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变压器工程设计

时间:2021-11-04 15:25:09 资料 我要投稿

反激变压器工程设计

反激变压器工程设计

电源网深圳电源技术交流会

2011年11月 邹超洋

内容提要

? ? ? ?

?

? ? ?

反激电源的结构与应用 匝比的选取 DCM或CCM工作模式 漏感与分布电容 气隙的作用与选取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安规与EMI的考虑 变压器的验证与优化

反激电源的结构与应用

?

?

Flyback是Buck-boost的隔离版本, Flyback中变压器T的功能跟 Buck-boost中L1的作用基本相同,但多了一个隔离初、次级电压的 功能。 但变压器的设计比电感却复杂得多,需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 的实践经验,才能很好的平衡各个参数,达到设计规格的要求

反激电源的结构与应用

?

反激式开关电源因为其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在小功率电源中, 特别在多路输出的辅助电源中被广泛采用。 由于反激变换器有较大的纹波电流流过变压器跟输出元件(DCM模 式时纹波电流更大),这会降低整体效率,所以反激不适合大功率特 别是大电流的输出场合,一般应用在小于150W的场合。 反激电源中的变压器由于集三大功能(储能电感,电气隔离,电压与 电流变换)于一身,而且在CCM模式工作时,变压器还需要承受较 大的直流成分,所以其工作状态较其他单端正激类,双端正激类拓扑 (push-pull,half-birdge,full-bridge及相关衍生拓扑)的变压器要复杂 得多,很多电源工程师喜欢用纯数学理论的方法去计算与设计,往往 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其原因是因为变压器的实际模型中有很多的分 布参数很难估算,所以,工程应用设计中往往需要将很多的参数作折 衷考虑,以便获得更优的整体性能。

?

?

匝比的选取

匝比的选取跟电源的占空比息息相关 n = [Vin(min) / (Vo + Vf)] * [Dmax / (1-Dmax)] 或 Dmax = n*(Vo + Vf) / [Vin(min) + n*(Vo + Vf)]

?

由上式可以看出, Dmax ∝ n

?

反激电源中,如果采用电流控制模式,为了避免出现次谐 波振荡,建议最大占空比不要超过0.5,否则需要采用斜 坡补偿

?

匝比还决定这次级整流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 Vd = Vo + Vin(max) / n

匝比的选取

?

匝比决定着初级的MOSFET的电压应力 Vmos = Vin(max) + n*(Vo + Vf)

?

由左图可知,增 大匝比会使开关 MOSFET的Vds 电压应力增大, Snubber电路的 损耗也加大,从 而影响电源的整 体效率。

DCM或CCM工作模式

DCM的优缺点:

所有功率元器件承受的峰值电流较大,电流的有效值也大,在一定程 度上会影响电路的效率;大的di/dt会带来EMI问题;因为占空比跟输 出的电流大小有关,要得到稳定的输出,必定有个最小负载的问题; 对次级输出的电容要求也更高,否则会有很大的纹波问题。 因为初级开关管开通前,次级整流二极管就已经关闭,

所以不存在反 向恢复的问题;反馈补偿容易,不存在右半面零点的问题,所以负载 电流突变引起的瞬态响应更快,过冲也不会太高。

DCM或CCM工作模式

CCM的优缺点:

初级峰值电流相对较小,但会叠加较大的直流成分,需要增加气隙以 防止变压器饱和;占空比跟输出的电流大小无关,故适合于负载电流 变化较大的场合;对次级输出的电容要求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电容 的容量与体积。 次级整流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的问题,从而引起发热与EMI问题;反 馈补偿复杂,存在右半面零点的问题;需要较大的磁芯与较多的初级 匝数。

DCM或CCM工作模式

?

?

?

决定电路工作模 式的参数是初级 励磁电感与负载 电流。 输出功率小或输 出电流小的电源 适合采用DCM模 式,相反输出大 电流或大功率的 电源适合采用 CCM模式。 对于一个确定功 率的电源,低压 CCM,高压DCM 是较理想的选择。

漏感与分布电容

?

漏磁通:

耦合电感或变压器中,由 一次绕组产生,且不能匝 链到二次绕组的部分磁通。 (如右图)

?

漏感:

不能耦合到二次侧的电感, 分布在变压器的整个线圈 中,跟绕组是串联关系, 因 能量不能向二次侧释放, 所以在开关管关断时刻会 产生较大电压尖峰。

漏感与分布电容

?

漏感的真实值:

对反激变压器工作过程有影响的漏感,不仅仅包含初级不能耦合到次 级的电感,还包含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漏感通过匝比折算到初级的漏感, 以及布线所产生的电感,通过匝比折算到初级的电感

Llk=Llkp+n^2*Llks+n^2*LlZS

在输出低电压大电流的电源中,次级折算过来的电感可能比一次电感 还要大,这将大大降低电源的整体效率。

?

真实漏感的测量:

将待测变压器焊接到没有装元器件的实际PCB上,将初级绕组开路, 并将所有二次绕组的整流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短路,然后测量初级绕 组的电感,得到的值就是漏感的真实值。

漏感与分布电容

?

数学估算真实漏感:

根据经验,在1oz的FR-4的PCB上,每英寸的布线电感约为20nH。 在估算时,必须要将高频电流流过的通路进行合理的等效,最后得到 的电感要按照匝比的平方折算到初级。

?

漏感电路的影响:

如右图,漏感将使电路波形产生振荡,增 加MOSFET的电压应力与发热,使电源的 整体EMI性能变差。

?

解决措施:

增加Snubber电路,钳位峰值电压,并将 部分的损耗转移 。 优化变压器的绕制工艺,调整PCB Layout, 达到漏感最小化的目的。 选用窗口面积宽的磁芯骨架。

漏感与分布电容

?

变压器分布电容的危害:

A:可能使变压器谐振(主要是LC振荡) B:在方波驱动的变压器中,会产

生很大的一次电流尖峰 C:可能与其他的电路产生静电耦合,影响EMI

分布电容的种类

匝间电容:绕组匝与匝之间的等效电容 层间电容:绕组层与层之间的等效电容 绕组间电容:各绕组之间的等效电容 杂散电容:绕组与 磁芯,外部散热片,PCB之间的等效电容 可用一个等效参数Cp来表示总的分布电容,变压器浸凡立水之后, 或电源整体灌胶之后,此参数将发生改变。

漏感与分布电容

?

?

匝间电容

如左下图,匝间电容在高压输出时,可能改变绕组间的绝缘强度,特 别在单槽骨架中,严重时会引起匝间击穿短路

?

改进方法如右边的图纸,一般采用多槽的骨架进行分段绕制,减 少匝间电容的影响

漏感与分布电容

?

?

层间电容

层间电容占变压器总分布电容的比例相当大,是引起电路中电压振荡 与电流尖峰的元凶

?

一般采用优选变压器磁芯骨架,改善变压器绕制方法,如Z形绕 法,U形绕法,累进式绕法等,来降低分布电容对电路中电压与 电流的影响

漏感与分布电容

?

?

绕组与绕组间的电容

绕组间电容是共模信号耦合的重要通路;一般采用增加绝缘厚度,增 加法拉第屏蔽层等方法来减少绕组间电容

?

?

杂散电容

是将开关噪音与共模干扰信号耦合到其他电路中的通道;一般采用接 地或增加屏蔽,将干扰接地等措施来改善

气隙的作用与选取

?

?

开气隙的目的与作用:

气隙能使磁芯的等效 磁路长度增加,减少 剩余磁感应强调。 气隙虽不能对磁通的 直流成分进行完全的 修正,但是能使磁通 的直流成份基本维持 不变,因气隙增加了 磁路中的磁阻,在磁 动势一定时,可以控 制磁芯的磁通密度, 从而平衡直流成分的 影响。

?

气隙的作用与选取

? ?

气隙为何储存变压器的大部分 能量? 简单讲就是气隙的磁阻比磁芯 大得多,导致大部分的磁动势 都降落在气隙上,气隙跟磁通 密度成反比。

?

?

注意: 气隙处的填充材料必须为逆磁 性的材料,否则可能会造成气 隙短路现象,达不到开气隙的 本来目的;而且需要保持结构 上的平衡,以使边沿磁通噪声 最小化。

气隙的作用与选取

?

?

气隙处的散磁

由于边缘磁通的存在,部分散 磁会被靠近变压器的元器件拾 取,从而干扰其他器件的工作; 解决方法就是在气隙处外包一 层屏蔽层,如下图。

?

?

边缘磁通

磁力线在气隙处由于失去了磁芯的约 束,在气隙的周围,部分磁力线以高 损失的路径重新进入磁芯,这就引起 了磁芯在气隙处的发热问题

气隙的作用与选取

?

?

开气隙的方法:

磨气隙:加工简单,量产一致性好;中柱处由于边缘磁通影响易发热

垫气隙:工艺复杂,不易控制一致性,易散磁;磁通分布均匀

?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

?

三明治绕法的是与非

三明治绕法的好处主要是增加初次级 的耦合面积,降低漏感,从而可以降 低MOSFET关断时的漏感尖峰电压, 降低MOSFET的电压应力,在低压输 出时可以提升效率。 但在增加耦合面积的同时,使绕组间 的分布电容加大,而绕组间电容是共 模干扰信号主要的.传递路径,故三明 治绕法会使EMI性能变差。 采用初级包次级还是次级包初级的绕 法,主要是从EMI(du/dt)与散热(大电 流流过绕组)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

疏绕跟密绕:

?

?

疏绕(匀绕)

绕组均匀分布在变压器窗口中; 绕组的匝间电容影响小,跟其他 的绕组耦合程度高,漏感小,有 利于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但绕制 工艺不好控制。

?

?

密绕

绕组紧密的绕制在变压器的中间 或两边;绕制工艺简单,有利于 后续绕组的平整度控制。但匝间 电容与漏感稍大,在输出电压较 低,电流小的场合对输出电压有 一定影响。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

单层圈数的计算:

在计算单层圈数时,是通 过骨架宽度除以漆包线的 外径,得到的值需要将小 数点以后的数值舍去,并 需要减去一圈作为进出线 的余量。 例:EFD30的幅宽是20mm, 假如初级线径是0.5mm(外 径则为0.55mm),那么可 以绕制最多的圈数是 20mm/0.55mm-1=35.36 取整之后为35T

?

?

注意:

在进线与出线的边沿,特别是多股 线同时绕制时,由于漆包线的折弯, 造成占用的空间比正常绕组一圈时 大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

尽量绕满整数层

?

?

在计算好变压器匝数与线径直之后,接下来需要根据骨架宽度与深 度验算是否能容纳下所有的绕组,此时需要考虑漆包线的外径,挡 墙宽度,绝缘胶带厚度,折线厚度等因素。 当发现绕组不是整数层时,就需要调整匝数或线径以满足单个绕组 为整数层的要求,因为小数层绕组(特别处在最里层时)容易造成后 续的绕组不平整,从而影响绕线的分布参数与绝缘强度。

变压器的绕制技术

?

?

绕组的绝缘

当绕完一个绕组之后,绕组 需要将线折回到进线端的骨 架定位脚时,需要先包1-2层 胶带进行绝缘,然后才将线 折过来。 且线尽量以90度左右的角度 折弯,以尽量满足对匝数精 度的要求。 绕线为了满足安规对绝缘的 要求,一般加挡墙或使用三 重绝缘线,且各绕组之间加 高强度的绝缘胶带。

?

?

安规与EMI的考虑

?

关于安规标准

?

关于安规的一些要求

如果次级绕组不能跟铁芯保持安规 的距离要求时,那么铁芯就被当成 次级元件,必须跟初级保持足够的 安规距

离。

一般用途的Adapter: IEC/EN61558-2-6 一般用途的Charger: IEC/EN60335-2-29 IT类专用的Adapter: IEC/EN60590 音响视讯类专用的Adapter: IEC/EN60065 医疗仪器类专用的Adapter: IEC/EN60601 量测仪器类专用的Adapter: IEC/EN61010

注意:

IEC/EN60335-2-29的初、级侧绕组 跟铁芯的爬电距离是4.0mm,初次 级元件之间的距离是8.0mm

BOBBIN厚度的要求:

IEC/EN61558-2-6与IEC/EN603352-29规定要大于1.0mm,其余的为 0.4mm

安规与EMI的考虑

?

?

变压器是怎样影响EMI的?

变压器的分布电容,是引起初级到次级的共模与差模干扰的根本原因

安规与EMI的考虑

?

变压器的EMI处理

从原理上来说,最有利于EMI的绕法是减少初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 也就是说要加大初次级之间的距离,但这又会增大漏感,反而会增大 电路损耗与EMI强度,所以需要综合考虑。 一般常见的方法是在初次级之间增加一个Y电容,将返回地线的共模 电流直接短路到初级地线,减少通过地线返回的电流。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初次级绕组之间加入法拉第屏蔽层(静电屏蔽), 将初次级之间的共模信号直接短路到初级地,有加铜箔(0.9T或1.1T) 与加绕组(绕组的感应电压与被屏蔽绕组电压相反)两种方法。 对于辐射一般是在变压器最外层加入一个短路的屏蔽铜箔,将辐射的 电磁能量以涡流的形式消耗掉,且涡流的磁场方向跟原变压器的干扰 磁场相互抵消。

变压器的验证与优化

?

? ?

经常碰到的棘手问题:

接线(多股线,铜箔,飞线) 进线与出线交叉,影响EMI 破皮(线径,绝缘强度) 多线并饶(绞合,绕线平整度) 骨架窗口的有效利用率(安规挡墙,接线端口) 绕组的趋肤效应与临近效应 变压器的损耗温升考虑 变压器设计的折中(体积,效率,温升,成本,工艺)

?

? ? ? ? ?

……

待续 ……

【反激变压器工程设计】相关文章:

荡激(蕩激)06-03

劝激(勸激)06-03

赏激(賞激)06-23

时激(時激)06-11

激壮(激壯)06-11

恳激(懇激)06-11

激征(激徵)05-27

电激(電激)05-28

激贪(激貪)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