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以考养考”摸出自考路

时间:2021-10-05 20:19:18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以考养考”摸出自考路

  省招生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冠创逝世,生前提出“以考养考”摸出自考路

  记录生命 每个生命都是值得怀念的。

  ◎逝者:李冠创

  ◎出生日期:1933年6月23日

  ◎去世日期:2007年2月23日

  ◎籍贯:广东揭西县棉湖镇人

  ◎生前履历: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8年由惠阳地委农村部调入广东省委,曾在宣传部、文教政治部、文教办、科教办任职,1983年由科教办综合处处长调任省招生委员会副主任、省高等教育局(厅)副局长。1994年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

  ◎去世原因:疾病

  在那“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他率先提出“以考养考”,率先将自考考场开进监狱,开到香港。他曾笑言自己是“16小时工作制”。“他是累死的!”一名旧同事在他的灵堂前哭诉。

  “以考养考” 考生爆棚

  1983年,李冠创由广东省委调任省招生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局副局长,主管全省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工作。此时自学考试经过两年试点,已在各省推行,同年8月,教育部又作了动员部署,全国31个省(市)已有23个开考,但此时的广东仍无动静。

  财政难倒英雄汉。那时候开通自学考试的各省市都是仅收几毛一门的报名费,运作等各类经费均由政府拨款。当时我省经济尚极其落后,时任副省长王屏山曾私下对李冠创说,“假如我横着签名,那就是空头支票,你帮忙推托;竖着签就表示同意。”

  两难之下,李冠创决定效仿“以桥养桥”,以考养考。那时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两三千元,自考报考每门课收取3元并不算太高。

  这种想法,当时被其它省市认为是“天方夜谭”,甚至遭到教育部个别领导公开批评。但在那“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李冠创并没有动摇。

  果不其然,收费并没有阻挡学生的学习热情。1984年12月16日,广东省自考首次开考就爆出满堂彩,一共有9.4万多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原自考办秘书科的谢国强回忆,当时中大中文系针对自考办的汉修中心,被人与作协相提并论,虽然一门课就得41.6元,但首次报名考生就达到21万人!课堂设进中山纪念堂还不够场地,现场学生前胸贴后背,后来另装两个大喇叭才确保了全部学生都能听到课。

  一下子全国都学起了“以考养考”。一专业人士说,二十多年来,自考一直沿用最初的模式,很多做法都是李冠创那时奠定的。

  把自考考场开到香港

  当时自考还是新兴的教育方式,相关条例并未完善。广东首次自考开考前夕,一儿子入狱的母亲找到自考办咨询,但当时全国各省尚未有服刑人员参加自考,她失望而归。

  事后,李冠创和同事讨论后认为,“这是好事,为什么不行呢?”他马上给省政府和教育部打报告,先决定在广州监狱、少管所开设考场。这在当时匪夷所思。但报告通过层层政审,于1985年4月底批了下来,广东省第二次自考,率先在监狱开设考场。这以后,又逐渐扩大到广东省内各大监狱。这一做法很快被效尤,在全国相继铺开。

  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港澳同胞因商务频繁往来我省,也想加入自考。上世纪90年代初,最初的港澳自考生,因拿到文凭后都相继提职,一时间考生激增。李冠创虑及香港不久将回归,便向上级递了报告,于1994年起在香港开辟自考考场,广东还被国家指定为唯一接收港澳自考生的省。

  高教副局长的16小时工作制

  作为省招生委员会副主任,自考只是李冠创掌管一大摊子事中的一小部分。能让他13年来稳步将广东教育推上前线的,除了他个人的“16小时工作制”及良好的班子管理能力外,更得益于他有一个坚实无比的后盾——家庭。

  1955年的一次省委农村部工作会议,促成了分属粤东党委的李冠创与粤西党委的黄惠莲埋下爱情种子,1957年,两人开始牵手过一生。

  “那时候真的挺潇洒”,黄惠莲说。初结婚时,小夫妻俩懒得做饭,天天在饭堂吃,下班后就一人拉弦一人扯嗓,《平湖秋月》、《行云流水》、《雨打芭蕉》……在二人的惺惺相惜下演绎得千回百转。周末两人还常牵手去惠阳啖“盐焗鸡”,恩爱状羡煞旁人。

  随着担任要职,李冠创的时间与精力渐渐往工作上倾斜。妻子说,“虽然他说自己‘16小时工作制,8小时用来吃饭睡觉’,但这8小时也不完全属于他,他捧着饭碗都在工作。”担任高教局副局长,主管全省招生工作后,他更是三头两天不着家,但只要有那么一点时间,他仍会与妻子重温浪漫,拉拉并不生疏的二胡。

  半年前,他立下遗嘱告诫两个儿子,“老实做人,不走旁门邪道,不损人利己,不贪不义之财……”2月23日,他走完了人生。

南方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