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丝瓜(季羡林)

时间:2023-06-17 08:55:21 赛赛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

  神奇的丝瓜由季羡林老作家写的一篇散文,写出了丝瓜三大神奇:可以讲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让处在有利地形的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奇的丝瓜(季羡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zh草c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内容简介

  这篇散文写了作者随意播种了丝瓜籽,丝瓜却长出来了,然后写作者日日夜夜观察丝瓜,得出的体会。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非常丰富,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语言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方面。其中,他最为著名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语言文字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有《论语译注》、《史记译注》、《庄子译注》、《红楼梦译注》等。这些著作为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季羡林的思想贡献

  季羡林先生的思想贡献也非常重要,他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反对西方文化的一元论。他还提倡“文化多元主义”,主张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和独立性。他的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季羡林的教育理念

  季羡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独特,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他主张教育要贯彻“自由、平等、民主”的理念,提倡学生自由探索、平等竞争、民主协商。他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季羡林的艺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还是一位艺术家。他精通书法、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获得多项奖项。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热爱。

  神奇的丝瓜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位慈祥的老者就是季羡林老爷爷。(课件展示)现在季老爷爷虽然已经去逝了,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再次默读文章,勾画生字新词,理出不懂的问题。

  3、重点了解“凸”字的笔画笔顺。

  4、理解“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三、品句,体会作者的担心。

  教师过渡:文中说谁“杞人忧天”了?全文共写了作者几次担心,都担心什么呢?请找出描写作者担心的句子,用“——”勾画出来。

  1、抽生读作者第一次担心的语句,读出这种担心的语气。

  2、抽生读作者第二次担心的句子。(课件显示句子)

  教师引语:这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3、课件出示作者第三次担心的句子,抽生读。

  四、感悟丝瓜的神奇。

  教师过渡:丝瓜的生长紧紧地扣住了作者的心弦。可是作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丝瓜是“神奇”的。请大家浏览课文,用波浪线勾出体现丝瓜神奇的句子,还可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师生交流。

  2、作者第一次担心的那个最初长的瓜怎样了?(板书:停止生长)如果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体会丝瓜舍己为人、顾全大局。

  3、在三楼窗外的那两个瓜把瓜秧折断了吗?(板书:弯、放)体会丝瓜智慧生长。

  4、在二三楼之间的那个瓜又长得如何?(板书:平躺)师生交流丝瓜的神奇。

  5、课题是《神奇的丝瓜》,可是季老爷爷多次写自己的担心呢?(了解烘托的写法)

  6、师生共同品读。

  7、文中还胡哪些句子体现了丝瓜的神奇?(课件出示2、3自然段中几个带“竟”字的语句。)这几句话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是什么?从这个“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情感体验。

  1、课件出示“怡然、泰然、悠然、坦然”,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结合文中的丝瓜来说说它们各自是怎样的“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体会这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和感悟。

  六、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季老先生为什么把丝瓜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呢?(师生共同总结:仔细观察、巧用词语、真情实感等)

  七、布置作业:

  选择一种认为平常而又有些特别的植物,写一篇作文。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神奇的丝瓜(季羡林)】相关文章:

神奇的丝瓜教案设计范文08-25

季羡林作文03-28

季羡林的幽默12-13

丝瓜10-07

丝瓜花11-01

丝瓜的作文03-18

丝瓜作文07-20

作文 丝瓜08-06

作文 丝瓜08-04

作文 丝瓜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