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背景

时间:2021-11-08 11:57:08 资料 我要投稿

选题的背景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一、 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 选题背景

股利政策作为现代概述财务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之一,是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概述金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股利政策是关于公司盈利的分配政策,直接影响着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多少,使得股利政策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股利分配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股市实践都说明,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公司的最主要的分配方式是现金股利,投资者最关心的也是现金股利。对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来说,发放的股利越多,现金股利越能成为股东在企业中的权益的体现,但是发放的股利越多,又会减少企业资金的运作,影响企业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对企业未来投入的回报率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相反,如果发放的现金股利太少,会使投资者觉得公司的前景不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会使企业的现金积累过多,一样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适当的股利政策在企业的健康运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寻找到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股利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如何制定股利政策,是企业的发展与公司的发展均衡,是企业股价稳中有升,便成了企业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二) 选题意义

股利政策作为当前股利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点,从理论意义上讲,股利政策是贯穿现代西方公司财务研究的主线,迄今为止,这一专题的研究仍然是探索性的富有争议性的,尚未完成的并对实务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股利理论。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或多限于经验检验,不够重视对基本理论的研究;或照搬西方理论,不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上市公司的具体特征;或就事论事,注重实务的分析和归纳,而忽略现有的理论的指导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股利政策是股份制企业确定股利及鼓励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针

和策略。在研究中人们渐渐发现,在不同的市场,股利政策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股本规模、公司盈余水平、公司成长性和投资机会、公司治理水平等均对股利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股利政策似乎能够想市场传递一些关于公司未来业绩的信息,也被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缓解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当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研究究回顾一传统的股利政策。股利是否影响企业的价值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财务学者围绕这个论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在此过程中,理论界形成了三个主要学派。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又称理论是由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创立的。他们在其经典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中断言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美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因而任何股利政策都是最佳的股利政策。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供利用的信息,获得非正常利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投资者只能得到经风险调整后的平均市场收益。他们声称在给定公司投资决策的情况下,公司价值完全取决于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或者公司的投资决策,而利润在股利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分割并不影响公司价值,因为投资者并不关心他们的收人来自资本利得还是股利。股利政策只不过是公司的一种融资策略。为了筹措长期资金企业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对外发行股票,同时将利润作为股利发放;第二,采取内部融资,留存盈余。理论认为对外融资后的普通股每股现值加当期股利恰好等于普通股每股市价,即外部融资引起股权稀释造成的普通股市价的下跌正好被当期股利所补偿了。换句话说,第一种融资方式向投资者提供的是股利收入,而第二种融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的是资本利得,两种收益的唯一区别只是性质不同,但数额相等。如果股东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不满意,股东可以通过“自制股利”来抵消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以获得所期望的股利额。股利无关论成功地利用数学模型揭示了股利政策和股票价值的正确关系,其严格的假设条件成为现代股利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线索,故被认为是开创了股利政策的研究框架。但其理论的前提条件过于脱离现实,以致其结论与实际情况不吻合。事实上股利政策确实有关,各个公司无一例外地改变着股利政策以满足其理财需要,投资者也十分关注公司的股利政策以决定其投资策略。因此,许多财务经济学家致力于放宽理论的假设条件,使之更接近于现实。“一鸟在手”理论。“一鸟在手”理论是流传最广和最持久的股利理论,其初期表现为股利重要论戈登是“一鸟在手”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针对股利无关论关于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在投资者心目中,经由保留盈余再投资而来的资本收益的不确定性要高于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者将偏好股利收益而非资本收益,故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越高,权益成本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越低,公司价值越大,而现在发放较少股利比在将来支付较多股利的公司股票价格会下降。这种理论强调股利发放的重要性,认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故被形象地概括为‘一鸟在手”理论。税收差异理论。当股利收人与资本利得存在税收差异的时候,投资者往往偏好资本利得。这一观点的代表学者是布伦南。布伦南在放宽了理论的税收假设和交易费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股东的资本财产价值增值和股利收人是股东投资收益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来源,他们必须为这两种收人纳税。投资者的目标是在特定的风险下使税后收益最

大化,而政府对股利课征的税率一般高于对资本利得的税率,所以公司发放股利实质上有损于投资者的利益,而保留盈余少发股利或不发股利对投资者是有利的。。另外,股利的税收是在收到股利时支付,而资本利得的税收可以递延到股票真正卖出时才支付。公司在保留盈余而不支付股利时给股东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时机选择权。而且如果以已升值的有价证券赠送给慈善事业,或者如果有价证券的所有者去世了,资本利得所得税是可以避免交纳的。因此,基于税收差异的考虑,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公司留存利润而不是分发股利,税收递延的股票低股利一高资本利得会比需要税收支付的股票高股利一低资本利得价格高。二现代股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在非完美的市场中,当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因此,管理者会利用股利政策来传递有关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这是信号理论解释股利政策的基本思想。当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前景看好时,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对外宣布好消息,还会通过提高股利来证实此消息。股利的增加,意味着公司管理当局对公司未来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以支持更高的股利充满信心。这能够诱使股东向好的方

面调整对未来盈利的预期,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上升。相反,如果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将呈持续性不理想时,他们往往维持,甚至降低现有股利水平,这等于向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发出了利淡信号。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人员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使其失去可用于谋取自身利益的资金来源,促进资金的最佳配置。其次,大额股利的发放,使得公司为了满足投资的资金需求寻求外部负债或权益融资,而进人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则意味着公司将接受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例如银行等债权人要仔细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预计未来发展前景,以确定公司是否具有贷款资格发行股票时,投资银行会详细审查公司的报告。因此,股利支付迫使公司进人金融市场筹资,使公司必须遵守资本市场的各种规律,并迫使管理者全力以赴经营公司,以凭借优良的业绩在市场上筹措资金,从而达到降低代理成本的口的。追随者效应理论。首先提出追随者效应概念的是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他们在年那篇传世之作中论述道“在需要详述的许多市场不完美方面,有一个似乎足以造成不完美的间接原因,这就是根据现有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比起股利来要获得巨大的税收利益。受这种税收利益的强烈驱动,高收益的人乐于取得资本利得。”因此,正如设计产品往往针对某一特定目标市场一样,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同样遵循市场细分原理。“每个企业都会试图以其特定的股利支付率来吸引一些喜好它的追随者。”进而,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认为,既然公司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股东的利益要求,公司就不必考虑股东对股利的具体意愿,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股利政策

(二)国内研究情况

刘星是国内较早研究关于股利政策的学者。年,他调查访问了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的家上市公司,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可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影响较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有‘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国家宏观经济形式、股利所得税等。影响较大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当前盈利水平、可动用的现金、资本投资需求的预测和估计的未来盈利水平。刘星和李豫湘在调查和访问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选择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家上市公司,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股利决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沦是影响现金股利支付率的主要

因素依次为法人股的比例每股净资产市盈率行业平均股利支付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影响股票股利支付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法人股的比例国有股的比例每股盈利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速动比率每股净资产。原红旗在其博士论文中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有关我国上市公司的五点结论①现金股利和当期盈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盈利波动现象突出。②累计一盈余对股票股利影响显著,累计盈余占可分配盈余的比例越高,股票股利占总股利的比例越高。大股东和散户投资者对股利有明显的不同偏好,大股东存在着通过现金股利转移现金的倾向。③我国公司的股利决策不是依据未来发展的需要,且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存在公司未来发展机会较小而发放股票股利的状况,资金留于企业存在浪费现象。④公司规模和股票股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本规模越小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股票股利。⑤流动性并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形式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发放股票股利多的公司并不是因为现金短缺。在有些年份,股票股利和每股货币资金甚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吕长江和王克敏对沪深两市年度、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全部家上市公司,运用改进后的林特勒部分调整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对于进行股利分配的公司而言,其股利支付水平主要取决于前期股利支付额和当期盈利水平及其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受到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代理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及负债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额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影响。公司的规模越大,股东权益比例和流动性越高,股利支付水平就越高国有股及法人控股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制度就越强,股利支付水平就越低国有股及法人控股比例越低,公司独立发展的意识就越强,越倾向于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公司越易于采取股票股利替代现金股利的分配政策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支付股票股利以满足股东的要求。杨淑娥等人采用逐步筛选法对年沪市纯派现的家公司、纯送股的家公司和纯转增的家公司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现金股利主要受货币资金余额和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两因素影响,并与其呈正相关关系②股票股利主要受总股本大小、流通股比例和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三因素影响,其中与总股本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两因素呈正相关关系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主要受资本公积金存量大小的影响正相关,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和总股本大小有一定关系负相关。陈国辉和赵春光对沪深两市年度发放股利的全部公司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单因素法进行实证分析。他们发现对现金股利有解释作用的变量有股票股利、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和股票市价对股票股利有解释作用的变量有股本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在建工程。以上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资本市场中股利政策的研究。

一、 制定股利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股利政策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保护股东、公司本身和债权人的利益出发,才能使公司的收益分配合理化。

(一)各种限制条件

一是法律法规限制。为维护有关各方的利益,各国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留存盈利、资本的充足性、债务偿付、现金积累等方面都有规范,股利政策必须符合这些法律规范。二是契约限制。公司在借入长期债务时,

债务合同对公司发放现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股利政策必须满足这类契约的限制。三是现金充裕性限制。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必须有足够的现金,能满足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否则,则其发放现金股利的数额必然受到限制。

(二)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同样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在形式上表现为由前几年的大比例送配股,到近年来现金股利的逐年增加。

(三)通货膨胀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折旧储备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重置资产的需要,公司为了维持其原有生产能力,需要从留存利润中予以补足,可能导致股利支付水平的下降。

(四)市场的成熟程度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现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种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则呈下降趋势。我国因尚系新兴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市场相比,股票股利成为一种重要的股利形式。

(五)投资机会

公司股利政策在较大程度上要受到投资机会的制约。一般来说若公司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往往会采取低股利、高留存利润的政策;反之,若投资机会少,资金需求量小,就可能采取高股利政策。另外,受公司投资项目加快或延缓的可能性大小影响,如果这种可能性较大,股利政策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有的企业有意多派发股利来影响股价的上涨,使已经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尽早实现转换,达到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

(六)偿债能力

大量的现金股利的支出必然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在确定股利分配数量时,一定要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保证在现金股利分配后,公司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

(七)变现能力

如果一个公司的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的来源较充裕,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高速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八)资本成本

公司在确定股利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各条筹资渠道资金来源的数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与公司合理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相适应。

(九)投资者结构或股东对股利分配的态度

公司每个投资者投资目的和对公司股利分配的态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公司的永久性股东,关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不大注重现期收益,他们希望公司暂时少分股利以进一步增强公司长期发展能力;有的股东投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股利,十分偏爱定期支付高股息的政策;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偏爱投机,投资目的在于短期持股期间股价大幅度波动,通过炒股获取价差。股利政策必须兼顾这三类投资者对股利的不同态度,以平衡公司和各类股东的关系。如偏重现期收益的股东比重较大,公司就需用多发放股利方法缓解股东和管理当局的矛盾。另外http://meiwen.anslib.com/news/5588C386B3E511AB.html,各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对不同的投资者是不同的,公司在确定自己的股利政策时,还应考虑股东的特点。

公司确定股利政策要考虑许多因素,由于这些因素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来测定,因此决定股利政策主要依靠定性判断。

二、股利政策的类型

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通常是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的股利政策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符合本公司特点与需要的股利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公司将税后利润首先用于再投资,剩余部分再用于派发股利,有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性和最大化。但是,执行剩余股利政策将使股利的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比较适合于新成立的或处于高速成长的企业。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按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真正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股利随盈利的波动而波动,向市场传递的公司未来收益前景的信息显得不够稳定。此外,不论公司财务状况如何均要派发股利,财务压力较大;确定多少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才算合理,难度也较大,实际应用起来缺乏财务弹性。

(三)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一般情况下公司每年只支付数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经营非常好时或投资需要资金较少年份,才在原有数额基础上再发放额外股利。公司支付股利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支付额外股利,公司主要向投资者表明这并不是原有股利支付率的提高。额外股利的运用,既可以使企业保持固定股利的稳定记录,又可以使股东分享企业业绩增长的好处,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目前与未来经营业绩的积极信息。该政策尤其适合于盈利经常波动的企业。

(四)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公司在支付某一规定金额股利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目标股利成长率,依据盈利水平按目标股利成长率逐步提高企业的股利支付水平。该政策往往被投资者认为是企业稳定增长的表现,能满足他们稳定取得收入的愿望。当盈利下降而公司并未减少股利时,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的未来状况要比下降的盈利所

反映的状况要好,市场会对该股票充满信心,有利于稳定公司股价,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这种只升不降的股利政策会给公司的财务运作带来压力。尤其是在公司出现短暂的困难时,如派发的股利金额大于公司实现的盈利,必将侵蚀公司的留存收益或资本,影响公司的发展和正常经营。成熟的、盈利比较好的公司通常采用该政策。

三、股利政策的选择

以上四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上市公司选取股利政策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其中居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是,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初创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生产特点、资金需要、产品销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选取类型也不同。

在初创阶段,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力风险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融资能力差,即使获得了外部融资,资金成本一般也很高。因此,为降低财务风险,公司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原则,剩余股利政策为最佳选择。 在高速增长阶段,公司的产品销售急剧上升,投资机会快速增加,资金需求大而紧迫,不宜宣派股利。但此时公司的发展前景已相对较明朗,投资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要求,应采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应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避免现金支付。

在稳定增长阶段,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对外投资需求减少,EPS值呈上升趋势,公司已具备持续支付较高股利的能力。此时,理想的股利政策应是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在成熟阶段,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销售收入不再增长,利润水平稳定。此时,公司通常已积累了一定的盈余和资金,为了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公司可考虑由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转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阶段,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降,公司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并重组,需要投入新的行业和领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应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总之,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其优缺点,并根据公司的成长周期,恰当的选取适宜的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够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

三、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外的证券市场起步早,制度相对完善,因此相关的理也比较成熟。国外股利政策研究的继承性也很好,包括对股利迎合理论的完善,提出股利的寿命周期理论等。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般是对理论的验证和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结果可能会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我国实际,并且研究成果颇丰,但是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我国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大都是在国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所做的实证研究,基本上是对国外理论的验证,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第二,我国关于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数据均取自上市公司的年报,通过对这些数

据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然后再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极少有从直接决策者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在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的情况下,这些数据存 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第三,对于投资者的股利政策偏好研究较少,而且数据的收集也仅限于交易的情况,缺乏投资者的第一手资料,使得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第四,少数学者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提出运用股利迎合理论来解释我国的非理性股利政策,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没有进行实证检验,难以令人信服。另外,有学者也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并没有迎合投资者的偏好。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和投资者的偏好,在研究方法上要深入调查当事人的真实决策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国内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股利政 策、谋求长远发展,投资者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研究我国的股利政策时还

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国内的相关研究开拓思路,探索出能够真正解释我国上市公

司股利政策的理论方法。

六、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2010年10月9—17日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计划。

2010年10月17—30日收集有关资料,熟悉相关方面的知识,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1月17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2010年11月18—2010年1月1日搜集资料,确定论点,列出提纲,完成初稿。

2011年1月1—31日将论文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审阅,并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2011年2月1日—28日根据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次写作,并交指导老师查看修改。 2011年3月1日—3月31日对论文进行第二次修改,并完成最终的定稿交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评阅。

2011年4月论文写作到此结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将相关材料和工作总结报教务部备案。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一、股利政策概述 (一)股利政策类型及其选择

(二)股利分配方式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形成原因

三、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利政策应用分析

(一)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概况

(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利政策应用

(三)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利政策总结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建议

(一)改善内部治理机构,优化内部环境

(二)加强监督引导,优化外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

[1] 陈太玉.西方国家股利政策综述及启示.时代金融,2009(12):4-5.

[2] 程琳.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与探讨.会计之窗,2009(3):344-345.

[3] 丁雅嫣.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改进建议.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5):90-92.

[4] 郭继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消费导刊,2009(16):105-106.

[5] 韩雪萍,张凤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研究.才智,2008(1):78-79.

[6] 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36-537.

[7] 李玲.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建议.现代商贸工业,2010(5):182-183.

[8] 刘建华.关于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0(10):91-92.

[9] 刘树清,李文华,王泽淳.股利政策比较分析.市场研究,2009(4):23-24.

[10] 刘颖,白海泉.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绿色财会,2008(05):46-51.

[11] 邵际树.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几个建议.消费导刊,2008(12):67-68.

[12] 谢东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浅析.财会通讯,2009(26):18-19.

[13] 张安伶,赵媛媛.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中国商界,2009(11):75-76.

[14] 周志红.股利政策相关性分析.会计之友,2010(4):92-93.

[15] 刘丽珑.对我国股利政策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79-80.

[16] Easterbrook, F. H. Two Agency-Cost Explanations of Dividend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74

. [17] J. Willians. Efficient Signaling with Dividends, Investment and Stock Repurchases.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34:737-747.

【选题的背景】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选题背景02-08

背景的意思, 背景的解释05-04

背景05-05

春晚背景01-11

坚定的背景08-10

新年背景01-11

春晚背景01-11

美食选题策划01-15

英语面试精选题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