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时间:2024-10-09 10:20:02 教师资格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学著作的了解。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B项正确。

  A项:《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柏拉图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昆体良的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法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依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教育功能可划分为( )。

  A.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分,教育功能可划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社会功能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A项正确。

  B项: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教育的功能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效果而言,负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是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划分的,教育的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教育的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教育观点出自( )。

  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著作。题干中,“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它强调的是教育(外在力量)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B项正确。

  A项:《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著作,这本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大教学论》是捷克伟大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原则 B.目标一致原则 C.有利于管理原则 D.可接受性原则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有三方面:(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2)目标一致的原则;(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其中,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立的一条首要的原则。当其他的原则与其发生冲突的时候,其他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一原则。班级组织的建立,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任何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举措,都不能作为班级组织建构原则的基础。A项正确。

  B项:目标一致的原则属于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之一,但不是首要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可接受性原则也称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若一份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则该问卷属于( )。

  A.结构型问卷 B.非结构型问卷 C.开放型问卷 D.综合型问卷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问卷的类型。结构型问卷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题干中,若一份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都是封闭性问题,则该问卷属于结构型问卷。A项正确。

  B、C项:非结构型问卷又称开放型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这类问卷不事先给定可供选择的答案,而由调查对象自己作答的一种问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综合型问卷,形式一般以封闭型为主,根据需要加上若干开放性问题。也就是说将研究者比较清楚的,有把握的问题作为封闭型问题提出,而对那些尚不明了的问题作为开放性问题放入,但数量不能过多。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身高、体重等方面有两个生长加速期。这表明儿童身体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不平衡性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总是匀速发展。教育启示是要把握关键期。题干中,“身高、体重等方面有两个生长加速期”,说明儿童身体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项正确。

  A项:顺序性是指儿童的身心发展在正常的条件下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也是不可逾越的。

  B项: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对外界环境还是对自身的任何矛盾,总会有一个主要矛盾,同时也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D项: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C。

  7.为预防营养不足导致的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需要适当补充( )。

  A.面包 B.水果 C.牛奶 D.鸡蛋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的营养饮食卫生。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的成熟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贫血。日常生活中可以选用高蛋白含铁丰富的食物:谷类,如小米、糯米、高粱、面粉等;肉禽蛋类,如羊肝、猪肝、鸡肝、鸡脾、鸭蛋、鸡蛋等;水产类,如黑鱼、咸带鱼、鲫鱼等;蔬菜,如豌豆苗、芹菜等;豆类及其制品、菌藻类(含铁非常丰富);水果,如山楂、橄榄等;硬果类。其中动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较高,D项正确。

  A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水果范围太广,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牛奶中铁元素含量不高,需配合其他含铁丰富的食物增加摄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严守社会秩序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遵守法则取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D项正确。

  A项: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小龙最近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为改变他的消极认识,徐老师对小龙说:“你还记得吗?你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还做过班干部呢!”这种心理辅导技术属于( )。

  A.积极暗示技术 B.行为矫正技术 C.认知改变技术 D.情绪调控技术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心理辅导的方法。认知改变技术,也称理性—情绪治疗,主要是通过梳理错误观念(非理性信念),改变认知偏差,建立正确认知(理性信念),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失调的现象。题干中,“为改变他的消极认识”体现了认知改变技术。C项正确。

  A项: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指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行为矫正技术是指通过适当的强化手段,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生,减少并逐渐克服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绪调控技术是指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或他人的情绪,使之对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为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生常常采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念、动手写等多通道协同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计划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心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如多种感官参与,抄写、重复、划线等。题干中,“小学生常常采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念、动手写等多通道协同记忆”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C项正确。

  A项: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澡”“燥”“躁”三个字的结构后,归纳出形声字的特点。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奥苏贝尔将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澡”“燥”“躁”属于概括程度低的知识,形声字的特点属于概括程度高的知识,这属于上位学习。A项正确。

  B项: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关系时产生的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派生类属学习属于下位学习,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2.课间休息时,小明和同学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接下来上数学课,小明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转移 C.注意广度 D.注意起伏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题干中,小明把注意力有目的地从游戏转入了数学课,体现了注意转移。B项正确。

  A项:注意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上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起伏是指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在间歇地加强和减弱。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某小学开发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舞、民间戏剧等系列课程,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这些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按课程主体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题干中,某小学开发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舞、民间戏剧等系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C项正确。

  A项:国家课程是指国家根据公民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组织实施的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的特征。

  B项: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等实际情况设计的课程。

  D项: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故正确答案为C。

  14.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首先应该关注的是( )。

  A.体育技能 B.体育知识 C.学生参与 D.学生健康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健康。D项正确。

  A、B、C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始年级为( )。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一至九年级开展班团队活动,内容由学校安排。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始年级为一年级。A项正确。

  B、C、D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表明语文学科具有( )。

  A.综合性 B.思想性 C.工具性 D.人文性

  16.【答案】C。

  解析: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它与外部的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是说语文与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环境息息相关,它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等各个领域。语文源于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无不需要运用语文工具。因此,语文教学固然应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但语文教学又必须置于社会生活的宏观范围之中。C项正确。

  A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D项:“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常模参照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绝对评价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按评价采用的标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其中,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题干描述的“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属于绝对性评价。D项正确。

  A、B项:常模参照性评价又称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C项: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共同特点是( )。

  A.标准化 B.同步化 C.个别性 D.计划性

  1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D项正确。

  A、B、C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论语》记载:“冉有做事好退缩,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果断,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子路争强好胜,孔子怕他冒失惹祸,就教他遇事要缓行”。孔子的做法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诱导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根据学生个别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教学。题干中,孔子针对两名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B项正确。

  A项:循序渐进是指教师要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顺序进行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启发诱导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讲授法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科学知识。B项正确。

  A项:讨论法是指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操作,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1.【参考答案】

  教育评价的功能如下:

  ①导向功能。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将评价标准向被评价人公布,将对被评价人起到引领的作用,对其下一步教学或学习起到导向作用。

  ②诊断功能。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去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合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得当,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是否清楚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③调节功能。教学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具有调节的功效和能力。

  ④激励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师和学习者形成一种促进和强化,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⑤管理功能。管理功能是指教学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成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22.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22.【参考答案】

  答案一:

  小学德育的内容包括:

  (1)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等。

  (2)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政策方针等。

  (3)道德教育:包括实施讲文明、有礼貌的教育;实施诚实教育、公正教育、爱心教育、同情教育等。

  (4)法制教育:我国法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施宪法教育,包括教育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等。

  (5)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认识自我、调节情绪、改变思维、增强自信、开拓眼界等。

  答案二: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德育内容如下:

  (1)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

  (3)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各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应对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中华传统美德。

  (5)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

  23.根据桑代克的理论,简述学习的实质与学习律。

  23.【参考答案】

  (1)学习的实质:

  桑代克根据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了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

  (2)三大学习律:

  ①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

  ②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③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新学期,丁老师接任三(2)班班主任。上任第一天,她经过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杂物满地,黑板上涂得乱七八糟,学生相互打闹、乱作一团。老师没说什么,只是请同学们到室外活动,自己开始打扫教室。打扫完毕后,丁老师请同学们回到教室里。往常上课说闹不止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变得“规矩”多了。

  第二天一早,丁老师开始打扫卫生。同学们有点不好意思对丁老师说:“老师让我们来打扫吧。”丁老师微笑着说:“这周我值日,下周大家转流做,我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本周的主题班会上,丁老师请同学们围绕“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与我们的关系”展开讨论,并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值日表。从第二周开始,同学们转流值日,每天的值日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到了期末,三(2)班赢得了卫生流动红旗,还被评为“优秀班级”。

  问题:

  (1)试评析丁老师的教育行为。(10分)

  (2)小学教师管理班级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0分)

  24.【参考答案】

  (1)丁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合理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①新课改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处于发展过程中,有发展的潜能。材料中,“丁老师对学生们说:这周我值日,下周大家转流做,我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这表明丁老师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②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在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启发。材料中,丁老师请同学们围绕“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与我们的关系”展开讨论,并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值日表,表明丁老师在行为上对学生帮助和引导。

  ③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方法。材料中,丁老师面对乱作一团的教室没说什么,自己开始打扫教室,用自身言行为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学生们受到老师行为的感染。

  ④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材料中,丁老师面对乱作一团的教室没说什么,自己开始打扫教室,用自身言行为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学生们受到老师行为的感染。

  ⑤班级民主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材料中,丁老师请同学们围绕“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与我们的关系”展开讨论,并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值日表,体现了丁老师发扬教育民主,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班级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任答五点,言之有理即可)

  ①方向性原则。班级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②全面管理原则。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始终面向全体,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视同仁。

  ③自主参与原则。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班主任不随便干预。

  ④教管结合原则。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统一起来。

  ⑤全员激励原则。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班级个体目标和总目标。

  ⑥平行管理原则。管理者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

  25.材料:

  科学课上,老师带领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

  师:大家都会吹气球,今天我们换一种玩法。请拿出矿泉水瓶,把气球放进瓶子里再吹,看谁能把气球吹起来。

  同学们跃跃欲试,可是努力了半天,谁也吹不起来。

  师:同学们,我也很纳闷,怎么就吹不起来呢?大家讨论一下,看看能否找到原因。

  同学们讨论了5分钟,仍未找到原因。

  师:看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想象一下如果吹气球时,老师把你们的气球紧紧握住,你们还能把气球吹起来吗?

  生:不能。

  师:想一想,瓶子里不是也有一只“手”把气球“握”住了呢?能不能找到这只“手”,并把它拿走?

  同学们恍然大悟。

  生:原来气球刚刚吹起来一点时,膨胀的气球就把口堵住了,瓶子里的空气出不来了,就对气球产生压力,相当于一只手握住了气球一样,如果能让瓶子里的空气及时地跑到外面,气球就能吹起来了。

  师:说得对,空气是有力的,你们已经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

  同学们有的用圆规,在瓶子上戳了几个洞再用力吹气球,气球果然很容易就吹起来了。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探究教学的主要实施步骤。(10分)

  (2)谈谈在小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意义。(10分)

  25.【参考答案】

  (1)探究式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下面五个实施步骤:

  ①创设情景。创设情景不仅是教师导入教学主题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探究动机的需要。材料中,教师通过将气球放进瓶子里再吹,看谁能把气球吹起来导入课堂,体现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启发思考。在学生被创设的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并形成学习的心理准备之后,教师应及时提出富有启发性而且能涵盖当前教学知识点的若干问题。材料中,当同学们跃跃欲试,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却又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体现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③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在实施这一步骤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或是利用在教师指导下从网上或其他途径获取的工具和资源,围绕教师提出的与某个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材料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了这一点。

  ④协作交流。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应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小组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材料中,教师让大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寻找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协作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这一点。

  ⑤总结提高。总结提高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步骤,其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总结,来补充和完善全班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之后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以便更全面、更深刻地达到与当前所学知识点有关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材料中,教师通过引导并总结空气的压力使得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并解决了气球吹不起来的问题,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2)在小学实施探究教学的意义包括:

  ①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下,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以独立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

  ②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质疑、分析和评估所获得的信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③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生能够交流思想、分享观点,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④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出新的观点。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者多涂均无效。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6.【参考答案】

  (1)培养“审美创造”素养:

  ①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写作结构,运用了抓住赵州桥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展现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②本课“审美创造”素养:体会赵州桥外形美,感受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敬佩、赞赏之情,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感受美、发现美。

  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反复朗读法,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语言优美,品味赵州桥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近距离观察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回到过去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古代人民建造赵州桥的辛苦和不易,切实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学生更易获得美的感受,情感上的体会和爱国情感的提升。

  (2)教学目标

  ①会认“县、拱”等10个字,会写“赵、省”等13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②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品析重点段落、揣摩优美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抓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提升鉴赏能力。

  ③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3)教学活动

  环节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导入新课《赵州桥》。学生齐读课题。

  环节二: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②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的?

  环节三:深入研读

  问题一: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出了赵州桥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学生自由朗读,总结概括得出本段刻画了赵州桥雄伟这一特点。

  问题二: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刻画这一特点,找一找,说一说。

  明确:学生自主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①文章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五十多米、九米多宽、三十七米多”等,其作用是准确地描写赵州桥建筑雄伟这一特点。

  ②文章运用了关联词,如“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既……又……”这一关联词写出了赵州桥设计精妙和桥身坚固的特点。

  问题三: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学生结合实际感受,总结概括得出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才干和智慧的敬佩之情。

  环节四:拓展延伸

  运用“既……又……”仿写句子。

  环节五:作业布置

  积累其他感兴趣的名胜古迹,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热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和教学要求。(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参考答案】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以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②“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教学要求: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2)教学目标:

  ①理解三角形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探究过程,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②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探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以提高,能够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美。

  (3)新授教学活动及理由:

  环节一:探究三角形按角分类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三角形,提出“三角形是多种多样的,你能按三角形中角的不同把下列三角形分一分吗?”教师组织学生根据目标问题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交流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或自评。

  学生活动:根据问题探究出结论:有的三角形有三个锐角,有的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还有的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得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名称以及每种三角形与三角形整体的关系,并画图表示。

  环节二:探究三角形按边分类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再次抛出问题:观察下面每个三角形的边,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再量一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并抢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结果作相应评价或让学生自评或互评。

  学生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回答出:有的三角形有两条相等的边,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观察发现,画图并讲授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其中各个边、角的名称。

  环节三: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教师梳理和总结本节新课的重难点:三角形按角、按边分类的方法以及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层层提问,利用提问法和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并进一步讨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问题的探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和信息共享意识,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语法知识的内涵。(9分)

  (2)如指导5-6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Grammar time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8.【参考答案】

  (1)英语语法知识的内涵:

  ①所谓语法就是句子中词汇变化与组合的规则。

  ②英语语法是一个结构非常清晰、框架非常完整、逻辑极其严密、高度系统完善的整体。

  ③掌握了英语语法,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水平,还能提高逻辑水平,也能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不同句子的含义。有了语法知识以后,我们就不会对一些句子产生混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在说或写的时候更准确更恰当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2)教学目标:

  Knowledge aim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the new words, such as house,soup, hot, cold, soft, hard and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There is/are, this……is too……

  Ability aims:

  Students can improve integrated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discuss the new topic by using “there is/are”.

  Emotional aims:

  ①Students can develop correct values and positive emotional attitudes.

  ②Students can use English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eatively.

  ③Students will b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group members.

  (3)Grammar time的教学活动:

  ①Warm up and lead 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 whole class sings a song named“Old McDonald Had A Farm” to activate the class atmosphere. After that, the 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 of the things on the table and asks one question: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hen the teacher will invite some volunteer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give corresponding comments and show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There is/are……

  【Justification】The picture is vivid and interesting, which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Meanwhile, it can also introduce the topic today naturally.

  ②Presentation

  1)New words/phrases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some pictures, the teacher will present the meaning, pronunciation and spelling of the new word/phrase: house, soup, hot, cold, soft, hard and so on. For example:(T: Look! This is a house.Now, follow e, please.House,h-o-u-s-e, house. This is my house.)

  In the same way, the teacher will teach the rest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soup, hot, cold, soft, hard.

  2)Key sentence teaching

  The teacher will show some pictures in the book, then let students describe the pictures firstly. Then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the key sentence There is/are……and explain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it.

  【Justification】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new knowledge, express their views correctly and fluently.In addition, students will also be more interested in activities and more confident in learning English

  ③Practice

  Waterfall game:

  When the teacher says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 the first student should say“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 and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the second student should say “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 and there is some soup on the table and there are three beds in the room.”Students will continue to add more sentences until someone makes a mistake.

  ④Production:

  Activity: Group discussion

  Students need to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s in the classroom? by using the new knowledge. Several minutes will be given. When time’s up,several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results.Then the teacher will comment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Justification】Practice by these activities can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and consolidate this lesson.Group activities will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practical use,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language skills, boost their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teamwork.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调式、曲式结构及情绪情感。(8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分)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9.【参考答案】

  (1)歌曲的调式、曲式结构及情绪情感:

  ①歌曲的调式:F宫五声调式。

  ②曲式结构:一段体结构。

  ③情绪情感:歌曲的音乐情绪为热烈的,表达了小朋友们敲锣打鼓庆祝新年的欢乐心情。

  (2)教学目标:

  ①感受儿童歌曲的美,通过视听结合、创设情境等方式,体会小朋友们过新年时的欢乐心情,进一步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②学唱《隆咚锵》,积极参与演唱、欣赏模仿、游戏、创编、师生互动等实践活动,对儿童歌曲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

  ③理解、掌握附点音符的演唱,在感受小朋友们过新年时的欢乐心情的同时进行音乐编创和赏析,进一步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导入环节:

  ①师生互相问好,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随着音乐律动开启美妙的音乐课堂。具体如下:

  ②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并向学生提问:“视频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这又是什么节日的场景呢?”

  学生自由回答。(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买年货,这是春节的场景)

  ③教师向学生追问:“提到春节同学们有哪些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呢?”

  学生自主分享趣事。

  ④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隆咚锵》。

  【设计理由】《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音乐教学中应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四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课程设置。以上教学环节寓教于乐,积极融入了上述核心素养,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课导入。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乒乓球—正手推挡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方法:右脚稍站前或两脚开立平站,身体离台约30厘米。持拍手臂微屈并做丘外旋,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右手持拍于腹前,当来球处在反弹上升前期时,球拍略前倾,前臂和手腕外旋迅速用力向前推压,击球的中上部。推球时,前臂稍外旋,手腕外展,上臂向前顺势挥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乒乓球一-正手推挡球”的动作要点。(8分)

  (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30.【参考答案】

  (1)动作要点:

  手臂弯曲略内旋,球拍置于体侧前。来球跳至上升期,前臂手腕迎前击用力推击球中部,手臂继续随球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基本说出正手推挡球的动作方法,85%学生能做到准确击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乒乓球正手推挡球的练习,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过程

  环节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①整队集合,点名报数;

  ②师生问好;

  ③检查学生着装;

  ④安排见习的学生应随堂听课;

  ⑤宣布本次上课内容和要求。

  教师提问学生:大家知道世界乒乓球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是谁吗?(樊振东)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后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设计理由】开始部分把全班学生的思想和情绪集中起来,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动员起来。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闹,约束能力差,体育课开始部分的内容是保证课堂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可以把学生迅速地组织起来,明确任务要求,集中注意力,进入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课前基本情况,如参课人数,学生身体状况等信息,学生能做到规范自我,增强组织意识,进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环节二:准备部分(导入热身)

  热身跑:让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

  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肩绕环、腹背运动、体转运动、前后弓步压腿、绕膝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理由】技能学习前热身,帮助学生舒展身体,防止在接下来的体育活动中受伤。

  环节三: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

  教师多方位的示范正手推挡球动作。

  (2)教师讲解

  右脚稍站前或两脚开立平站,身体离台约30厘米,持拍手微屈并做外旋,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右手持拍于腹前,当来球处在反弹上升前期时,球拍略前倾,前臂和手腕外旋迅速用力向前推压,击球的中上部。推球时,前臂稍外旋手腕外展,上臂向前顺势挥动。

  (3)练习

  ①无球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手持球拍,围绕乒乓球台站立,进行无球挥拍练习,重点体会动作要点。

  ②2人推挡球练习

  组织教学:一人隔网抛球,另外一人进行推挡球练习,每人10次相互交换,体会来球跳伸至上升期迎球推挡球的动作要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个别纠错。

  ③完整练习

  组织教学:2人隔网进行直线挡球连贯动作技术练习,逐渐过渡到斜线挡球过网;要求落点准确,力量适中,球呈后旋。

  (4)检验

  “推挡球比准”比赛

  比赛方法:乒乓球台设计两个圆圈为有效区域,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老师进行正手发球,四组同学分别进行正手推挡球,每人1次直线和1次斜线,最终看哪组累计得分最多。

  【设计理由】教师讲解要点并示范,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动作表象,学会最基本的动作方法。通过模仿练习、分解动作练习和小组学习的形式,降低动作难度,逐层完成动作,突破教学重难点,保证学生安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比赛的形式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检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及对体育课堂的喜爱。

  环节四:结束部分

  1.教师语言引导同学身心放松,舒展拉伸;

  2.师生评价,总结要点;

  3.收器材/结束课程。

  【设计理由】整理放松,有助于学生运动后的迅速恢复,平复心境,并通过总结及下课,帮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收获,获得情感上的提升,养成收拾器材的良好习惯。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理解美术档案袋的独创性和美观性?(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31.【参考答案】

  (1)美术档案袋的独创性和美观性的理解:

  美术档案袋是学生个人的美术成长记录册,保存学生创作,反映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是学生构思的产物。同时,美术档案袋伴随学生某个学段的学习,其具有吸引力的色彩、独特的样式及丰富的内容可以给人带来美的视觉感受,激发使用欲望。

  (2)教学目标:

  ①知道美术档案袋的基本构成要素、样式,掌握设计方法,并能创作美观、新颖的美术档案袋作品。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形成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

  ③感受设计的乐趣,产生珍藏美术作品的理念。

  (3)新授环节:

  环节一:直观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美术档案袋,提问:美术档案袋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分享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美术档案袋可存放自己的美术作品以及重要的资料,如照片、证书等,让我们很好地保存,记录学习所得,是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要好好保管与珍藏。

  【设计理由】本环节进行直观感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

  环节二:深入分析

  (1)教师展示美术档案袋实物,提出问题:美术档案袋的制作样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折页式、插入式、信封式、提袋式。

  (2)教师展示美术档案袋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作品构成要素、设计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美术档案袋由袋口、装饰、主标题、主题图案、评价栏目、个人信息等基本要素构成;按需要的大小制作,并使之牢固、耐用,图案设计创意,色彩要丰富鲜艳。

  【设计理由】本环节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讨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将其带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美术档案袋的构成、样式、设计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环节三:教师示范(6分)

  教师进行折页式美术档案袋制作步骤的示范讲解:首先进行构思,将彩色卡纸进行两次折叠;其次绘制图案进行粘贴,再次添加主标题、个人信息;最后装饰完善。

  【设计理由】教师的示范能带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清晰地看见创作的过程,为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打下基础。

  2023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的是

  A.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答案]C[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令不从”,这表明教师的行为具有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2、[答案]D[解析]“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这个体现了教师行为的示范性。

  3.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委会的形成 D.共同的活动

  3、[答案]A[解析]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4.下列著作中,由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A.《教育论》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4、[答案]D[解析]《雄辩术原理》是由古罗马的昆体良所编撰的,这本书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教育论》的作者是英国的斯宾塞,《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故本题选D。

  5.兵兵很想改掉上课爱说闲话的毛病,但上课时只要老师一不注意,他又忍不住说起闲话来。针对兵兵的情况,对他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答案]C[解析]C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根据题干他想改掉,但是又忍不住,得出他应该着重培养道德意志。

  6.对观察内容与步骤不作限定的教育观察属于()

  A.结构式观察

  B.参与性观察

  C.非结构式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6、[答案]C[解析]非结构式观察是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7.学龄儿童易感染麻疹病毒。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血液 B.消化道

  C.呼吸道 D.蚊虫叮咬

  7、[答案]C[解析]麻疹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故本题选C。

  8.依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好孩子”为取向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8、[答案]C.[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1.前习俗水平(0~9岁)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避免惩罚,无条件服从权威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满足别人的需要

  2.习俗水平(9~15岁)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赞许,故本题答案为C。

  第四阶段:维护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尊重法律和权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遵纪守法,但是法律可变

  第六阶段:则或良心定向阶段——根据良心作出判断

  9.贾老师告诉学生:“不高兴时你可以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散散步、听听音乐甚至可以大喊大叫。”贾老师所使用的心理辅导技术是()

  A.积极暗示 B.行为矫正

  C.认知改变 D.情绪调控

  9、[答案]D[解析]情绪调控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排解不良的情绪,调控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对情绪进行调控。通过排解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从而减少由于青少年情绪多变,不稳定的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

  10.考试时,学生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答题速度或解题思路的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0、[答案]A[解析]A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11.在掌握“动物"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又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发现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1、[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干中先学习了“动物”,接着又学习了包含在动物里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属于下位学习。故本题选B。

  12.数学课已经开始了,萍萍还在想着课间谈论的周末春游的事。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 B.注意动摇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2、[答案]A[解析]选项A,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13.强调学科逻辑体系完整性和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相对独立性的课程是()

  A.经验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分科课程

  13、[答案]D[解析]选项D,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如六艺。

  14.《学记》中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语句是()

  A.禁于未发 B.学不躐等

  C.相观而善 D.独学而无发

  14、[答案]B[解析]学不躐等的意思是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1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应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

  A.“做中学”“思中学”“创中学”

  B.“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C.“做中学”“练中学”“创中学”

  D.“做中学”“用中学”“读中学”

  15、[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与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16.最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传授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16、[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能够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

  17.芸芸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不太好,只得了55分.但杨老师仍表扬了她,因为期中考试芸芸的数学了30分。杨老师所采用的评价方式属于()

  A.过程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17、[答案]D[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个体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比较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作用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题干中采用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故选D。

  18.课外活动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是()

  A.自愿性 B.计划性

  C.同步性 D.组织性

  18、[答案]A[解析]课堂教学相关课程是安排在学校课表内的课程,按课程计划的规定,而课外、校外活动,不仅把活动地点安排在课外、校外,而且活动时间的多少也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故本道题选A。

  19.下列关于课程的理解中,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是()

  A.课程即对话 B.课程即知识

  C.课程即经验 D.课程即活动

  19、[答案]B[解析]选项B,“课程即知识,把课程看作“教程”,是一种“静态的课程观”,有利于规范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忽略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选项ACD,都体现了“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故选项B符合题意。

  20.“10以内的数字”--课教学结束时,为巩固所学内容李老师让学生诵读儿歌:“1像铅笔细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瓢...”这种结课方式属于()

  A.自然式 B.总结式

  C.游戏式 D.悬念式

  20、[答案]C[解析]题干中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李老师让大家诵读儿歌以此作为结束,属于游戏式结课方式,故本题选C。

  二、简答题

  针对相关问题作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21美育主要任务

  21.【参考答案】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2.【参考答案】

  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树立革命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

  ②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做好准备,少先队的重要任务。

  ③假期活动,内容丰富、安排得当的假期活动,不仅能使队员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能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④体育、游戏活动。

  2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3.【参考答案】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四个方面。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

  (2)替代性经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当学生看见替代者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用语言说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

  (4)情绪唤醒,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而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个体对成功的预期水平。

  三、材料分析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24.材料:

  二(2)班小亮同学经常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班主任艾老师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艾老师到小亮家时,他正在做晚饭,父母还没回家。见老师来了,小亮吃了一惊。不安地说了声“老师好”,又忙着做饭去了。过了一会儿,小亮妈妈回来了。艾老师从小亮妈妈那儿得知,小亮家比较贫困,父母每天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一些家务活还需要小亮来做。了解这些情况后,艾老师打消了原本想要“告状的念头”。

  第二天,艾老师在班上表扬小亮不仅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还帮父母做家务希望同学们向小亮学习。之后,艾老师安排他负责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没过多久,小亮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课堂学习认真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

  问题:

  (1)结合家访前后小亮的变化,评析艾老师的教育行为。

  (2)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儿童观。

  24.【参考答案】

  (1)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之后,老师并没有放弃小亮,看到了小亮身上的发展潜能,并循循善诱。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其次,艾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改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要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材料中,艾老师在了解到小亮家里的条件后,并没有向小亮的父母“告状”,反而对于小亮循循善诱,在班上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师观。

  最后,艾老师的做法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老师安排他监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尽职尽责的表现给予表扬,充分使小亮对于学习和作业变得积极起来,这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

  (2)首先,小学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其次,小学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是独特的人,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最后,小学教师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的主体,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25.材料:

  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月食”现象时,首先给学生讲了“天狗吃月亮”的民间故事然后引出“月食”这个概念。接着,伴随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张老师娓娓道来:“月食的形成和地球、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有关。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当太阳、地球基本运行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时,亮就渐渐地被地球遮住了。此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圆圆的月亮逐渐变得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直至什么也看不见了。最后,张老师总结道:“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里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公元前8世纪,又有月食的确切记载。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问题:

  (1)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2)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5.【参考答案】

  (1)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首先,张老师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给学生清晰地表现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材料中,张老师进行直观展示多媒体课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富有感染力,可以使同学们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张老师的教学做到了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的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应做到是: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教学内容联系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载,教导同学们投身于国家建设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最后,张老师教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材料中,张老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缓缓道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传授知识,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别出心裁,值得我们学习。

  (2)贯彻教学中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确保教学的科学;

  ②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③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题计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

  26.(中文与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的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大坚固,是用巨大的石条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嘹望口和射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可以互相呼应。

  想起古代建筑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石块,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一个伟大的奇迹。

  (1)结合本文教学,谈谈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2)如指导第二二学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26.【参考答案】

  (1)结合本文教学,谈谈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如本文中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其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具备交流沟通的能力;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③审美建设与创造。本文可通过阅读课文或多媒体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长城雄伟景象,体味古人智慧才智;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文章是对世界奇迹之一长城的介绍,通过学习理解鉴赏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态度;

  (2)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借助动画演示、熟字记忆新字,认识“崇、峻、嘉峪等8个生字,会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砖、隔、智”等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全体学生齐声读等方法,达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理解重点语句,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所展示的长城雄伟景色,体悟劳动人民智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活动如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哪些地方最有特点最让你难忘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去一个很壮美的景点,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吧!(板书课题)

  二、识字认字

  老师示范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接着由学生各自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生字词,再次,借助字词典工具同桌互相解决各自生字词,最后由老师呈现并讲解,如“崇旋“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读完课文,长城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可板书:雄伟、壮丽、蜿蜒、像一条长龙......)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邀请同学分段落朗读课文,读完分小组讨论:哪些句子读起来栩栩如生,好像长城壮丽景象就浮现在眼前一样?

  (各组派代表分享结果)

  五、巩固总结

  以“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进行提问,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生字词,体会长城景象特点,同时也为下一课时细读鉴赏课文打基础。

  六、作业布置

  搜集几位名人对长城的评价,想想他,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设计理由:材料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课文,在设计时遵循三维目标原则,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并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不同方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精炼词句总结回答问题:最后,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并布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课文的作业,为下一课时打好基础。

  27.(数学与科学)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课程理念。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27.【参考答案】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课程理念。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落实“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的课程理念,具体如下:

  第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融合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问题生活化”,材料中,可以利用生活的实物,剪刀,钟表等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通过动画进行展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第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融合可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材料中,《认识角》的教学中,设计了找角、摸角等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动画,效果就会更好。

  第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融合材料中,《认识角》中可以安排了课堂练习。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的画法,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

  第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

  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在材料中的《认识角》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2)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动手等活动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角,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让学生对情境产生思考: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学生活动:在刚才展示的情境里寻找数学信息并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表扬学生,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一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目标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评价或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学生活动:根据目标问题经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

  2.自主探究、建立表象

  教师活动: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进行摸角这个活动,同学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像老师这样摸一摸。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感受

  教师活动: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并组织学生思考或自主探究后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老师进行总结,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总结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简单梳理本节课得出的主要结论,将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的知识去感受角有什么特点呢?如果给你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你能做出一个角吗?手中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进行指导教师活动。师生共同进行总结,我们通过张开两条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合拢硬纸条可以使角变化。角的特点:有大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总结出角的概念和角的特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口述等形式展示有关本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有关角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可以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完成后教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角的相关知识练习,巩固新知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畅谈本节课的收获,针对学生的回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并总结。

  设计意图:对所学角的知识进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提出应注意的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的概念和生活联系密切的意义。

  环节五:作业布置

  课后进行观察生活中哪里会出现角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再巩固、再认识。

  28.(英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Guoguo:Hi.Mike.Whyareyoustandingthere?

  Mike:Hi.GuoguoImwaitingformydadsfriend.

  Guoguo:lsitamanorawoman?

  Mike:AmanLook!Herehecomes.

  Guoguo:Therearetwomen.Whichone?Whatishewearing?

  Mike:ltsthetallermanHeiswearingabluesuitwithasilvertie.

  GuoguoAh,yesHeiswearingapairofblackshoes.

  Mike:YesheisMrBrownHesalawyer.

  Guoguo:Nowonderhelookssoserious.Ihavetosaygoodtoyounow.

  Mike:Bye-bye!Seeyoutomorrow.Guoguo!

  (1)简要阐述对话教学的基本环节。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此对话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

  28.【参考答案】

  (1)简要阐述对话教学的基本环节。

  1.热身导入环节

  2.呈现操练环节

  3.巩固提升环节

  4.拓展与运用环节

  5.检测与作业环节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此对话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可以学会单词:tallersilver,lawyerserious:

  学生可以学会句型:Whatishewearing?Heiswearing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

  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话理解能力,掌握如何描述穿着的句型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会到小组交流的乐趣: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

  对话操练环节:

  1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对话,老师纠正nowonder,lawyer,serious的发音,以及语音语调的规范。

  2.师生练习对话,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Guoguo和Mike,练习对话。

  3.同桌两人一组,分角色练习对话。

  4.同桌两人上台展示表演对话。

  5.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并表演新对话设计理由:通过听读进行对话输入,纠正学生难词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师生练习锻炼学生对对话的输出能力,并通过不同的小组展示培养学生合能力与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节拍、调式、情绪情感。(4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7分)

  29.【参考答案】

  (1)简要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节拍、调式、情绪情感。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为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歌曲以简单、易唱,以明快、豪放的旋律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蒙古草原,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旨在通过音乐的学习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如下: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分组合作等方式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③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的拍击节奏并能够自然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词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学生唱歌曲环节

  ①聆听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音频。

  师:同学们,你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想到了哪些景色?

  生:蓝天白云、草原红马.

  师: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再次聆听音乐,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左右晃动,感受草原骑马的场景)

  ②教师出示《草原就是我的家》乐谱学唱旋律。

  教师完整示范演唱并讲解第12小节附点节奏,解决完难点,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旋律,学生哼唱旋律学唱。

  ③朗读歌词。

  学生集体朗读歌词。(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也应该用轻的声音)

  ④教师分句教唱歌词,最后带领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师击提醒学生注意:应轻声演唱,不要喊唱:歌曲虽然短小,但也要有一定的力度及情绪的对比。歌曲从第1小节到第8小节,声音应轻巧、活泼第9小节到第16小节,声音可以稍微连贯)

  ⑤教师将学生分组,为歌曲编配舞蹈动作并表演。

  [设计意图]低年级小学生已逐步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所以在学唱歌曲之前应反复让学生聆听乐。接着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在旋律中感受草原的气息,并采用朗读歌词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的变化,从而自然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最后利用简单的舞蹈动作为歌曲进行编创,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

  30.(体育)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请简述“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动作要点。

  (2)拟定小学中年级“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教学目标。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30.【参考答案】

  (1)请简述“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动作要点。

  动作要点:挺胸、直腰、绷脚面、收髋,弹击有力,力达脚尖。

  (2)拟定小学中年级“武术基本动作——弹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武术弹踢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概念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产生兴趣。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身体的力量和灵敏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礼仪,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导入:采用直观导入的方式。运用抱拳礼手势向学生问好,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武术弹踢技术。

  新授:

  1.示范讲解:采用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各一次,并讲解动作要领。

  2练习:(1)分解练习:一令一动,喊“一时,做提膝动作,喊"二"时,做弹踢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2)完整动作练习:两人--组,面对面站立,一人做弹踢完整动作,一人纠错,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3)行进间弹踢练习:全体学生分成四路纵队,每人向前走一步,做--次弹踢动作练习距离10米,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巩固:游戏“谁是武术小达人”

  游戏规则:全体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两组站在起点处,每组第一名同学进行行进间弹踢至前方20米标志杆处,绕过标志杆后,迅速跑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交接,第二名同学继续完成动作,以此类推,哪组用时最短,且动作最标准为获胜组。

  设计理由:采用直观导入方式,使学生了解武术礼仪,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产生兴趣;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建立动作概念形成动作表象;练习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分解练习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正确动作细节,完整练习使学生动作连贯,最后通过游戏环节进行巩固将弹踢动作可运用实践当中。

  31.(美术)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参考答案】

  (1)简述象形文字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

  特征:①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

  ②利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了解象形文字,根据字意进行联想和添加,创作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象形文字的魅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新授:

  1.欣赏感知

  对比“雨"的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观察,并思考该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象形文字跟平时下雨的情景很像,感觉像图画。

  教师总结:对象形文字含义进行讲解象形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是种最古老的字体。

  设计意图:内容简单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启发性教学加上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象形文字的特点进行讨论与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全方位探索。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象形文字是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这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用象形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你们会如何添加背景与创作?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可以通过字意进行图案的添加和背景的想象,还可以运用颜色叠加或水油分离的方法进行涂色。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借助集体的力量分析和讨论问题。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故正确答案当选B。

  2.“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表明教育的本质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传递人类文化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世界观教育,并指明实现

  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答案】C

  【解析】美感教育即美育,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

  4.在小学阶段,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主要将道德规范( )

  A具体化和人格化

  B标准化和系统化

  C标准化和制度化

  D人格化和系统化

  【答案】A

  【解析】榜样法的特点在于通过榜样人物的言行,把深刻的政治思想原理,拍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

  5.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以美国为蓝本,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

  A壬寅学制

  B葵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葵丑学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的学制,壬戌学制是以美国为蓝本的。

  6.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繁重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创造性有三个表现,因材施教、教育机智,方法上的更断。本题休现的是创造性中的方法上的更新。故正确答容是B。

  7.夏季,师生在操场上活动遇到雷雨天气,安全的做法是( )

  A站在空旷的地方

  B在大树下躲雨

  C在建筑物下躲雨

  D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答案】D

  【解析】突然遇到雷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是立即进入建筑物内并关闭门窗。

  8.及时复习是学生记忆学习材料的有效策略,依据遗忘规律的( )

  A先快后慢

  B时快时慢

  C先慢后快

  D呈倒U型

  【答案】A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9.小明思维与行动敏捷活泼,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气质属于( )

  A多血

  B胆汁

  C粘液

  D抑郁

  【答案】A

  【解析】多血质的人表现出: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10.小学生学习加法是,需要用小石子,小木棒等完成计算,依据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五阶段模型,智力出活动处于( )

  A 活动定向阶段

  B 无声外部语言活动

  C 内部言语阶段

  D 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答案】D

  【解析】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①活动定向阶段这是一个准备阶段,即领会活动任务的阶段。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别题,让学生认识所要学习的对象,2物质活动或物限化话动阶段。这个阶段实质上是借助实物或模象为支柱进行的心智活动的阶段。比如:在计算的时候,学生利用模型,铅笔或者水果等具体形象来帮助计算,③右声的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直援依赖实物或模象而借助自己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的阶段。比如:在计算过程中,利用外部语言说出来,帮助自己计算,@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转化的开始,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比如:计算时,不再通过发出声音来帮助计算,而是逐渐转化无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加入一些思维的成分。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似乎不需要多少意识的参与就能"自动化”地进行智力活动。比如:在计算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内部的思维来进行。

  11.小红非常喜欢数学,对于数学总是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属于( )

  A成就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表现为求知欲,好奇心等。

  12 小学三四年级思维发生质变( )

  A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

  B 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直观动作思维

  C 从具体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D 从直观动作思维过渡到初步抽象思维

  【答案】C

  【解析】小学生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三四年级。

  13小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类依据( )

  A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B课程设置要求

  C课程内容固有属性

  D课程管理层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依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误程。

  14教学设计,“参与,研究,探讨...”等表达属于(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行为与结果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C

  【解析】“参与,亦清,经历、发现、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的属于过程与方法维度提升学生能力的具体方法。

  15评价应该采用( )

  A百分

  B等级

  C评语

  D等级加评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评价类型。素质教育应贯彻新课改下的评价观,评价方式方法应多样化,并且提倡质性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

  16基础教育改革中,设置课程开发,顺序分配的指导性文件(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培养方法

  D教学大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故正确答案为A。

  17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 **取向

  B 创生取向

  C **取向

  D **取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实施取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提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故正确答案为B。

  18在下列选自《学记》的语句中,体现教学语言简约生动( )

  A学不躐等

  B开而弗达

  C禁于未发

  D罕譬而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思想。 A选项指的是循序渐进,B选项指的是启发诱导,C选项指的是及时预防,D选项指的是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故正确答案为D。

  19讲完长方形面积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自己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面积,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属于( )

  A实践研究

  B实验教学

  C实习作业

  D实物演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车间、农场、学校园地等场所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简单说是从学了知识到用知识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C。

  20强强学习一般,但劳动积极,老师奖励一朵小红书,评价属于( )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将评价对象的经历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本题体现的是把被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将劳动和成绩做对比,故正确答案为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耶克斯 -多德森,该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第一,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曲线。

  第二,一般来讲动机强度中等时,学习效率最高。

  第三,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2.简述小学德育中实施奖惩的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23.简述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

  (1)帮助研究人员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4)有利于积累研究资料;

  (5)有利于全面准确的把握研究内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学校开展座谈会,学生反应王老师有很多问题,不太喜欢王老师,学校告知王老师,王老师在班里斥责学生,并哭泣,后来学生给王老师写了纸条,不是不喜欢王老师,是王老师上课经常因为小事就发脾气,整天提醒吊胆,没有想到这次反应给老师带来困扰,王老师看到后也很后悔。

  (1)如何看待学生的行为

  (2)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材料中,王教师要保持工作的教育敏感度,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思想。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材料中,王老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未完成性,对学生多一份宽容理解悦纳学生的错误,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材料中,王老师应该提升个人素质,增强教育机智,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对能力和语言的艺术

  (4)发扬教育民主。材料中,王老师不应该将学生“痛骂”一顿,去怪学生不知好歹,应有话好好说酣心,民主、公正的对待学生的问题。

  (5)主动与学生沟通。材料中,王老师遇到问题不应求全责备,不分青红皂白的发脾气而是应该与学生主动沟通,找到问题的原因。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材料中,王老师应该正确的化解师生矛盾,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冷静的有效的来解决问题,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25.材料

  【参考答案】

  (1)材料中李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材料中,当看到学生的状态时,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发挥教育机智,更新教学方法,创造性的教育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创新教学方式,以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讲解为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把据好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材料中,李老师虽然提前设计好了课程,但是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生成,体现了这一点。

  (2)①“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价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

  ②两者看似一对矛盾,实质上相辅相成,只有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平街,才能较好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渡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

  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

  选择作答。26题为中文与社会,27题为数学与科学,28题为英语,29题为音乐,30题为

  体育,31题为美术。

  26.中文与社会

  《场景歌》从国家通用语文文字中分析上述文本知道二年级学习文本,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方法。

  【参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诗歌,文章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司之中,让学生能够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全文共四节,第一节是一幅大海风景图,第二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第三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第四幅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让在学生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2)教学目标及依据评分标准:①参考分值:6-10分

  A.切合主题,符合考情。

  B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完全匹配,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这几个方面进行表述,表述具体正确。

  C.字体工整、卷面整洁。表述清楚,书面表达合理,符合题目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D.教学目标中不能出现“使”“让”。

  (2)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借助图画,熟字记忆新字,认识“滩艘,军、舰、帆、”等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孔、桥”2个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全体学生齐声遗等方法,达到能够能正确,流利地背通课文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那你们去过那些地方呢?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呀?那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听老师读课文,接着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同桌两个互相讨论。

  三、细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观察情境图,学习第四小节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看到的事物,出示:队焦、铜号,红领巾,欢笑,随文认“队、铜、号”

  3、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合适的数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情况。

  2、摘苹果游戏,开火车巩固生字。

  (三)在读文中,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1、出示海边景色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近到远的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合适的量词,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2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过渡:圆,前面是什么呀,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①创设情境,多种形式读课文。

  ②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量词。一()鱼塘 -()稻田

  3、我们到了最后一站,看看有哪些美景?(四)齐读课文,再现课文美景。

  四、指导写字

  1凭借田字格观察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本课左右结构的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2、教师范写孔和桥,学生书空后练写,教师逛视。

  3、写字评价反馈,总结

  五、总结课文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生字又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教给了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同的方法,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学生细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7.数学与科学

  小数与乘整数数学思维和包含的运算规律,根据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了转换思想方法。运算规律如下:小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律:先将小数点去掉,再按整数乘整数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并掌抑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学习,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思思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习数学带来的成就感,体会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活动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芳芳一家去商店买东西,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2、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买三个水杯多少钱?你会列式吗?"3.2x3"是求几个3.2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设计理由】把学生代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引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这样的设计恰当,科学,能充分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

  二、讲授新课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32x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可以采用加法,教师点评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先猜想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后动笔验证,再小结。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提问:谁能用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32x3"的过程?指出:3.2x3也可以用来法竖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小数乘整数的算源是先将小数点去掉,再按整数乘整数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 点上小数点

  【设计理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口述等形式展示有关本课知识点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井作答,可以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完成后致须进行评价。

  【设计理由】通过对所学小数乘整数多层次的练习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畅谈本节课的收获,针对学生的回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并总结。

  【设计理由】对所学小数乘整数知识进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提出应注意的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五、作业布置

  学生完成课后剩余练习题或者教师自主设计一道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理由】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再巩因,再认识。

  28.英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

  (1)1.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小学生对枯燥的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满足于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句型,满足于考试取得好成绩,真正把英语学习变成乐弹,主动积极去掌的少,苹语故事的学习可以突破知识的局限,激发学生学习兴唐,活跃课堂氛围。

  2.形成健康人格,培养合作精神,故事表演需要孩子动脑动口,耳听目视,手脚井用,穿插跳,唱,说等多种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英语课上他们总是喜欢保持沉默,开口说英语比让他们说汉语困难得多,对老师提的问题也会因为心理紧张而回答地不流旸,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而故事夷演所营造出的轻松愉快的我围会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克服学生紧张心理,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可以读懂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学生可以学会单词graperipesour。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获得阅读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学过的歌曲"Five little monkeys 让

  学生服随声音说唱,接着出示关于动物的照片,问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自然讨湾到本节说的学习。

  老师:Classplease look at these Dictures and tell me how to say them in English.学生:dogcatelephant,ant,fox..

  老师:Doyou want to know astoryabouta fox?Let5start ourtodayslesson设计理由:

  通过活泼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呈现图片,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故事理解环节

  1.泛读

  请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

  通过图片,简笔画讲解重点单词graperipesour并进行相关练习:

  2.精读

  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完成相关任务:提问回答任务: Why the fox wants to look for the food? Why the fox cant reach the arapes?

  3.跟读

  跟随录音,进行朗读,注意语音、语调,

  设计理由,通过过证和精论培养学生的同读能力。

  29.音乐

  【参考答案】

  (1)《猪雪寻梅》采用四二拍的节拍,D自然大调的调式,描绘了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随着冬雪去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歌曲以轻快活泼的曲调既表现出人们能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做然绽放的精神,词由井茂,朗朗上口。

  (2)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体会冬天带来的欢乐,以乐观的精神对待生活、对待自然。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③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认识附点四分音符,以及带感情演唱歌曲。

  (3)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读书郎,在大告过后,骑着毛驴伴随叮当作响的铃声,悠然自得的经过白雪覆盖的小桥,去寻找怒放的梅花,一缕楼梅香扑鼻而来,他忍不住摘下几枝梅花,带回书房陪伴他读书,强琴,大家想不想知道这是那首前里描给的画面呢?大家都想知道啊,那就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微曲在语雪寻梅力,感受欢自的妹力。

  【设计理由】采用情景导入的形式,使学生对新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情景,从而明确本次的教学目标。

  30.体育

  【参考答案】

  (1)动作要点:支撑脚脚尖正对球,接球肤提腰外展,脚内侧接球后迅速后撤。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项目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生掌握脚底接地滚球中正确接球部位,发展学生快速起跑能力与反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3)教学环节

  导入:通过足球明星--梅西,引出本节课课题。设计理由:通过明星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示范:侧面示范

  讲解动作要领: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膝关节微屈,接球腿提膝稍外展,脚尖微翘,脚掌与地面平行,使脚内侧正对来球;当球滚到体前时,接球脚自然伸出迎球,触球的一剥那接球脚顺势后撤,以缓冲来球力量,将球接在脚下。

  【设计理由】通过侧面示范使学生建立动作表象概念。运用语言法详细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深入了解动作原理及动作要点。

  练习:1.无球模仿练习:引导学生一令一动做出迎球、后撤接球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2.对墙踢球:每人持球对墙踢球,体会触球撤引得缓冲动作。

  3.分组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球,一人接球。学生之间相互指导,相互纠错。

  【设计理由】练习环节采用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徒手模仿动作,建立动作概念,初步掌握动作基本要领;对墙踢球可掌握触球位置及缓冲动作。分组练习,相互纠错,可增加学生之间友谊,共同进步。

  4.巩固:抢球游戏: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同学围城一个圆圈,一人在圈内抢截球,圈外同学进行地滚球传接,如被圈内同学抢截成功,该同学自动转换为圈内抢截球同学,依次类推。

  【设计理由】通过游戏巩固动作,运用实践,使学生完整掌握脚内侧接地滚球动作。

  31.美术

  【参考答案】

  (1)雕塑,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一般是用凿子或其他工具将木石、金属或其他材料雕刻塑造成一定形象。雕塑按表现形式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圆雕是指非压缩,可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浮雕是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透雕是去掉了底板的浮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了解泥板塑造人物的特点,掌握塑造塑造不同动态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演示及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泥塑的乐趣。

  (3)新授:环节一:欣赏体会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图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主观察,并思考标志设计的种类及特点?教师对标志设计的相关知识背景进行讲解。

  【设计理由】内容简单,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启发性教学加上直观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性。

  环节二·合作探究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探究标志的组成以及表现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

  【设计理由】循序渐进,借助集体的力量分析和讨论问题。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教师引导示范

  1.教师简单示范标志设计的过程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实践练习:学生进行主题性标志设计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由】教师直观示范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技巧:学生实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巡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因材施救。

  环节四:展示评价

  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到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彼此取长补短:教师进行师评。

  【设计理由】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学会客观公正看待自己和他人,树立自信。通过教师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标志设计的知识.

  2022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晏阳初

  C.梁漱溟

  D.蔡元培

  【答案】A。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为生活教育理论。主要观点:①“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②社会即学校。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③“教学做合一”。“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是一件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仅在脊椎动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这种观点被称为( )。

  A.神话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C。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

  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⑤实践性知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解析】《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故本题选B。

  4.毛泽东在《体育研究》一文中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这句话强调学校体育应注重( )。

  A.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

  B.增强学生体质

  C.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D.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答案】C。

  【解析】题干意为:想要得到体育的效果,不是动用主观力量,非要促进他们对体育的自觉性不可。假若自觉了,那么体育的作用,可以不用说而自己就能知道,命途顺达志向高远的效果,也会不去寻求而自己得到了。说明体育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性,即自我锻炼的能力,非体育观念,故选C。

  5.少先队的队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其含义是( )

  A.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B.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C.少先队的利益高于一切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答案】D。行队礼要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解析】行少先队队礼要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故选D。

  6.马卡连柯总结了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 )。

  A.执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平行影响原则

  D.教育一致性原则

  【答案】C。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原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当灰尘、飞虫等进入孩子的眼睛时,不宜采用的措施是( )。

  A.用手揉

  B.用生理盐水冲洗

  C.用清水冲洗

  D.用棉签去除异物

  【答案】A

  【解析】一旦异物进入眼内,可让孩子轻轻闭上眼睛,切不可以搓揉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故本题选A。

  8.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

  C.概念

  D.命题

  【答案】D

  【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长,宽,面积概念的理解,学习由几个概念组成的命题“长方形面积=长×宽”,属于命题学习。故本题选D。

  9.个体早期发展阶段存在着关键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不平衡性给我们的启示是抓关键期。

  1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

  A.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均衡发展

  B.完全摆脱具体形象思维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D.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过渡

  【答案】C

  【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11.小文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喜欢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限量版运动鞋或其他高档物品,看到有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感到十分满足,小文的心理防御方式是( )

  A.升华

  B.转移

  C.补偿

  D.推行

  【答案】C。

  【解析】补偿是指个人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补偿分为消极性补偿和积极性补偿。例如,有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是她跟其他学生说我家里很有钱等来弥补,属于消极补偿。故C项正确。

  12.下列词语中,体现注意品质广度特征的是( )。

  A.一目十行

  B.一心二用

  C.目不转睛

  D.心猿意马

  【答案】A

  【解析】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所关注的同类事物的数量,A选项正确。

  13.教师在选择和组织内容时,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 )。

  A.科学性与思想性

  B.生活性与情境性

  C.条理性与逻辑性

  D.专业性与学术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内容应贯彻的原则,其中包含: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的原则;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相统一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其中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与思想性。故正确答案为A。

  14.《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所列举的教学活动中通常被合称为“三字一话”的是( )。

  A.铅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B.钢笔字、毛笔字、电脑打字、普通话

  C.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D.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地方话

  【答案】C

  【解析】国家要求教师掌握的教学基本功是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5.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制定的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教学目标属于( )。

  A.结果性目标

  B.体验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知识性目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性的课程目标,感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体验的表现,所以是体验性目标,故正确答案为B。

  16.有教师提出,小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这一观点符合的教学规律是( )。

  A.教育学的辩证统一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D.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

  【答案】D

  【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认为,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题干中,认为小学数学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上有文化味道的数学课,表明除了学习数学,还要渗透德育。故选D。

  17.为了认识蚕的生长过程,李老师指导学生饲养蚕宝宝,观察“卵--幼虫--蛹--蛾”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谈论法

  B.实验法

  C.练习法

  D.演示法

  【答案】B

  【解析】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题干中李老师指导学生饲养蚕宝宝,观察“卵——幼虫——蛹——蛾”的变化就属于实验法。

  18.从课程类型来说教室里的图画、标语及黑板报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又叫“非正规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主要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和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与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室里的图画、标语、黑板报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像学生们传递知识、行为规范等。

  19.根据古德莱德的观点,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属于( )。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运作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答案】B

  【解析】正式的课程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正式的课程只是理想的课程中的那些被官方认可与授权的部分。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属于正式的课程。

  20.在小学阶段提倡运用“档案袋评价”属于( )。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绝对评价

  D.相对评价

  【答案】B

  【解析】质性评价主要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评判,通常表现为书面的“鉴定”或“评语”。一般来讲,书面的评语通常比简单的分数或等级更清晰地传达出被评价者的优点与缺点,但这种评价方法不够精确,且主观性较强。在小学阶段提倡运用的“档案袋评价”属于质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

  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理论:

  ①活动定向阶段(准备阶段),即领会活动任务的阶段。

  ②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或模象(示意图、模型、标本等)进行的活动。

  ③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借助出声的外部言语进行的活动。

  ④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是出声的言语活动向内部言语活动转化的开始,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是简缩和自动化的内部言语活动。

  22.简述学校开展美育的途径。

  【参考答案】

  开展美育的途径包括: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①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②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①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②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③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23.简述开展教育实验的关键环节。

  【参考答案】

  (1)变量。包括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人)、无关变量(干扰变量)

  (2)事前测验与事后测验。

  (3)实验组和控制组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三(1)班小玉同学新买的《新华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字典的背面写了一个“玉”字,班主任沈老师让小玉先不要声张,到教室对同学们谁:“前两天老师请每位同学都买了一本字典,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看一下。”沈老师在检查时发现小叶满面通红,她的字典背面有个“壁”字,像是在“玉”字上面盖的。沈老师迟疑了一下,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

  事后,沈老师了解到小叶家生活非常困难,母亲卧病在床,对她来说,购买一本字典是个不小的负担。沈老师就自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背面精心地描摹了一个“玉”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字典交给了小玉,然后对她说,“你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了。”小叶听到后,红着脸底下了头。

  问题∶

  (1)结合材料,从德育的角度评析老师的行为。(10分)

  (2)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处理类似问题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

  【参考答案】

  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以下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具有多种开端,教育者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的目的。材料中,沈老师自己给小玉买了字典,引发了小叶羞愧心理,从道德情感入手对小叶进行了教育,遵循了这一规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学生不断做出反应,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 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材料中,沈老师在发现小叶的情况时,没有当众批评她,遵循了这一规律。

  ③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沈老师从小叶的实际情况入手对小叶进行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④沈老师的行为采用了情感陶治法。材料中的沈老师用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长的成长为目的。教师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瑟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②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导致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着以势压人,那样只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

  ③有效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教师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又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

  ④可接受原则。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⑤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

  25.材料

  近年来,某小学为改革过于依赖纸笔测试的学业评价方式,在低年级实施基于绘本场景的表现性评价,采用游戏化、项目化、综合式评价方法,对学生各学科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评定等级。

  一年级表现性评价选定的绘本为《犟龟》,其主要内容为:乌龟陶陶响应远方的邀请,启程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闯过了各种难关,最终他赶上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结婚庆典。为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教师设计了“帮助乌陶陶朗读用拼音书写的请柬”的任务。为考查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要求学生为“狮王” 唱一首歌,并配以表情和动作。接着,学生小组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捏一顶王冠,作为献给“狮王”的礼物,这一任务不仅考查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等。

  实施表现性评价后,学生们都把期末评价当成期末庆典,从学期初就开始期待,这个学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问题:

  (1)结合材料,对实践表现的方式进行评价。(10分)

  (2)这样的评价有怎样的功能?(10分)

  【参考答案】

  (1)该校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堂评价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材料中,该小学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使得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以往大不相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②注重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材料中,教师通过设计写请柬的任务,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这是对新课改课程功能三维目标注重的体现。

  ③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材料中,通过《绘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④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材料中,对学生实施表现性评价,注重了对学生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⑤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材料中,学生的评价由教师、家长志愿者、中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成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评定等级。正是体现了教学主体多元化。

  (2)在该校实施的表现性评价中,教学评价起到了如下功能:

  ①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主要是指教学评价可以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有定向引导的功能,能引导评价对象趋向于理想的目标。材料中,在教学评价的引导下,使教学活动往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全面。

  ②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材料中,学校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越来越活跃,对于课程也有极大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

  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题为中文与社会,27题为数学与科学,28题为英语,29题为音乐,30题为体育,31题为美术。

  26.蜘蛛开店: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守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问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写作特点)。(8分)

  (2)若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就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蜘蛛开店“卖口罩”的内容设计教学设计片段,并说明设计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借助趣味性的童话语言以及结构反复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蜘蛛开三次店都遇到了大困难,从而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总会遇到困难。让学生学会迎难而上,而不是像蜘蛛那样一味地退缩,相信只要坚持了,总有一天会成功。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读课文,会认“店、蹲、寂、寞”等16个生字,会写“店、决、定”等9个生字,会写“飞虫、决定、商店、木屋、围巾、星期”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的字、词、句,让学生了解蜘蛛开了三次店:口罩店、围巾店、袜子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事情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退缩的美好品质。

  (2)教学设计

  学习第2至4自然段——口罩编织店

  1.课件出示: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

  (1)指名读句子。

  (2)提问:“决定”是什么意思?从“决定”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决定”就是想好了,拿定了主意。看来蜘蛛是下决心要开这个商店了。)

  (3)引导:蜘蛛决心开一家商店。谁能用肯定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2.过渡:好寂寞、好无聊的蜘蛛决定开店了,它会卖什么呢?

  3.探究矛盾点“很简单”和“好难织”。

  (1)课件出示两句话:

  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2)女生读一句,男生读一句。

  (3)讨论:为什么先前说“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后来却说“口罩好难织”?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这两句话一对比,从中体会到蜘蛛开编织店选择织什么东西想法很简单,没有考虑到会遇到怎样的顾客,会有什么困难。具体地说就是蜘蛛自己擅长编织,觉得开口罩编织店是很简单的事。没想到来的顾客是河马,这里说“好难织啊”主要是指帮大嘴巴的河马织口罩花工夫费时间。)

  (4)体会给大嘴巴河马织口罩的难处和心情。

  ①课件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②指名读句子,并相机出示河马嘴巴图片。

  预设1:学生读好关键词“那么大”,从这强烈的语气中更感受到河马嘴巴大得惊人,

  预设2:学生读好关键词“一整天”“功夫”“功夫”,感受口罩“好难织”。

  ③课件出示:顾客来了,( )是一只河马。

  在括号里加一个词语,更好地表达河马此时此刻的心情。(可以填写“竟然”“没想到”等,表现蜘蛛意外、吃惊的心情。)

  ④讨论:蜘蛛为什么会这样意外呢?

  (蜘蛛开口罩编织店,觉得这事很简单,完全没想到遇到第一个顾客就会是嘴巴最大的河马。)

  ⑤齐读第4自然段。

  4.交流:蜘蛛用一整天的工夫织完河马的口罩,太辛苦了,卖出了好价钱吗?小木屋外面挂了一张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1)课件出示: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2)学生谈看到这个招牌的体会。

  (预设:蜘蛛想法太简单了,不计口罩大小和所需的工夫,都只能收一元钱。)

  5.指名讲述“买口罩”部分的故事。

  6.想象:如果你是蜘蛛,经历了这些,你会想什么?

  预设1:哎,一开店就遇到大嘴巴的河马,织个口罩花了一整天时间,真倒霉。

  预设2:口罩那么难织,还是换个编织店吧,织别的东西吧。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简单讲述故事,再精读课文深入体会情节,完整讲述故事。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讲述故事,提高学生在设疑中主动探求故事的兴趣和欲望。

  (3)童话故事有一波三折写作手法。什么是一波三折呢?一波就是以一件事情为线索,折就是指事情中的意外的变化,三折就是指三次意外变化。比如《蜘蛛开店》这篇童话以蜘蛛开店为线索,写了三个波折。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认真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符号意识?(4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小学生的符号意识?(4分)

  (2)若指导五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创设具体的情境,联系身边的事情,帮助学生去认识与理解符号,要尽可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在教学中对符号演算的处理应尽量避免让学生机械地练习与记忆,而应增加实际背景、探索过程、几何解释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说明学生超越了具体实际问题的情景,找出了存在于某一问题中的共性和挖普遍性,把认识和推理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教学设计

  一、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

  师:同学们去过大雁塔吗?知道关于它的历史吗?那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这里的D表示什么?(大雁塔) H表示什么?(西安市)

  师: D和H都是字母。(板书--字母)

  师:在生活中还有没有用字母表示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

  师:来我们看一看。(KFC CCTV )

  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扑克牌?生:玩过。

  师:扑克牌里有没有字母?生:有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J表示(11) , Q表示(12),K表示(13) A表示(1或24) 并及时板书。

  师:看来字母很神奇,有时可以表示名称,有时可以表示计量单位,有时可以表示数。今天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字母表示数》。(补充板书)

  二、用字母表示变化的数

  1.儿歌激趣,初步建构。

  师:同学们,有一首特别有趣的儿歌叫“数青蛙”, 你们会说吗?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男女对唱,师做暂停手势,问:能唱完吗?生:唱不完。

  师:那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表示这首 儿歌吗? (生交流汇报并展示学生表示方法)

  师:你觉得那种方法比较合理?在这首儿歌中,n分别表示那些数字?

  师: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相同,都用n来表示。

  小结:在同一个算式中,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

  2.提出问题,感悟新知。

  (1)通过这个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当淘气1岁时,妈妈1+26岁;当淘气2岁时,妈妈2+26岁;当淘气3岁时,妈妈3+26岁……

  (3)当淘气10岁时,妈妈多少岁呢?算式是什么?谁能像这样接着往下说?(请3个学生继续说)

  (4)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妈妈得年龄是多少岁呢??(板书: a+26岁)

  (5)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式子的? (引导学生说出: 妈妈比淘气大26岁是永远不变的,如果用字母

  a表示淘气的岁数,妈妈的岁数就是a+26岁。)

  (6)来,一起读一读。同学们看这个含有字母的加法式子(指着黑板上的a+26) ,从这个式子,你们能知道些什么呢? (请学生任意说说意思。大家说得有点意思,对,这个式子表示出了淘气和妈妈之间的年龄关系。)

  (7)淘气的年龄是在不断变化的,妈妈的年龄也随着变化。而a+ 26表示的关系却是不变的。正如德国数学家开普勒说的一一(读课件: 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3.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1) (课件: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用什么算式表示?

  (3x2=6)摆3个三角形用几根?自己写算式。摆3个三角形呢? 4个呢?

  (2)还可以继续摆下去,摆5个,摆6个,摆10个,摆50个,你能把算式写下去吗?

  (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

  (4)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 学生说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师:在这一串式子里,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量是3; 1、2、3、4、5、....是另一个量,在变化。我们永远写不完,你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a3)

  (5)你是怎么想的? (当三角形个数是a时,小棒根数是它的3倍,就是(ax3) 根。)

  (6)在这里,a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 1、2、3、、.... )这个a只能表示整数,能表示小数吗?

  (7)用字母表示的数有一定的范围 ,我们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听故事《数学国王》,学习在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中,字母与字母之间,母与数字之间的简写方法。

  紧跟练习:

  1、填空题。

  2、判断。

  四、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快乐广场

  师: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这里的x米、y米分别表示什么?

  生: x米表示生活馆到音乐吧的距离。

  生: y米表示生活馆到智薏屋的距离。

  师:从门口出发,你想去哪里,要走多少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我想去(),从入口出发要走的路程是()米。

  生:我想去音乐吧,要走(50+x)米

  生:我想去生活馆,要走50米

  生:我想去智慧屋,要走(50+y)米

  师:为什么这里的字母都不一样?

  生:因为它们的路程不一样

  师:哦,原来不一样的路程,也就是说不-样的数要用不-样的字母来表示。

  生活馆(讨论n只手有()手指头。)

  智慧屋(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

  4、音乐吧(继续儿歌)

  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10只青蛙呢? a只青蛙呢?让我们为全世界的青蛙编一句数学歌吧!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小结:这里的字母n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青蛙只数。它不仅表示了数,而且表示了青蛙的只数n

  与它的嘴的张数n,眼睛的只数2n,以及腿的条数4n之间的数量关系。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认真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四种常见的英语学习活动类型,并举例说明。(8分)

  (2)如知道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拓展运用环节,让学生汇报假期里的学习情况,并说明理由。(22 分)

  【参考答案】

  (1)常见的英语学习活动类型:

  歌谣活动:歌谣学语音、歌谣学语词、歌谣学语句、歌谣学语法、歌谣学话题

  歌曲活动:歌曲学语音、歌曲学语词、歌曲学语句、歌曲学语法、歌曲学话题

  故事活动:故事学语音、故事学语词、故事学语句、故事学语法、故事学话题

  游戏活动:游戏学语音、游戏学语词、游戏学语句、游戏学语法、游戏学话题

  (2)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够认读单词和短语read,holiday,write a book;能够掌握主要句型what did you do并熟练运用。

  ②学生能够了解更多与过去发生的事情相关的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交流。

  3.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3)拓展训练

  游戏:你演我说

  教师先介绍你演我说游戏的规则,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一个人看到老师出示的句子,并将它表演出来,另一个人用what did you do 提问并猜含义。猜对一个句子得一分,得分最多的组赢得胜利。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学生能增强对句子的实际运用,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和同伴的协作能力。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8分)

  (2)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

  【参考答案】

  (1)歌曲特点:《时间像小马车》 是一首想象生动、活泼有趣、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特点。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小马车,哒哒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并采用了曲调的模进、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之才。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去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活泼愉快的声音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模仿,接龙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渐强渐弱的变化,并展示出效果。

  (3)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坐过马车吗?今天时光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一辆时间马车,想带领大家坐上这辆时间的小马车走进我们的音乐世界。

  一、律动导入

  全体起立,(放原唱)跟老师一起坐上这辆时间的小马车,出发吧!

  二、难点处理

  1.请坐,时光老人说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同学们坐在小马车上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马车哒哒哒哒跑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马车是怎样跑来的(播放小马车由远到近时图像及声音)?(小马车由远到近,声音由小到大)

  2.我们能用什么乐器模仿小马车哒哒哒哒跑的声音?(双响筒)双响筒是打击乐器,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你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怎么样(由弱到强)?(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随老师一起读: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3.小马车的铃铛也铃铃作响,我们用手铃来模仿一下,手铃,演奏时左手握住铃柄,右手握拳,敲击左手的手腕,演奏出不同的节奏型。边敲击乐器边读: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向 前 跑,老师给他们配上了小音符,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4.时间的小马车带着时光老人渐渐跑远了,我们一起听一听,马车跑远的声音,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5.同样我们也给它加上小音符,一起唱一唱吧

  6.时间的小马车变成了流动的音符,让我们一起给它伴奏吧。(放范唱)

  7.时光老人夸奖我们伴奏的真棒,他问同学们能不能乘上小马车一起演唱歌曲呢?

  三、学唱阶段

  时光老人说你们歌词还不会,怎么能演唱呢,让我们一起按节奏读一读吧。

  放范唱,小声跟唱,你的声音不要让你的同桌听到哦,再放范唱,老师好像听到了同学们坐在小马车上那快乐的心情,能不能把这快乐的心情分享给你的同桌让她听到你的声音。

  小马车跑动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干脆的,让我们以干脆声音来演唱第一乐句,(随琴逐句教唱)第二乐句马车由远到近由弱到强一气呵成,第三乐句唱的连贯些,第四乐句由近到远由强到弱一气呵成。

  随琴完整演唱

  时光老人说我们唱的真不错了,现在给大家分配一下任务各自为歌曲服务,乐器组,舞蹈组,歌唱组,时光老人说时间像小马车一样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不停地跑动着,他想考考大家,时间还像什么?老师说时间像小火箭,跑的飞快,嗖嗖嗖嗖嗖嗖冲上天,我们一起把时间当做小火箭演唱一遍吧

  四、听赏

  时光老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静静的来听一听是什么?(闹钟)你来听一听闹钟走动的声音(滴答滴答)时光老人说今天这只小闹钟可不是一般的小闹钟,它是只调皮的小闹钟,不仅会唱歌而且还会跳舞,你们来听一听它是怎样唱歌的?

  师: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闹钟唱歌的样子吧,谁听出来是什么小乐器在模仿小闹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木鱼)我们用木鱼为小闹钟伴奏吧。小闹钟说我不满足唱歌了,我要给大家跳一支舞。小闹钟还是一刻不停的跳啊唱啊,你听,它又唱起来了,这只调皮的小闹钟可是一个负责的小闹钟,它不忘了它的职责,该叫醒主人起床的时候它叮铃铃响起来了,你们听小闹钟叮铃铃响了几次?(八次)这只调皮的小闹钟啊把小主人叫醒后,又继续唱着它的歌,仔细认真听小闹钟最后发生了什么?(不小心滑了一跤)

  这首乐曲原来是由美国安德森老爷爷所做的一首乐曲,现在我们一起完整聆听(边唱边律动)

  五、总结

  时光老人对大家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可是时光老人它一刻不停的往前走着,从不停歇,让我们赶上时光老人的脚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好下课。

  30.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助跑投掷垒球(以右手投掷为例)

  面对投掷方向,右手持球于头的右前方;助跑几步后,迈右腿的同时,身体向右转。右臂靠近身体经下向后

  引球,左腿迅速向前一步;左腿用力蹬地,右腿迅速向前交叉。当右脚刚一落地,迅速蹬地、转髋、挺胸、同时身体左转,重心前移,左腿积极落地蹬伸,上体向前鞭打,右臂经肩上屈肘向前挥臂,将球快速投出。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助跑投掷垒球”的教学重点、难点。(8分)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习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22分)

  【参考答案】

  (1)教学重点:左腿用力蹬地,右腿迅速向前交叉。当右脚刚一落地,迅速蹬地、转髋、挺胸、同时身体左转,重心前移,左腿积极落地蹬伸,上体向前鞭打,右臂经肩上屈肘向前挥臂

  教学难点:动作流畅自然、协调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出助跑投掷垒球动作要领,85%以上的同学能掌握这一动作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练习法,提升竞技能力,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养成勇敢顽强的良好品质。

  (3)一、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助跑投掷垒球动作挂图,提问其动作分几个技术环节?有什么技术要求?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方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挂图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加提问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能力,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示范

  教师采用正面和侧面示范,提示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并描绘出来。

  设计意图:多角度示范能兼顾到多数学生,方便观察与学习

  三、讲解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利用挂图讲解技巧,便于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

  四、练习

  ①空手练投

  练习垫步,以空手拟投掷的动作。,练习时全部的动作放慢速度,以免受伤。

  ②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对方在动作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理由:通过练习,不断强化技术掌握,尝试完整动作练习。

  3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古建筑采用什么结构方式?在群体组合与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就此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古建筑的审美感知与保护”内容的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1)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布局特点:若干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2)知识与技能:欣赏了解古建筑,正确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整理本地区古建筑资料,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古建筑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提高欣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

  (一)导入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古建筑图片让学生观察,导出课题。

  (二)欣赏感知

  欣赏图片: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北京故宫、贵州地坪风雨桥、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这些古建筑的名称、地理位置,初步感受建筑风貌及艺术价值。

  (三)整理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古建筑资料或相关故事。

  谈谈自己对于亲身游历过的古建筑的认识、感想。

  欣赏课件中展示的家乡古建筑,感受家乡古建筑的艺术美。

  在欣赏过程中,细致观察古建筑的造型特点、结构特点及装饰色彩。

  (四)保护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建筑的保护方法,并以多种形式展现:宣传画、手抄报、古建筑模型等。或尝试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五)展示赏评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赏评保护古建筑的作品。

  (六)总结交流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毁坏就不可能复原,我们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因为它们是古代文明幸存的见证,我们有责任将它们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七)拓展延伸

  欣赏古建筑模型图片,探究其制作方法。

  与家人旅游时注意观察古建筑,将本课的保护方法应用于实践,爱护古建筑。

【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历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精选6篇)10-09

2024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09

2024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09

历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09

历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10-09

自考英语历年真题答案(精选10篇)09-27

2024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09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精选5卷)09-30

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下载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