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时间:2023-04-30 18:37:30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摘要:《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我国古典戏曲的杰出作品,讲述的都是富家千金勇于追求爱情的故事,《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和《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两人都天生丽质,从小接受封建礼教,但面对爱情时,她们大胆悖逆封建礼教,成为反抗礼教压迫、执着追求情爱的先驱者。本文分析比较这两位女性形象,让读者对她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崔莺莺 杜丽娘 形象比较

崔莺莺是一位“相国小姐,侯门千金”,是一位封建礼教下标准的大家闺秀——“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自从父亲死后,她的母亲一心守节,想帮女儿找到一位良婿,认为崔莺莺最好的归宿是嫁给一位门当户对的男子。但崔莺莺内心是苦闷的,她对她的婚姻存在隐隐的不满,却又无可奈何。遇到张生之后,两人互生情愫,但多年的封建礼教让她十分矛盾,纠结,想爱而又不敢大胆地去爱,但对爱情又是那么渴望,最后她一步步说服自己,管他什么“父母之命”,管他什么“媒妁之言”, 在确定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后,她就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在追求自主爱情的道路上,崔莺莺既要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又要同自己的礼教观念作斗争。最终冲破礼教束缚与张生结合了。也正是封建礼教的枷锁迫使莺莺反抗,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杜丽娘是家中独女,父母对她从小管教严厉,对她的宠爱也无以复加,这样的家庭环境生活养成了她的娇痴柔顺和单纯中稍带叛逆的个性。杜丽娘十六年来每日囚禁在自己的闺房里,有天她终于羞答答地在春香的扶持下到空无一人的花园中游玩,绚丽春色让她感到人生空虚,叹道:“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表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求。但从小在她周围的只有严厉的父母,年幼不懂事的丫环和只会教她“无邪”的老师。她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一男子,更别说与他一见钟情了。于是,她在梦中与持柳书生相爱,这个梦是她全部生命寄托所在。梦醒后却无依无靠,面对的仍是冰冷的现实,她忧郁成疾,憔悴而死。她的死是追求爱情的大胆表现。之后的“寻梦”,在梅花观巧遇梦中情人柳梦梅,死而复生,私定终生,为了爱情与父亲大胆争辩,杜丽娘捍卫自己的爱情越来越大胆、坚决,最终获得了团圆,结成了美满的婚姻。

王实甫的《西厢记》最终形成于元代,一个思想相对宽松的时代。封建的儒家思想钳制着人的思想,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只有通过作品来实现,也是想借崔莺莺之口提出自己的愿望——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生活的时代更让人窒息,对妇女的钳制也是无以复加。

因而他所刻画的杜丽娘生活在一个政治自由几乎为零,个人活动的自由时间也几乎为零的社会。她连和心上人一见钟情的机会都没有。她不知道自己钟情的对象,那在她心中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这样的现实让杜丽娘别无选择,她只有在梦中追寻,留恋那片刻的温存。

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崔莺莺的爱情半推半就,表现出了许多的犹豫和摇摆,而杜丽娘执着追求的艰险历程,绽放着肯定人欲、张扬个性自由的思想火花。崔杜两人都受到严厉的家庭教育和名门闺秀身份的约束,在崔莺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在礼教的束缚和内心渴望的矛盾中的犹豫和摇摆;在杜丽娘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理想中人出于内心的渴望,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坚定和执着。相比较崔莺莺而言,杜丽娘的叛逆有其独特的个性。首先是自我个性意识的觉醒。游园之时,面对满园的春色,她迫切感到应该珍惜青春,满足感情。为此,她敢为自由冲破礼教的束缚,敢为理想的爱情寻梦,直至伤心而死,敢为幸福生活死而复活,这是“至情”向封建礼教的挑衅。所以,杜丽娘的追求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洋溢着叛逆的勇气,带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在封建礼教“吃人”的时代,她的叛逆带有崭新的色彩,她敢爱、敢恨、敢生、敢死,敢于追求一个青春期女性真正的生活。其次是叛逆性与斗争性的果敢与坚决。就是在其死后也没有放弃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杜丽娘不仅死前画下肖像,放在紫檀匣中,藏在湖石下,期待梦中人能发现,而且,她到了地狱里仍然为爱情而奋斗。由生到死,由死到复活,其关键就是“情”。

崔杜作为叛逆形象在中国戏曲艺苑里大放光彩。她们的美丽与才情形成了各自的叛逆性格。二人都是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理想的爱情。这一点,我们都是肯定的,这也是正常人生理和心理要求。然而如文中所分析的,崔莺莺所处的儒家思想松动的时代,她的叛逆主要是针对家庭的与封建“门当户对”的观念斗争。而杜丽娘的时代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她的叛逆显地更加难能可贵。她们二人在反抗的途径上,都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然而莺莺则可为通过张生获取动机反而获得缓和,可杜丽娘呢?唯有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从这个意义上看杜丽娘的叛逆更令人惊心动魄,因为她已带有独立的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汤显祖.牡丹亭[M].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段启明.西厢论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钟林斌.中国古典戏剧名著简论[M].沈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5]汤显祖.牡丹亭[M].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相关文章:

崔莺莺和杜丽娘形象比较12-02

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06-18

柳浪闻莺作文10-16

游柳浪闻莺作文08-23

美丽的柳浪闻莺作文03-07

喜迁莺晓行翻译赏析12-19

美丽的柳浪闻莺作文03-07

金莺英语助我华尔街之行04-29

喜迁莺·晓月坠原文赏析02-27

《喜迁莺·霜天秋晓》原文及赏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