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

时间:2023-04-30 22:52:13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

题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2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

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它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不偏向于任何集团的私利。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它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

3、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想象。

4、科斯定理:如果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题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5、政治均衡:是指在一定规划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

6、林达尔均衡: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7、中间投票者定理:若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好偏好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8、超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9、税收中性:是指既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运行产生任何的影响,不改变纳税人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抉择。

10、自决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 简答:

1、简述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1、公共选择的规则;

2、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

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5、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2、林达尔均衡及实现林达尔均衡的条件。

(1)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2)每一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3)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

3、使用费与一般性税收的主要区别:

(1)相关性:付费与获得服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而税收为公共服务融资,纳税与获得服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使用费,政府实际上模仿了企业对私用品的定价行为,如通行费、入场费、道路使用费等。

(2)专用性:使用费的收入一般用于特定用途,即专费专用,而税收的收入是一般性收入,用于政府一般性职能的实现。

(3)自愿性:使用费是资源缴纳的,行为主体可影响使用费的支付,税收是非自愿的,无法

第一文库网 改变应纳税款。

(4)根据意图来区分使用费和税收:如果引入某种财政手段的意图是取得一般性收入,这种手段通常被视为税收;如果其意图是把所提供的特定物品或服务在相互竞争的使用者之间分配,这种手段被视为使用费。

4、收税和收费的标准:

①效率标准:如果使用费不能统一征收,使用费的配置效应不一定合意。

→道路收费→燃油费征收消费税可能更有效率。

②公平标准:使用费与税收所遵循的公平标准不同。受益原则→使用费;支付能力→税收 ③管理标准:若使用费的管理太复杂或需要的资源过多,可用尽可能与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密切相关的税收取代。(→道路收费需人力太多,可用燃油税间接征收使用费可能更有效率)

④税负标准:若对某些经济活动的征税已很高,再对这些活动的投入征使用费可能会恶化而不是改善整个经济配置。这通常是税基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可能存在的问题。

⑤减支标准:若政府为防止财政调整时期过度削减某些必要预算支出,利用使用费比征税更可取,因为使用费通常为待定项目或部门筹措资金。

5、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的原因:

①政府可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去的公共收入,但无度会导致通货膨胀,税收不会凭空扩大购买力,引起通货膨胀。

②政府可以通过举债取得公共收入,但要偿还,还要加付利息。税收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不会带来额外负担。

③政府课通过收费取得财政收入,但只能依据“受益原则”。数额不可能很大,且有些项目不能收费。税收是强制税收,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6、税收中性及对税收中性的认识。

①税收中性是指国家征税以不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以平等对待一切纳税人未目标,避免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和扭曲,而让市场在不扭曲或不受干扰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

②倡导税收中性的前提假设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

③税收中性理论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说,在现实中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限于征税数额本身而保持“中性”,也就是说,税收额外负担的发生通常不可避免。

④倡导税收中性原则的实际意义在于尽可能减少税收对经济的干扰作用“度”,尽量压低因征税而使纳税人或社会承受的额外负担“量”。

7、所得税对个人储蓄影响:

①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累进程度高低;

②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

③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

④减税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8、消费税的特点:

①消费税以税法规定的特定产品作为征税对象。即国家可以根据宏观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要求,有目的地、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

②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

③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④消费税是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以及从价从量符合计征三种方法征税;

⑤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⑥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9、古典经济学家和现代经济学家关于公债运用的原则:

①只有当政府财政面临一次性的、超常规的社会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对于公共支出的要求是暂时性的时候,政府财政才能求之于发行公债这一种手段。

②当政府为真正的生产性资本项目筹措资金而发行公债时,也只有在生产资本项目是超常规时,才可以以举借公债方式筹资。

③从负债有害论出发,公债运用原则较为谨慎。

①当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衰退时,政府应当以举债作为弥补因实施刺激需求措施而引发的财政赤字的手段。

②公债应否偿还或偿还多少,应视整个经济形势的需要而定,不应仅考虑财政的收支状况和举债时的期限规定。

③从公债新哲学论出发,公债运用原则较为积极。

10、公债的发行方式:

①承购包销方式(固定收益出售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推销国债的方式。

②公募拍卖方式(荷兰式和美国式):一种由发行人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推销国债的方式,也称为投标竞标方式。

③连续经销方式:是一种推销机构受发行人委托在金融市场上设专门柜台经销,并拥有较大灵活性的国债发行方式。

④直接推销方式:这是一种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通过谈判出售国债的发行方式。 ⑤组合方式。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及解答】相关文章:

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学与水利经济简论04-27

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质疑的解答04-30

公共关系学期末论文09-06

发展公共经济调整产业结构05-02

西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经济发展05-02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就业问题的思考04-26

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成败得失04-26

关于在经济评价中如何处理公共投资的探讨04-27

化学复习资料11-11

全球公共物品、经济安全和对外经贸政策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