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宋代女子爱“裙裤”
裙裤具有轻盈奔放的动感,是我国服装史上一个颇有考证的门类。根据《释名》的“释衣服”所述:“裤,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古时的裤“为一直筒,贯两脚直上,系腰下垂,以护其私,而两股则承之以绔。就像今之套裤。”在《阮籍传》中考证出汉魏时裤尚无裆,到晋代方始有之。这个“裆”还牵涉到古代妇女的贞洁问题。在汉宫里,皇后可以借爱惜皇帝身体为名,令宫女都穿上一种有前后“裆”而不得交叉的“穷裤”。
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服装上衣下裳,下裳即裙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将下裳中间开衩缝合,有的合裆有的开裆称为袴。到了宋代,裙裤成为女性的时尚装扮。
相.关.链.接
古代裤子演变史
裤子是人们下体所穿的主要服饰。原写作“绔”、“袴”。
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已着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用“两”字来计,居延汉简中就记载有这样的情况。穿着这种裤子,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于膝盖以上部分则无遮护。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民也第一文库网开始穿着长裤,不过最初多用于军旅,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之际的裤子,虽然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往往不加缝缀,那是为了便于私溺,因为在裤子之外,还着有裳裙,起到遮挡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裤子的盛行时期。因受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个时期士庶百姓的下体之服,多以着裤为尚。裤的形制比较宽松,尤其是两只裤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俗称“大口裤”。“喇叭裤”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殊不知早在千多年前,这种裤子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较紧身,名称叫“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叫做“袴、褶”。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服式。最初多用于军旅,以便于行军、作战。后来人们发现这套服装比中国传统的衣裳要简便、适体得多,所以也纷纷加以采纳,并逐渐成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
唐代男子常用之服,以袍衫为主,袍衫之内就着有裤。妇女虽然喜欢穿裙,但裤子并没有被废弃,尤其在“胡服”盛行之时,皆以穿裤为尚。缚裤之制依然存在,不过多用于军将、仪卫。普通男女的裤子,裤管有明显的收敛,尤其是女裤,与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裤恰恰相反,通常做得比较紧窄;裤脚部分也明显收束。裤子最初以胫衣的形式出现,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后来又恢复到胫衣的形式上来。
宋代以后流行的膝裤,就是一种胫衣。只是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体穿着,而宋明时期的膝裤,还可加罩在长裤之外。从史书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也有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棉絮的,后者多用于冬季。
【宋代女子爱“裙裤”】相关文章:
论宋代美学04-26
《宋代诏令全集》评说04-08
宋代船坞与滑道的发明04-28
女子作文05-29
浮尘女子04-27
浮尘女子04-27
女子澡堂05-02
七夕宋代诗句08-05
佛教从隋唐向宋代的发展04-27
巫术与宋代民间节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