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时间:2021-11-05 19:23:34 资料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含浦镇九江小学 周雪梅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识字教学效果,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迎合儿童的思维特点。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十五,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的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通过各种各样的会意字、形声字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开课之初,教师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调动学生学习抽象蚊子的兴趣,不妨多用游戏等形式。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生一起给字配“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无意识字也是识字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实践活动是关键点。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从教材延伸到课外,从识字开始看世界。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

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12

——对一年级第一课时识字教学规范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摘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生字回生现象严重的问题,对现有识字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两大缺失。缺失的原因在于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基于对现有模式的分析与思考,我认为调整教学的顺序之后形成的教学模式——“第一步,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二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第三步,识记独立的生字。第四步,再读全文,识记生字。第五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第六步,练写生字,写中巩固。”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能达到降低生字回生率,提高识字成效的目的,优化第一课时识字教学。

【关键词】识字复现巩固高效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喜欢学习汉字”作为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目标的第一条。为此,新课标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但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超大量的识字任务(新课程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写250个字;二年级上册要求认450个字,写350个字;二年级下册要求认400个字,写300个字。)加上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以及课时非常紧张等多种因素,制约着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因而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为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汉字,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规范是必要的。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通常采用这样的模式进行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宝宝。

3、记字形。日常课堂中很多老师会逐个指导记字形,公开课上大多随机学习几个,但识字方法的指导都比较到位有效。

4、去拼音认读。

5、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6、读通带有生字的句子或者长句子,而后读通全文。

细想这种模式存在的原因,大体有三:

首先,初看起来它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字到词,再从词到句,由简单到复杂,似乎体现了梯度。

其次,记字形环节表面上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很有兴趣,能够轻松记住生字,即使个别难记的,在教师引导下也能得到解决。

第三,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也读通了课文。

然而,这种看起来很受用的教学模式,至少还存在着两大缺失:1、一部分学生,

每课生字总有几个根本不知怎样读。2、字音混淆存在于一部分学生身上,他们把“活动”的“活”读作“动”,把“眼睛”的“眼”读成“睛”,把“睛”读成“眼”。这就是严重的生字回生现象。这样,我们不得不经常布置认读生字的作业,并且接下来很多堂课都必须安排时间复习巩固,总算马马虎虎巩固下来,可是花去的时间太多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大缺失呢?

原因之一:这种认读顺序并不是学生最轻松的认读方式。

识字教学一直就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识字与儿童学习的规律得出来的。所以,人教版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篇朗朗上口的、优美的小文章,生字寓在语言环境中。如《口耳木》、《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菜园里》、《识字6》(第二册)这些课文,创设家庭、学校、城市、农村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识字效率的效果。

可是这种教学模式,却要脱离语言环境进行单个字的识记。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中的生字:论、趣、底、题、淋、洒、滴、油,那么抽象的一个个字符,没有任何温度,学生怎么有兴趣去读呢?即使有拼音帮助他们读准字音,但并不轻松。

原因之二: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在识记完生字后,就应该多让学生与生字见面,加深印象,减慢遗忘的速度。但是,这种模式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加快了遗忘的速度。 刚刚记住的字形还未得到巩固,就把字放入词语中请学生认读,此刻是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刻。词语包含着一定的语境,生字则相对较弱,学生自然对词语印象深刻,而对生字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从而出现生字混淆或者根本不会认读生字的现象。

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巩固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难点。记住字形固然重要,但是难点不攻破,字形没有很好的巩固,识字的教学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完成。

基于对现有识字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思考,联系自身实践,我觉得,遵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优化识字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第二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第三步,识记独立的生字。

第四步,再读全文,识记生字。

第五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第六步,练写生字,写中巩固。

在拼音教学完毕之后的集中识字课堂选择这种教学模式,对比“在拼音教学完毕之后的集中识字课堂教学”的新旧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它们的主要区别。调整后新模式的第一步整合了原模式一、二两个环节;新模式的第二步,是原模式的第五环节,在顺序上进行了调整;新模式的第三步,是原模式三、四两环节的整合和深化;第四、五、六步是新模式要突出、强化的。新模式偶三个重要特征:一是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识字的层次性;二是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轻松识记生字,体现识字的深刻性;三是在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境中识字,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其实质是主张课中多次复现生字,让学生在反复见面中轻松学习汉字,真正“喜欢学习汉字”。 初次见面,留个印象——初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第一次见面要能留下个印象。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请学生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对生字有了音形义的初步印象。切不可过早脱离语言环境,去面对一个个干巴巴的字符。那样对于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是毫无兴趣可言的,又怎么会留下印象,没有印象又怎么喜欢得起来呢?

完成这一任务,有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学生读时对照课后生字栏里的生字,圈出本课生字。

请学生读时圈出生字,以明确学习对象,对字形有初步的感知。

第二,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如:碰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教学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教师揭题引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1-2遍,读中对照课后生字表圈出本课生字。

3、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进而试着读通句子,读通全文。 这个任务在5-7分钟之间完成。这样操作,学生对字音、字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在课文语境中对字义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增加学生对生字的亲切感。

再次见面,拉近距离——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人们在接触外界时,知觉整体性经常在发挥作用。知觉整体性是人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一年级学生入学前与大量的常用词汇接触过,如:聪明、活泼、蝴蝶、眼睛、暖和等。听过的,说过的,在脑海中留下了音与义的印象。

学生对一年级课本中的大部分词语似曾相识。让生字在词语中出现,学生认读起来会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在词语这个语境中,生字也变得具体可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如“玩耍”这个词,学生一拼读,脑海中自然会出现玩耍的画面,不用老师多做解释,而单单出示“耍”字请学生读,非常抽象,学生甚至不知“耍”是怎样的,字形又那么复杂,学生看着就犯难,读的兴趣自然就不浓,主动性也就不明显了。可是换成出示“玩耍”这个词,将生字“耍”用其他颜色突现出来,学生一读,心中也许忍不住会说:哦,原来“玩耍”的“耍”就是这样呀!看,学生已经开始主动识记生字了。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这一环节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生字为其他颜色显示,并带有拼音。

2、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先拼出生字,再连读词语。如:“青蛙”,“蛙”为生字,要求这样拼读:w--ā→wā,青蛙。不脱离语境,整体认读。

这一步,也有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词语中的生字用其他颜色突现出来

用崔峦老师的话来说:“认字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一次见面力求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的字产生强烈的、深刻的第一印象……”

这里虽说不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是第一次比较明显地出示,将词语中的生字用其他颜色突现出来,用于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加深对生字字形的印象。同时,这样的出示形式再现生字的语义,让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词语中的生字注上拼音

给生字注上了拼音,学生就可借助拼音认读生字,降低认读难度,并加深对生字字音的印象。

怎样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与方法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选择在词语中呈现生字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认读。学生认读的不是干巴巴的字符,而是鲜活形象的词语朋友、生字朋友,不但愿意认读,而且乐于认读。这种形式才是能够让学生对生字产生深刻印象的有效方式。 三次见面,形记于心——识记独立的生字

当学生对生字产生了具体形象的印象,有了感觉之后,就可以单独出现生字请学生

认读了。因为本课时的重点是识字。

这一环节,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出示带拼音的独立生字,请学生拼读、识记生字。

2、在拼音帮助下,学生容易做到音形联系,识记生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3、去掉拼音,请学生认读。

一方面可以检查识记情况,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克服难点,扎实做好识记环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巩固生字的作用。

4、变换字的顺序,请学生认读。

小学生的记忆往往偏向于具体机械识记,一个字在固定的位置上,他们能认出来,换个地方或许就不会认了。因此,调换顺序,打破机械认读,让学生在任何位置任何环境都能正确认读。

在这个环节,我们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在识记过程中,我们以多次复现的形式为主,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认识生字。

崔峦老师说:“认字和认人是同一个道理。认人不必记住五官特征,穿着打扮,认一个轮廓即可,见面次数多了,便认识了。”俗话也说,一回生,二回熟。经常见面,通过各种形式让生字反复再现,能使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记住字形。

第二,对那些结构特殊的合体字,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与识记能力如:蜘和蛛、蚯和蚓,筷、雷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提高识字能力。

有句话说的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学生体会到了生字包含着的情感,认读起来可以感觉到它的温度,再加上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正面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让学生的识记过程轻松扎实有效。

四次见面,文中寻迹——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词最终要回归到文本。读通文本,读中巩固生字,是识记生字的一个更高层次。

这是第二次读课文,较之于第一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读准字音,按词读,读通句子,读通课文。

第二,读时,教师要视课文实际进行读法的指点,难读句子要示范。

第三,课文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得比较通顺为止。

在这里,我的通常做法是:

1、请学生认读几个课文中几个带生字的句子。

2、自由读课文2-3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得比较熟练。

3、检查读课文情况,视课文实际进行读法指导、示范等,帮助学生快速读通课文。 五次见面,应对自如——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尽管学生识记生字时产生了强烈的印象,但是学习生字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不及时巩固,很快就会遗忘,造成生字回生现象。而且学生学到了后半堂课,身心已经感到疲倦,注意力不大能集中得起来,如果这时不能有效地巩固生字,回生现象会更加严重。 所以在这个环节要注意:

第一,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我们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如:摘苹果、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巩固生字,保持记忆。

第二,多复现难记字。

突破难点是一堂课的基本要求。难记字一般都难以进行字形的分析,只有多与学生

见面,比其他字出现频率高些,见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实现这个环节,通常可分三步走:

1、创设情境,如“摘苹果”游戏,可以这样进行情境创设:树上的苹果又大又红,只要你能读准大苹果的名字,它就归你啦!

2、游戏识字。有意识地多安排难点字的出现机会。

3、宣布游戏结果,激励表扬学生。

六次见面,直呼其名——练写生字,写中巩固。

在识字教学的最后——写字环节,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准确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

学生熟字返生现象的广泛出现,提醒我们,熟字的巩固需要大力加强。要求书写的生字有的是本课出现的生字,有的是以前课文中的生字,在指导书写之前,要求学生正确认读,达到复习巩固、熟记的效果。

第二,给常用的生字找朋友(组词)。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给常用生字找朋友,既巩固生字,又丰富了词汇,还提高了运用字词的能力。

整个书写指导过程起码安排10分钟的时间,至少有以下6个小环节:

1、请学生准确认读生字。

2、请学生给常用字找朋友。

3、教师强调笔顺特殊的字。

4、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字写漂亮。

5、师范写,生摹写。

6、教师评价,总结书写情况。

在两轮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年级组做过比较与统计,发现第一轮时,平均每个班级有20个学生认读生字要张冠李戴,而尝试用新模式之后,每班只有平均9个学生区分不清字形。我们再次做了个全面的统计,发现多个生字未巩固的学生从平均10人减少至4人,三个以内生字未巩固的学生从平均22人减少至13人。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识字,降低学生的生字回生率。一到期末也不用再经常进行“比较、复习、总结”,减少复习的“反复性”,节约教学时间与精力,真正提高识字效率。

【浅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01-15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01-14

浅谈识字教学01-20

识字教学浅谈01-20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01-20

浅谈语文的教学方法01-15

浅谈识字教学的策略10-18

浅谈开放识字01-20

浅谈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