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时间:2023-04-30 23:22:49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课堂导学案

课题: 学情分析(手写) : 23.《愚公移山》

教案

姓名: 共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述道理和表明意见的方法。 2、认识“除蔽纳谏”这种政治见解的进步作用。 3、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一词多义词的义项,了解特殊句式。初步理解意动用法。 教学重点: 1 、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邹忌运用设喻讲述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方法: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 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 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 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 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 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 王纳谏》 。 (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 二、解题 1、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 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 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 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 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 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 学生展示,师补充)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 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 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昳(yì )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 o)于齐 间(jià 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质疑环节。 (学生就不明白的语句翻译互相交流直至解决,师引导) 3、转入对文段的学习。 (本环节就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进行 整理,先组内交流,再派代表进行班内展示) 师明确(学生展示完毕可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完善知识点) :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主教案(手写) 激 情 导 入,设置 悬念

了解文学 常识,温 故知新

夯 实 基 础,把握 基础考

锻炼对文 言文重点 实词虚词 和重点句 子的理解 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 君提出的意见。 )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 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 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2)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 《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与豫州协规同力, 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4)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 (5)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六、引导思考并讲解: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 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 “孰与”即“与孰”。

掌握重点 实词、虚 词的意义 和用法

掌握文言 文中的重 点特殊句 式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7)注意一个成语 门

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 (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检查内容:本课实词、虚词用法(上一节课的总结)及特殊句式 二、品读赏析。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 分析情节 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把握人物 答: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围 形象 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 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答: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如“君美甚,徐公何 能及君也! ” ) ;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 何能及君也” ) ;客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 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 ,不可能听到 真实的情况。 4、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 答: 一是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美我的不同原因是私臣,畏臣,有求于 臣 . 二是把家事同国事类比 . 拿齐王的地位同自己做比较 , 指出”宫妇左 右??有求于王” 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齐王接受纳谏.) 5、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在表达上的有什么作 用? 答: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 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6、 “王曰‘善’ 。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答: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王善于纳 谏 7、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 ,再到“无可 进者”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 方越来越少。 ) 8、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 什么? 答: “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 “战胜于朝 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9、俗话说: “良药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 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

题? 答: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 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 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 逆耳。 10、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A 邹忌: (1)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 (2)在政治 上有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坚持真理; (3)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 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B、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有革除弊端、 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11、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 (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 (2)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 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12、臣子劝谏君主是有一定的进谏艺术的是,你认为邹忌讽谏齐王获得成 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1)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 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2)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语言要委婉, 方法要得当。 三、总结全文 1、讨论邹忌的讽谏方法 师指出:历代臣子向君主进谏有两种基本方式:直谏和讽谏。请同学们思 考,是否学过“直谏“的文章,这两种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直谏,就是把自己主张直接陈述出来,同学们学过《出师表》 ,指 出“臣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就是直谏,其内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体相 同。 讽谏的要害是用设喻的方法启发君主,让他自己决定该怎么办,这种办法 语言委婉,说理深刻,听者乐于接受。 对比一下,若本文直截了当地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曰:“臣 尝服衣冠而窥镜……”接着把他的故事叙述完毕,然后接下去再说:“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那一段,便索然寡味,毫无艺术特色。 2、文章“三三”结构 本文从头至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 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官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是三层,上 中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 再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 邹忌的思想转变也是三层:“孰视……,窥镜自视,暮寝而思之……”。全 部事态发展也是三层,邹忌讽谏一层,齐王纳谏一层,战胜于朝廷是第三 层。 结构层次很别致: 3、情节完整

,人物生动 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语言生动幽默

发掘文章 内 在 价 值,把握 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

分析人物 形象

分析基本 的写作方 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手写) :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02-28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1-10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4-2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04-25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4-25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12-27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01-23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04-25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04-09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