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励志故事 -故事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古代励志故事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也③?”时闻者多哂④之。欢守志弥⑤固,遂为通儒⑥。(《晋书·王欢传》)【注释】
①耽(dān):沉溺,入迷。②怡(yí):快乐,愉快。③卿不闻朱买臣妻也:朱买臣,字翁子,会稽吴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家贫,卖柴自给,行歌诵书,开始其妻背柴相从,久以为羞耻,要求离去。买臣说自己五十岁当富贵,那时再报答妻子的功劳。妻不从,改嫁给一个田夫。买臣得到庄助的推荐,做了中大夫,又当了会稽太守。入吴见故妻与夫准备迎官,买臣叫后车载其夫妇,住到园子里,养了一个月,妇惭愧上吊而死。④哂(shěn):微笑;讥笑。⑤弥(mí):更加。⑥通儒:指博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译文】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氏。他安心于贫困的生活,以自己能遵守道德规范感到快乐;他专心之致、聚精会神,沉溺于学问,不知营置产业,经常乞讨度日,但仍不停地诵读《诗经》,虽然家里连一斗存粮也没有,仍怡然自得,不以穷困为意。他的妻子为生计担忧,便烧掉了王欢的书籍,而要求改嫁,以促其改变读书的志向。王欢笑着对他妻子说:“你没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故事吧?”当时的人们听说后,都耻笑王欢不自量,而王欢毫不在意,守志更加坚定不移,后来便成为通古达今、学识渊博的大儒家。
【简析】
晋人王欢虽然居家贫寒,常以乞食度日,但他却有高尚的道德、坚定的操守和远大的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全力学习、勤奋读书。他不为妻子“焚书相阻”、要求改嫁相威胁而动摇意志,也不为乡邻讥笑而改变志向,仍然乐观进取,不停脚步,终于成为“通儒”。
王欢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与现在比较,相差何止千万,而他能守志不移,踏实前进,终于成为大学问家,
故事
《古代励志故事》(http://meiwen.anslib.com)。他那种勤苦学习的精神,不顾阻挠的顽强意志,不正是值得我们当今的青年学生继承和弘扬的吗?(二)
宋王曾,乡会试并殿试皆居首,贺者谓曰:士子连登三元①,一生吃著不尽。曾正色答曰:曾生平志不在温饱。其后立朝不苟,事业卓然②。今人生平志在温饱,是以居官多苟,事业无闻,甚至播恶遗臭,子孙蒙羞讳言,不敢认以为祖。故人品定于所志,事业本乎生平。(明·李顒《四书反身录·论语》)
【注释】
①三元:旧时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叫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②卓然:特别优秀,超出一般。
【译文】
宋朝的王曾,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祝贺他的人对他说:学子接连三试被录取,一辈子吃穿不完了。王曾以严肃的神色回答说:我王曾一生的志向不在于个人吃饱穿暖方面。他居官后,在朝里办事,毫不苟且敷衍,事业功绩特别卓越。现在的人们终生志向只在于吃穿得好就行了,所以做官多数是苟且从事,事业平淡,毫无声誉;甚至散布丑恶遗留臭名,连他们的子孙都蒙受羞耻,不愿说到他们的名字,不敢承认他们为自己的先祖。所以,人的品质是由其志向决定的,事业是以其一生努力为根本的。
【简析】
本段文字先说王曾胸怀大志,“不在温饱”,后在朝中办事,认真负责,政绩卓著。接着,作者转而批评时弊,说官吏们只以享受为志,故办事苟且,没有政声;更有甚者,则“播恶遗臭”,连其子孙都羞于说到他们,不敢承认为祖先。
人无志而不立。要干大事业,做高尚的人,首先就要有大的志向。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雄心大志,就难以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光彩。青年人立志当以王曾为楷模。
【古代励志故事 -故事】相关文章:
树的故事 -资料06-01
《大禹治水》的故事02-19
腊八粥的故事01-19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资料06-01
立志小故事 (精选14篇)05-11
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资料08-21
管理故事:失败的成本措施11-10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精选56篇)03-15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10-17
喝腊八粥民间的故事资料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