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

时间:2023-04-30 14:42:11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

【摘 要】班级建设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加强班级建设,要抓住关键环节,技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优秀的班委队伍,正确的德育建设、良好的班风、优化的制度建设以及合理的目标建设才能逐渐一个积极向上的,正向的班集体。本文分析了当今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阐释了强化高校班级建设的相应对策以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班级;班级建设;辅导员   1.高校班级建设的概述   大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高校的班级,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活动的最基层的组织,是高等学校满足学生成才成长,促进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加强高校班级建设,创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班级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将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的创建,真正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了系列改革,后勤的社会化,学分制逐渐取代传统的学年制,网络逐渐普及化,高校社团、社区、宿舍文化普遍发展,各种学生自我教育团队蓬勃兴起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级固有的班级只能开始有所削弱,班级体意识有所淡化,如何有效进行班级文化构建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1 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资料显示,由于社会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同,国外学者关于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班级,对高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较少涉及。在为数不多的班级建设研究中,国外学者着重阐述班级的民主管理,班级的公平正义、性别问题,以及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到班级管理中等等。这些国外的班级管理研究理论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因此,对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以国内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为参照进行。   1.2 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班级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新时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社义市场经济、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当今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他们思维活动的独具性强、行为选择的多样性广、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明显。再加上学分制的全面推行,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开始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当前高校班级组织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学分制推行不相适应学分制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推行有利于督促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校园生活,学会时间管理,调动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分制的全面推行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传统的以“班”为教育教学统一单位组织形式显现出与实际要求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跨学校听课,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了班级成员班级意识淡漠。由于研究稍显之后,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2.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个正向的班集体是指那些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班风、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班级,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创造性的集体。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集体观念在不断地转变,体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多,班级建设与管理逐渐出现诸多变化和问题班级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心理转变   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带着家庭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后随着比较对象范围的扩大、评价标准的提高,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攀比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病态心理。   2.2 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的突然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对大一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自修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原因,往往导致大一学生出现挂科现象。   2.3 集体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就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班级活动很难开展。   2.4 班级管理的方式滞后   当今的大学生基本为90后,这一群体具有思想开放,知识面广,特立独行,个性鲜明,追求独立等特点,同时也有性格叛逆、缺乏阅历经验,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从前的被动式教育方式,限制学生的思想智慧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给班级建设带来阻力。   2.5 学生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   在班级建设中,除了辅导员的作用外,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班委应对班级动态和班级同学更加了解,对班级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方向和创意。但是班委一样具有90后的显著缺点,所以如何正向培养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班委的一举一动能深刻影响班级同学,并会带动班风的建设。   3.高校班级建设的策略分析与研究   3.1 提高辅导员素质,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辅”就是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辅助和帮助学生;“导”就是在思想与心理方面指导和引导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并且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切实解决大一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困惑问题。   3.2 加强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建设初始阶段,“立规矩”至关重要。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明确校规校纪,道德规范。班级制度的建立将把班级管理纳入科学化、轨道化,减少了随意性。使的班风建设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严格、有序的氛围,力争使任何班级成员做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效地杜绝不良的个体行为对班级成员的影响。   3.3 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集中体现,好的学风可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层面的学习激励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彰学习优秀的学生,发挥优秀学生的正能量。同时,还应该加强班级之间的学风评比,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树立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促进后进生转化,使班级学风得到发展,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3.4 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学生班干部是班级的带头人,优秀的班委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比如班级干部热爱学习,则能带动整个班级学习风气向上积极。   对于培养学生干部应注意,应以锻炼为主,逐步放“权”,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加强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领导水平,每两周召开一次干部碰头会,汇总各方信息,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违纪班干部要严加处理,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每月定期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表彰优秀班干部,对不称职者及时调换,注入新鲜血液,保持“龙头”队伍的先进性、骨干性。   3.5 重视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重视小团体的建设,比如一个宿舍的4名学生,基本生活习惯相似,比如同一宿舍挂科、同一宿舍不挂科、宿舍集体支持班级活动,表现活跃、宿舍集体抵触集体活动的现象出现的几率较大,即宿舍小团体的意识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班级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引导其在班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宿舍管理以及加强文体活动的举办。   4.结论   顺应时代的需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建立多元参与的班级建设框架,在继承“班级”这一传统形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其新的功能价值。创新思路,保持班级的拖动和吸引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同时以高校的社团建设、科研小组建设、非正是团体(寝室等)建设等形式加强班级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殿文.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路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2(12).   [2]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3]廖爱军,尚书,田艳春.高校学生班级建设与管理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4]黄达,闫研,佟欣,金琳乘.高校班级组织的现状与建设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相关文章: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与探索04-30

浅论高校优秀班级体建设04-29

浅议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04-29

浅析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04-29

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分析研究04-30

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06-08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05-02

甘肃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之现状调查05-02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4-29

和谐视野下高校双语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