,我边思考,边转换认识。

  对待自己的儿子,少了以往的盯稍,看管,监视、代替、规定等;多了建议、放手、鼓励、赞赏、引领等。相应地家里也多了和谐,快乐,幸福。常常看到的是儿子自主地承担,自觉地看书,做些题;也常听到安慰父母的话语、独自的见解、幽默的调侃……孩子四十天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游泳、滑雪、学葫芦丝、跆拳道、电脑游戏等相伴,真正过了不同于学校的本质生活。我的感悟极为深刻,那就是“对孩子松松手,幸福自然有”啊!

  观《名校》有感 2

  不知是教师职业作祟,还是什么,当我把遥控器摁到CCTV8时,我就被电视剧的题目——《名校》吸引住了,一连几天都沉迷在电视里。

  这是一部折射当今教育现象及管理的影视作品。它以一所著名中学在成立理科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波折为线索,围绕社会、家庭及教育者本身三方面,深刻思考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问题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领导利用招生编织自己的关系网,面对钱势的趋炎与附势,教师空有一份抱国之志,他们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宝贝,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自私,冷漠,懒散,娇纵于一身。他们侮辱老师,在黑板上画下流的画,把狗带进课堂,结火斗殴,更有甚者公然出手打老师。可是,学校领导及教委领导非但不批评学生,反而责令刚直不阿的张一白老师向学生道歉,并处以严重警告处分。看到这些,怎能不令人气愤?条条框框,哪一点不是约束老师的,不许骂,不许打,不许斥责,有的只是忍受。真像张一白老师所说的“陪太子太妹读书不好陪!”可有关部门怎么不出来保护一下老师的权益?师权越来越少,还有谁敢管呢?上级的不理解,家长的不通达,让老师们左右犯难,本来为孩子负责,却常遭伤害,试问:谁还那么吃饱了撑着,去招惹是非。糊涂的家长啊,你们知道吗?你们的`教育正在与老师,学校的教育背道而驰。正像张一白老师说的:“你们让我难受的是一时,可你们会难受一辈子的。”

  话说回来,男主人公张一白老师,他的正气,真诚,坦率,执著真的让人好感动,他的教育理念值得推广“教育必先育人”,要让孩子们首先学会做人,让他们知道一顿饭、一件衣服都是来之不易的。张一白从“学会吃”教起,要求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帮厨做饭,整理内务,强化集体主义精神。他能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制定出特立独行的教育方案,佩服。从他的身上,我懂得,师者,更应该讲究教育技巧,那样会事半功倍的。

  《名校》从教育体制病、官场现行病、家长社会病、教师郁郁病、学生恐惧病等方面演绎了教育问题。是社会、家长的良好学习、思考的素材,值得一看。

【观《名校》有感】相关文章:

名校的观后感04-27

考察名校体会08-27

美国金融专业名校推荐04-29

香港各专业名校推荐05-02

新加坡管理专业名校推荐05-02

美国名校分布地图05-01

美国名校如何选择?04-30

美国影视专业名校推荐04-30

如何学习名校教学经验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