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感悟师德

时间:2023-11-03 13:12:36 晓怡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读《论语》感悟师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时的记录下来。那么,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品读《论语》感悟师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读《论语》感悟师德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

  方礼春

  床头《论语》悟心房 , 幽渺师德宇内彰。

  身教德巍东岳耸, 言传雨润朵花香。

  援生爱子暖三春, 不倦诲人铸栋梁。

  贤圣功勋垂史册, 丰碑铸就灿华邦。

  在儒家文化里蕴涵着我国大量的传统美德。《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常言道半部《论语》打天下,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台湾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写道:“《论语》是昂贵的古董,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越看越美。从任何角度上看都觉得有新的发现。”那么从师德的角度上来品读《论语》会有哪些发现呢?

  一、身为人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就会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白费口舌。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损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也就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人物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学生子贡说:“我不打算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自然繁衍了人类,人类效法着自然。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平时,常常有这种情况: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但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二、身为人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述而》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孔子自幼家贫,但是,这丝毫没有磨灭他好学的锐气,相反,他身贫志坚;孔子的人生道路上虽然荆棘丛生,但是,他在困难中愈挫愈勇。《论语述而》里记载着许多孔子勤于学习淡薄名利的内容,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曾对自己作中肯的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不知倦怠。

  《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传统的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不时温习它。但我觉得将它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应该是正确的。作为教师也就是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于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现在许多学校年轻教师比例比较高,他们刚刚走出高校大门踏上三尺讲台,长处是知识新,思想活,理论水平高,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纯理论型的思维模式,养成传统儒家的教学思维方式——理论知识加实践教学。至于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身为教师,应爱生如子,知人善教。

  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的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

  既然“仁”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仁”是什么呢?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才。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平等,又是孔子在师德方面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孔子经常同学生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每当学生学有所得时,他总是大加鼓励,如“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他还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他极力倡导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从不自以为是,能如实地来评价学生和他自己。如有一次他问子贡:你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回答说他不敢和颜回相比,因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接着就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在学生面前也十分自谦。孔子还讲过“后生可畏”的话,表现出他对后来人的无限信赖和希望。

  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

  在《论语述而》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平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我们华夏大地。

  在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而在学生眼里的老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论语》上记载的材料看来,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热爱教育,爱生如子,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孔子说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护他能够不叫勤劳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二主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是丘也。”(《论语述而》)学生们以为我会隐瞒什么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孔子对学生为学与为人毫无保留,真是做到了无隐无私。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千万不要象训练犬马一样去教学生。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说君子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担,不能仅仅只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师德的规范和原则;爱生如子,知人善教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三者共同作用,构建支撑了三维层面上的师德躯干。孔子在《论语述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其中“道”是指理想的人格,“德”是人的立身根本和行为准则。师德是每一个教师的立身根本和行为准则。

  当然,《论语》中关于师德的论述俯拾即是。其内容博大精深,意蕴幽渺。本人在此也只能算是管窥蠡测。可以自豪地讲,《论语》里有关师德内容的论述是我们千年不朽的师德之魂。是人类师德精华之所在。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做老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传授大道的过程。

  赏析:

  1.《论语学而》篇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有什么关联,后两句跟学习有什么关系。如何整体理解这三句话呢?

  答:初看这三句话确是没有关系。但反复研读,就能发现这位祖师爷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是何等的刻骨铭心。

  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有请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有游学从师。元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记载:"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元且如此,何况先秦。游既是求学,也有探讨,彼此通过交谈,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与道理。孔子对朋友的到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既然如此好学,其才学肯定渊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须知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终不见用。这里他告诫弟子,当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却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风范。所以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关于个人修养问题。由此观之,从学习方法,谈到学习态度,再到学习的成果,这三句话的联系是多么严密。

  其次,此文遣词造句也很讲究。"说"(悦)与"乐"似乎是同义词,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说"是心里感到喜悦、高兴,可见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要从内心感到高兴,要很愉快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而"乐"是快乐、欢喜之意,有形之于色的意思,对待朋友的到来应现出欢乐的表情以示欢迎。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时,可谓是恰如其分,颇具匠心。

  三句都使用了反问句式,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强调弟子们要实现它的意义。

  2.整体理解:

  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则;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则;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8、10两则。当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就得不断学习,学习和做人两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

【品读《论语》感悟师德】相关文章:

品读论语心得03-28

与品读相拥04-27

品读的作文07-22

品读《碧螺春》04-26

品读历史作文09-11

品读苏轼作文08-11

品读人生作文02-19

品读生活的作文12-26

品读庄子心得04-28