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方能“见月明”

时间:2023-05-01 05:12:52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拨开“云雾”方能“见月明”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以计算机、Internet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随之以人们不可抗拒的力量进入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学习逐渐地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站在新旧教材、新旧观念的交叉点上,面对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化教学,一线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努力地将语文课堂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然而,有些教师教学理念还不够成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滥用现代信息技术,结果弄巧成拙,使得语文的教学真谛笼罩在信息技术的厚重“云雾”之下。学生永难见的真正的“月明”。

误区一:尸祝越俎而代庖

一教师执教《桂林山水》,在理解“连绵不断”一词教学时,他是这样组织的。

师:“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图。(多媒体课件显示图片:连绵不断的桂林山水画卷)

师:这就是“连绵不断”的桂林画卷。懂了吗?

生:懂了。

现代教学媒体对语文学习而言,它能将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形象,从而降低了课文理解的难度。但是,本案例中的教师片面强调形象直观,泛滥地运用动、静态图像,完全脱离了文本,使语文课成了电视课。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但也转移了。学生只在思考“懂”或“不懂”,这样既造成了学生抽象思维的惰性,又堵塞了学生的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对 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言本身是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怎样改革,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书是读懂的,不是教师讲懂的,更不是精彩的课件看懂的。在阅读教学中,无论多美的图像、音乐,都无法取代学生对语言艺术的领悟。所以,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要让朗读的时间都被课件给挤占了。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所表现的情境,可以适时地配上音乐和画面,让多媒体成为配合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辅助手段。

误区二:渐花乱欲迷人眼

一教师执教《葡萄沟》,他让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寻葡萄干制作工艺,还设计了画葡萄、品葡萄的教学环节。

将网络的使用融合于学科教学当中,让网络为学科教学服务,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界专家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初衷。然而,本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醉心于网络的指导,忽略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理解,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整堂课因角色定位错误,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活动课。

对 策:想肥人田,先壮己园

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语文姓‘语’,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身,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让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激发创造的内容,凭借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正可谓是“想肥人田,先壮己园”。

误区三:放任自流待自生

一教师执教李白的《赠汪伦》时,提出一个要求:自己上网研究有关李白与《赠汪伦》这首诗的内容,研究好了,我们再来讨论。结果一节课结束了,学生还没研究好。教师宣布:下节课继续研究。

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研究方向是开放的,交流评价也是开放的,网络的出现为我们真正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如何做到收放有余?本案例中的这位教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可是,他只放不收,学生莫名其妙地研究,稀里糊涂地上网,漫无边际地讨论,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极差。

对 策:循序渐进,收放自如

网络教学中应把握放与收的尺度,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和探究的同时,要善于扮演好六种角色:问题情境设计者(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的任务)、资料线索提供者(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上网)、合作分工指导者(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过程促进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的初始目标,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交流反馈组织者(使交流有正确的方向)、成果评价参与者(使学生学有所获,思想得到升华)。只有这样,课堂才是健康的、有效的。

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的清新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形、声、光、色等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如果不论轻重缓急,也不论所授课程的内容,只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把信息技术用在该用的地方,往往只能“画蛇添足”,而非“锦上添花”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更是如此。教师只有真正地根据学生与文本的特点,精心、恰当地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才能拨开信息技术的使用“云雾”,使学生读有所悟,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才能见得语文真正的“月明”,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艺术殿堂。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兰溪市登胜中心小学)

【拨开“云雾”方能“见月明”】相关文章:

拨开云雾见晴天作文04-28

拨开云雾见月明 巧辨2016考研英语中三大从句05-02

守得云开见月明作文11-01

守得云开见月明作文1000字04-27

《日月明》教案04-25

云雾的诗句06-05

庐山的云雾04-10

宁静方能致远作文09-23

日月明优秀教案08-26

《日月明》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