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对比下的那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时间:2023-05-01 05:09:34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强烈对比下的那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摘 要:本文尝试分析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各类对比因素,指出这样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发人深省。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虚无缥缈无处不在,干净明亮的地方却似乎十分难求了。而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谦让、理解、包容和守护也似乎变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干净;明亮;对比;虚无缥缈   海明威,以其传奇的一生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在离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叫世人为他的作品着迷。研究、探寻终也不停,各方解读均有独特韵味。除了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外,秉承其特有的叙述手法,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亦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正因他独有的叙事风格、冰山原则的丰富内蕴,让本来平淡的故事触动人心。读罢,掩卷闭目,脑中画面阵阵,挥之不去。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故事十分简单,讲述一个失聪的老者深夜在一家餐馆独自喝酒。围绕老者,两个侍者进行了几组对话。在老者离开后,年老侍者的一些思绪,以及他在酒吧的延伸行为。小说开篇即交代了时间,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由此奠定了后面年轻侍者的不耐烦和变相驱赶老人的行为——因为很晚了,他想回家,他“有个老婆在床上等着”他。   故事从开始便一直铺垫形成对比的各种人和事,包括“灯光”和树叶的“阴影”,一明一暗,对比分明;又如分属于“白天”的“尘埃”和“晚上”的“露水”,同样,“白天”“晚上”各为明暗,“尘埃”“露水”则各自给人肮脏和洁净的直观感受;再者,作者将喝酒的老者设定为一个失聪的人,这就意味着他听不到白天的喧嚣,他的世界是宁静的,但文中却说“这个老人喜欢坐得很晚,因为他是个聋子,现在是夜里,十分寂静,他感觉得到跟白天的不同。”夜里与白天不同之处自是因为它的“寂静”,但这句话的表述却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前后因果关系。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假定,老者作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人,却能感觉到“夜里”与白天不同的“寂静”——他的世界本就是一片寂静,如何能通过对比不同的喧嚣而得出 “寂静”的感受?如此想来,老者该是个较为敏感的人吧。正如那些讲述真情的影视剧中所言,看人、听话都当用心,眼睛和耳朵所捕捉到的都可能只是表象,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而作者,通过这样强烈对比的系列描述,也让阅读之人渐渐融入了这个故事,于是,便继续阅读下去。   之后的对话,总容易叫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作者并未表明说话人是谁。这,或许也可认为是海明威写作的一大特点。开篇往往一团迷雾,读者若然读下去了,却自然能从文章的展开中理清思绪。当然,也有观点不尽相同之时。如笔者通过通读故事,前后对照,认为讲述老者想要自杀和被救下的是老年侍者,因为后面的对话里,年轻侍者一直嚷嚷着想早点回家,他说“我真希望他回家去。我从来没有在三点钟以前睡觉过。那时个什么样的睡觉时间呀?”,老年侍者回答“他因为不喜欢睡觉所以才不睡觉。”通过这个对话可以判断出说话的两个人的身份,再继而推断下去,即可知“她侄女会照料他。你刚才说是她把他放下来的。”这两句话出自年轻侍者之口。由此往回推断便可知说老者有许多钱的该是老年侍者,而不是年轻侍者。通篇故事看下来也会发现,了解老者较多的正是老年侍者,年轻人连多看老人一眼也不大愿意。于是便不会有“年轻招待认为老人很富裕没有理由自杀。在他看来,只有贫穷才会自杀。”“老招待不同意这种观点”,“老招待把老人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年老体弱、失去亲人的孤独和痛苦”。[1]当然,对文字的理解是可以多样化的,故事亦然。作者之所以开篇便使用含糊的表述,让人慢慢猜寻说话之人,除了个人习惯之外,大约也是想多些理解的层面吧,毕竟,文学是该多样精彩些好。   作者的设定,一直继续着如开篇般的对比,即使是人物——老年侍者和年轻侍者——强烈对比的年龄、各自相悖的观点、拼命想回家睡觉和总是失眠的人、对老者的关心和淡漠、对路人截然相反的看法,所有这些,都是作者给予读者的深刻观感,在对比中加深读者的印象,在对比中升华故事的内涵。   故事继续在对比中进行着。“树叶”“阴影”里的老者,街上明亮的“街灯”,大兵闪亮的位在“领章”上的“铜号码”;少女和大兵和匆忙,餐馆里坐在“随风轻轻飘拂的树叶的阴影里”老者的恬静。叫侍者添酒时,老者的动作是“敲敲茶托”,这么淡然的动作,一点不像已经喝醉的人,他不吵、不闹,即使在年轻侍者倒酒时无礼地诅咒“你应该在上星期就自杀了”,他也只是淡淡把“手指一晃”,说“再加一点”。如前所述,老者即使是个聋子,却能感受到黑夜由于“寂静”而和白天的区别,如此敏感的人,即使听不到年轻侍者的言语,断然也能从他的态度上感受出端倪,但他没有表露出不快,更没有大发雷霆,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叫酒、喝酒,然后在被年轻侍者叫嚣着变相赶走时,也不忘留下小费,不卑不亢走离餐馆。尽管“脚步不挺稳”,却依然给人一种王者的威严,一种骨子里的尊贵和气质。他有很多钱,或许他是社会名流,上层人物,是叱咤风云之人,即使如今是个聋了的老者,他却依然是个“干干净净”、“很有神气”的老人家。在孤冷空寂的晚年,想要在这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寻求少许光亮、些许温暖,却也不能。如同老年侍者离开时的内心思绪:“人所需要的只是虚无缥缈和亮光以及干干净净和井井有条。” “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一切都是为了虚无缥缈。”世界本就始于混沌,开端于“虚无缥缈”,生活是为了“虚无缥缈”,结局也归于“虚无缥缈”——故事所呈现的主题如此看来难免让人觉得负面、悲观,但作品是作者的孩子,作品中掺杂作者的情绪和思想是再平常不过了,如同故事中说到老者的自杀,作者海明威不就是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么?而喝酒、孤寂、干净、“神气”又是作者颓然心绪下掩不住的傲然气质,即使痛苦,也绝不表露出来,不会让自己看起来邋遢、颓废、无理取闹、大叫大嚷。作品是作者灵魂的延续,忧国忧民的金庸笔下的大侠多是如他所持理念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风格独树一帜古龙则多是描述如他一般嗜酒、痴爱美色,却又愿意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怪侠。海明威亦是如此。   除了表述心中感念,反映当下时代境况也是各类作品的常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尽管写于遥远的1933年,放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也不觉突兀。故事中的年轻侍者,难道不是时下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么?匆忙、好奇,为了自己,会自私、会无礼、会冷漠,但又充满年轻的朝气和自信,他们有着美好的信念和前景,却或许身在“干净明亮的地方”而不自知,不懂珍惜,不懂善待。科技的快速发展只越来越拉远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尽管交流便捷了,真诚却似乎越是匮乏了。看看故事中那个酒吧侍者便知,嘲讽、冷漠或许就是他们习惯的面具了,面具下究竟为何,大概早也“虚无缥缈”了吧。老者,无论是喝酒的老者,还是多愁上的年老侍者,其历经岁月沧桑,磨去了自信,淡却了漠然,留下的只有寂静和平和,他们善良、坚强、敏感、随和,他们努力地在满世界的“虚无缥缈”中寻求光亮和洁净,寻求那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珍惜找寻到的“干净明亮的地方”,并愿意为需要的人守护这片“干净明亮的地方”,至于结果如何,如老年侍者在“有架闪光的蒸汽压咖啡机”的酒吧中的微笑那样——不重要了。失眠的人,总是“许多”,明天还会有光亮出现,还会看到那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毛坚舫. 孤寂的心灵 自尊的生活——论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主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30(4): 53-56.   [2]海明威. 曹庸译.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3]何昌邑. “冰山原则”,曲尽其妙——评海明威所著《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5, 11(4): 47-51.   [4]张媛媛, 李忠霞. 危机之下人之心态——解读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2: 95-96.   [5]王文琴. 简约洗练,蕴寓宏深——浅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 外国文学研究, 1998, 4: 35-37.   [6]杜寅寅. 海明威作品中文学极简主义的体现——以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对话部分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17(1): 47-49, 96.   [7]贺春健. 海明威的“虚无主义”——浅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深层内涵[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0(2): 12-13.   [8]胡英. 论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零度写作”[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8, 24(4): 95-98.

【强烈对比下的那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相关文章:

那个美丽的地方04-30

那个美丽的地方04-30

那个地方作文02-11

又想起了那个地方作文04-30

明亮的作文03-12

明亮的作文08-18

比上不足与比下有余04-28

记忆中那个最美的地方作文(通用34篇)07-31

明亮的眼睛作文07-11

明亮的灯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