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主备人:李俊峰 审核:物理教研组
学习目标:
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
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
3、理解实像和虚像。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
2、理解实像和虚像。
一、预习自学、探究新知: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__________。
对凹透镜来说,是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__________。
2、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__________平行.。
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1、照相机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透镜。阅读课本,总结照相机所成像的特点:
(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照片上所成的像越 。
(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大”或者“小”)
(4)物和像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5)远处的物体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的___ _像。
2、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仪所成像的特点:
(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2)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 。
(3)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投影片上放物体 。(“大”或者“小”)
(4)物与像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5)物体通过的镜头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3、放大镜也是一个凸透镜。
(1)物体和像在放大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2)物体离放大镜越远(即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但物距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虚像便消失了。
(3)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4、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用屏来承接(“能”或“不能”),能用眼睛看到,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实像是 立的(填“正”或“倒”)。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用屏来承接(“能”或“不能”),只能用眼睛看到,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虚像是 立的(填“正”或“倒”)。
三、交流展示,展现自我
1、为了使底片上的像大点,物体要______照相机,同时镜头和底片的距离(暗箱)______一些。(填“远离”或“靠近”)
2、小华做实验时,拿起一个装满水的烧瓶,透过烧瓶看到讲台上的老师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光学器材中,与上述现象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平面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3、为了使屏幕上的.像大点,幻灯片离镜头_______,同时屏幕离镜头_______。(“近点”或“远点”)
4、放映投影时,要在屏幕上得到一个“p”的像,应插入的影片是( )
A、p B、q C、b D、d
5、为了让课本的字再放大点,放大镜应________(填“远离” 或“ 靠近”)课本的字,但不能超过一倍的焦距。
6、将一小水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
A.等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等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7、下列几种情况成实像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放大镜放大的像 C.看到水中的鱼和云 D.从投影仪屏幕上看到的房屋
四、归纳总结,强化目标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什么不懂的吗?
五、反馈测评,拓展目标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从空中的直升机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是教学时常用的仪器,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则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B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C 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D 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反思:
【5.2生活中的透镜】相关文章:
生活中透镜教学反思01-12
生活中的透镜微课优秀教案09-18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精选13篇)10-03
《生活中的透镜》重难点教学反思05-31
5.2作文素材02-12
透镜01-21
透镜教案03-01
《透镜》教案03-05
透镜的应用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