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介绍资料

时间:2024-06-08 00:11:16 金磊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嵩山介绍资料

  嵩山,五岳之“中岳”,秦岭山系东延的余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逐渐转向东北一直延伸到新密以北,东西绵亘近百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嵩山介绍资料,欢迎阅读收藏!

嵩山介绍资料

  嵩山介绍: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地处中原,故称中岳,主峰海拔1492米,雄伟挺拔,称为峻极峰。全山有七十二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嵩山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古迹甚多,其中最著名,也是最雄伟的,是一座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始建于秦,以后历代都有修建,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

  中岳庙的建筑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设计重建的,现存的殿、阁、宫、楼、亭、台等建筑四百余间,石刻碑碣百余座,占地达37万平方米,前后长达600余米。建筑雄伟,布局严谨,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在这座庙的前方约300米处,有一座太室阙,是中岳庙的象征性大门。这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汉代建筑之一。阙是一种装饰建筑,表示尊严,一般立于城、宫、庙门前的甬道两旁。这座太室阙是用整齐的青石块垒砌的,分为东、西两半阙,间距约8米,高约4米,厚约70厘米,是研究我国汉代社会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关于嵩山资料:

  中岳庙的大门是中华门。沿庙宇中轴线依次而上,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共11进院落。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中岳庙的正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高达20余米,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为920平方米,在崇圣门东面有一座“古神库”。据说,宋代重修中岳庙时,把旧有的神像埋于此地。库旁立有四尊铁铸的“镇库将军”,高约4米,重约3000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风凛凛,造型生动。这样的铸像,在别的寺庙是没有的。

  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著名学者都曾来此讲过学,生徒多达百人。现在书院的建筑多已破残,而院内两株参天古柏却成了珍贵的文物,分别命名为“大将军”、“二将军”。据说,当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前来祭祀中岳,在这里看到一株柏树极为高大,便封为“大将军”。随后见到更大的一株,但因“大将军”已经封过,只好封之为“二将军”。“大将军”树身歪斜,说是因被封为“大将军”,高兴得前仰后合,结果笑歪了身子。“二将军”树干开裂,说是受封后,非常生气,把肚子气破了。嵩岳寺塔建于北魏(52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多角形塔,15层,高40多米,塔形独特,呈十二角形,建筑极为精巧。

  中岳嵩山,历代帝王常到这里巡游、封禅,文人墨客足迹也遍及嵩山的各处名胜,于是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嵩山---中国名山介绍

  嵩山山系:

  自西向东依次有万安山、安坡山、马鞍山、五佛山、挡阳山、玉寨山、嵩山主峰(峻极峰)、五指岭和尖山等,嵩山的主要山脉是太室山和少室山。嵩山有72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三十六峰。峻极峰为主峰,海拔1492米。

  嵩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

  嵩山演变:

  “嵩阳运动”由张伯声教授创名。是指太古宙片麻岩与元古宙嵩山群之间不整合界面所代表的一次造山运动。这一不整合界面的时限,以往认为在25亿年左右,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安坡山一带,嵩山群罗汉洞组不整合覆于路家沟钾长花岗岩之上,岩体的年龄为21.76亿年,因此,该界面的时限应在21亿年左右。这样一来,“嵩阳运动”并不只是代表太古宙末的一次造山运动,它是新太古一古元古代多幕构造运动的综合反映,代表了嵩山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固结阶段。在大区域上,“嵩阳运动”与“五台运动”相当,但它的时限跨度要大于“五台运动”。

  嵩阳期的变质变形作用,主要反映在对花岗岩一绿岩地体的强烈改造上,在剔除“中岳运动”造成的叠加变形后,在地体中可识别出嵩阳期的两个强变质变形幕。第一幕为发生在中深构造相环境下的面型塑性变形,峰期变质达角闪岩相;第二幕是发生在中浅构造相环境下的线型带状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表现为高绿片岩相的退变质作用。

  “嵩阳运动”第一幕变形

  “嵩阳运动”第一幕变形发生在新太古代绿岩建造形成以后,是伴随碰撞作用及大规模同碰撞花岗岩类岩体侵位而发生的强烈构造变形。变形作用使岩石表现出变质塑性特征,岩体中出现低限熔融脉体,并和围岩包体一起发生流变变形,使登封岩群岩石普遍糜棱岩化,岩体内广泛发育区域透入性的片麻理或构造片理。绿岩中的糜棱面理、片理或片麻理完全置换了岩层的原始层理。变形期就在距今26亿年左右。

  “嵩阳运动”第二幕变形

  它多以先存的区域构造片麻理和糜棱面理(S1)为变形面,主要表现为中构造相环境下的强烈韧性剪切再造作用,岩石变质程度为高绿片岩相。“嵩阳运动”第二幕所形成的面理(S2)与“嵩阳运动”第一幕面理(S1)产状近于一致,走向近南北,以向西陡倾的产状为主,但在空间展布上却与(S1)有明显不同。具区域透入性为特征,(S2)则多为线状展布的间隔型即分划性的糜棱岩带及构造片(麻)理带,并叠加于“嵩阳运动”第一幕构造片麻理及糜棱面理之上。“嵩阳运动”第二幕变形使金家间岩组和老羊沟岩组的岩石普遍糜棱岩化或构造片理化,大部分已变为变晶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侵入其中的古元古代早期伟晶岩普遍石香肠化,或者形成不对称剪切褶皱。在君召北区北沟一带新太古代片麻岩中还见有间隔出现的片麻岩带(即构造片麻岩带),其中变晶糜棱岩呈密集的线纹状排列,呈近南北向展布;青杨沟变辉长闪长岩体中也有大量该类间隔型的糜棱岩带,反映了“嵩阳运动”第二幕的影响。根据伟晶岩脉剪切褶皱的不对称特征,以及糜棱岩带中的S—C组构造特征分析,嵩阳运动第二幕的剪切指向仍为自西向东的推覆作用。据晋窑伟晶岩群的白云母K—Ar(钾一氩法)年龄距今22.95亿年、路家沟钾长花岗岩锆石Pb—Pb(铅—铅法)年龄距今21.76亿年(未受“嵩阳运动”第二幕影响),可将该期变形的时限定在距今22亿年左右。

  经过“嵩阳运动”两幕强烈的变质变形改造,嵩山区最古老的结晶基底花岗岩一绿岩地体最终固结。在此以后,虽然还受到“中岳运动”及其变质变形影响,但其总体构造格架和岩石面貌已经定型。

【嵩山介绍资料】相关文章:

黄河介绍资料10-07

黄山介绍资料07-18

泰山介绍资料12-09

肇庆星湖介绍资料09-06

平潭岛介绍资料03-15

中国的元旦介绍 -资料12-27

纳兰性德的生平介绍资料11-28

最新的自我介绍 -管理资料03-25

鼎湖山诸瀑介绍 -资料03-13

简单的自我介绍范文 -管理资料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