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秘密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下)《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摩擦发生的条件,希望学生借助日常生活中有关摩擦现象的经验和经历的回忆,发现摩擦的普遍存在,通过具体摩擦现象个案的分析,发现摩擦发生的条件;第二部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一组物体从木块上滑下,观察滑下速度的不同,籍此引起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关注,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科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理念]
1、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经历为基础
《科学标准》强调:要细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利用学生世界中摩擦现象,引起学生关注摩擦,产生与原有认识的冲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展开。
2、 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悟
在学生的世界中已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合理利用摩擦力,但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拧瓶盖时用一块毛巾包着,给自己的四驱车加些油等,而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却既陌生又抽象。可以让学生在亲历控制变量研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活动中,与人合作相互启发与交流,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多方位强化学生对摩擦力的体验和感悟。
3、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用探究所得的摩擦力知识,解决周围世界中的问题,把科学应用于更广阔的天地,把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激励学生课后开展后续活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学生易形成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引发原认知与新现象的冲突,初步感知摩擦力
1、(出示一个斜面,一个黑板擦):我把黑板擦这样放在板上,会怎么样?
2、演示:黑板擦光的一面放在斜面上,慢慢滑下。
3、我现在把黑板擦这样(毛的一面与板接触)放在板上,会怎样?
4、 演示:黑板擦毛的一面放在斜面上,黑板擦并没有下滑。
5、 同样一个黑板擦,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
1、 猜想,意在调动学生原有经验,对将要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
2、 面对不同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样的事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积极尝试用原来经验去解释,通过对摩擦现象分析,了解到摩擦发生的条件,了解摩擦对物体运动的
3、 原有认识未必能解决,引起争论,激发思维,从各个角度认识摩擦现象,分析摩擦力,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的探究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充分发挥孩子自主研究的能动性。]
二、实验探究,强化对摩擦力的价值观念和感悟,深入研究摩擦力
1、 我在会滑下的黑板擦上,再放一个黑板擦,又会怎样呢?
2、 教师演示。
3、 和你的想法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上一环节观察、讨论了第一次认识失衡——平衡的过程,通过解释建构了自己的认识,让学生运用这一认识去判断新即将出现的现象。通过演示、观察,再次打破这个平衡,引发学生的`思考]
4、 讨论: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猜想,不能让学生在低层次的认识上海阔天空、胡乱猜测,而应该从某些依据出发,使猜测尽可能接近正确原理,养成在充分分析的现象的基础上,科学地作出猜想的习惯。]
5、 这么多假设,你准备都研究吗?
6、 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可能的、适合本小组研究的因素。
[设计意思:引导学生对假设进行筛选,可以从方式上进行筛选,如课上研究最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课后研究;可以从研究条件上进行筛选,如哪些本小组感兴趣同时又适合在实验室中研究,使学生理性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7、 交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通过猜想、设计方案等,使学生对即将研究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时才不会不知所措,或争夺实验材料、各自为阵胡乱瞎搞一气。集体交流旨在引导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质疑,使自己的计划更完善,切实可行。]
8、 分组实验,老师个别指导。
(学生忙开了,教师不能变清闲了,而应更忙碌,参与到各组的具体探究活动中,保障和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开展。)
9、 交流汇报实验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 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把墙角的一块重物拎来。
2、 老师接触后背着学生在绳上抹油。
3、 再让这位学生拎下去。(无法提起重物)
4、 为什么拎来的时候可以,拎下去就拎不起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5、 有谁能拎起来?
6、 力气最大的同学将它拎起来。
7、 为什么这次又能拎起来了?(力气大)这块东西力气小的人也拎得动,为什么现在要力气大的人才能拎得动。
8、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认为要增大摩擦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减小摩擦力呢?
[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的情境问题训练,使学生对摩擦力的应用上升到理论高度,而不仅仅停留在方法层面上,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9、 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四:拓展
1、 出示一辆四驱车:你们玩过吗?你现在有吗?
2、 我想组织一个四驱车比赛,你想参加吗?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小车?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了,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划上句号,儿童的最爱——四驱车的和比赛机制的引入,激励学生保持对摩擦力的研究兴趣,不断深入地研究摩擦现象,同时也为下节课《小车的运动》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
《摩擦力的秘密》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引入我采用了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即,出示三双鞋:平底鞋、跑鞋、钉鞋。向学生提问:如果参加一百米赛跑,你会选哪一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后,出现意见不统一的局面,这时请出体育老师现场来为学生解答。即引起了学生的新奇感,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老师又可顺着体育老师的解答来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摩擦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摩擦力,请学生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摩擦力的现象。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明白摩擦力是一种阻力。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研究的有关摩擦力的问题。
其实在让学生举例摩擦力现象的这个环节中,觉得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毕竟指名让学生自己举例,对其他的学生来说不够直观。如果可以直接展示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的现象,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效果应该会更好。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的尝试,以改进本课的不足之处。
游戏活动:夹取弹子比赛
[活动目标:以夹取弹子比赛游戏为活动背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
1、谈话:同学们吃饭时,大多数都使用筷子,今天就让同学们进行一次使用筷子夹取弹子比赛,看哪一组同学夹取的弹子多,时间20秒。在你们的实验桌上有个塑料小盆,盆里有弹子、用筷子夹取弹子放到塑料杯里。准备好了吗?
2、比赛:教师用秒表记时,学生夹取弹子。
3、汇报:各组学生汇报夹取弹子的数量。
4、思考:如果老师让你们在20秒内夹取的弹子尽可能多一些,你们有办法吗?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组的办法。
5、再赛:各组将筷子的一端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比赛,赛后学生汇报,说出理由。(筷子的前端越是光滑,夹取的弹子就越少;筷子的前端越是粗糙,夹取的弹子就越多。) 体验活动: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活动目标:学生通过亲身做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产生必须要具备两个物体并且这两个物体要接触等。]
1、谈话:请每个同学把右手伸出来,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手掌与桌面要接触,当于向前运动时,有什么感受?当你的手用力压在桌面并运动时,你又有什么感受?
2、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实验后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
3、讲述:你们感受到的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
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
探究活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目标:使学生知道,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
1、猜想: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桌面上运动和在粗糙的桌面上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谁大?学生猜想。
2、简介器材:木块、测力计、光滑的玻璃板、粗糙的木板、实验报告单等。
3、实验1:把木块先后放在光滑的和粗糙的木板上,慢慢地拉动。比一比,哪次用的力比较大?哪次用的力比较小?这说明什么?
4、操作: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
5、汇报:各小组学生选派代表汇报。
6、实验2: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放1个钩码和3个钩码,慢慢拉动木块。比一比,哪次用的力比较大?哪次用的力比较小?这说明了什么?
7、操作:学生动手实验、观测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单等。
8、汇报:各小组学生选派代表汇报。
9、教师小结: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
《摩擦力的秘密》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都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他们可能通过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对力的现象有所了解,也可能在成长中经历过某些力学现象的应用。但他们还没有通过比较系统的、完整的探究过程来认识了解有关力的现象。本单元就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并逐步形成对力的现象的科学认识。本节内容就是较典型的让学生探究力学现象的实验课。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摩擦力现象和摩擦力。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
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我将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验研究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的方法。难点定为对摩擦力的认识,以及实验过程中变量的理解与控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部分掌握了有关对比实验和力学其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课的学习应该是比较轻松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摩擦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但学生还不能从理性的层面上觉察到。所以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根据自然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以“问题”为纲,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揭示摩擦现象的实质及其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在前面学习《小车的运动》和《摆》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和掌握了对比
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来收集证据,验证猜想。
三.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上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我在教学时依照教学目标并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进行预测——实验研究——合作交流——创新活动”的科学探究过程。 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摩擦力的秘密》这一节课的内容涉及了研究固体之间、液体和空气中的摩擦力现象,内容较多,安排为2个课时进行学习。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着重研究如何减小固体间的摩擦力。与其安排3个活动以求面面俱到,却什么都研究得不透彻,还不如就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好好研究。学生亲自体验了才有说服力。
再次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去完成实验,自主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机会。科学课实践证明:学生对时间、空间、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权利之后,他们才能敢做、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玩游戏,先将两本书交错放在一起,让学生轻松的拉开,接下来让学生将两本书所有页码交叉,让学生再试一试能否轻松的拉开。学生感受到前后
的不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使我们要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拉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开课时设计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切入口,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作好铺垫。游戏结果带给学生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易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二.初步感知,提出问题
在感知摩擦力方面,我设计分两步进行。第一是感受摩擦力,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用手在桌面上移动,从中体验到摩擦力是有阻碍的。第二是观察摩擦力,再让学生用刷子在桌面移动,让学生观察刷毛的运动方向,让学生亲眼看见摩擦力所产生的阻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让学生观察刷子侧面的刷毛有没有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产生的结论。最后教师小结出摩擦力的概念。通过这几个小活动,将摩擦力概念巧妙的融合在活动产生的现象中,使学生亲身感受,亲历总结,印象深刻。
在经历总结摩擦力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寻找身边的摩擦力现象,分析他们的功与过。然后提出在我们找到这么多摩擦力的现象后,关于摩擦力你有什么想探究的秘密,学生提出后,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对问题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如:摩擦力形成的原因之类的问题,就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后取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了解。最后确定,本节课来研究如何减小运动物体的摩擦力。
三.大胆预测,设计实验
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正是他们思维最活跃,大脑很兴奋的时刻,适时地抓住这个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来减小运动物体间的摩擦力?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背景,学生能够很快的猜测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变滑动为滚动等。此处学生有可能说的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学生的猜测各不相同,正是教学的最佳资源.学生在探究中得到验证或找出猜测的差距,久而久之,学生的猜测水平会逐渐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努力探索的情感。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如何减小运动物体摩擦力的方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这样几个步骤:1.确定小组研究方向。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想研究的内容。2.学生根据材料制定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利用材料来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探究计划,并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进行设计。3.预设实验过程,汇报实验方案。由于本次开展的实验是对比实验,因此在学生设计完实验方案后,可以让学生先在头脑中把实验过程先演练一遍,预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4教师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在学生汇报完实验方案后,教师对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给予一定的提醒。最后学生开始实验、并做记录,教师巡回辅导。
四,交流汇报,讨论总结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先给时间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小结和交流。交流先分小组进行,给每个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在交流中,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形成共识之后,由大家推举代表汇报实验、讨论结果。教师要提出:大家对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这样由学生经过亲手实验,经摩擦力的秘密过小组讨论交流,经过有代表性地汇报实验结果,学生不仅仅学习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设计活动 深化知识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场景:“五一”小明在父母的带领下去百里荒旅游渡假,要参加以下几项活动:攀岩、滑草、涉水,请大家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鞋子去
参加这些活动。在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获得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有利于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好时机。
五.板书设计
摩擦力的秘密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重量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大小
变滑动为滚动
最后,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你要是留心观察,还能发现很多地方应用了摩擦力的知识。比一比,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在生活现象中发现科学知识的存在。
【摩擦力的秘密】相关文章:
摩擦力01-21
神奇的摩擦力05-26
摩擦力概念08-02
摩擦力教案03-09
纸的摩擦力作文08-21
物理摩擦力的课件01-15
神奇的摩擦力作文03-19
神奇的摩擦力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