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乐府补题》凄冷荒寒之风格

时间:2021-11-05 15:25:08 资料 我要投稿

略论《乐府补题》凄冷荒寒之风格

摘 要:《乐府补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意义,王沂孙、周密等遗民词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使得这部词集总体表现出凄冷荒寒的风格特征。这种特征主要通过大量凄冷意象和灰暗词语的适用表现出来。另外,关于这部词集“比兴寄托”的说法,文中也谈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乐府补题》;意象;词汇;比兴寄托   《乐府补题》是宋末元初一批遗民词人的咏物词合集,收录了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赵汝钠、张炎、陈恕可、唐珏、仇远及佚名一人共计14位词人的37首词作。词人们在五处集会,以五调分咏五题,分别为:宛委山房以《天香》调赋龙涎香,浮翠山房以《水龙吟》调赋白莲,紫云山房以《摸鱼儿》调赋莼,馀闲书院以《齐天乐》调赋蝉,天柱山房以《桂枝香》调赋蟹。   《乐府补题》成书于宋末元初,但在元、明两代却一直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直到清康熙十七年(1678),著名词人朱彝尊将好友汪森“购之长兴藏书家”的吴氏抄本过录后携至京师,由另一位词人蒋景祁镂板以传,《乐府补题》才得以重新问世[1]。《乐府补题》复出后,由于其所蕴藏的幽微的遗民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清初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顿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甚至推动了当时词坛风气的转变。   总体来看,这部词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非常沉重、伤感,与之相适应,这些词作中所使用的意象、语言和词汇也多表现出灰暗、阴冷、凄凉、哀婉的特点。这一类意象和语词在《乐府补题》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这些语词共同营造出一种阴暗、悲伤的氛围和语境,从而很自然地将个人的情感通过这种阴暗、悲伤的氛围和语境表达出来,即所谓的“寄托”。   一、《乐府补题》中的凄冷意象   《礼记·乐记》有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府补题》的作者们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发出的,正是一种“哀以思”的“亡国之音”。因此,作者们在选择意象时,分明有意地选择一些相对灰暗、凄冷的事物作为吟咏、描写和抒情达意的对象。   据笔者统计,在这37首词中,涉及较多的意象有梦、影、夜、露、秋、蛩、镜、西风、冰雪、烟雨、残照、断魂、荒城、鸥鹭、梧桐、愁恨等,总体来看,这些意象大多都给人以阴暗、灰冷的感受。在这些意象中,又以梦、影、秋、夜等最为常见,其中“露”出现22次,“梦”出现19次,“夜”出现16次,“影”出现12次。如果加上与这些意象含义类似的词汇,数量则会更多。在具体使用上,这些意象又可以与各种词语相结合,形成更多、更具体的意象和意象群。比如,“露”有薇露、风露、薄露、露华、零露、银露,“影”有翠影、帘影、佩影、月影、清影、鬓影、凉影、髯影,等等。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清寒、凄冷意象的大量使用,绝非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乐府补题》的作者们,可以说是被时代遗落的一批词人,他们在经历了亡国和世变的沉重打击以后,内心变得脆弱而又敏感。他们笔下所写的时序,多是萧瑟凄凉的秋季;所吟咏的对象,也多是秋叶、秋蝉、秋莼等物;他们所经常渲染烘托的情绪和意境,也常常是故国凄凉、繁华不再式的国仇家恨,以及身世飘零、孤苦无依的黯淡情怀。虽然他们也写到过一些具有生命活力或相对明朗的物象,如白莲、海棠、明镜、芳洲等,但稍微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物象的特点和光亮早已被那些灰暗、凄冷意象所营造出的伤感、荒寒意境所笼罩、所遮蔽。比如,在《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一组词中,词人们在描写环境时,大量运用凉影、寒叶、败叶、枯叶、病叶、冷枝、疏枝等意象,传达出强烈的萧条衰败之感。在这种凄凉冷落的氛围之下,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蝉”的一举一动就更增加了几分凄恻的特点。“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王沂孙),“商量秋信最早,晚来吟未彻,却是凄楚”(王易简),“琴丝宛转,弄几回新声,几番凄惋”(陈恕可),“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仇远),蝉漂泊无定的身世变迁及内心强烈的伤痛与悲凉的外界环境相生发,寄托了词人无限的悲凉与愁苦。虽然,词中也多次写到蝉美丽的形象和特点,“绰约冰绡”(吕同老),“露湿身轻,风生翅薄,昨夜绡衣初剪”(陈恕可),“晚妆清镜里,犹记娇鬂”(唐钰),可见词人们对蝉是赋予了一种高贵、美丽的内涵在里面的,但这种美好却又是何其短暂,不久即会伴随着蝉短暂的一生而香消玉殒。因此,这些词作也几乎全部无可避免地罩上了一层伤感、悲凉的.色彩。   二、阴暗词汇的大量使用   《乐府补题》凄冷荒寒的总体特点,除了与词中喜欢使用一些带有凄冷色彩的意象有关以外,还与词中大量使用的灰暗、悲凉、凄婉的形容词密不可分。与以上介绍的具体意象相类似,这一类形容词在《乐府补题》中出现的频率也相当之高,甚至可以说俯拾即是。使用较多的有深、老、寒、苦、清、愁、故、暗、冷、冰、残、枯、病、疏、暮、荒、凄愁、凄迷、凄凉、凄楚、凄婉、憔悴、零落、惆怅、幽独,等等。   还以10首咏蝉词中“残”、“断”、“暗”、“惊”、“苦”、“枯”、“凉”、“咽”、“凄”等字眼的使用为例,“残”、“断”两字各出现8次,“暗”、“惊”各出现6次,“苦”、“枯”、“凉”、“咽”各出现5次,“凄”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达13次之多。如果以整个《乐府补题》为统计对象,则这些数据会更加惊人,但也更具说服力。这些词汇的反复出现和使用,是与词人的感情和心性密切相关的,也使这些词作染上了一种悲凉、哀伤的色彩。   在《乐府补题》其他词作中,这一特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如:   怅东阁、凄凉梦难到。谁念韩郎,清愁渐老。(周密)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王沂孙)   玉帘寒、翠痕微断,浮空清影零碎。(王沂孙)   残梅舞红褪了。佩珠寒、满怀清峭。(吕同老)   江湖岁晚相思远,对寒灯、谩怀幽独。(陈恕可)   清愁小醉凄凉里,拚今生、容易消痩。(唐艺孙)   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唐珏)   ……   这些词作中,凄凉、老、晚、残、病、寒、断、清等词语出现得次数也相当之多。毫无疑问,这类词语的使用,是和遗民词人心灵深处那种凄苦、阴暗的意绪分不开的,它们极大地增添了词作哀婉、凄凉的格调,使全词具有了一种长歌当哭的凄楚感受,也体现了《乐府补题》审美感受方面的特点。   三、关于“比兴寄托”说的一点看法   朱彝尊在《乐府补题序》中指出这些词的作者“大率皆宋末隐君子也。诵其词可以观志意所存,虽有山林友朋之娱,而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其骚人《橘颂》之遗音乎?”[2]而对此,当时的另一位大词人、阳羡词派的领袖陈维崧还强调了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对词的影响,他明确指出《乐府补题》乃是“赵宋遗民”之作,认为故国之哀、身世之痛、不能自已之情“援微词而通志,倚小令而成声”[3],才使得这部词集具有了感动人心的力量,虽历数百年而不失其价值。   诚如朱、陈所言,作为一部产生于宋末元初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屈原等人诗歌中比兴寄托的传统,将咏物与言志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寓情于物,以比兴寄托的方式表现个人的遗民之悲和故国之思。关于这一点,前人已做过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将词作各题甚至各阙的主旨与当时一定的社会政治事件联系起来,比如,“清人厉鹗据十四友中唐珏乃收敛宋皇陵遗骨之人,故推测其词与发陵事有关;其后常州派大家周济赞其说,进一步断言唐珏的几首咏物词都是为扬髡发陵而作。王树荣跋《乐府补题》,更将此意推及全篇。今人夏承焘先生特著《乐府补题考》一篇,发隐掘微,辨析疏证,认为《补题》诸咏确为西僧杨琏真伽盗发宋皇陵而作。”[4]不过,个人以为,虽然中国一直以来就有“以诗证史”的传统,但毕竟文学作品不是原原本本的历史,文学作品的成型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即使《乐府补题》真与某些历史事件有关,我们今天也已经无法从这些词作中去还原真实的历史,而这段历史自有其比较真实可信的史料作为凭证,文学作品只能作为辅助性的证明。陈寅恪等前辈“以诗证史”的做法对于我们研究某些特定时期的历史,确实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种方式绝对不能滥用,所谓“过犹不及”,如果非要将文学与历史一一对应起来,那么文学研究恐怕很快就会走入死胡同。   因此,在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乐府补题》确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还是将其理解为一部融入了作者们的思想情感的咏物词比较恰当。说它以物比人,寓情于景,借咏物来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恨,这是合乎情理的,也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至于将词作一一与历史相纠缠,挖掘其背后的所谓“本事”,则毋乃过矣。   参考文献:   [1] 参见朱彝尊《乐府补题序》,《乐府补题》四库全书本。   [2] 朱彝尊.乐府补题序.《乐府补题》四库全书本。   [3] 陈维崧.乐府补题序.《乐府补题》四库全书本。   [4] 萧鹏.乐府补题寄托发疑[J].文学遗产,1985,(1)。

【略论《乐府补题》凄冷荒寒之风格】相关文章:

略论广西容县之骑楼07-06

乐府,乐府司空图,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司空图,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

乐府,乐府曹植,乐府的意思,乐府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