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29 17:04:20 经验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通用6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通用6篇)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1

  时光飞逝,“三进三同”活动已接近尾声。时间过处不留痕迹,唯一的回响便是心底的曾经的那份欢乐,那些洒过的汗水,走过的回忆……

  “三进三同”活动期间我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也参加了不少活动工作:5月在科技楼演播厅参加“红歌合唱”比赛;9月担任迎接新生的自愿者;10月当自考自愿者;11月参加我们部门组织的农家乐;11月11—13日运动会三天与文娱部合作组织系啦啦队,并负责送水、加油等后勤服务工作看着运动员比赛,虽然作为啦啦队,可整个人体神经都是紧绷的。系里拿名次了,会情不自禁的跳起来,没拿到好成绩时会惋惜。当然,有班上同学参加的话,比赛前先给他们打气,赛后就把他们供为英雄了。没到我们系比赛时就去看其他的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着激动人心的比赛,偶尔几个人再咀嚼、评论一番,感觉真好,是一个催人上进、驱逐坏心情的不错秘方耶!与学习部合作组织了以“学风建设”等为主题的团课;每月督促《时事周刊》的创作;《中国青年报》《年轻人》订阅的宣传和统计工作;整理每个系干5月到11月的“三进三同”表并统计其工作日;完成系所有团员证的注册;与院里各部门合作,11月8日为系部“英语四级动员大会”“学术讲座”“消防安全主题会议”布置会场;班级团支部月评的评定;参加班上组织的“自行车—老校区之行”……

  我记忆最深刻的活动之一是10月我们部门组织的农家乐。活动前,各班10位同学(包括班干部)分成4组,然后一起到菜市场买菜、饮料等活动用品。到达农家乐场地后,大家洗碗的洗碗,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开始忙起来……最精彩的便是炒菜的.过程,一个人负责生火,“大厨们”负责炒菜,“服务员”负责端菜,“闲人”负责守护各组的菜,防止他组的来偷菜吃。最后,当然是享受美食啦!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都露出来灿烂的笑容,吃得美滋滋的,笑声飘扬在农家乐的整个上空。

  另一个我一想起就兴奋不已的便是班上组织的“自行车—老校区之行”。租好自行车后,有单个骑的,有男生搭女生的,所有自行车排成一排,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路上,谁骑累了就换人,我沿途边看风景边把大家骑自行车的风姿拍下来……开心有时很简单,同学,单车,便是完美组合。虽然累了,可我们真的放松了,笑了,真好!

  “三进三同”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是它丰富了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在时间长河中为我留下了一段如此美好的回忆!

  因此,我想说,“三进三同”活动达到了学校开展活动的目的(进一步深化全院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密切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着力提高团组织青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1月3日,我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也拉开了“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序幕。此次活动围绕“走进农家知民情,磨练意志靓青春”的主题而展开,以丰富的“四个一”活动为内涵:让我们对白市驿镇高田坎村的村民进行一次便访;为他们建立一个信息涵盖全面的民情信息库;为一个农户或者一个社、乃至一个村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贫致富计划;撰写一篇真挚情感的心得体会。

  活动伊始,我们便对高田坎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所有的'村官2人为一个小组,对一个社进行逐户走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除去未在家的人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绝大多数的群众对我们的活动都非常支持,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此行目的何在。在各社社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对高田坎村村民情况的摸底调查。同志们在白天辛苦走访过后,晚上还得加班把这些信息录入电脑,但没有一个同志喊苦、叫累。因为大家都觉得很值!

  活动进行到一半,我们便在村里领导和社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集体劳动——挖红薯。尽管大多数同志对农活并不熟悉,但都学着社长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挖起来。由于我们在种地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可怜了社长家的红薯地,被大家挖得有点凌乱不堪。可是大家却在最朴实的劳动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活动到结束阶段,没有一个泄气的;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将任务完成得有声有色。看着一份份写得满满的《民情信息表》,一个个脱贫致富计划,我们不得不感叹同志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此次活动不仅更进一将科学发展带到基层,更是将“三项制度”在我们农村落地生根;不仅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更增进了群众和我们之间的感情;不仅让我们听到了基层群众的呼声,更在磨练意志的同时增强了我们的党性。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3

  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了许多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一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吃住在农户家、走访困难群众、看望穷亲戚。提到农村,也许不少人会马上想到无污染、空气清新、绿色蔬菜、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好处,时下更有不少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利用周末假期等闲瑕时光到农家乐度假。然而,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却常年背井离乡拼命涌进拥挤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儿童、妇女。是他们不懂得像城里人那样享受生活?还是农村远不如城里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们下村的第一天,对于在办公室里坐得太久的我来说能够坐坐车、下下村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啊。那天阳光明媚,洋槐树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挂得满满的,淡淡的清香洒满了整条小道,这种久违的清香一点也没变,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心情真的很好,原来下村这么幸福。

  到达的第一站是我们小组其中一个人的三进三同户。这家是两层楼的砖房,外墙是砖红色,里墙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楼房旁边有一间灰白与泥黄相间的用作厨房的土瓦房。堂屋里摆了张没有刷漆的木制饭桌,几张条凳,一张旧的老式凉沙发,沙发对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领导把我们的目的介绍清楚后,那家人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其中一个人这一周晚上都要住在他家里),然后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种的橘子,还硬要我们留下吃饭。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儿、老母亲。44岁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劳动还要买药吃,70多岁的老母亲还能帮忙做点简单的家务,女儿在一中读书今年参加高考,全家的收入来源全靠男主人承包的三亩鱼塘。

  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北组最偏远的一户人家,也是当天访问的最后一站。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土墙房子,屋顶炊烟袅袅。我们刚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条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们面前摇起了尾巴。有人还在开玩笑似地说:“这狗还真是贤惠哦!”(暂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摇尾巴的时候用力太大,整个身子都随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刚进坝子,一位70来岁的婆婆就出来了。社里的人跟她讲了我们的来意。婆婆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里坐。屋里冷冷清清,橘黄色的灯光下,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正在写做业,脸跟花猫似的。婆婆说:她今年72岁了,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女儿嫁到合江去了,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里带孙子。儿子儿媳每个月寄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回来,老两口自己还种点粮食。我们快走的时候,老大爷才挑着粪桶回来。

  走出来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几眼这家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儿童的心情我懂: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自己身边,哪个孩子不希望被妈妈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哪个孩子不希望在被别的孩子欺负后可以向爸爸妈妈“告状”,哪个孩子不希望家长会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两口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辛苦,心里酸酸的。

  接下来的访问情况大同小异,贫困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却类似:疾病、上学、五零六零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庄稼又卖不起钱、年迈无劳动力子女或无力赡养或不愿赡养的老人。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户住得比较偏散,但又是走访的重点对象,所以我们只好踏着泥泞小路硬着走过去。路上杂草丛生,不知道是路窄了,还是草把路摭挡了,走的时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大跟头。这样的'路况,他们要出来办点事该不容易吧。

  最后一天上午,在走访的时候社里的梁主任听说上坝发生了一起纠纷,要社里出面去调解。经过一翻颠簸和步行后,我们终于到了上坝。这一湾只有三座陈旧的土墙瓦房,其中两户都关着门,这个时候大概在干农活吧。最左边那家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我们刚到路口的时候有个60多岁的婆婆情绪激动地走向我们嘴里吧叽吧叽反复地念着:她不该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个年纪稍轻一点的婆婆打着光脚挑着粪正准备出门,见我们来了,她放下桶,进屋给我们端凳子。屋里断断续续传来一阵哭声。

  劝了很久,里面那个哭声才出来。原来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我们都穿得单薄,他却穿了一件秋衣两件外套。

  梁主任让老大爷跟我们说说情况,老大爷像听不见似的仍然伤心地哭着;让挑粪那个婆婆说的时候,另外他和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却开始说了;老大爷终于开口说话了,但说的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

  最后,我们终于了解了情况:挑粪那位婆婆种的玉米秧不见了,她怀疑是那位大爷给拔了,于是就骂谁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爷以为她在骂自己也开始骂起来,不但骂了那婆婆,连她女儿也一并骂了。婆婆气不过,端起手里的粪给大爷泼过去,大爷也不甘示弱,扭扯起来。最后大爷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来穿起,一直坐到我们过来。

  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和爷爷曾经是夫妻,已离婚多年,她说他自私,谁也吃不到他的东西,他们就分开过了。她一边让她(挑粪婆婆)打死他算了,一边骂他不要哭,一边又去帮他擦眼泪、穿衣服。看得出来,她还是关心大爷的。有一点小小的感动。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再加上我们不熟悉村里的情况,显得有点束手无策。梁主任却很淡然,一边记录一边有条不紊地调解着。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邻居说老大爷是五保户,跟情绪激动那个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配合起简直是天下无双。遇到这样的事,又好气又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干部真是让人敬佩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

  农村的清新空气、生态食物固然值得羡慕,可农村的落后、贫穷、艰辛又有多少人了解。通过这次走访,我有一个体会:这十年来,城镇发展快速,很难再想到十年前城镇是什么模样,而农村的发展却不明显。十年前我生活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看起来并无多少差异。

  我能为群众做的事真的很少,但从现在起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尽量让他们少跑几趟路。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4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

  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

  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5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来到酉阳县清泉乡清溪村6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通过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群众生活,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于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先锋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的冷暖期盼

  “三进三同”的时间里,亲眼看到了孤独的老人蜷缩在房子一角,无人居住的木制老屋摇摇欲坠,有荒草丛生的水田无人问津……所见所闻,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看到了农村荒凉的景象,急需发展的面貌。

  虽然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村的具体情况与我们想像中的民情、村情、社情确实还有差距。

  二、重温鱼水深情锤炼作风党性

  鱼和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拉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向农民兄弟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顽强生活的坚定意志;向农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甘于清贫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项活动拓展了党性锻炼的'新渠道,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三、对照自己的不足扎实整改

  通过这次集中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经过实地走访,相互交流,向群众学、向其他同志学,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决心边学边改,立查立纠。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学习,提高自己。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适应新的形势。要发扬“钉子”精神,努力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本职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活化思维,提升境界。

  2、创优服务,改进作风。发扬“认真负责、扎实苦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埋头实干,树好形象,为学校形象添彩。

  3、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善于总结工作的得与失,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努力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4、严于律己,拼搏奉献。“成才不自在,自在不成才”。始终把自己的职位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看作是一种责任,看作是一种奉献,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发扬拼搏奉献精神,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教好书育好人,为当地教育继续作贡献。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 篇6

  我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解民情长才干,感知“三农”促医德,特于2011年7月15日与几名同学一起前往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故陵镇开展“三进三同”的活动,我们主要是走访当地居民,以各种方式进行,如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状况。

  当天我们一大早就从万州市区出发,由于路程比较远,坐了两个小时的客车才到达目的地。云阳是个很小的乡镇,只有一两条街道,能够供给人们日需品的商店也很少,只有两三个。有一个乡卫生院,里面有5-10名医生,学历都不高,大多都是专科毕业,而且医疗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挺多垃圾与积水。当天没碰上赶集,行人很少,只有少数从村里赶来买东西的村民和小孩的疯闹,所以街道显得更加的冷清。

  可是,虽然没有城市中奢华享受的东西,不方便也不发达,可是大家依然很开心,互相认识的开着玩笑,小孩开心地打闹,买了东西的满意地回家。或许在城市里住惯了的我们,可以时不时地放下紧张快捷的工作,体会一下这些简单的快乐,而且从这些切身感受中去发现我们能够为他们改善条件做些什么。

  7月17日,我们集中安排到她们自家的一片玉米地去进行一项劳动-掰玉米。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动手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同学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力应该落在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掰玉米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满满一大箩筐的玉米,自己的辛勤劳动,无 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双手打磨出了泡,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近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拜访中遇到了几个很热情的乡亲,在他们做问卷的'空闲时间邀请我们吃他们自己包的汤圆,留我们吃家里的水果,带我们参观家里的牲畜、菜地等等,那些都是他们进步富裕的自豪,我们也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是乡里的卫生条件真的有待进一步改善,吃东西的碗筷留有一些没洗的污垢,如果这些入口的卫生能够改善的话,农村的手足口病也会越来越少。村里的儿童玩起来显得很和谐,以前那些留守儿童的自闭症或者脾气不好的方面在他们的身上已经在城乡教育逐渐和谐的发展中少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的欢笑、大家的积极乐观,与对生活的相信;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小孩显得比较呆滞,怯生很明显,他们,正是现在社会需要更多保护的一群人。可是现在有些地方出台了村里学生无法读市区里的学校的政策,这给儿童的教育发展以及乡镇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通过与这些小孩的接触,我认为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城乡的弱势群体,因为每个人都是中国未来的发展。

  不得不说下过雨的乡间小路真的很泥泞,可是听当地的村民说起很多小孩每天都要走这些路去上学,而现在城里很多学生却不珍惜条件、不想学习之类的,如果能让他们也多接触接触乡村,多感触贫穷,那么城里的教育应该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某一程度上我挺佩服这些一年四季走乡间小路的人,至少他们不觉得这些是困难。走在这些地方,心情很好,离开了城市的浮躁与污染,云阳显得很清新,我们都很喜欢感受这里的味道;途经村社的住户时看到一家人在门前烘烤猪头来团年,我们趁着热闹还去看了一下他们自家喂养的猪,过年的气氛不和城

  里一样是在饭店里大家团聚,带着另一种别具风情的其乐融融;有些条件好的居民还在自家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卫星信号接收器收看更多的电视频道,代表着乡村的发展进步。

  在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话语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

  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未来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政府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一次下乡的活动带给了我以上的新感受,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希望我的体会与建议能够为城乡建设献出一份力,希望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三进三同经验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质管处“三进三同三个一”实践活动心得05-20

高三同学评语11-19

高三同学寄语05-01

高三同桌作文12-05

高三同学的寄语通用04-07

高三同学鼓励寄语11-30

高三同学评语5篇11-19

高三同学寄语(10篇)05-01

高三同桌作文600字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