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千秋太史公,笔下走龙蛇

时间:2023-05-01 03:40:47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司马迁:千秋太史公,笔下走龙蛇

生在黄河边

西汉时,司马迁出生在黄河边一个叫龙门的小城,这个小康之家,给予了司马迁最初的文学启蒙和教育。司马迁的家教很关键,他的父亲司马谈在当地素有威望,正是在他望子成龙的期待下,司马迁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诵习《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在那个书册典籍都是珍稀品的年代,小小年纪的司马迁,算得上博览群书了。

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迁的父亲得到了京师长安太史令一职,老爸去当官,作为儿子的司马迁则乖乖留在龙门老家,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倒也自在悠然。

一个人的境内游

可是总在老家待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年轻人总要开拓视野,因此稍稍年长的司马迁离开了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

此时司马迁已经长成一个有学识、风度翩翩的少年,司马谈对他寄予厚望,鼓励儿子游历山川,增长见闻。于是,年轻的司马迁整顿行装,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他从京师长安出发向东南行,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什么湘西钱塘,姑苏淮阴,临淄曲阜……无数雄关大川尽收眼底,无数风土人情令他眼界大开,正是在这次游历中,他实地寻访中华名胜,遍访搜集遗闻古事,为他后来撰写史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境内游结束之后,司马迁回到长安,在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留了下来,因为父亲司马谈的推荐,司马迁得以出仕为郎中。

听爸爸的话

汉武帝元鼎六年,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汉武帝复命。

看着司马迁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他的父亲司马谈也心里安定了。在元封元年的一个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生了一场大病的司马谈却没能参加,这对于参与制定封禅礼仪的官员来说是件不得了的事,司马谈因此郁郁寡欢,加重了病情。奉使西征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可司马迁哪知道,此时父亲已经生命垂危。

在洛阳,司马迁见到了病危的父亲,弥留之际的司马谈仍然不忘教导司马迁,他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儿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如果在我这中断了国家的历史记载,我会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听了之后泪如泉涌,答道:“儿子虽然不聪敏,但是一定承继父亲编纂历史的夙愿,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生如鸿毛

然而,司马迁没有想到,他安逸的人生即将发生一个重大的改变。由于他性格耿直,在“李陵诈降匈奴”的事件中触怒了汉武帝,许多大臣都见风使舵,一起声讨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真心实意为李陵辩解,说他不是真正投降,而是找时机来报仇。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杀了李陵一族,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按律当斩。

司马迁想起了父亲临终对他说的一番肺腑之言,脑海中又浮现出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他知道,这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的作品。最终,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司马迁:千秋太史公,笔下走龙蛇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了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重见天日

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杨敞。杨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汉昭帝刘弗陵时期,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外孙,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从小就聪颖好学,他的母亲把自己珍藏着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承载着司马迁的使命,如今,通过女儿又传到了外孙这里。杨恽虽然很小,但他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读完。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杨恽成年之后,每次重读《史记》都会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时期,杨恽被封为平通侯。那是一个清明的朝代,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马迁的这部巨著,于是杨恽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了出来,至此,这部伟大的史书终于可以重见天日,让天下人一睹它的风采。

这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十五史”之首,难怪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千秋太史公,笔下走龙蛇】相关文章:

太史公自序原文03-10

太史公自序原文3篇(必备)03-10

司马迁的作文08-07

司马迁简介03-06

千秋岁赏析08-09

司马迁的作文03-21

狱中的司马迁的作文08-05

关于司马迁的作文10-23

各有千秋作文09-08

千秋诸葛我评说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