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宋代花鸟小品画盛行原因的探赜
作者简介:王欢欢:1987年,女,江苏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吕佳静:1987年,女,浙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摘要:纵观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两宋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册页、扇面为形式的小品画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那么,为什么小品花鸟到了北宋中期开始盛行?小品花鸟画在南宋更蔚为风气呢?本文则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花鸟小品是北宋以来在绘画上追求写实、精细之风的产物;第二,文人画的发展也对花鸟小品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三,花鸟小品的盛行也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分不开的;第四,理学中的“理一分殊”和“以小观大”的思想又为花鸟小品的盛行提供了哲理依据。 关键词:宋代;花鸟小品;盛行;原因 宋代花鸟在中国花鸟绘画史中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花鸟小品占据了主要地位。花鸟画以小品形式迅速发展,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个代表艺术之一。宋人小品花鸟画形式多为尺牍小幅,以内敛的结构和开合呼应的构图方式,描绘特定的场景和瞬间情态,不仅构思新奇,而且格调优雅,表现出独特的趣味。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都受一定时期的艺术传统、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花鸟小品在宋代能够盛行也不例外。下面,我将从以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花鸟小品是北宋以来在绘画上追求写实、精细之风的产物 北宋是武人建立的政权,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初,他实行了重文抑武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实行,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北宋统治者在西蜀、南唐画院画家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更为完备的美术创作机构——翰林图画院,而且在绘画风格上面也继续延续其精细严密之风。来自西蜀的黄筌父子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今有黄筌《写生珍禽图》传世。黄氏父子的画风深得北宋宫廷喜爱,对宋代院体画有极大影响,长时间内成为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标准。 北宋前期的花鸟画家一直沿用“黄家富贵”的写实之风,虽然内容丰富,气势宏大,但却很难将某一物象刻画的细致入微。而花鸟小品的构图方式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幅画只选择有限的物象,对它们用心经营,苦心孤诣。这样,虽然描绘的物象变少,但是刻画的反而更加精巧细致。如南宋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描绘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破水而出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这种对物象的高度细致的刻画,在全景式花鸟画中是难以做到的。 二、文人画的发展也对花鸟小品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文人画,俗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宋朝重文抑武,优待各种文化人才,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其庞大的文化阶层,开端于唐代的文人画在这种特有的文化环境下获得了长足发展。绘画也出现了文学化的倾向。虽然从五代开始院体画和文人画在风格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是统治者不仅没有对文人画表示排斥,反而爱护有加。 宋代文人画是以苏轼、文同、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文人画家们对简约的构图有着明显的嗜好。他们主要以梅、兰、竹、石等为刻画的对象,自由抒发胸怀,传达一种文人情趣。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只取一怪石,旁边一木一竹:文同的《墨竹图》(图二)也只选取一枝倒垂的竹子进行精致刻画;文人画的构图方式,无疑给宋代的花鸟画家们提供了一种极为直观的借鉴模式。他们在保存院体画精细刻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文人画构图简约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花鸟小品。 三、花鸟小品的盛行也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分不开的 宋徽宗赵佶既是一位统治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不仅大兴画院,还建立了画院考试制度。画院考试的标准是“笔意俱全,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艺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像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不失其真为下”①。这个标准是当时皇家画院审美趣尚的具体体现。宋室南迁后,虽只剩半壁江山,政 治局面动荡不安,但绘画艺术的繁荣却不亚于北宋。 南宋花鸟画秉承徽宗时代的审美意趣,出现了许多既有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写实功夫,又富于诗情和意趣的佳作。林椿,南宋宫廷画师,他是深受黄家喜爱和推崇的画家。他的《果熟来禽图》,选取果木的一枝写秋景,画家以活泼的形式突出表现了枝叶、果实的色彩和禽鸟的情态,在构图上删繁就简,明洁奇巧,既保持了画院花鸟画“要物形不改”状物精微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作者蕴藉空灵的审美追求。 四、理学中的“理一分殊”和“以小观大”的思想又为花鸟小品的盛行提供了哲理依据 苏轼有诗评当时的折枝花鸟云:“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②。这与西方哲人所言“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国”正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小中见大的意思。沈括的“迥得天意”和“以大观小”的艺术主张为小品花鸟画的盛行提供了哲理依据。沈括论画,注重“神会”,“造理入神,迥得天意”,“得心应物,意到便成③”。这是宋代文人普遍重视的艺术精神。首先是主体投入于自然之中,用心体验、领悟、把握自然与人的审美精神的相通之处。这就是“神会”,是神入于理,从而领悟到“天意”,即自然的审美特质。这是得之于心的过程。其次,是将所得之意在作品中表达出来,是心应于物的过程。沈括的这些艺术见解与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学者非常一致。所以,小品花鸟画虽小,但它所内涵的意境却是丰富多彩的。 综上所述,北宋以来追求严谨细密的写实之风为花鸟小品的盛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文人画中富有个性的独特构图方式又为其提供了极为直观的素材;南宋宫廷的审美情趣为花鸟小品画的繁荣提供了直接动力与强大的政治支持与可靠保障;理学的“理一分殊”的世界观及其由此推导出的“以小观大”的方法论为其提供了哲理依据。于是花鸟小品便繁荣起来,并与全景花鸟构图与描绘风格相互映衬,不仅丰富了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而且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艺术魅力。(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注解 ①张海鸥.两宋雅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②郑以墨.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浅谈马远、夏圭“边角山水的形成”[J].书画艺术.2005年,第3期:第7页. ③张海鸥.两宋雅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宋代花鸟小品画盛行原因的探赜】相关文章:
孔子思想探赜05-03
冯·赖特归纳逻辑理论探赜04-29
索微探赜引介开新--金岳霖的逻辑历程04-29
花鸟画的闲情逸致05-01
《花鸟画-菊花的画法》课件及脚本教案04-25
略论青山王信仰兴盛于宋代的原因04-29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之原因微探04-26
美国养猪业盛行的做法04-27
国外盛行的9类配送中心04-29
花鸟市场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