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社会学考试内容

时间:2023-05-01 03:19:44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应用社会学考试内容

应用社会学专题

应用社会学考试内容

★什么是应用社会学?

1、社会学的主要目标?

2、社会学的两个取向?

基础研究:关注知识本身,不考察知识的使用与应用。

应用研究:直接涉及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决策取向。-------“如何降低街头犯罪率”等。

3、在大学学习之外,社会学是怎样应用于“真实生活”的?

社会学者在应用部门工作: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私立研究机构,以及诸如传播、广告、技术等领域。 经典案例:芝加哥人口稠密区海洛因吸毒者研究。

由伊利诺斯州控制滥用毒品项目组和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完成的这项研究,确认了吸毒过程所涉及的一些主要因素。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项决策,该决策通过三年的实施,结果使得吸毒者的人数大大下降(休斯,1977)。

★学习应用社会学的必要性

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工作需要;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分支之一; 毕业论文

4、课程目标 应用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基本分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应用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了解应用社会学研究的相关领域,并通过相关专题的深入探讨增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提高从事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素质。

第一讲 应用社会学概述

第一节 应用社会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领域

一、什么是应用社会学

(一)应用社会学的定义

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基本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是侧重于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发现等,对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做描述、分析、评价和提出对大学网策或解决办法的一门社会学基本分支学科。 (例1:社会生活 例2:“民工潮”现象 )

(二)应用社会学的特点

1、学科交叉性------不同于各学科的学术分野

2、注重方法的研究------源于实证主义传统;不仅注重方法,更综合运用多样的方法;

3、注重定量研究------更适合于应用; 更具操作性、应用性、简单、直观;更适合于效果评估;

4、注重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纯粹社会学——注重问题的根本原因、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分析

应用社会学——注重问题的改变、解决

5、蕴含明显的价值判断----------价值中立;价值有涉;

6、研究人员分布广,研究服务对象广

7、主要运用中距理论---- Merton 中距理论;中层理论;只会空谈不会观察;只会观察不会思想;

(三)研究领域

1、琼·贾尔斯·西姆斯:学科类型的应用社会学;项目类型的应用社会学;

2、李强主编《应用社会学》认为,

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人类学方法、性学研究、语言研究、科学研究、人口研究、环境研究、结构方法、人际关系、家庭研究、妇女研究、民族研究、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社会态度、劳动就业、社会工作等。

★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的划分:

项目评估、社会调查研究、人类服务计划、社会与人口分析、政府政策研究、立法咨询、政府健康服务管理、工业中的社会研究、公司市场研究、法律与刑事司法研究、军事研究、教育项目研究、老年人研究、住房与环境计划等

评估研究:《芝麻街》

这部著名连续剧的设计目的是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劣势的学龄前儿童)智力与文化的发展。

其目的达到了吗?

研究人员发现,每周观看该电视节目四次以上的儿童,确实表现出学习上有所进步。但是他们也发现,优势儿童比劣势儿童看该节目更频繁。结果,该节目看来扩大了优势儿童与劣势儿童的学习差距。因此,《芝麻街》虽然对学龄前儿童起到了某些帮助作用,但是它并没有实现设计者所期望的目标。 (库克,1975) 政策咨询:

美国最高法院1954年关于禁止种族隔离学校的决定。在布朗对教育委员会的讼案中,法庭的裁决主要是依赖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证据和证言,即认为在有种族隔离的所谓“分开但平等”的学校上学有害于黑人。这是社会科学的观点与研究第一次在重大讼案中发挥重要作用。 (霍维茨和卡茨,1975)

第二节 应用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

一、由来

(一)渊源

涂尔干对于应用社会学的贡献

观点

a社会学要研究社会事实,将其作为客观事物研究

b 要注重客观、经验研究

c 要注重成果的有用性

研究范例——《自杀论》将社会学理论推向应用的意义

提出预防自杀的措施

(二)概念的提出与明确

爱德华·佩森1898年的《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建议》 首次提出

莱斯特·沃德1906年的《应用社会学》

A 纯理论社会学: 在于回答什么、为何和怎样等问题

应用社会学: 在于回答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B 处理: 诸如原因、原则等问题

目的、结果的问题

C 关心: 学科建设

使用问题

D 关注: 自发发展的社会

如何能以人工手段促进、改变自发演变的社会过程

E 关注: 过去

现在与未来

(三)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帕克为中心的一群社会学家

城市相关问题

注重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罗伯特·帕克的贡献:

第一,研究城市规划与地方组织; 第二,研究城市工业组织与道德秩序;

第三,研究城市次级关系和社会控制;第四,研究气质和城市环境。

二、应用社会学在当代的发展

1、欧美应用社会学职业化

2、应用社会学在我国发展:中国社会学史上的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晏阳初、李景汉等 ;应用社会学参与社会改良;)

3、中国社会学重建后的研究:

侧重于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探讨,借鉴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城市化研究;社会分层问题研究;家庭婚姻研究;流动人口研究;信任与社会资本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重大社会问题研究等。

第三节 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方法或质性研究。

二、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解释主义---------- 孔德 韦伯)

三、特点---见表格(没有所谓表格)

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焦点团体、深度访谈、口述史、扎根理论。

专题一 性别问题研究

第一节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

一、性别差异

(一)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差异现象

1、生理差异

(1)生殖器官(2)染色体(3)荷尔蒙(4)大脑的性别差异(5)生孩子与母亲的本能

2、心理差异

如:女孩更愿寻求帮助,更具有养育的天性和耐力男孩更愿吸引他人的注意,采取侵犯性的行为……

3、性别角色差异

一般认为,男性:进取心、竞争力、成就感、理性的,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女性:温柔、贤淑、有魅力、感性的,家庭的情感维系者

反例:跨文化研究

(二)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基因影响性别化的行为

达尔文: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智慧、想象力

弗洛伊德:男性更具有进取心

2、社会化的影响

(1)家庭——第一学校(2)学校——微妙影响(3)大众传媒——强有力的影响

3、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化影响的关系

生物学因素可以解释一般趋势,但是不能解释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

社会化可以强化、塑造、改变性别差异

因此,性别差异既不是先天也不是后天能单独决定的,而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性别不平等

(一)社会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事实

1、常见形式 如:

出生资格: “在中国,男孩与女孩113.8:100的性别比例表明,每年要失去总共55万个女婴。” 教育

工作:低层次、低收入、双重劳动。“全球女性的收入只有男性的一半,女性拥有的財富只有男性的十分之一”。

土地拥有权: ”在发展中国家,妇女生产80%的粮食作物,但她们很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身体侵害:面纱、 性骚扰、割礼、缠足。

2、性别不平等的历史发展

(1)狩猎采集社会——性别不平等程度很低

(2)园艺社会——情况混杂

(3)农耕社会——女性依赖家中男性,几乎没有自主权

(4)工业社会——较农耕社会要好,但是变化缓慢

(二)改变的尝试及新的发展

1、改变的尝试

(1)以色列的集体农场(Kibbutz )

社会平等实验

削弱家庭组织的重要性、共同抚养孩子,但,男性占重要地位

(2)中国的实践

集体化实践——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无技能、低报酬、工分低;男性户内外权威位置;

2、近期的新变化

(1)教育——女性比例上升,进入传统男性控制专业领域

(2)工作——粉领工作 pink-collar jobs fast track/ mommy track glass ceiling

(3)政治参与——参与率较低

三、理论解释

(一)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关系——差异并不一定必然不平等

(二)性别不平等

1、制度化的性别差异系统:社会对交往行为和模式以一定的标准加以规范,在这些规范中,包含对性别差异的制度化标准,从而导致两性在社会经历、资源、报酬上的差异性系统。

2、性别分层

社会分层及标准;

性别不平等是社会分层的一种现象,可称为性别分层。

若仅以某些类别特征而对其采取不同分配,即是不平等。

(三)社会学的理论解释

1、功能主义

社会中性别角色划分,源于早期的劳动分工需要,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有助于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

2、冲突论

性别不平等发轫于经济的不平等

男性对于家庭的经济贡献导致了其高的地位和威望

3、相互作用论

性别——首要地位

社会期待的内在化

社会界定的后果

4、女性主义

男性统治、父权制、家长制、社会性别系统……

社会存在一种制度化的压迫机制,区分、评价男性、女性,并给予不同的资源和报酬。

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女性是边缘人群

男性对女性的权力表现(凯瑟琳·高):

1 否认女性的权利、能力 2 强加男性权力于女性 3 剥削妇女的劳动,控制其生产

4 控制或从其手中掠夺孩子 5 对身体和活动限制 6 把其当作男性交换的物品

7 打击妇女的创造力 8 限定其接触知识和文化教育

第二节 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概念、理论及方法

一、性别社会学及基本概念

(一)性别社会学(女性主义社会学 )

主流社会学界的性别偏见及性别盲点

是一门为妇女和勇敢地向使性别不平等制度化了的男权主义挑战的社会学,其所特有的女性主义的特征是对妇女从属地位进行质疑和挑战,这包括对妇女过去和现有地位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向占有统治地位的传统家长制及观念进行挑战。

(二)基本概念

1、性别

Sex ——生物性别/性,区分一个种群的性别成员 包括基因、生物、生理特征在染色体、荷尔蒙、性器官等方面的差异。

Gender ——社会性别, 与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相关的社会、心理特征。

2、性别角色

与作为男性或女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不一定是由性来决定的,随着文化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差异,自我很难意识到社会中关于性别角色的文化假定

一个社会通过分配给两性不同的任务来体现其性别概念

3、父权制/男性家长制

“父权制”是用来解释妇女从属地位的内容丰富的概念,包括社会和家庭一整套制度秩序和系统。

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与女子地位的下降。又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这样就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公社。

4、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

5、家务劳动

现代经济学长期只关心市场活动;

被忽视的经济活动多半与女性有关(维持人类生存的养与育、照顾、家务等活动)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中并不包含妇女所做的这一部分劳动——妇女是“间接国民” 。

二、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如何对不平等进行质疑和挑战,存在四种理论主张:

(一)自由主义/改良主义女性主义

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理差异的结果。……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因此,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这一理论主张关注的是妇女平等权利的获得,并与只给予男子而不给予妇女,或以“保护”妇女为名剥夺妇女权利的法律和行为进行斗争。

批评:对上个世纪妇女的进步作出了极大贡献,但

﹡体制内的渐进式的改革,没有能成功解决性别不平等的根本问题;

﹡只关注到了性别不平等的部分情景,某种程度上鼓励妇女接受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及其竞争性的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加上在家庭领域和生育中的角色,妇女便成为一个特殊的受压迫的群体。该理论指出,妇女被剥削和被压迫有利于资本主义,并且是资本主义得以维系的基础——妇女无酬劳动的主要受益者是资本主义,尽管男子作为个体也在其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因此,妇女的解放是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三)激进女性主义

性家长制社会,其基本的和首要的特征就是妇女受压迫。而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又是以家庭为途径,以性奴役、性压迫和母性强迫为手段。……政治责任是结束传统的生物——社会性别体系,使得两性不再作为对立的阶级而存在。

批评:

①生物学简化论——将性别不平等的所有复杂性都归于男女之间这一简单的差别之上。

②忽视了阶级、种族、区域等方面的差异。第三世界、黑人等。

(四)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妇女同时受到统治阶级和男子的控制,男性中心/资本主义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物性别——社会性别,资本主义从压低妇女工资和地位、妇女从事无酬家务劳动中获得好处。市场外的家务劳动以及市场中的社会性别限定劳动,致使妇女处于对男性的从属地位。 ……目标是从妇女的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建立和发展一种新的世界观,以对男性统治构建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建构。

(五)对主流社会学的冲击与挑战

1、对女性经验的忽视或女性行为的极不恰当的解释,价值中立实质是男性主义偏见。

(如,忽视女性领域、女性状况;研究以男性样本为基础,结论推论至整个人类;女性进入研究视角的,较多带有性别歧视……)

2、社会学最难解决的理论困境——性别问题 ( “把女性研究带入社会学”任重而道远)

三、性别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取向

主流社会学:人文社科的纯学术研究为主

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普及/行动三个层面

(二)质性研究

具有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平等的含义;

观点、概念和理论是“自下而上”地产生与调查研究之后;

承认研究者在进行分析描述时拥有自己的立场;

《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

第三节 性别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一、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性别不平等的起源

从生理上的特点,进而认定妇女的地位、角色(家庭主妇、妻子、母亲)

研究实例:教科书中的性别刻板化印象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 史静寰 2002

《小学语文课本中性别角色状况研究》方敏 2002

幼儿读物中,人物大多与家庭领域有关,女性出现频率高于男性;但男性在对智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中出现频率比女性高;小学教科书中,男性自信勇敢,更多以主角和职业角色出现,女性柔弱温顺,以关爱者、照顾者形象出现,如邓颖超……——教科书中的内容,被作为权威性的知识往往被学生不加质疑的接受,进而习得成为男人、女人的标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思考。

二、劳动与工作中的性别分工——依据性别进行劳动分工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分工方式。

男性——负责与生产有关的劳动,如养殖、农耕;

女性——负责与再生产有关的劳动,如生育、抚育、家务劳动;

(一)劳动性别分工的等级化机制——公私领域的建构

公共领域(公共活动组织在一起的空间)

私人领域(家庭私密空间)

父权制借助两性生理差异强调妇女的生理周期,由此限制其在公共领域的发展。

妇女的生育是社会的?个人的?

妇女的劳动仅仅是家务劳动?

(二)家务劳动中妇女的无偿奉献

不被计入国民收入,“间接国民”

妇女家务计算或估算的方法:

a、机会成本法

b、家务劳动抵消法

(三)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理论

1、两种劳动力市场:高级劳动力市场、次级劳动力市场

分割:两类市场存在差异,高对低的排斥性

阶级、年龄、性别的分割

2、劳动力供求状况来看,劳动力市场是性别化的

需求方的偏见:歧视

供给方的因素:教育歧视、家庭因素

(四)“玻璃天花板”理论————坎特

分析 工作组织是如何作用于妇女职业场所的发展的,即考察为何妇女即使能通过权利斗争进入到职业领域,但依然处于从属地位的相关理论。

三、家庭

(一)核心家庭——意识形态的压迫,强化了所有对妇女的经济剥削

1、家庭的定义

婚姻:社会对于男女结合成为夫妻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家庭: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生活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

女性主义:

家庭的定义排斥了不结婚、不和异性结婚的生活方式存在的合理、合法性;

应当对婚姻家庭持一种多元、合理的视角;

2、核心家庭:现代社会的最小、最基本组成部分

异于此的被认为是“残缺家庭”

女性主义:妇女的屈从地位与“核心家庭”密切相关

(二)爱情——温柔的陷阱

主流观点—— “爱”的假定

女性主义——浪漫之爱的描述及由此建立的社会结构,是使妇女束缚于传统性别角色并从属于男子的一种主要力量。

爱——婚姻——妇女职业生涯和独立身份的终结。

研究实例: 《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佟新2000

分析一:通过控制和统治女性身体而实现的父权统治

分析二:被打妻子的事后反应—对行动意义的反思性

分析三:被打女性为什么会合理化丈夫的行为和有错化自己的行为?

专题二 农民工问题研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及发展状况

(一)农民工流动的发展历程及原因

农民工——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

1、发展历程:

A 建国初期,从自由迁徙到严格控制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离土不离乡”及 “离土又离乡”的就业模式

C 1992年南巡讲话后,尤其是十六大以来积极引导的政策

2、流动的原因:

(1)宏观原因——土地和劳动力的关系;人多地少

(2)微观原因——个体基于农业比较收益低所做的理性选择

表现:平均主义的土地占有制度和人——地紧张的状态造成了农村的普遍贫困化;

“种田不挣钱”;

“普遍贫困化使得几乎农村中每个劳动力都是潜在的流出者,而不管他们是属于剩余的,还是非剩余的。”

(二)农民工的主要特点及贡献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和规律。不同的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等因素阻滞了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向城市工人的自然过渡,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

1、主要特点:

(1)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

(2)以自发性外出为主。 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

(3)以来自中西部地区, 到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为主。以农村为归属地长期到城市打工。

(4)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

(5)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

职业与身份相分离、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即“亦工亦农、亦城亦乡”。

“候鸟式”的“民工流”:一是“钟摆式”,二是“兼业式” ,打工的收入结余回馈并用于农村。

2、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

υ 推动农村发展:“输出一个,脱贫一户;输出百个,脱贫一村”;

υ 建设与繁荣城市: 脏、累、重、苦、险的工作岗位;

υ 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农民工已是中国产业工

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υ 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劳动力输送到城市;把现代知识与技术、城市文明和思想文化传输到农村;推

动改革和制度创新 。

(三)农民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问题:

(1)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问题严重(2)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3)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4)农民工维权工作困难 (5)农民工身份转换难 随时可能被解雇、城市暂住人口

2 原因

1.体制根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2.制度缺陷——现行相关法律法制不健全、不完善

3.机制障碍——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缺位 4. 重要因素——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低

二、研究农民工的理论及方法

(一)基本概念

1、农民工:“农民”、“工人”

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狭义——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

广义——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中国“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特色。 群体。

农民工概念的历史变迁:盲流:建国初出现, 2003年,退出历史舞台 ; “打工妹”、“打工仔”: 经济特区设立开始;农民工:1984年首次应用 ; “进城务工人员”

2、农民工流动:

(社会学意义上)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同时是一种社会流动,包含了地域流动,职业流动和阶层流动三个方面

3、城乡二元结构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城市和乡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上存在重大差别的社会等级,同时也限制了公民对于居住地和劳动点进行选择的自由 。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A 城乡之间户籍壁垒

B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如 教育和公共设施

C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两种居民身份,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

(二)相关研究理论

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法学等多学科参与研究,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研究主要应用到如下理论和分析框架:

1、结构分析

将社会流动放在社会结构中探讨,它首先设定社会是以分层或地位的方式构成的,然后再将流动的概念放入其间来考察

2、社会网络分析

将个体的流动过程看成是其通过建立社会网络来实现的,它不强调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属性,而是强调个体在其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相对优越位置。

冲突论

[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问题]:

原因:城乡二元体制的隔离、社会的断裂使得农民工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导致农民工的边缘生活状态、农民工与市民对资源的争夺、社会失范导致的规范冲突、相对剥夺感与不公平感等。

冲突表现:农民工与下岗职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冲突,在公共资源享有上的冲突,在社会治安、人际交往方面的冲突等

4、推拉理论

“均衡范式”——人口流动是由于资源不均衡引起的

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可以使其改善条件的因素成为“拉力”,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成为“推力”,两种强力造成了人口的流动。

实际流动中三种影响因素,一流出地的影响因素),二中间障碍因素,三流入地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方法

较注重定量的实证研究 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为主 为论证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

辅之以定性研究 近年来,在大规模统计的基础上,更开始采用定性的方法,关注深层次的内容;

三、农民工问题的研究领域及成果

从社会学角度,近年的研究大致包括:①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研究,如外出的动因、流动方式、社会网络、组织化程度、家庭模式、主体意识、失范等;②农民工内部分化或分层状况,如不同来源地、不同职业群体的研究;③农民工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如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社会排斥和不平等、社会保障、有关管理和社会政策等;④农民工外出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流动经历对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以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政策研究等;

(一)流动的社会网络

外出、生活、交往依赖——乡土网络,而非政府和市场。

赵树凯 :市场化的变革和农民职业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依赖。两部分:初级乡土关系(外出前) ;次级乡土关系(外出后)

李汉林:强关系(交往和社会支持)、弱关系(学习和再社会化)

翟学伟:强信任关系;弱信任关系(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流动中的求职过程,首先是研究谁是最可能依赖的人的过程 )

(二)流动的驱动力

宏观层面——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构因素,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流向发达地区和城市。

微观层面——迁移是个人寻求利益最大化及最少成本的个体决策过程(外出的直接原因)

但在中国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国内的决策主体与西方社会不同。

中国的农民流动有如下特点:

υ 是否外出,是家庭整体决策而非个人行为的结果

υ 外出的首要目的是增加收入

υ 外出被看作人力资本的投资

υ 流动非"盲目外出",而是体现了一定的"理性"

三个层次,生存理性选择—→经济理性选择—→社会理性选择

(三)农民工地位与分层

1、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在职业变动中获得提高,但其总体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与其经济地位相应的明显变化 社会最底层;初次职业流动;再次职业流动。

如果与流入地当地人比较,农民工依然处在最低层。

2、严重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首属劳动力市场;次属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所能进入的是后者——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

原因:制度和政策因素——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联的就业制度;

单位与地位的关系——单位身份和地位累积;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情况

3、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就业状况,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4、同一个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地位是分裂的:

中等偏上阶层——中等偏下阶层;高满意度——不公平感

(四)农民工的分化

农民工群体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同质性的群体,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加。

1、职业阶层上的分化——业主、个体工商业者、受薪者(李培林)

2、“二次分化”——水平方向;垂直方向

3、代际认同上的分化——第一代和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新生代在流动动机、社会特征上很不相同

“问题民工”——游离出农村社会体系和城市社会体系

(五)流动与性别

几种主要研究角度:

υ 性别差异——将性别作为调查和分析的变量,描述某些带趋势性的东西

υ 妇女问题——将某些特定的问题作为妇女问题加以讨论

υ 妇女经验——流动对于妇女造成的不同经验

υ 性别关系——流动对性别关系的影响

1、性别分工中蕴含不可回避的权力内容:市场化的改革,带来了新的资源增量,也必然影响着两性的资源配置和分工格局。

2、工业化或市场——扩大两性差别?缩小两性差别?

性别化的劳动力市场:女性集中在那些不需要技术、工作时间长、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中。

某种职业对女性劳动力的青睐的真实原因在于: 市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作为家庭经济和社会权力的边缘部分,女性比男性更能接受低廉的报酬,她们是廉价劳动力中的廉价劳动力,而且更不易有组织地反抗。资本利用了女性某些弱势,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谭深,2001)

3、传统性别分工所派定的性别期待和劳动力市场的弱势地位,使外出女性遇到的困扰与男性有所不同。

(六) 户籍制度与城市化

持续增长的人口流动潮流,对已有的城市化政策和它的瓶颈――户籍制度形成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

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social closure )制度,核心是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秩序。

半城市化:体制、社会生活行动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上的不整合。

(七)、新生代农民工研究

八、子女教育研究

九、其他———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幸福指数等。

【应用社会学考试内容】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04-26

社会学生作文01-12

社会学仿真评述04-27

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04-27

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04-27

《社会学年鉴》(2007)概述05-02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04-29

《社会学年鉴》(2007)概述04-29

法社会学特征探析04-26

社会学专业报告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