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新农村

时间:2021-11-02 17:37:18 资料 我要投稿

新教育新农村

摘要:陶行知指出只有改造农村才能改造中国,提出教育下乡,倡导以科学改造乡村落后的经济和落后的思想,建议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当前教育要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从社会、学校的教育进行改革,发展学生的特长。   关键词:农村;教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38-0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教育学生要爱中华民族,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他认为这种崇高的情感要从身边、从小事培养起,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把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种凝重而纯朴的情感从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来。“千教万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指出只有改造农村才能改造中国,提出教育下乡,倡导以科学改造乡村落后的经济和落后的思想,建议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可是在这条路上,我们却越走越远,我们只看目前的社会状况:明明农村里迫切需要知识的补给,明明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可是大家宁愿在城里挤破头,甚至在家待业,就是不愿意到乡村中去,只把“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当首歌来唱。为什么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找原因。   一、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   现在的孩子自小就娇生惯养,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恨不得他们将来为人龙、为人凤的,可就是别成为体力劳动者。这种思想自小便开始灌输:孩子在抓周时,家长们总把书本放在孩子的最近处,巴望着孩子一把就抓起眼前的书来,这便欣喜若狂,要是孩子绕过书本抓起旁的什么,一家人总会郁闷一阵子。此后更是把“努力读书”当成口头禅,而把种植、养殖、建造等体力活当成反面教材进行反衬教育。家长心目中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过着不用劳动的城市化的舒适生活,并将这个目标贯穿在整个教育的始终。到孩子工作的时候,工作单位最好就在大城市,那便是津津乐道,要是在某个乡村,便觉得低人一等。   前些时候社会上流传: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回乡村去养猪,大家是议论纷纷,扼腕叹息,好像清华大学生回乡那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大有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慨。认为一位高等学府的学生应该在大城市里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指点江山,那才天经地义。殊不知农村是多么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他们的到来将为农村注入饱含科学含量的血液,使农村充满科技的活力。大学生创新的思维以及灵活的处事能力也一定能让农村走出故步自封、画地自牢的许多陋习,那位敢于打破常规的清华大学生后来不就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养猪专业户了。你看,举世瞩目的袁隆平,毕生致力于农村、致力于水稻的研究,如今全世界都靠着他吃饱饭呢!整个社会正沿着错误的方向教育孩子,使孩子自小就对农村畏惧三分。   二、学校的教育问题   孩子到了学校,我们规定他们必须把语文、数学、英语等与考试相关的科目全都精读、再精读,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都用上,最好再透支一些来。要是哪位同学喜欢上旁的什么门道,那么老师总会苦口婆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走上正道:只有学好功课,才能考所好大学,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于是学生成天地读啊写啊!什么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等全都抛在九霄云外了,即便是在体育课上学生累晕、累垮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参加什么体力劳动了。十几年之后,这孩子哪还有缚鸡之力?别说参加农村的劳作了,就是看到体力劳动,也要退避三舍。那些能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造的学生倒还好些,而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前进的学生就惨了,他们的高等数学等一肚子的“墨水”在现实中解决不了多少实际的问题,可是“惰性”又养成了,能不惨吗?我们的教育存在这么大的弊端,正如陶先生说过;“我们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道,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这真是:教劳心者不劳力,不教劳力者劳心。”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到农村去搞建设、搞科研,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呢?我认为首先是我们的教育要改革,家长的教育观念要改变:农村的生活虽然艰苦,可是一个人的知识有了施展的平台,所具有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一个人绝不单是为了“安逸”而来到这个世界的。陶先生说:“能生利之人,既能得生活上一部分之幸福,而一衣一食自能搭置自如,不能生利之人,则虽有安福繁荣亦难长守。”   三、学校的教育更要改革   孩子到了读大学的时候,本是离开温室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时候,可是我们的大学都设在大城市中,那里的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别说原来就是大城市中的孩子,即便原来是农村的孩子到了那里浸个四五年的,哪还会有要回农村的意识,早就“乐不思蜀”了。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城市就业现象出现了,而农村却直落得个“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况且在农村中读大学,对农村多少会有些感情,不至于个个一门心思只往城里挤。   把大学办到乡村来,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到小工厂、小作坊中去看看,去体验,参加那里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手脑并用”,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特别是大学进村,将为农村注入科学的血液,农村中的许多问题都急需用知识来解决,比如农民所干的许多农活儿的方法都还十分落后、原始,既费时又费力;再如现在的农药,虫子没有控制住倒把蔬菜制成了危险品了。而化肥呢?越用土壤越贫瘠。   陶先生说:“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用心去指挥力量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自能以人力胜天工,世界上的一切发明都是从他那里来,他改变世界,叫世界变色。”   用陶先生的思想来引导我们的大学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到农村、工厂体验生活,农民、工人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会必定会让他们有所触动,对他们有所帮助。而大学生们也会联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大胆改革创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可以与同学、老师一起研究、改进,那么农村中许多棘手的问题兴许就能解决呢?再者,大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利用办学习班的形式,及时地传授给农人,“做到即知即传人”,充当小先生的作用,这对农村的科学教育有极大的好处。广大的中国农村单靠一些专家或教授那真是“杯水车薪”,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单在课堂上讲啊讲啊,学生云里雾里地听着,这样的教育犹如空中阁楼,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培养出来的绝大多数是说得头头是道,干活儿却不老道的空谈家。中国不需要许多只善于指手画脚的“指挥家”,缺少的是有头脑的实干家、能干家。   让大学落户农村是充分利用了环境的.力量。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就十分重视应用活环境的活势力,他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要用环境中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上运用环境的活势力,培植自己的活本领。”   四、发展学生的特长   陶先生认为:旧的传统教育之所以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学生是学会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这种教育方法压制了许多有特别爱好的同学,为了考试,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自己原本并不喜爱的考试所需的科目上。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人往一条船上赶,不管别人想去哪里,只把他们送往我们所预定好的目的地便是了,哪管他人的心理感受。   记得有人说过:“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伟大的创作者。”可是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学习之后,天才不见了,社会上反倒是又多了一些怕苦怕累的安逸人士。   偏科犹如偏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定相同,硬逼着不吃辣的人吃辣椒,岂不强人所难!所以我提倡学校中应该分门别类进行教学:让喜爱雕塑的同学就主学雕塑;喜爱油画的同学就主攻油画;喜爱种植的就主学种植;喜爱英语的就主学英语……让学生学得专,学得精,一个人什么都学必定只得皮毛,是派不上用场的。多让出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去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他们有聪慧的头脑,灵活、能干的双手,那么在正确的教育之下,将来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中国要成为一个科学强国,必须从教育抓起,而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当前的教育还得面向农村,学校必定要改革成为发展人才的平台。那么中国的科学步伐就将让世界震惊。可是改革历来任重道远,但愿创新、改革的精神永放光芒。

新教育新农村

【新教育新农村】相关文章:

建设新农村 描绘新蓝图09-02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电力服务论文10-03

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的初中作文10-06

关于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演讲稿05-17

建设新农村--五山模式演绎新三农11-11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电力服务工学论文10-03

新的学期应该新的教育孩子的方法09-02

新农村05-22

新农村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